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部分通史构建专题突破古代篇农业文明时代的中国与世界板块1中华文明的奠基与初步发展 先秦 秦汉 阶段特征 主干排查 随堂演练 阶段特征明确阶段 掌握特征 主干排查归纳知识 点拨规律 一 从 天下共主 到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和发展1 夏商周时期天下共主的确立 1 王位世袭制 第一个国家政权是夏朝 商朝是个弥漫着神权色彩的王朝 2 分封制 目的 巩固奴隶主贵族的统治 对象 王族 功臣和先代帝王的后代 内容 主要分封土地和人口 作用 周王室和诸侯国的臣属关系更加明确 确立了周王 天下共主 的地位 边远地区得到开发 疆域扩大 3 宗法制 特点 嫡长子继承 以血缘为纽带 等级森严 目的 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 保证王权的稳定 内容 按血缘亲疏 远近确立起严格的大小宗体系及土地 财产 政治地位的分配 继承制度 作用 强化了王权 保障了贵族特权 强调血缘关系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4 礼乐制度 维护宗法制 分封制的工具 5 世官制 实行世卿世禄制 选官范围限定为贵族 由贵族子弟世代继承祖上的权位 深化理解 理解 家国同构 家国同构 即家庭 家族与国家在组织结构方面的共同性 是宗法社会的显著特征 宗法制与分封制互为表里 嫡长子世袭王位 是君主 也是宗族的大宗 其他诸子分封为诸侯 是臣子 也是宗族的小宗 家 是小 国 国 是大 家 家国同构 体现了血缘关系与政治关系的融合 这种借助血缘人伦关系来治理国家的政治模式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之一 2 春秋战国社会大变革时期 争霸与兼并战争 诸侯改革变法运动 宗法分封制度的原则遭到破坏 国家由分裂走向统一 3 秦汉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确立和发展 1 君主专制制度 秦朝皇帝制度 秦始皇统一全国后创立 皇位世袭 皇权至高无上是其突出特征 三公九卿制度 丞相 御史大夫 太尉分掌政事 监察 军务 彼此既相互配合又相互牵制 便于皇帝专制集权 汉朝 汉承秦制 形成了 中外朝制度 改变了丞相位高权重的局面 君主专制得以强化 2 中央集权制度 郡县制 春秋战国时期出现 秦朝在全国推行 从而在全国范围内取代了分封制 大大削弱了地方政权的独立性 加强了中央集权 这是我国地方行政制度上一个划时代的改革 郡国并行制 西汉初期在地方推行郡县制 同时又实行封国制 郡国并行不利于国家的统一管理 酿成 七国之乱 直到汉武帝实行 推恩令 解决了王国问题 3 选官制度 战国 秦朝和汉初 按照军功大小授予不同爵位 商鞅变法 实行二十等爵制 有利于国家选拔军事人才 满足了国家统一的社会需求 两汉 察举制 官吏察访适合的人才向中央举荐 官吏任免权最终由中央掌握 在实行之初 按人口比例举 孝廉 并加以考试选用 给中小地主阶级及其他社会阶层提供了参政机会 4 监察制度 秦朝 中央设御史大夫 负责监察百官 监理国家监察事务 两汉 汉武帝设刺史监察诸侯和地方高官 东汉时刺史增加了地方行政权和军权 东汉末年刺史成为州的最高长官 二 中国古代农耕经济模式的形成与发展1 农业 1 生产工具 春秋战国之前 石器和木器是我国农业的主要生产工具 刀耕火种 春秋战国时期 铁犁牛耕的使用标志着我国进入 铁器时代 汉朝以后 精耕细作的生产模式继续发展 2 经营方式 中国古代经历了从集体劳作到个体农耕的发展过程 春秋战国时期 开始出现以一家一户为单位 男耕女织 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 3 土地制度 原始社会 土地属于氏族公社所有 商周实行土地国有的井田制 春秋战国时期封建土地私有制形成 成为土地兼并现象的根源 4 租佃关系 战国时期产生 汉代较普遍 2 手工业 1 夏商周时期 我国的 青铜时代 商周时期青铜器的铸造进入繁荣时期 2 春秋战国时期 冶铁业开始出现 官营 民营和家庭手工业三种形态并存 3 汉代 开始用煤作为冶铁燃料 西汉丝绸远销欧洲 东汉烧制出成熟的青瓷 东汉杜诗发明了水排 用于鼓风冶铁 3 商业 1 原始社会末期 以物易物的原始商业产生 2 商朝 产生职业商人和最早的货币 3 周朝 实行 工商食官 政策 工商业被官府垄断 4 春秋战国时期 私商成为商人的主体 黄金 白银开始用为货币 都会兴起 官府控制商业的局面被打破 5 秦汉时期 秦代统一货币 汉代专供贸易的 市 出现 开通海陆丝绸之路 4 经济政策 重农抑商 1 战国时期 商鞅变法提出了重农抑商的政策 2 秦汉统治者都执行重农抑商政策 汉代出现了阶段性惠商政策 汉文帝变 抑商 为 惠商 政策 下令 开关梁 弛山泽之禁 三 中国传统文化的奠基和科技文化的发展1 西周时期 文化上 学在官府 即官府垄断教育 实行礼乐制度 即周礼 2 春秋战国时期 1 思想 春秋时期 道家创始人老子提出 无为而治 和朴素辩证法思想 儒家创始人孔子提出 仁 礼 的学说 战国时期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主要有儒 墨 道 法等学派 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 2 科技 战国时期发明了指南仪器 司南 战国时的 石氏星表 是世界上最早的星表 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算筹计算法 3 文字 文学艺术 商代 汉字的完整体系形成 甲骨文是中国目前所知最早的成熟文字 春秋时期的 诗经 是我国现实主义文学的源头 战国时期的 离骚 是我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源头 3 秦朝 实行 焚书坑儒 实行思想文化专制 儒学受到沉重打击 小篆成为官方文字 4 两汉 1 思想 由 无为而治 到 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 治国思想更能适应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 从此 儒家思想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 2 科学 造纸术 九章算术 数学 黄帝内经 伤寒杂病论 医学 和 氾胜之书 农学 等 3 文学 汉赋代表了汉代文学的最高水平 司马相如等人是比较著名的赋作家 随堂演练实战演练 巩固达标 编者选题表 一 选择题1 2017 东北四市模拟 在西周时代 姓 和 氏 是两个概念 姓 表明血统 氏 则为 姓 的分支 贵族男子的 字 全称有三个汉字 第一字表长幼行辈 伯 仲 叔 季等 第二字任意 末一字为 父 字 这说明姓氏名字制度在当时最主要的作用是 a 强化宗族认同b 维护尊卑关系c 凸显贵族地位d 继承华夏传统 解析 b从 姓 表明血统 氏 则为 姓 的分支 可知 强化宗族认同是姓 氏能起到的作用 但不是字的作用 故a项错误 西周时姓氏能区分贵贱和宗族 字能体现同一等级内的尊卑 故维护尊卑关系是姓氏名字最主要的作用 故b项正确 西周时期只有贵族有姓 但凸显贵族地位不能完全体现姓氏名字的作用 故c项错误 继承华夏传统不是材料体现内容的最主要作用 故d项错误 2 2017 安徽宣城摸底 刘泽华先生所言 秦始皇称皇帝 同时又称 天子 皇帝 观中有神性 但突出的是理性 创造性和社会的至上性 天子 称号无疑更多的是神性 这表明对秦朝皇帝制度 a 突出了君主专制的政治追求b 是对西周政治观念的彻底舍弃c 使皇帝家族垄断了国家政治权力d 强调了 君权神授 的合理性 解析 a 社会的至上性 表明皇帝制度追求皇权至上 天子 称号则体现用神性来强化皇权 因此秦朝皇帝制度突出了君主专制的政治追求 故答案为a项 皇帝 观中有神性 这是商周时期借助神权强化王权的延续 故排除b项 c项材料无体现 君权神授 是西汉时期董仲舒的观点 故排除d项 3 2017 湖南怀化联考 费孝通在 乡土中国 写道 村子里几百年来老是这几个姓 我从墓碑上去重构每家的家谱 清清楚楚的 一直到现在还是那些人 乡村里的人口似乎是附着在土地上的 一代 代地下去 不太会有变动 材料主要反映了中国古代乡村 a 血缘纽带关系的稳固b 聚村而居的孤立和隔膜c 封建依附关系的严格d 土地限制了人口的流动 解析 d中国古代社会的典型特征是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 这导致中国人不需要太多的对外交流 材料 乡村里的人口似乎是附着在土地上的 不太会有变动 说明土地限制了人口的流动 故本题选d项 a项材料没有反映 材料探讨的是人口流动与土地的关系 排除 b项中的 孤立和隔膜 材料中没有体现 材料没有反映农民与地主之间的人身依附关系 排除c项 4 2017 安徽江淮十校三模 自西周末始 井田制已出现瓦解的迹象 到春秋中期 公田不治 已很普遍 如齐国实行 相地而衰征 鲁国实行 初税亩 到战国时期 魏国实行 一夫挟五口 治田百亩 的授田制 秦国商鞅变法明确规定 废井田 开阡陌 这一变化说明 a 铁犁牛耕导致土地私有制的产生b 商鞅变法标志着土地私有制的确立c 各国变法促进了小农经济的发展d 土地制度的变革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解析 d本题考查中国古代土地制度的演变 题干材料表明 井田制的废除和土地私有制的建立 从西周末年到战国后期 经历了几百年漫长的时间 是一个渐进的变革过程 故d项正确 b项只是材料的一部分内容 表述片面 a c两项中的 铁犁牛耕 小农经济的发展 在材料中没有体现 故排除 5 2017 湖南长郡中学模拟 春秋战国时期 老子主张 致虚 守静 韩非子主张 孔窍虚 曾子提倡 吾日三省吾身 孟子提倡 浩然之气 反身而诚 这说明诸子学派 a 具有各具特色的道德偶像b 高度重视道德修养的完善c 认同各不相同的修养方式d 强调突破传统礼制的束缚 解析 b材料中诸子学派都提出了各自的道德修养方式 表明各家都高度重视道德修养的完善 故答案为b项 材料没有涉及具体的道德偶像 故排除a项 材料中诸子学派都提出了各自的道德修养方式 不能反映出对各不相同修养方式的认同 故排除c项 d项材料体现不出 6 清末学者皮锡瑞在 经学历史 中写道 前汉武 宣之间 经学大昌 以 禹贡 治河 以 洪范 察变 以 春秋 决狱 以三百五篇当谏书 治一经得一经之益也 由材料可知前汉武 宣年间 a 儒者治经学重在阐发义理b 儒学获得了独尊的地位c 儒学发挥了经世致用作用d 仅以儒学为据选拔人才 解析 c 禹贡 洪范 是 尚书 中的名篇 材料描述了儒学经典在水利 政治 司法等方面发挥的指导作用 是儒学在现实中的运用 c项正确 材料描述的是对儒学经典的实际应用 而不是理论阐发 a项错误 b项符合历史事实 但与材料的主旨不符 错误 汉代儒学是选拔人才的主要依据 但不是唯一的依据 d项表述绝对 二 非选择题7 2017 江西宜春一模 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海昏侯刘贺 汉武帝刘彻孙子 刘贺继承父位 被立为昌邑王 曾经当过二十七天的皇帝 宣帝时降封为海昏侯 移居豫章郡 今南昌 自2011年开始考古发掘至今 地处江西南昌的海昏侯墓 已经出土了2万多件文物 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一是金丝玉剑 马蹄金 金饼 麒麟金等 二是10余吨五铢钱 青铜器 漆木器等 其中漆木器纹饰精美 数量繁多 三是编钟 编磬 排箫 笙和乐俑等 四是孔子屏风 描绘有孔子画像 成堆的简牍等 五是雁鱼灯 虫草 铜火锅和酿酒所用的蒸馏器等 参与此次考古发掘的专家组如此评价这座大墓 如此完整的西汉列侯等级墓葬 在中国考古学史上属首次发现 对于研究西汉列侯政治 经济等情况价值巨大 从目前来看 海昏侯墓已经基本达到了申请世界文化遗产所要求的标准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 从出土文物入手 解读西汉时期海昏侯国的政治 经济 文化和社会生活等方面的信息 要求 史论结合 史实准确 论述合理 解析 首先表明海昏侯墓的发现为研究西汉的政治 经济 文化和社会生活等方面提供了大量的实物佐证 其次 根据题干要求 从出土文物入手 对海昏侯国的政治 经济 文化和社会生活进行逐一分析 如 根据材料信息 墓葬规格和 金丝玉剑 马蹄金 金饼 麒麟金 等体现了海昏侯尊贵的政治地位 这表明虽然汉武帝政治上颁布了 推恩令 削弱了王国势力 但王侯仍保留了其尊贵等级地位 并享有诸多特权 答案 海昏侯墓的发现 为研究汉代海昏侯国的政治 经济 文化和社会生活等方面提供了第一手资料 政治上 高等级墓葬规格和金丝玉剑 马蹄金 金饼 麒麟金等体现了海昏侯尊贵的政治地位 汉武帝颁布的 推恩令 虽然削弱了王国势力 但仍保留了王侯的尊贵等级地位 政治上王侯们仍然享有诸多特权 经济上 10余吨五铢钱 说明了西汉货币经济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难点解析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4章光现象-光的色散综合测评试卷(含答案详解版)
- 2025年电影数字化游戏联动岗位晋升考核试卷
- 达标测试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6章质量与密度-质量必考点解析试题(详解)
- 难点解析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5章透镜及其应用专项测试试卷(详解版)
- 基于思维导图提升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实践研究
- 综合解析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物态变化》定向练习试题(解析卷)
- 考点解析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光现象《光的直线传播》同步测评试卷(解析版)
- 校长在秋冬季校园安全工作专题会议上的讲话:以“时时放心不下”之责护秋冬校园平安
- 2024年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监测考核试卷
- 和君咨询合同(标准版)
- 《接触网的维修管理》课件
- 高中学校三年发展规划
- 云南省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数学试题含答案
- 前列腺癌内分泌治疗
- 历史常识单选题100道及答案解析
- 《中医基础理论》课程教案
- 风电场道路及风机基础工程冬季施工方案
- DL∕T 1860-2018 自动电压控制试验技术导则
- 国家各年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项目及评分标准
- QCT1196-2023车载冰箱要求
- 钢结构高强度环槽铆钉连接技术规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