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甲中学高三2007届模拟试题.doc_第1页
四甲中学高三2007届模拟试题.doc_第2页
四甲中学高三2007届模拟试题.doc_第3页
四甲中学高三2007届模拟试题.doc_第4页
四甲中学高三2007届模拟试题.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07级高三语文模拟试卷四甲中学语文组 本试卷分为第I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I卷第1至4页,第卷第5至12页。150分钟完卷,满分150分。第I卷(选择题共30分)注意事项:1答第I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用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2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答案选出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3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每小题3分,共9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正确无误的一项是A债券(jun) 袅娜(nu)给(j)予倔(ju)头倔脑B畏蒽(x)干涸(h) 丹墀(ch) 数(shu)见不鲜C漂(pio)白盛(shng)饭剑鞘(qio)引吭(hng)高歌D熟稔(rn) 创(chng)伤剥(bo)皮 浑(hn)水摸鱼 2下列句子中的词语运用正确无误的一项是A.就此事件,我新华社授权发表声明。B.她就是这部小说中女主人公的原型。C.人家都在捐钱物,你却细大不捐,真是不好意思。D.这几首乐曲是他的早期作品,当然不能和他现在的创作等量齐观。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表意清楚的一项是A对于招商引资,是硬环境更重要还是软环境更重要,这个问题的答案显然是肯定的,用不着再去争议。B2006年,我市高考获得大丰收,八千多人考上大学。这个成绩的取得,原因是2006届师生共同努力的结果。C泸州集装箱码头的建成,将使我市的水路航运跨上一个新台阶,成为川南物资集散、转运的第一港口。D据可靠消息,2007年,四川将全面推行高中新课程改革。届时,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性将得到更充分的发挥。二阅读下列文段,完成47题。(每小题3分,共12分)大凡喜好运动、热爱健康的人都知道,“有氧健身”、“有氧操”等运动早已是人们耳熟能详的一种健身方式了。然而,如今又有些专家反其道而行之,建议应大力普及低氧健身。低氧健身,就是用人工的方法使健身房的氧气含量低于正常状态的一种健身方式。研究发现,低氧空气对人体具有良好的保健治疗作用,能提高机体的免疫能力,增强氧的运输和肝脏的解毒作用,提高运动员的训练能力等。有关专家说低氧健身的好处起码有两点。首先,人体处于“低氧状态”,这是对人体正常状态的一种挑战。人体为了适应低氧、低气压的生活环境,心率相应加快,心脏的排血量增多,血中的红细胞和血红蛋白也随之增多,这使血液对氧的运输能力增强,血液扩散到人体组织的功能也必然随之加强。结果,人体对氧的利用率便会相应增加。还有,当健身者在低氧状态下锻炼时,肺的活动量变大,可以使动脉血管扩张,使全身的血液循环速度加快。因此,低氧条件下的健身与一般自然状态下的健身相比,有增加红细胞数量,增强免疫系统功能,强化脑组织和肌肉对氧的利用等好处。其次,低氧能使人体内蓄积必要的二氧化碳,这对健康十分有益的,因为人的生命是既要靠氧气也要靠二氧化碳来维持的。人体血液中不仅要有2的氧气,同时还必须要有6.5的二氧化碳。如果人体二氧化碳含量过低,就会引起体内气体失衡,造成酸多碱少的碱血症。这将会破坏正常的新陈代谢过程,损害人的神经系统和免疫机能,最终导致丧失对疾病的自我防御能力。其实,低氧健身并不是一个新概念,在美国,低氧健身已成为一种最受欢迎的健身运动,许多以往习惯于户外运动的人都转到健身房对此进行经常性的锻炼。比如以前那些喜欢滑冰、爬山和乐于冒险的人,通常也到低氧健身房进行锻炼。另外,前苏联医学专家还曾发明过“缺氧疗法”:让患者反复吸入只有10氧含量的低氧空气,以启动人体缺氧自卫系统的潜能,从而达到有病治病、无病强身的目的。此法不仅对治疗心血管、呼吸及神经系统疾病均有明显疗效,同时还有缓解疼痛、消除疲劳等作用。看来,“低氧”挑战“有氧”似有不可逆转之势,现在的问题是,低氧健身必须要在人工特制的低氧健身房内进行,所以其价格自然会偏高。一般来讲,低氧运动的费用是普通健身的一倍左右。有关人士称,随着参加低氧健身人数的迅速增加和健身范围的不断扩大,低氧健身的成本费用应该会下降。也许,这一天真的为期不远。4下列对“低氧健身”这一概念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A.用人工的方法使健身房的氧气含量低于正常状态的一种健身方式。B.低氧空气能提高机体的免疫能力,增强氧的运输和肝脏的解毒作用。C.人体处于“低氧状态”是对人体正常状态的一种挑战。D.有些专家认为“低氧健身”、“有氧操”等运动已经过时,建议应大力普及低氧健身。5按照文意,以下关于“低氧健身”好处的的说法,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 使血液对氧的运输能力增强,血液扩散到人体组织的功能也必然随之加强,人体对氧的利用率便会相应增加。B. 在低氧状态下锻炼时,健身者的肺的活动量变大,可以使动脉血管扩张,使全身的血液循环速度加快。C. 低氧条件下的健身与“有氧健身”相比,具有增加红细胞数量,增强免疫系统功能,强化脑组织和肌肉对氧的利用等好处。D. 低氧能使人体内蓄积必要的二氧化碳,如果人体二氧化碳含量过低,就会引起体内气体失衡,造成酸多碱少的碱血症。6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 碱血症将会破坏正常的新陈代谢过程,损害人的神经系统和免疫机能,最终导致丧失对疾病的自我防御能力。B. 低氧健身在美国已成为一种最受欢迎的健身运动,许多以往习惯于户外运动的人都转到健身房进行经常性的锻炼。C. 前苏联医学专家发明过的“缺氧疗法”不仅对治疗心血管、呼吸及神经系统疾病均有明显疗效,同时还有缓解疼痛、消除疲劳等作用。D. 低氧健身很多时候要在人工特制的低氧健身房内进行,所以其价格自然会偏高,低氧运动的费用是普通健身的一倍左右。7.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A.随着参加低氧健身人数的迅速增加和健身范围的不断扩大,低氧健身将会因价格低廉而迅速普及。B.低氧健身必须使健身房的氧气含量既要低于正常状态,也要保持一定的含量,否则会危及健身者的健康。C.前苏联医学专家发明过“缺氧疗法”,启动的是人体缺氧自卫系统的潜能,所以也是属于“低氧健身”的范围。D.“低氧健身”挑战“有氧健身”似乎具有不可逆转之势,但是“有氧健身”也不会很快失去市场。三阅读下面文言语段,完成810题。(每小题3分,共9分)崔浩字伯深,少好学,博览经史,玄象阴阳百家之言,无不核览,研精义理,时人莫及。弱冠为通直郎,稍迁著作郎,道武以其工书,常置左右。道武季年,威严颇峻,宫廷左右,多以微过得罪,莫不逃隐,避目下之变。浩独恭勤不怠,或终日不归。帝知之,辄命赐以御粥。其砥直任时,不为穷通改节若此。泰常元年,晋将刘裕伐姚泓,欲溯河西上,求假道。诏群臣议之。外朝公卿咸曰:“函谷天险,裕何能西入?扬言伐姚,意或难测。宜先发军断河上流,勿令西过。”内朝咸同外计,帝将从之。浩曰:“此非上策也。司马休之徒扰其荆州,刘裕切齿久矣。今兴死子幼,乘其危亡而伐之,臣观其意,必自入关,劲躁之人,不顾后患。今若塞其西路,裕必上岸北侵。如此则姚无事而我受敌矣。蠕蠕北寇,人食又乏,发军赴南,则北寇进击;若其救北,则南州复危。未若假之水道,纵裕西入。所谓卞庄刺彪,两得之势也。使裕胜也,必德我假道之患;令姚氏胜也,亦不失救邻之名。纵裕得关中,悬远难守。彼不能守,终为我物。今不劳兵马,坐观成败,斗两彪而收长久之利,上策也。”议者犹曰:“裕西入函谷,则进退路穷,腹背受敌;北上岸,则姚军必不出关助我。扬声西行,意在北进,其势然也。”帝遂从群议,遣长孙嵩据之。战于畔城,为晋将朱超石所败。帝恨不用浩言。 (选自北史崔浩传) 注:道武:道武帝,北魏皇帝拓跋珪。泰常:北魏明元帝拓跋嗣的年号。姚泓:后秦国主,羌族人。兴:姚泓的父亲姚兴。蠕蠕:少数民族,也叫作“柔然”。卞庄刺彪:春秋时鲁国大夫卞庄曾让两虎争食相斗,待其一死一伤,然后杀其伤者。8.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不正确的一项是A.稍迁著作郎中 稍:稍微,略微。B.道武季年,威严颇峻。 季年:晚年。C.劲躁之人,不顾后患 后患:以后的祸患。D.必德我假道之惠 德:感激。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A.彼不能守,终为我物 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B.道武以其工书,常置左右 是以区区不能废远C.未若假之水道 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D.裕西入函谷,则进退路穷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10.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崔浩博学多才,精通书法,又能坚守节操。在对待刘裕假道伐姚问题上,更表现出他长于谋划,智略过人。B.朝廷多数人主张阻截刘裕的军队,主要理由是刘裕伐姚不是真实意图,而是声东击西,觊觎北魏。C.崔浩认为刘裕伐姚并非借口,他分析了阻刘和纵刘的不同结果,但明元帝因与刘裕有切齿之仇,未作采纳。D.明元帝未采纳崔浩的建议,而采纳了大臣的意见,派长孙嵩阻截晋军,结果在畔城被晋军打败。第卷(共120分)四、(23分)11把文言文中的划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1)宫廷左右,多以微过得罪,莫不逃隐(分) 译文:_ (2)函谷天险,裕何能西入?扬言伐姚,意或难测(4分) 译文:_ (3)战于畔城,为晋将朱超石所败(分) 译文:_12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百嘉村见梅花龚鼎孽天涯疏影伴黄昏,玉笛高楼自掩门。梦醒忽惊身是客,一船寒月到江村。注:龚鼎孽(1615-1673),字孝升,崇祯元年进士。清兵入关后做太常寺太卿,康熙时官至礼部尚书。(1)诗中是怎样写梅的?梅在本诗中的作用是什么?(4分)答:(2)这首七言绝句后两句的诗眼,有人认为是“惊”,有人认为是“客”,有人认为是“寒”。你认为是哪一个字?为什么?(4分)答: 13、补出下面诗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1) , 。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 (苏轼赤壁怀古)(2) , _。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李商隐锦瑟)(3)默而识之, , 。何有于我哉? (论语 述而第七)五(2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7题。走近芦苇陈所巨清寒的早晨,阳光已经有些灿烂了,风却依然凛冽,丝丝地割人。 滩上有一大片芦苇,大概可以称为“芦苇荡”了。早些年,一到秋天,芦苇就被人割了去,或当柴烧,或作造纸原料。不知是因为忙碌,还是其他什么原因,今年,这片芦苇没有在秋天里砍去,就这样以整体的阵势,经历了一整个冬天。寒冷无疑征服了它们,改变了它们。那种征服与改变是强有力的,无法抵御的,你只有接受它,听凭它摆布。你能做到的只是心中有数,紧紧地守住你生命之中最重要的东西,本质的东西。 你这样做了,所以你才能这样依然故我,那寒冬只改变了你的外在,你的容颜,你的服饰。而你的心已经沉入脚下的泥土,在那里顽强地过冬,如那些同样在泥土下越冬的小动物。生命的顽强在于它保留自己本质的有效方式,这种方式它不必告诉别人,它必须守住这至关重要的秘密。 但芦苇毕竟真的变老了,一片褴褛,一片令人心酸的枯衰,只那一声不响的沉默还在显示着它本性的强硬。枯叶在风中呜咽,枯干的芦花在风中摇曳,似乎都是一副无可奈何的模样。这大片的无可奈何是不是让我也受了感染,情不自禁的无可奈何了呢? 人生有太多的无可奈何,就像那些无可奈何的芦苇一样。我们经历过,也可能为此沮丧过。我们同样在被岁月与生活征服和改变的时候,裹紧身子,守住信念与信心,摆出一幅越冬的样子。或许我们的外在形体也确实被改变了,褴褛和枯衰了,但我们的心也在厚厚的泥土之中,那泥土就是我们无边的智慧和倔强的秉性。我们失去些什么,得到些什么呢?我们无疑是战胜了,保住了我们的本性与本质。我们无疑会为此庆幸,为此作为胜利者而越发目光敏锐,坚定不移,信心百倍。 走进芦苇,想跟芦苇说些什么?芦苇无言,我亦无言,无言是否也是一种理解,一种沟通,一种心有灵犀呢?脚下泥土松软,头顶阳光充沛,泥土与阳光都是春天的样子了。芦苇和我近在咫尺,这是怎样的一种亲近?生命的亲近,躯体的亲近,思想和心灵的亲近,或者另外一些我们尚且弄不明白的思维和行为的亲近。我们同样是在越冬之后,带着褴褛和枯衰走进早春的,在没有荣誉的寂静之中,在容易被遗忘的一隅,在往往可能遇到的误解和鄙视的目光之下,我们是不是由衷地涌起一缕无可奈何呢?也许不会,这时候的我们已经因经历太多,明了和洞悉一切而宠辱不惊了。我们明白了自身的价值和和崇高之处,我们还需要那些烟云一霎的掌声和鲜花吗? 脚下松软的泥土弹跳着,暗示我行走的节奏。我便感觉到了我的轻盈和愉悦,一种解透人生、战胜自己的轻盈与愉悦。这是一种越冬乃至更深层次的脱胎换骨的过程,涅磐的过程,也是自我解脱、自我净化的过程。我们经历过,战胜过,我们就可以说我就是“我”。也只在这时候,我们才真正感觉到了理解自己,在滚滚红尘之中守住自己善的本质,原来是最难的事情。 猛然地发现脚下的泥土的表层有些异样的东西,那是密匝匝的褐色的小尖椎,那是芦苇的笋尖,那是又一茬新生的芦苇尖锐的宣言,那宣言同样是强大的、无可置疑和不可抗拒的。那就是生命,那就是新生的思想和人生方式,那就是我们从痛苦和迷惘中越冬时所期盼的目的。要不了多久,那些越冬的苍老的芦苇就要倒伏下来,代之而起的将是更加年轻的欣欣向荣的强大的阵势。我知道这才是必然,才是世间万物历尽苦难生死更替的本真。(青岛晚报2004.3.12)14第段中加线句“我们的心也在厚厚的泥土之中”的含义是什么?请简要回答。(4分) 答: 15文章第段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请结合内容加以分析。(6分) 答: 16理清全文思路,简要回答作者是怎样一步步“走近”芦苇的。(6分) 答:第一步 第二步 第三步 17文章以物喻人,请分条回答作者从芦苇中获得了哪些人生感悟。(6分) 答: 六(15分)18以“金钱”开头,写一句话概括下面一段文字的主旨。(不超过20字)(5分) 法律是神圣的,可悲的是一遇到金钱,法律就化为乌有;爱情是神圣的,可悲的是一遇到金钱,爱情就化为乌有;天下有尽真的真理,有尽善的道德,有尽美的事物,可悲的是现在都属于金钱之下,因金钱之有而有,因金钱之无而无了。金钱_19仿照下面的修辞手法和句式特点,另写一组句子。(不要求与原句字数相同)(5分) 山间的溪流,并不因为大海就在山下而停止歌唱;路旁的小草,并不因为大树就在身边而含羞躲藏。_,_,_20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后面的问题。(5分)目前,看病难,看病贵已成了社会关注的热点。某媒体在网上就这一热点设计了下面两项调查,调查的问题及结果如下:(1) 您生病时有前往大医院就诊的打算吗?有,马上去可能会去不打算去242947(2)影响您光顾大医院的主要因素是:药品价格医院服务态度滥开检查项目,滥开药品办理手续是否简便41162914请你结合以上两组数据的主要信息,写出结论,并据此提出一条合理的建议。结论:(3分)建议:(2分)七作文(60分)21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人在身边,觉得遥不可及,人在身边,觉得驻在心间;你在远方,我百般期盼,你在眼前,我十分厌烦;你和我低头不见抬头见,手与手无缘相牵;你和我从没晤面,心与心永恒相连。这就是神奇得带点蛊惑的距离,这就是美丽得有点迷人的距离。零距离让人亲密,也产生摩擦;长距离产生思念,也让人遗忘。距离是烦人的鬼怪,距离也是撩人的精灵;距离是碰伤感情的恶魔,距离也是愈合情感的天使。请以“距离”为题,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感受或看法。除诗歌以外,文体不限,不少于800字。作文评分表(供评卷人填写)等级得分总分评卷人基础等级40分一等4032二等3122三等2112四等110发展等级20分一等2018二等1715三等149四等80错别字、不足字数、缺题目减分2007级高三语文模拟试卷四甲中学语文组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9分)1 B(A债券qun C 盛chnq饭 D 浑hn水摸鱼) 2 B(“受权”和“授权”的不同在于:前者是接受,后者是授给别人。原型:原来的类型或模型 原形:原来的形状。细大不捐:捐,舍弃。大的小的都不舍弃。指所有的都兼收并蓄。等量齐观:指把不相同的事物用同一标准来衡量,一样对待。)3 D(A表意不明,B结构混乱,C“成为”之前缺主语)二、(12分)4D(原文并无“有氧健身、有氧操等运动已经过时”的意思)5C(应该是低氧条件下的健身与“一般自然状态下的健身”相比)6D(“很多时候”应是“必须”)7A(“将会因价格低廉而迅速普及”的说法过于绝对化)三、(9分) 8A(稍:不久)9.D(则用在假设复句中,表结果,可译作“就”;表转折)10C(“明元帝因与刘裕有切齿之仇”错)附文言文参考译文:崔浩字伯深,从小爱好学习,他广泛阅读了儒学和史学著作,对于天文、阴阳和诸子百家的著作,也无不涉猎,在精心研究各家宗旨和深刻含义方面,当时没人能和他相比。20岁时,(他)就担任了通直郎,不久升为著作郎,道武皇帝因为他擅长书法,常把他安排在自己的身边。道武皇帝晚年,用法严峻,内廷许多亲近的人,都因为细小的过失而受到惩处,于是大家无不逃避躲藏,以避免眼下的不测之祸。只有崔浩慎守职事,努力不懈,有时还成天不回家。道武皇帝知道后,就派人把自己用的饭食赏给他吃。崔浩心胸坦荡,任凭时事变化,不因仕途的阻滞或顺利而改变自己。 泰常元年,东晋将领刘裕征伐姚泓,想要沿黄河逆河西上,就向北魏请求借路。明元帝群臣议论是否可行。外朝(指以宰相为首的一套办事机构)的公卿都说:“函谷关是天险之地,刘裕怎么可能破关西入?他声言征伐姚泓,真实意图还难以预料。我们应该抢先发兵黄河上游加以阻截,不要让他西去。”内廷(指由皇帝近侍人员组成的决策机构)的官员和外廷大臣意见一致,明元帝打算采纳。崔浩说:“这不是最好的办法。司马休等人侵扰刘裕镇守的荆州,刘裕对他恨得咬牙切齿已有好久了。现在姚兴已死,其子姚泓尚幼,趁着他们危急的时候攻打他们,我看刘裕的意图一定在于入关,强大而暴躁的人,是不会顾忌后果的。我们现在如果阻截他们西进之路,刘裕一定会上岸向北进攻。这样姚泓平安无事而我们要受到攻击了。柔然是我国北方的敌人,他们的人和粮食又缺乏,(正需要补充)。我们发兵到南边,那么北方的敌人就会(趁机)进攻我们;如果我们要救北方,那么南边又危险。不如借水路给刘裕,放刘裕西去。这就是所谓的卞庄刺虎,一举两得的局势啊。如果刘裕取胜,一定感谢我们借道给他的恩惠;如果姚氏取胜,我们也不会丢掉救助邻国的名声。即使刘裕取得关中,也会因太远而难守。他们不能守,最终就会成为我们的。现在不用兵马劳顿,坐观成败,使两虎相斗而我们获长远的利益,这才是最好的策略。” 议论的群臣还是说:“刘裕向西进入函谷关,就会进退两难,走投无路,腹背受敌;向北上岸,姚军一定不出关救助我们。刘裕声言向西征伐姚泓,真实的意图在于北上,情况就是这样。”明元帝于是采纳了大臣们的意见,派长孙嵩阻截晋军。两军在畔城交战,北魏军队被晋将朱超打败。明元帝对没有采纳崔浩的建议悔恨不已。四、(23分)11(1)内廷许多亲近的人,都因为细小的过失而有了罪名,于是大家没有谁不逃避躲藏。(“微过”“得罪”“莫”各1分)(2)函谷关是天险之地,刘裕怎么能破关西人?他声言征伐姚泓,真实的意图或许还难以预料。(“函谷天险”表判断,2分;“何能”“或”各1分)(3)两军在畔城交战,北魏军队被晋将朱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