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鉴赏专题复习.doc_第1页
古诗词鉴赏专题复习.doc_第2页
古诗词鉴赏专题复习.doc_第3页
古诗词鉴赏专题复习.doc_第4页
古诗词鉴赏专题复习.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考古诗词鉴赏专题复习教案 库尔勒市第二中学 司伟伟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 阅读中整体感知,概括全诗或诗句的内容。2、 学会鉴赏诗歌的语言及情感。过程与方法:1、阅读赏析中体会诗歌的语言,炼字、修辞、写作方法等。2、结合近几年来的中考命题形式,注重讲练结合。情感态度价值观:能让学生学会归纳总结,能对古诗词有自己的独特感受。教学重点阅读赏析诗歌的特点,引导学生以点带面,学会赏析方法。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将所学的方法灵活运用于中考试题中,查漏补缺,提高学生的古诗词鉴赏能力。教法学法阅读中通过诗歌朗读,品味,感悟,合作,探讨中感悟诗词。教学准备搜集相关古诗词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教师板书课题:古诗词鉴赏专题复习)大家好,离中考还有47天的时间。看大家的状态,我能感受到你们备战中考的努力、拼搏精神,今天我们这节课的内容是古诗词鉴赏专题复习。这个专题,在中考中是一个难点,有个成语“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意思是工匠想要使工作做好,一定先要让工具锋利,希望这节课通过古诗词赏析的方法指导,为大家的中考助力加油!2、 了解本课学习目标: 首先,我们看“课程标准”中对古诗词鉴赏的要求: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鉴于此,老师对中考古诗词鉴赏考点归纳如下:中考古诗词鉴赏考点:理解诗词句中关键字词的含义把握诗词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我们这节课通过学习,要完成以下学习目标:掌握诗歌的特点学会赏析诗词的方法学会归纳总结,并运用方法做题三、考点探究下面,我们将针对三个考点的内容,为大家作方法指导。古诗词字数有限,古人在写作时很讲究字词的锤炼,讲究用凝练的语言表达充沛的情感。品味字句,揣摩古人遣词造句的匠心,是鉴赏诗词的一项基本功。在这大好春光里,我们用一首描写春天的古诗,进入我们对考点一的学习。 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针对考点一,这首诗通常会出什么样的题目?“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中的“争”这个动词很有表现力,请说说这个动词好在何处。这个题该怎样作答,老师给大家以下温馨提示:从修辞或写作手法入手(如托物言志、动静、烘托、用典等)结合全句内容分析,既描绘了什么内容。结合全诗(全词)进行赏析,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学生思考作答,老师提问,点评。我们来看答案和提示之间的关系,老师把它分解为:“争”是“争先恐后”的意思,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一幅早莺争向暖树,的动态场景,生动地展示了初春的蓬勃生机,表达了作者对早春美好景色的赞美和喜爱之情。第一个考点,对关键字词的品味,我们用方法指导一来作答:词语含义修辞写作手法表达作用就像我们的数学公式一样,对“品味诗句中关键字”的问题,我们可用这个公式作答。现在我们要把理论运用于实践,进入实战演练环节。请大家运用老师刚才给出的方法,讨论下面这道题如何作答。 江城子密州出猎 宋代 苏轼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问题:古人用词往往一字传神,“千骑卷平冈”句中的“卷”字用的好,请说说妙在何处。答案:“卷”是席卷的意思,运用了比喻和夸张的修辞手法,生动地写出大批人马呼啸着席卷而来的热烈场面,表现了出猎者情绪高昂,精神抖擞。提问学生,评价其回答。下面我们进入第二个考点的学习。古诗词赏析有很多种方法,从诗词的题材入手,可以较好地把握诗歌的主要内容。诗歌有哪些题材呢?题材不同,寄寓的感情亦不同。说说这些题材的诗通常描写什么内容?你能说出代表诗人、代表作品有哪些吗?1、山水、田园诗 表达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以及作者的隐逸思想2、送别诗 对友人的依依惜别3、边塞诗 渴望建功立业、保家卫国的决心;壮志难酬、报国无门的悲愤;久居边关思念亲人的忧伤、孤独。4、 思乡诗 游子漂泊在外的孤独寂寞和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诗歌的主要内容,可以是诗人的某种情感,也可以是诗人对社会、生活的某种见解。对主要内容的回答,我们给出了以下方法指导:这是一首诗,描写了(景、人、事、物),表达了诗人(情感、志趣、理想)在实际运用中要灵活变化,扣住画面,抓住形象,用诗化的形象来描述。为了让大家把理论变为现实,大家演练:出示诗歌: 逢入京使 唐 岑参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问题:请分析这首诗的内容。学生思考作答,老师出示答案并评价学生的回答。明确:这是一首边塞诗,这首诗写诗人在西行途中,偶遇前往长安的东行使者,勾起了诗人无限的思乡情绪,表达了诗人思念故乡和亲人的强烈感情和诗人欲建功立业的开阔豪迈、乐观放达的胸襟。实战演练二: 渔家傲秋思 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幛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幽幽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问题:请概括这首词的主要内容。答案:这首词,描写了边塞凄凉的秋景和戍边将士们军营生活的艰苦,表达了词人功业未成、壮志难酬的愤懑之情和将士们思乡忧国的复杂矛盾心情。大多数诗歌的思想感情不是单一的,其中可能交织着复杂的情感。下面我们来看考点三,体会作者的情感。从古至今,诗歌是文学作品中抒情的最好形式,我们鉴赏诗歌就要品味出诗歌中抒发的感情。怎样体会作者的情感,老师给大家一份温馨提示,根据提示来品味诗人的感情。1、注意诗歌的标题2、联系诗歌的写作背景3、注意重点词语,联系诗歌中的意象。提示1,注意诗歌的标题。诗歌的题目往往告诉我们诗歌的内容,确定了诗的内容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诗人的情感。 送 友 人 (唐)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问题: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学生讨论后作答,老师点评。答案:表达出诗人对朋友依依惜别的深情。这首诗我们一看题目就知道是一首送别诗,自古诗人伤离别,诗人在表达离别之情时,寓情于景,以景衬情。联系诗歌的写作背景,体会作者的情感。我们还学过哪些送别诗,同学们还记得诗中的名句吗?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唐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写作背景:王昌龄天宝年间被贬为龙标县尉,王昌龄曾用“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来表明自己的纯洁无辜。李白在听到好友的不幸遭遇后,写下这首诗,从远道寄给他。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表达了对朋友的同情和关切。诗的写作背景和注释,对诗意的理解往往是一种暗示,我们要仔细研读。诗歌是语言的艺术,诗歌的语言抒情、含蓄、精炼、跳跃,是因为诗人往往通过丰富的意象来表达内心的感情。诗歌创造的意象,是把握诗歌思想感情的关键。大家说说我们在诗歌中常见的意象有哪些,这些意象的含义是什么?诗歌意象举例: 月亮思乡、思念 杨柳惜别 菊隐士、高雅 莲高洁 秋雨忧愁 鸿雁思念 大漠孤寂、苍凉 红豆相思这些意象对我们诗歌主题情感的把握非常重要,所以我们要有意识地收集它们。在了解了这些意象后,老师也给大家准备了一首实战演练的诗歌,我们一起来看: 次北固山下 唐 王湾 客路青山外, 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 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 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师生同读,大家从诗中找意象,这首诗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和后两句有关,重点字词。提问学生,评价回答。答案:这首诗写出了诗人客居他乡的旅途中,浓浓的思乡之情。从以上几首诗的分析可知,赏析诗歌诗,要重视联系相关的知识和信息,如诗歌题目、写作背景、诗中的意象。方法指导三总结如下:通过什么抒发(寄予、揭露)什么感情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对中考古诗词鉴赏考点,总结出三个方法:中考考点:1、理解诗词句中关键字词的含义词语含义修辞写作手法表达作用2、把握诗词的主要内容这是一首诗,描写了(景、人、事、物),表达了诗人(情感、志趣、理想)3、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注意诗歌的标题、联系诗歌的写作背景、注意重点词语,联系诗歌中的意象)通过什么抒发(寄寓、揭露)什么感情四、课堂演练: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1)“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割”字用的好,历来被人称道,请分析好在何处。(2)尾联“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体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1)“割”是“分”的意思,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写出了高大的泰山将山南山北的阳光切断,形成两种不同的自然景观,突出了泰山高大,遮天蔽日的形象。(2)通过诗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