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建筑文化概论硕士课程论文论文题目:浅析传统院落符号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运用课程名称: 建筑文化概论 年 级: 2012级 专 业: 建筑历史及理论 姓 名: 韩东升 学 号: 12081009 指导老师: 田凯 浅析传统院落符号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运用摘要:院落作为中国传统建筑的重要空间形态,是中国人极为向往的一种空间模式。随着现代建筑设计的发展,院落作为重要的建筑因素被移植到现代高层建筑中。本文从建筑符号学的角度分析,院落作为一种传统建筑符号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运用,旨在向读者展示近年来院落空间在现代建筑中的别味设计。Abstract:Yard as an important spatial form of traditional Chinese architecture, it is the Chinese people extremely longing for a great space mode.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architecture design, yard as an important construction factors were transplanted into the modern high-rise buildings. This articl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architectural semiology, courtyards, as a kind of traditional architectural symbols in the application of modern architecture design, designed to show readers the courtyard space in modern architecture in recent years different taste design. 关键词:院落 高层住宅 空中庭院 垂直院落 都市合院主义Key Word:Courtyard High-rise residential Air courtyard Vertical courtyard Urban courtyard. 引言院落是中国传统建筑中极为重要的的空间形态,曾经在中国的居住文化甚至是城市建设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中国古代建筑或城市就是各种院落的的组合体。但是在现代城市生活中,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院落空间渐渐的从我们的生活中消失了。院落曾经被认为是中国建筑的代表性符号之一,是中国建筑气质的重要体现,也是具有人文关怀的设计亮点。然而,随着西方文化的入侵及人口的爆炸式增长,现代的建筑设计更多的是在追求容积率和建筑的高密度,庭院一度成为空间浪费的典型,被众多的开发商及建筑师所舍弃。近年来随着本土文化的崛起,建筑师在设计的时候开始挖掘传统文化特别是传统建筑文化,庭院作为中国建筑重要的文化符号,自然而然地会在这种潮流趋势下被提上平台,并且涌现了一大批的优秀设计,如王澍的“钱江时代”,王维仁的香港中文大学专上学院等。它们都是把这一传统符号元素与当代的建筑设计相结合,充分演绎出了中国传统院落建筑的精气神。一、建筑符号学与传统建筑符号(1) 建筑符号学符号是传递信息的中介,是信息的载体,是认识事物的一种简单化手段,表现为有意义的代码和代码系统。古代人们就开始关注符号了。古希腊数理学家亚里士多德就说“语言即观念的符号”,这句话精辟地说明了人的思维和语言都离不开符号。20世纪50年代后期的意大利被引进到关于建筑的争论之中,意大利建筑理论家和建筑师首先建立了建筑符号学,这门理论刻意探讨了建筑与环境、文脉的关系,讨论建筑符号、建筑信码、建筑语言的意义问题。建筑具有符号性,因为它具有明显的符号特征:建筑是可被人感知的物质存在,其物质存在可以传达信息;建筑是一个由基本要素组成的结构系统,并以一定的规范进行组合。同时,许多的建筑现象都是具有符号特性的,并且总会以一种符号的角色进入到人民的视野或是思想当中,许多的建筑现象也只有用符号学的相关理论才能清晰的将其解释。 研究建筑符号就是要找出一定的信息代码来表达出人们的情感。人类生存于社会之中必然会进行各种社会活动,以增进人们之间的彼此交往、相互了解 ,而建筑师很大程度上的作用就在于为人们提供这样的一个场所供人们交流,为此庭院、广场等交流空间出现了。(2) 传统建筑符号中国传统建筑具有适应能力强、单体建筑真实有机、以木材为主原料等鲜明特点,也可以说这些就是中国传统建筑的符号,极具代表意义。狭义的“建筑符号”指从视觉上可识别的建筑形态的直观特征,而广义的层面也指具有历史延续性和地域风格的各种建筑设计手法,除了建筑形式、营造技术、建筑材料等具有明显意义的符号,坡屋顶、木构架、斗拱、庭院等元素,在被提炼于简化后,其形式得以在现代建筑设计中被广泛运用。纵观传统建筑符号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应用可以大致分为以下几种手法:a.图像性符号,指建筑形式与意义的内容之间具有形象相似的关系,它的特点是指示的对象与自身有一定的相似性,如中国传统建筑中的门、窗、彩画、吻兽等。b.指示性符号,指建筑形式与意义的内容有实质的因果关系,这种符号有个大特点就是其与指涉物结合在一起的,这是一种本体形态的符号,其也是传统建筑符号的主干,传统建筑中的构件形象和空间形象大多数都是指示性符号或它的复合体。c.象征符号,指建筑形式和意义具有约定俗成的意义又不存在形象相似性,它是抽象的,并且有长期的社会历史作为依托,如传统建筑中的庭院,其就是一种象征性符号,北京的四合院、云南的一颗印、江浙一带的天井都是中国民居建筑中典型的符号性因素,代表了中国传统建筑的精髓。庭院作为广义层面上的建筑符号,其是经过几千年的历史延续和地域风格的柔和,成为由古至今至为重要的设计手法,具有重象征符号和指示符号的双重标准。在当代的建筑设计发展中垂直院落、空中庭院、都市合院主义等一系列具有传统符号特征的设计元素被很好的应用到现代的建筑设计当中,并且涌现出一批脍炙人口的经典之作。2、 传统庭院空间中国建筑院落由来已久,从可供考证的商代庭院遗址开始,已有3000多年的发展史,其承载着几千年的文化传统。院落空间的发展演变可以追溯到原始先民的栖身之所,从早期的穴居到半穴居,再到地面建筑物的出现,庭院就一直是各种居住建筑和城市建设中的重要元素。从单门独户到聚落而居,院落空间承载着一代代中国人的记忆,进而演变成为民居建筑乃至宫殿建筑中不可或缺的元素,也出现了像北京四合院、明清北京故宫这类具有中国特色的院落空间组合形式。纵观,中国古代的营造史,其实就是一部院落空间环境的历史,单体建筑利用院落衔接形成群体建筑,群体建筑依然是由院落链接进而形成整个城市,不同建筑、城市的营造都非常注重院落的链接方式,从而形成鳞次栉比的院落空间环境。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院落就是中国传统建筑及城市的根。 建筑是人类劳动实践的产物,而且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人们对建筑空间有了理性的思考,开始主动的去创造建筑空间,以满足人类本身的需求。作为独具一格的东方居住建筑庭院空间,特别关注人生理和心理的需要,引入自然风光以亲近自然,由高低错落的建筑围合成院落不仅将不同功能空间分隔开来,为建筑提供了采光通风的良好条件,而且使建筑环境充满了诗情画意。从而创造了独特的“庭院文化”,即“庭”、“院”、“园”的文化内涵。在邻里关系基本隔绝的今天,居住环境封闭单调,人际关系冷漠,我们需要重新思考在建筑设计中更多的融入类似于北京四合院的交往空间,打破相互独立的邻里关系,加强居民与周围人群的联系。就像王澍在描述“钱江时代”时说:我向往那种吃完晚饭后,大家坐在院子里聊天、喝茶。或许现在的都市人们每个人都有一个家,但却很少有人说有个“家园”,我们要运用现代的建筑设计手法,将院落等一系列有助于人们交往的空间引入的设计当中,以此来增加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三、传统庭院的现代演化 传统的院落空间在当下城市土地资源严重缺失,及人口极度膨胀的情况下是不合时宜的。但是作为中国人我们对于庭院有一种先天性的需求,想在城市实现院落式居住,以享受空气的清新和宁静,恐怕已成为了一种奢侈的方式,因为院落在给予人们生活乐趣的同时也占据了城市空间和资源。面对这样的局面,我们是否还能在保持密度的前提下,让院落得以生存呢?所以这就给建筑师提出了新的要求,即既要满足城市居民的居住要求又要满足人们对于庭院需求,把庭院作为交往空间,增进领里关系。近年来,“院落”这个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符号被重新提了出来,在建筑设计界掀起了一股“复兴院落”的热潮。现代建筑通过吸收和演化传统院落文化并将其与实际设计相结合,使传统院落在演绎和变化后能够在现代的大城市中生存下去。因此,现代建筑院落演化成水平院落和垂直院落两种形式,以此满足不同地段和人群的需求。(1) .垂直院落传统院落的同象异构院落式住宅是中国千百年来的理想居住场所,然而在当下高密度的城市建筑群里,传统的水平式院落形式已经不能够满足高密度人群、急缺的用地状况,但是人们又极度的向往以前的那种院落式生活,并想借此活跃邻里关系,打破单门独户式居住的孤独感。故而,现代建筑师就提出了“垂直院落”概念,并且在实践过程中取得成功,其中最为著名的应该还是王澍设计的“钱江时代”,设计中引入传统院落空间,打破了以往商业住宅指示单纯的追求建筑容积率和经济效益而缺少人文关怀。1.内庭院高层院落住宅这种内庭院形式之一:通常是将每户的起居室与其相邻的卧室共同设置一个大露台,并每隔一层露台把位置左右错开,使每户形成一个两层高的内院式空中院落。这样使空中院落既满足基本尺度的要求,又能使空间不至过于低矮、压抑。根据此户型,也可以变形出小型的跃层住宅使每个两层高的庭院上下层均有自家的窗户,可完全消除住宅的私密性干扰。成功的实例有:万科第五园(图6)、杭州钱江时代公寓等。另外一种形式:内嵌式的空中庭院是独立存在于在室内,三面玻璃墙围合出一房的格局,与客厅、餐厅、次房相连,另一面连通观景阳台。这样的设计使三个功能区都能看到空中庭院景观,形成景观四面开放的视觉格局,客斤的空间无形增大,大大增强居室的采光通透感,身居高层却得享别墅的居住体验。市场上成功的案例有:中信凯旋城三期枫丹白露区、中山凯旋蓝岸、金鸿凯旋城二期(图7)等。2.前庭院高层院落住宅有的专家称此类庭院空间为“观景前室”或“入户花园”。这种空间概念的主要特征表现在起居、餐厅和“前庭”的互动关系上。在这种“前庭院”住宅中,入户必须经过庭院,在南方人的生活方式中,很多功能在这个空中庭院中进行,从而实现生活中有休闲,休闲中有生活,大大增加了内部空间的私密性和层次感。从市场反应看,带“入户花园”的创新产品不仅备受开发商垂青,更获得了购房者的认可,“入户花园”走俏楼市已是不争的事实,如:江南一品(图8)、武汉金地格林小城等。由建筑师王澍主持的“通策钱江时代”建筑设计,以高度简洁的现代手法处理造型,整个设计都带有某种公共建筑的特征,以前所未有的态度提倡绿色,将环保意识渗透建筑科技,力求重现自然,同时赋予高层住宅新的理解,项目建筑设计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通过对中国传统院落文化与现代建筑艺术的融会贯通,将江南庭院元素搬到了空中,在二十多层的高层住宅上实现了合院住宅的感觉。独特的双层“盒子”结构设计、罕见的空中庭院花池、大面积的公共活动空间,带来高层住宅与自然声息相通的踏实感受。 另一个比较成功的案例就是香港著名建筑师王伟设计的香港理工大学专上学院教学楼,建筑师将传统合院元素融入设计中,并且与建筑功能有了较好的契合,应该是同类案例中比较优秀的作品。“他(王维仁)将他对合院作为一种普世空间理念的思考,体现到他一路的建筑实践中,将合院空间赋予了适当的地域特征,成功地结合了南中国的海洋性气候。更重要的是,从一个可再生的角度,他赋予合院这种魔术化的变化排列单元以新的生命,成功地通过多个向度反复地将这些组件排列组合、灵活调整以适应不同基地与设计内容。”肯尼斯.弗兰普顿:王维仁的建筑。设计主要是希望突破香港乃至全中国典型的“裙楼加塔楼”两段式的制式化高层建筑模式,将传统高层建筑“以电梯为主导”的设计模式,转化为“以垂直向的步行经验为主导”的设计模式,以期将传统庭院空间融入到现代高层建筑之中。(2).水平院落传统院落的同象同构同象同构可以理解为绘画中的写实主义手法,即叫真实地再现已存形式的要素和结构两方面,“水平院落”住宅的使用性质以别墅及乡村住宅等低矮住宅为主。“水平院落”中,我们注重传统院落的复原与保护,注重传统院落的完整机制,其规模不是很大,每个单元设一个入口,院内设置可供休息的娱乐场所,户与户之间的空间作为邻里之间的交流场所。力求营造多样性、人性化、有归属感的城市住宅生活氛围,它所带来的新生活具有传统特色、小尺度和亲近行人的建筑空间。当前我国水平院落住宅主要分布于大中型城市,或是于乡村田野间,其形式可以分为私有的独门独院和半私有的合院。1.独院 独院式住宅的优点是:私密性较好,使用方便。独院在当代别墅建筑中比较多见,如:九间堂、清华坊、苏姑桃花源等。这些联排别墅不仅形式上还原了传统中国建筑的视觉要求,而且在平面结构上也融入了传统庭院精神。这种别墅均为单独出入口,每户围合在一个相对独立的空间里面,每户都有前庭后院的平面形式,有的甚至还设有天井。2.合院合院,即是一个院子四面都建有房屋,中心为院,这就是合院。现代合院一般为几户住宅围合并共同使用一个院落,合院式住宅的特点是有利于邻里之间交往和安全防卫,有利于形成较亲切的住宅组团,较节省用地等,但也有私密性不强等方面的问题。近来各大开发商也相继推出合院概念的楼盘,大有越演越烈之势,如:万科润园、香山甲地、江南一品等。院别墅友善的气氛不仅在围合的组团里回荡,而且组团与组团之间也有围合,共同组织成一个情意浓浓的大社区。总之,无论是内庭院高层院落住宅还是前庭院高层院落住宅,都是当代追求新的生活方式的体现。“垂直院落”主要应用于高层住宅中,将传统院落的原型进行了抽象的再现,使居民处于一种在想象中与传统进行对话的状态。“垂直院落”关注的是人们精神上对传统的回归与依恋,并同时力求符合新时代的特征,满足社会发展的要求。可以把酒言欢,共享天伦之乐;可以顶天立地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火锅餐饮行业2025年火锅店餐饮服务标准化与品牌建设研究报告
- 2025年特色小镇文化创意产业集群技术创新与市场竞争力研究报告
- 2025年陶瓷材料3D打印增韧技术进展与应用策略
- 激光雷达固态化技术突破与应用前景2025年行业白皮书
- 2025物流公司劳动合同协议书
- 2025年3D打印在艺术品创作中的应用
- 镀铝锌知识培训课件
- 2025年烟草三项制度试卷及答案
- 年产灯饰塑料配件400万套新建项目环评报告表
- 2025年福建生物初中试卷及答案
- 越野跑策划方案
- 《光学含沙量测量仪率定规范》
- 高考日语应用文写作失物招领寻物启事课件
- 产值计算方案
- 更年期综合征临床诊疗指南
- 冬季抢工措施方案
- 运用PDCA循环降低急诊科医护人员职业暴露发生率
- 充电桩施工组织设计
- 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标准2023
- 中外科学家的故事大全
- 拉森钢板桩技术参数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