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上册 6.3《测量物质的密度》能力提升训练(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doc_第1页
八年级物理上册 6.3《测量物质的密度》能力提升训练(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doc_第2页
八年级物理上册 6.3《测量物质的密度》能力提升训练(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doc_第3页
八年级物理上册 6.3《测量物质的密度》能力提升训练(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doc_第4页
八年级物理上册 6.3《测量物质的密度》能力提升训练(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0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6.3测量物质的密度一、选择题1为了测出盐水的密度,某实验小组制定了如下的实验计划:在烧杯中装入适量盐水,测出它们的总质量;将烧杯中的一部分盐水倒入量筒中;测出量筒中盐水的体积;测出烧杯和剩余盐水的质量;测出空烧杯的质量;根据实验数据计算盐水密度以上实验步骤安排最合理的是( )a b c d2在某同学的“测铁块密度”的实验预习报告中,其实验步骤如下:测出量筒中水的体积把铁块放入量筒中读出水面升到的刻度用天平测出铁块的质量进行运算,求出铁块的密度。在上述步骤中( )a没问题 b、两步应互换c、两步应互换 d、两步应互换3在用天平和量筒测量某种食油的密度时,以下操作步骤中,不必要且不合理的是a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b取适量的油倒入烧杯中,用天平测出杯和油的总质量c将烧杯中的油倒入量筒中,测出倒入量筒中的油的体积d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剩余油的总质量4 小梦参加了5月份的实验操作考试。下表中记录的是小梦与他三位同学侧出的小石块的密度(经查密度表可知,石块的密度为250g/cm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考生小梦小满李明张扬小石块的密度245g/cm3252g/cm3256g/cm3260g/cm3a四位考生的实验都失败了,因为密度表中石块的密度为250g/cm3b只有小满的数据可以接受,因为他的数据最接近密度表中的数据c只有张扬的数据不可以接收,因为他的数据偏差最大d只要实验操作正确,数据真实,上述数据均有效5小江进行了如下测量:用天平测石片的质量m。往烧杯中加适量水浸没石片,在水面位置作上标记。取出石片,用量简取水缓慢倒入烧杯,让水面升至标记处,如图4所示。量筒内倒出水的体积v即为矿石的体积。计算出石片的密度。根据以上步骤,测出的密度值会 ( )a偏大 b无偏差 c偏小 d无法确定6在平整地面上有一层厚度均匀的积雪,小明用力向下踩,形成了一个下凹的脚印,如图6所示,脚印下的雪由于受外力挤压可近似看成冰层,利用冰的密度,只要测量出下列哪组物理量,就可以估测出积雪的密度( )a积雪的厚度和脚印的深度b积雪的厚度和脚印的面积c冰层的厚度和脚印的面积d脚印的深度和脚印的面积7为了测盐水的密度,某实验小组制定如下的实验计划:在烧杯中装入适量盐水,测出它们的总质量将烧杯中一部分盐水倒入量筒中测出量筒中盐水的体积测出烧杯和剩余盐水的质量测出空烧杯的质量根据实验数据计算盐水的密度以上实验步骤安排最合理的是( )a b c d8用天平和量筒测量形状不规则小石块的密度,下列步骤不需要的是( )a用天平测量小石块的质量m1b用天平测量量筒的质量m2c在量筒内倒入适量的水,记下量筒中水的体积v1d用细线系住小石块,浸没在量筒的水中,记下量筒中石块和水的总体积v29小江进行了如下测量:用天平测石片的质量m;往烧杯中加适量水浸没石片在水面位置作上标记取出石片,用量筒取水缓慢倒入烧杯,让水面升至标记处,如图所示量筒内倒出水的体积v即为矿石的体积;计算出石片的密度根据以上步骤,测出的密度值会( )a偏大 b无偏差 c偏小 d无法确定10为了测出盐水的密度,某实验小组制定了如下的实验计划:在烧杯中装入适量盐水,测出它们的总质量;将烧杯中的一部分盐水倒入量筒中;测出量筒中盐水的体积;测出烧杯和剩余盐水的质量;测出空烧杯的质量; 根据实验数据计算盐水密度。以上实验步骤安排最合理的是( )a b c d11有一体积为30cm3的均匀固体,用天平测得它的质量为237g则( )a用天平测质量时,固体应放在天平右盘b此固体的密度为7.9g/cm3c把此固体截去一半,剩余部分密度减小d只改变此固体形状,它的质量减少12四位同学在5月份的实验操作考试中,正确操作并测出了同一小石块的密度,记录在表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考生梦满李明张扬2.4g/cm32.2g/cm32.6g/cm32.60g/cm3a四位同学的实验都失败了,因为石块密度的平均值为2.53g/cm3b只有小满的数据可以接受,因为他的数据最接近石块密度的平均值c只有小梦的数据不可以接受,因为他的数据偏差最大d只要实验操作正确,数据真实,上述数据均有效13为了测盐水的密度,某实验小组制定如下的实验计划:在烧杯中装入适量盐水,测出它们的总质量将烧杯中一部分盐水倒入量筒中测出量筒中盐水的体积测出烧杯和剩余盐水的质量测出空烧杯的质量根据实验数据计算盐水的密度。以上实验步骤安排最合理的是( )a bc d14用天平和量筒测量形状不规则小石块的密度,下列步骤不需要的是( )a用天平测量小石块的质量m1b用天平测量量筒的质量m2c在量筒内倒入适量的水,记下量筒中水的体积v1d用细线系住小石块,浸没在量筒的水中,记下量筒中石块和水的总体积v215小明同学利用天平和量筒测酸奶的密度,下列操作步骤中多余的是( )a用天平测量空烧杯的质量b用天平测量烧杯和剩余酸奶的总质量c将酸奶倒入烧杯中,用天平测量烧杯和酸奶的总质量d将烧杯中的酸奶倒入量筒中一部分,测出量筒中酸奶的体积16用天平和量筒测量形状不规则小石块的密度,下列步骤不需要的是( )a用天平测量小石块的质量m1b用天平测量量筒的质量m2c在量筒内倒入适量的水,记下量筒中水的休积v1d用细线系住小石块,浸没在量筒的水中,记下量筒中石块和水的总体积v217小伟同学利用天平和量筒测橙汁的密度,下列操作步骤中多余的是( )a用天平测量空烧杯的质量b将橙汁倒入烧杯中,用天平测量烧杯和橙汁的总质量c将烧杯中的橙汁倒入量筒中一部分,测出量筒中橙汁的体积d用天平测量烧杯和剩余橙汁的总质量18在测量铁的密度中,若铁块用较粗的棉线扎好放入盛水的量筒中时,会造成( )a铁块质量偏大b铁块体积偏小c铁块密度测量值偏小d测量值不受影响19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刻度尺零刻线被磨损,依然可以利用刻线清晰完整的位置进行测量b正确操作用量筒测水的体积,读数时视线要与水面的凹液面最低处相平c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时,加减砝码必须用洗干净的手去拿d如果错误操作实验仪器,就会产生实验误差20如图几项测量中,错误的是( )a使用刻度尺时,让刻度线尽量贴近被测物体b使用量筒时,视线与凹形液面的底部相平c使用温度计时,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液面相平d测量质最过程中,可以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再次平衡二、填空题21雪在外力挤压下可形成冰,表明雪的密度 冰的密度(大于/等于/小于)小丽利用冰的密度,使用如下方法来估测积雪的密度:利用平整地面上的积雪,脚向下用力踩在雪上,形成一个下凹的脚印,然后测量脚印的深度和 ,就可以估测出积雪的密度22 雪在外力挤压下可形成冰,表明雪的密度 冰的密度(大于/等于/小于)小丽利用冰的密度,使用如下方法来估测积雪的密度:利用平整地面上的积雪,脚向下用力踩在雪上,形成一个下凹的脚印,然后测量脚印的深度和 ,就可以估测出积雪的密度。23在下列数字后面填上适当的单位:(1)一桶食用油的体积是5 ;(2)一瓶矿泉水的体积为500 ;(3)一拃的长度约为20 ;(4)物理课本的长度是26 24按要求完成填空(1)图1所示,体温计的示数为 (2)图2所示,读取液体体积时,正确的视线方向是 (填写相应的字母)(3)图3所示,该实验能探究出并联电路电流的特点是 (4)图4所示,在探究物体动能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中,通过比较小球推动木块 反映小球动能的大小25如图所示为几种常见仪器的使用过程,指出其中的使用不当之处:甲: 。乙: 。丙: 。26测量大米密度时,小华发现米粒间有空隙,若把空隙的体积也算作大米的体积将使密度的测量结果偏 。于是,她用一个饮料瓶装满水,拧上盖子,用天平测出总质量为143g。又测出48g大米,放入瓶中,擦干溢出的水,再测它的总质量,待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的砝码和游码位置如图所示,则总质量为 g。由此可以算出这种大米的密度为 kg/m3。27测量需要使用多种仪器,如刻度尺量筒温度计弹簧测力计电流表。使用前需调零的仪器有 (填序号),使用时超出量程会损坏的仪器有 (填序号)。28在做“用天平和量筒测定固体密度”的实验时,某同学测量石块的质量如图甲,测量石块的体积如图乙,请你代他完成数据记录并计算出密度石块的质量为_g,石块的体积为_cm3,石块的密度为_ kgm3 29测某种液体的密度,如图所示,液体的体积为 cm3,空烧杯的质量为 g,液体的质量为 g,液体的密度为 kg/m330我们在学习和生活中,经常使用如图的实验仪器(1)图甲中测得物体的长度是 cm(2)图乙中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是 g(3)图丙中岩石的体积是 cm3三、实验题31(用身边的器材“测物质的密度”。小宇同学用均匀木杆和支架自制了一架天平,并用输完液的输液瓶和输液管制成滴管代替砝码。(1)为了使滴出的每一滴水滴大小相等,要保持滴管口处的压强恒定,则图15甲中与大气相通的管安装符合要求的是_(填字母)。(2)现要测一小矿石的密度,小宇进行了如下步骤:在自制的天平左右两盘中各放一只一次性杯子,调节两边的调平旋钮,使之水平平衡。将待测矿石放入左边的纸杯中,用自制的滴管向右盘的杯中滴水,使天平刚好平衡,如图16乙所示,记下水的滴数为50滴。取出小矿石,在两杯中均加入适量的水,用滴管调节两杯中水的多少使天平水平平衡。用细线系住矿石使其浸没在左边杯中(不触底),再用滴管在右边杯中滴入水,使天平再次平衡,如图丙所示。记录下水的滴数为20滴。此步操作的目的是为了测出矿石的_,则矿石的密度为_kg/m332小夏同学在实验室测量了石块和盐水的密度,还意犹未尽地想测量其他物体的密度,老师拿出一件图甲所示的工艺品让他测量(1)小夏发现工艺品不能放入量筒中,他想出了如下的测量方法:用天平测量它的质量,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砝码质量及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它的质量mg把工艺品浸没在装有适量水的大烧杯中,在水面处做好记号取出工艺品,用装有200ml水的量筒缓慢向烧杯中加水至记号处量筒中剩余水的体积如图丙所示,则工艺品的密度为g/cm3他测得的工艺品体积偏,密度偏(2)小天利用已经测出的工艺品质量m,采用如下方法更准确地测出了工艺品的密度,请将小天的实验步骤补充完整:用天平测出烧杯和适量水的总质量为m1将工艺品浸没在水中,在水面处做一个记号,再取出工艺品向烧杯中缓慢加水至记号处,表达式,工艺品(用物理量的符号表示)参考答案1a【解析】试题分析:先测空烧杯质量,将液体倒入烧杯测出液体烧杯总质量,再将液体倒入量筒测体积,这种做法因烧杯壁粘液体,测出的体积偏小,算出的密度偏大因此测盐水等液体密度的实验步骤安排最合理的是:在烧杯中装入适量盐水,测出它们的总质量,将烧杯中一部分盐水倒入量筒中,测出量筒中盐水的体积,测出烧杯和剩余盐水的质量,根据实验数据计算盐水的密度,故选a考点:液体密度的测量2c【解析】试题分析:测铁块密度的实验步骤:用天平测出铁块的质量;测出量筒中水的体积;把铁块放入量筒中读出水面升到的刻度;进行运算求出铁块的密度。所以实验顺序:考点:固体密度的测量3a【解析】试题分析:测液体密度时,如按照题目所给步骤,先测空烧杯的质量,再测烧杯和油的总质量,最后将油倒入量筒中测出油的体积,这种做法会因油粘附在烧杯壁上,使测出的油的体积偏小,油的密度偏大。为减小实验误差,应先测烧杯和油的总质量,再将油倒入量筒中测出体积,最后测出剩余油和烧杯的质量,从而计算出油的密度。故不必要且不合理的步骤是a,答案为a。考点:密度的测定4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在实验中误差是不可避免的,只要实验操作正确,数据真实,上述数据均有效,几位同学数据不同是由于实验者不同,测量存在误差的缘故。故答案为d,选项a、b、c均不符合题意。考点:密度5c【解析】试题分析:测量石片的密度,步骤用“等量替换”的方法测石片的体积,从水中取出石片,石片上会附带水,倒入水的体积大于石片的体积,体积测量偏大,由=m/v可知,密度值会偏小,答案为c。a、b、d不符合题意。考点:密度的测定6a【解析】试题分析:由题意可知,脚踩前后,雪变成冰质量不变,密度与体积成反比,脚踩过后,底面积不变,只是高度变小了,体积与高度成正比,故只需测出积雪的厚度和脚印的深度就可以了,所以应选a。考点:质量和密度7a【解析】试题分析:先测烧杯和盐水的质量,再测烧杯和剩下盐水的质量,这样算出的质量便是量筒中盐水的质量,从而避免因烧杯中盐水倒不干净而使盐水的体积偏小解:先测空烧杯质量,将液体倒入烧杯测出液体烧杯总质量,再将液体倒入量筒测体积,这种做法因烧杯壁粘液体,测出的体积偏小,算出的密度偏大因此测盐水等液体密度的实验步骤安排最合理的是:在烧杯中装入适量盐水,测出它们的总质量,将烧杯中一部分盐水倒入量筒中,测出量筒中盐水的体积,测出烧杯和剩余盐水的质量,根据实验数据计算盐水的密度故选a【点评】液体密度的测量需考虑可能的误差,如烧杯中盐水倒不干净;故先测烧杯和盐水的质量,再测烧杯和剩下盐水的质量,采用此法减小误差8b【解析】试题分析:测固体的密度用到的器材是天平和量筒,用天平测出固体的质量m,根据排水法用量筒测出固体的体积v,用公式=计算出固体的密度解:测固体石块的密度的基本方法是:用天平测出石块的质量m,在量筒中倒入适量水,读出体积为v1,将石块放入量筒浸没水中,读出水面体积值为v2,则石块的密度为=因此上述步骤有用的为a、c、d,测量量筒的质量是没有必要的,b无用故选b【点评】测固体、液体的密度是初中物理密度部分要求掌握的实验,各有一种基本的测量方法,用到的原理是=,两种测量方法应达到理解且熟练背诵的程度9c【解析】试题分析:取出石片时,石片上会沾有水,因此倒入水的体积大于石片的体积,体积测量偏大,由=m/v可知,测量结果偏小,故选c。考点:固体密度的测量10c【解析】试题分析:先测空烧杯质量,将液体倒入烧杯测出液体烧杯总质量,再将液体倒入量筒测体积,这种做法因烧杯壁粘液体,测出的体积偏小,算出的密度偏大因此测盐水等液体密度的实验步骤安排最合理的是:在烧杯中装入适量盐水,测出它们的总质量,将烧杯中一部分盐水倒入量筒中,测出量筒中盐水的体积,测出烧杯和剩余盐水的质量,根据实验数据计算盐水的密度,故应选c。考点:液体的密度测量实验11b【解析】试题分析:(1)用天平测质量时,应坐盘放物体,右盘放砝码;(2)根据密度公式求出此固体的密度;(3)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与物体的种类和状态有关,与物体的质量和体积无关;(4)质量是指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与物体的形状、状态、空间位置无关解:a用天平测质量时,固体应放在天平的左盘,故a不正确;b、此固体的密度=7.9g/cm3,故b正确;c、物质的密度与物体质量的多少无关,故c不正确;d、物体的质量与物体的形状、状态、空间位置无关,故d不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天平的正确实验和密度公式的应用以及对质量、密度概念的理解与掌握,是一道基础题目12d【解析】试题分析:在实验测量过程中,由于实验数据和实验者的原因,都会造成读数上的误差解:在实验中,只要操作正确,数据是真实的,则上述数据均有效几个组数据的不同,是因为在测量过程中存在误差的原因故abc错误,d选项正确故选d【点评】此题是测量固体密度的实验,题中上述现象也是实际实验中经常出现的,遇到这种情况,要能够分析原因,并且注意实验要讲求实事求是13a【解析】试题分析:利用质量和体积测盐水的密度,为了减小误差,要设计合理的步骤。在烧杯中装入适量盐水,测出它们的总质量将烧杯中一部分盐水倒入量筒中测出量筒中盐水的体积,测量对象为量筒中的盐水,测出烧杯和剩余盐水的质量,用总质量减去烧杯和剩余盐水的质量,即为量筒中盐水的质量。这样避免步骤测出空烧杯的质量,会有部分盐水附着在杯壁上,使测量盐水的质量偏小,密度偏大。故合理的步骤是 。答案为a,选项b、c、d均不符合题意。考点:密度的测量14b【解析】试题分析:测固体的密度用到的器材是天平和量筒,用天平测出固体的质量m,根据排水法用量筒测出固体的体积v,用公式=计算出固体的密度解:测固体石块的密度的基本方法是:用天平测出石块的质量m,在量筒中倒入适量水,读出体积为v1,将石块放入量筒浸没水中,读出水面体积值为v2,则石块的密度为=因此上述步骤有用的为a、c、d,测量量筒的质量是没有必要的,b无用故选b【点评】测固体、液体的密度是初中物理密度部分要求掌握的实验,各有一种基本的测量方法,用到的原理是=,两种测量方法应达到理解且熟练背诵的程度15a【解析】试题分析:要解决此题,需要掌握液体密度的测量方法在测量时,为了减小误差,我们测量倒出液体的质量和体积,从而根据公式=计算出液体的密度解:在测酸奶的密度时,先测出烧杯和酸奶的总质量;将部分酸奶倒入量筒中,测出量筒中酸奶的体积;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剩余酸奶的质量,计算出倒出酸奶的质量从而可以计算出酸奶的密度所以a步骤中测量空烧杯的质量是多余的故选a【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液体密度的测量首先要掌握密度的计算公式=,采取的是取样品的办法,测出倒出液体的质量和体积,根据公式计算出密度16b【解析】试题分析:测固体的密度用到的器材是天平和量筒,用天平测出固体的质量m,根据排水法用量筒测出固体的体积v,用公式=计算出固体的密度解:测固体石块的密度的基本方法是:用天平测出石块的质量m,在量筒中倒入适量水,读出体积为v1,将石块放入量筒浸没水中,读出水面体积值为v2,则石块的密度为=因此上述步骤有用的为a、c、d,测量量筒的质量是没有必要的,b无用故选b【点评】测固体、液体的密度是初中物理密度部分要求掌握的实验,各有一种基本的测量方法,用到的原理是=,两种测量方法应达到理解且熟练背诵的程度17a【解析】试题分析:测量液体的密度实验中,可先测出烧杯和橙汁的总质量m1,然后将一部分橙汁倒入量筒中,读出其体积,再测出烧杯和剩余橙汁的质量m2,用m1减去m2即为量筒中橙汁的质量,最后根据=求出密度解:利用天平和量筒测橙汁的密度时,可将橙汁倒入烧杯中,用天平测量烧杯和橙汁的总质量m1,将烧杯中的橙汁倒入量筒中一部分,测出量筒中橙汁的体积,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剩余橙汁的质量m2,求出量筒中橙汁的质量,根据=求出密度,所以实验中没用的步骤为:a、用天平测量空烧杯的质量故选a【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学生对测量液体密度实验步骤的理解和掌握,注意实验过程中要尽量的减小误差18c【解析】试题分析:分析体积的测量误差,根据密度公式得出密度的测量误差解:若铁块用较粗的棉线扎好放入盛水的量筒中时,会使铁块体积测量偏大,由=可知,密度的测量值偏小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密度测量误差的分析,关键能够分析出质量或体积的测量误差,然后利用密度公式分析19ab【解析】试题分析:(1)使用刻度尺时要明确其分度值,起始端从0开始,读出末端刻度值,就是物体的长度;起始端没有从0刻度线开始的,要以某一刻度线为起点,读出末端刻度值,减去起始端所对刻度即为物体长度;(2)使用量筒测量水的体积时,视线应与水的凹液面保持相平;(3)使用天平测量质量时,加减砝码应该用镊子;(4)误差不是错误,实验过程中的错误能够避免,而误差只能减小,无法避免解:a、刻度尺零刻线被磨损,依然可以利用刻线清晰完整的位置进行测量,不要忘记将物体末端所对刻度减去始端所对刻度,才是物体的长度故a正确;b、使用量筒测水的体积读数时,视线应该与凹液面底部相平故b正确;c、使用天平测质量时,应该用镊子取放砝码,故c错误;d、错误的操作必然产生错误的结果,但不是误差误差是在正确操作的前提下出现的故d错误故选a、b【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学生对刻度尺、天平、量筒的正确使用方法及误差与错误的区别,属于识记性题目,比较简单20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刻度尺、量筒、温度计、天平四种基本的测量工具,要做好本题,必须会刻度尺的摆放、量筒、温度计的读数、天平的使用等解:a、刻度尺测量时,为减小刻度尺太厚对测量结果的影响,刻度线应贴近被测物体,此选项的说法是正确的;b、用量筒测量读数时,视线应对准凹液面最低处,且要平视读数,此选项的说法是正确的;c、温度计在读数时,视线应垂直标尺来读,此选项的说法是正确的;d、使用天平在称量过程中,不可再碰平衡螺母,所以此种用法是错误的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刻度尺、量筒、温度计和天平是初中常用的测量工具,要学会正确使用对四个选项逐一排查、分析后,才能够得出正确答案这也是中考的常见题型,难度不大,但是考查的知识面广泛21小于;积雪的厚度或冰层的厚度【解析】试题分析:雪在外力挤压下里面的空气被排出,剩下的就是冰,同样质量的雪和冰,由于雪里还有一定体积的空气,所以,体积一定比冰大一些,所以由=m/v可知雪冰根据公式=m/v,由于脚用力踩在雪上,所以脚踩住的雪部分被压实(我们把这部分压实层近视看成冰层)设脚印的面积为s,深度t1,积雪厚度t2冰层厚度=积雪厚度与脚印深度之差=t2 -t1 ,冰的密度09g/cm3脚印面积部分的积雪在脚踩压前后的质量相同,设雪的密度,故有st2=09g/cm3s(t2-t1),可得雪的密度=09g/cm3t2t1/t2即只要测出脚印深度和积雪厚度就可以算出雪的密度考点: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密度的计算22小于;积雪的厚度或冰层的厚度【解析】试题分析:雪在外力挤压下里面的空气被排出,剩下的就是冰,同样质量的雪和冰,由于雪里还有一定体积的空气,所以,体积一定比冰大一些,所以由=m/v可知雪冰根据公式=m/v,由于脚用力踩在雪上,所以脚踩住的雪部分被压实(我们把这部分压实层近视看成冰层)设脚印的面积为s,深度t1 ,积雪厚度t2 冰层厚度=积雪厚度与脚印深度之差=t2 -t1 ,冰的密度0.9g/cm3脚印面积部分的积雪在脚踩压前后的质量相同,设雪的密度故有st2 =0.9g/cm3 s(t2 -t1 ),可得雪的密度=0.9g/cm3 t2t1/t2即只要测出脚印深度和积雪厚度就可以算出雪的密度考点: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密度的计算23(1)l;(2)ml;(3)cm;(4)cm【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对生活中常见物体的体积、长度的估测,结合对生活的了解和对体积、长度单位的认识,填上符合实际的单位即可解:(1)一桶食用油的体积是5l;(2)一瓶矿泉水的体积为500ml;(3)一拃的长度约为20cm;(4)物理课本的长度是26cm故答案为:(1)l;(2)ml;(3)cm;(4)cm【点评】此题考查的是我们对体积、长度单位的了解情况,属于基础知识的考查,难度较小,容易解答24(1)36.8;(2)b;(3)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4)移动的距离【解析】解:(1)体温计上1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温度是0.1,即此体温计的分度值为0.1;此时的温度为36.8(2)读取量筒中液体的体积时,俯视或仰视的读法都是错误的,应该平视,所以b的读法是正确的(3)该实验能探究出并联电路电流的特点是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4)在探究物体动能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中,通过比较小球推动木块移动的距离反映小球动能的大小故答案为:(1)36.8;(2)b;(3)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4)移动的距离考点:温度计的使用及其读数;量筒的使用;探究影响物体动能大小的因素;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专题:图像综合题分析:使用体温计测量体温时,先要弄清楚体温计的量程和分度值,读数时视线与液柱最末端所对刻度相垂直读取量筒中液体的体积时,视线要与液面最凹处所对刻度线相垂直在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物体具有的动能大小不能直接观察,但通过木块被推出的距离的远近可以间接得到动能的多少,应用的是转换法点评:此题考查了体温计的读数和量筒的读数方法、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和探究影响动能的因素的方法,知识点彼此之间没有关联,跳跃性大,但难度不大,需要扎实的基础知识25甲:弹簧测力计的轴线方向没有与拉力方向一致乙:用手拿砝码 丙:读数时,视线没有与液体凹面的底部相平【解析】试题分析:由图示可以看出,在这三个实验中的步聚都存在一此问题,甲:弹簧测力计的轴线方向没有与拉力方向一致,如果方向不一致,会产生较大的误差;乙:用手拿砝码,砝码应使用镊子夹取,不能直接用手拿;丙:读数时,视线没有与液体凹面的底部相平,读数时,视线应与液体凹面的底部相平。【考点定位】实验操作26小 151 1200【解析】试题分析:根据=m/v,若把空隙的体积也算作大米的体积,则测量体积较大,将使密度的测量结果偏小。右盘中的砝码和游码位置如图所示,则总质量为砝码质量加上游码质量,m=151 g。则排开水的质量m排=(143g+48g)-151g=40g,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大米的体积v=m排/水=40g/1.0g/cm3=40cm3,由此可以算出这种大米的密度为=m/v=48g/40cm3=1.2g/cm3=1200kg/m3。考点:密度 阿基米德原理计算27;【解析】试题分析:物理测量过程中,所使用的测量工具有刻度尺量筒温度计弹簧测力计电流表等,使用前需调零的仪器有弹簧测力计电流表,使用时超出量程会损坏的仪器有温度计弹簧测力计电流表。考点:测量工具的使用2864、20、3.2103【解析】试题分析:石块的质量m=50g+10g+4g=64g;石块的体积v=80ml-60ml=20ml=20cm3 ;石块的密度=m/v=64g/20cm3=3.2g/cm3 =3.2103 kg/m3 。考点:固体的密度测量实验2950;25;40;0.8103【解析】试题分析:砝码由游码示数之和是天平所测物体的质量;由图示量筒可以读出液体体积;由密度公式可以求出密度解:由图示量筒可知,液体的体积v=50ml=50cm3 ,空烧杯质量为20g+5g=25g,烧杯与液体的总质量为40g+20g+5g=65g,液体的质量m=65g 25g=40g,液体的密度=0.8g/cm3=0.8103kg/m3;故答案为:50;25;40;0.8103【点评】本题考查了天平、量筒读数,求密度,是一道基础题30(1)2.80;(2)152.4;(3)20【解析】试题分析:(1)由于该刻度尺的零刻度已经磨损,因此需要将紧挨物体左侧的5.50cm当作“零”刻度,然后让最后的读数减去“零”刻度的读数即为该木块的长度,注意刻度尺的读数需要进行估读;(2)用天平测物体质量时,物体放在天平的左盘中,砝码放在天平的右盘中;天平砝码与游码示数之和是天平所测物体的质量;读数时认清量程和分度值(3)量筒两次的示数之差就是物体的体积解:由图知:(1)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mm,起端以5.50cm作为“零”刻度,末端刻度值为8.30cm,因此物体的长度为:8.30cm5.50cm=2.80cm;(2)天平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