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肖邦g小调第一钢琴叙事曲.doc_第1页
论肖邦g小调第一钢琴叙事曲.doc_第2页
论肖邦g小调第一钢琴叙事曲.doc_第3页
论肖邦g小调第一钢琴叙事曲.doc_第4页
论肖邦g小调第一钢琴叙事曲.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论肖邦g小调第一钢琴叙事曲摘要:肖邦一生共创作了四首叙事曲体裁的钢琴曲,第一首是题材最为广泛的佳作,描写了当时华沙在被沙俄侵略时,肖邦表现出的民族感情,成为音乐会的经典曲目。关键词:钢琴;肖邦;叙事曲;旋律肖邦一生共创作了四首叙事曲体裁的钢琴曲,四首叙事曲写于1831至1842年之间,也正处于肖邦21岁到32岁这段充满青春朝气的时期,这一时期也是肖邦音乐创作上的高峰期。他创作的四首叙事曲,规模宏大、气势恢弘,具有史诗性、戏剧性,具有广阔的交响性发展。他是历史上第一个把叙事曲这一体裁运用到钢琴曲创作上来的作曲家,为叙事曲这一体裁领域内的发展、为李斯特和其后的交响诗、交响画、音诗、音画等奠定了基础。作品为奏鸣快板曲式,开头是个缓慢的引子,两只手演奏同一个旋律,把我们带进了悲壮的史诗气氛中。引子弹奏起来实际上是非常难的,乐句的处理以及触键变化都影响到风格的把握。第一个音符既是这段引子的开篇音,又是全曲的第一个音,肖邦在谱子上标了f,速度是largo。第一个音很显然声音要厚要深,但不能紧不能敲,引子的前半句是个渐弱,音域在不断的往上走行成一个问句,但这个问句没有马上做出回答,而是继续用弱音,渐渐下来直到小字一组的降b音停下来。引子部分结束奏鸣曲式的主部主题(第8小节起),是一个典型的叙事性主题。好像是说唱的老艺人诉说着故事,边拨弄着他的四弦琴。忧伤的旋律让听者回想到了那个被奴役的民族的苦难历史。随后华丽的音型,更增加了旋律的流畅性,声部之间的层次感,其中包含了大量的经过音、变化音等多种手法,对原有的旋律进行了装饰,并很巧妙地融合为一体,即兴性和变换性很强,音域宽广。从40小节两遍同样的旋律可以看出,肖邦强调了不同的音,第二遍的八度高音上标记了重音符号,而且音符也从八分音符改为二分音符,左手低音也改为八度叠加,而在弱拍上左手原来的单音旋律第二遍则变为单音加带变化音的和弦,更加突出和声的走向与进行,两遍的力度比较,第一遍是弱,第二遍是强。所以,这两遍不仅仅是单纯的反复,而是肖邦想在结构上有一个推进并发展的情绪上的变化,使乐曲得到发展并升华。大家注意到,在进入副部主题之前,是经过一段过渡段的,右手快速音型跑动直至结束,采用左手伴奏的音型连贯出现直到承接到副部主题。副部主题(第68小节起)表现了另外一种境界:明朗、温和、充满了抒情的气息,是没有硝烟和战争的,充满幸福感。有些学生把这段演奏得左手声部过于弱了,虽然这段右手上的旋律写得非常的漂亮,极富歌唱性和色彩,左手的伴奏音型具有一定的歌唱性,这段还具有复调元素,弹奏起来一定要注意,重要的旋律不光是最上面的,中间还填加了一些零散的内声部,而且还要突出层次和色彩性变化音。展开部(第94小节起)是由呈示部主部主题材料来做发展材料,音乐与开始相似,让人有一种回忆往事的情怀,但渐渐情绪上开始有了波动,已经由平静、安详转为紧张,在织体上也越发变得厚重宽阔,音符越来越多,最后随着紧张度不断加大引出热情激动的悲歌。此部分使用的是刚刚出现过的副部主题(第106小节),但情绪与副部全然不同,原来单一的旋律音符改为柱式和弦,音域也提高八度,左手原来单音的伴奏变成和弦分解进行,使这段旋律变得更加雄伟悲愤,具有英雄气概。交响化的共鸣使音乐的感染力得到极大发挥。虽然肖邦一生的作品大部分只为钢琴而作,但这并不能证明肖邦不能写其它乐器的作品。这段表现英雄主义形象的几个乐句,就可以给小提琴演奏。这段的乐句写得有起有伏,既有像小提琴低把位向高把位的大跨度的跳进音型,又有能展现小提琴心碎般揉弦的模进音型。所以在演奏的过程中,演奏者可以想象小提琴的表现方式和音色,让句子更绵延,尤其是在演奏如110小节三连音加两拍的八分音符这样的地方,不急于按拍子弹奏,而是要细致地推敲每一个音,划分句法,这一点与小提琴在音乐感染力和表现力上不谋而合。如110小节的二分音符小提琴会用大幅度的揉弦,所以演奏时要把钢琴的声音延续得更长,要带着气息去弹,如果是敲出来的声音一定没有活力。112小节的四连音和113小节最后两拍的4个八分音符都可以想象成小提琴的连续的下弓奏法,小提琴连续下弓的声音是非常有弹性的,而且和前面一样,不要拘束于节拍里。123到124小节的地方注意,这里可以做少许渐慢,这是衔接的地方,调性也发生了变化。接着是一段右手跑手指的段落,这段的速度非常快,右手要跑的非常自如,流畅。尤其是在右手跑到音域很高的134小节的地方,声音更要均匀,清晰,像一串珍珠,饱满有光泽。右手的变化音不需要着重强调,因为右手是六个音为一组,如果太过强调重音会变成四个音为一组,这不是作曲家想要的组合效果。再现部(第166小节起),副部主题先出来,仍然具有雄壮的气息,这个地方有两处难点,第一处是170到172小节,都是右手五连音对左手六连音,既要保证左手六连音顺畅没有间隔,又要保证右手五连音均匀并做渐强。第二处难点在179小节最后三拍的多声部如何处理,右手高音声部是大三连音内包含小三连音,中声部是大四连音,左手低声部仍是快速的六连音,学生觉得对起来很难想混过去。当然,这样做的效果是很没有说服力的,还是要有耐心的,把他们拆开,一个声部一个声部地对。比如,高声部和中声部是三对四,中声部和低声部是四对六,也就是二对三,低声部和高声部大三连音是六对三也就是二对一,低声部和高声部小三连音是二对三,这些都弄清楚了以后,再把他们合起来,用非常慢的速度数字化地弹出来,最后再加上踏板就可以了。直到结束部(第181小节起),激昂的音型才平静下来。随之而来的主部主题,(第195小节起),又开始紧张不安,并直接迎来暴风雨一般的尾声,206和207两小节,是连接到coda的一个连接部分,这里右手的旋律高亢有力,并且是六度音程叠置,这里不用急于数拍子往下弹,可以有少许的拉宽,207小节最后的五连音可以渐慢、多一点。242小节右手开始快速跑动,要保持均匀,均匀比快更重要,注重左右手是否对齐。258小节双手八度的地方,是由慢开始,慢慢渐快,频率如果掌握不好,建议学生去观察乒乓球自由落地,乒乓球由于做自由落体运动,每次落地后弹起的声音刚好是以均匀的频率渐快,观察这些可以帮助学生模仿。最后,全曲在辉煌中结束。这首乐曲是音乐会常用曲目,技巧全面,音乐感染力强,音量对比鲜明,使人们一下子感受到了肖邦爱国的情怀,除了诗人的一面还有力量的一面,让我们更全面地认识肖邦的性格与作品风格。这首乐曲的来源于1830年11月,处于沙俄残暴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