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第三单元 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 第9课 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在欧洲大陆的扩展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1.doc_第1页
高中历史 第三单元 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 第9课 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在欧洲大陆的扩展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1.doc_第2页
高中历史 第三单元 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 第9课 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在欧洲大陆的扩展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1.doc_第3页
高中历史 第三单元 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 第9课 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在欧洲大陆的扩展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1.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9课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在欧洲大陆的扩展一、选择题 1.19世纪中后期,工业革命推动了欧美代议制民主政治的进一步发展。下列各项中能体现这一进步趋势的是()a.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b.法国共和政体的确立c.美国联邦共和政体的确立d.德意志帝国议会主权的确立解析:从题目限定的时间可排除a、c两项;d项不符合德意志帝国政体的特点,故选b项。答案:b2.近代法国政体变动频繁,17891875年,先后出现过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制、军事帝国、复辟王朝。这反映了() a.专制王朝力量强大b.启蒙思想日益深入c.民主进程历经艰难d.政治体制不断完善解析:法国政体变动频繁,各种政体先后出现,反映了法国民主进程的艰难曲折。答案:c3.近代法国产生了12部宪法,17891875年的近90年内,法国平均每7年更换一部宪法。这样频繁地更换宪法在各国中实属罕见,其内在的社会根源在于()a.启蒙思想的影响不断深入b.封建残余势力的复辟导致政治危机c.封建残余势力和民主共和斗争激烈,走向共和的历程非常艰难d.外国势力干涉法国的民主化进程解析:注意题干中的时间“17891875年”,此时期正是法国君主派与共和派激烈斗争的时期,这个斗争反映到法律领域就是宪法的频繁更换,故c项符合题意。答案:c4.顾准认为,西方近代两股潮流催生两种风格各异的政治传统:一是经验主义,“一寸一寸前进”“螺旋上升”,沉着事功;二是理想主义,动辄革命,狂飙突起。政治传统“理想主义”的典型国家是()a.法国b.英国c.美国d.德国解析:英国虽然也爆发了内战,也有暴力,但总的来看还是以改良为主,走的是渐进的道路,属于经验主义。而法国革命历经近百年,暴力不断,成为各种政体的试验场,过程艰难且曲折反复,故选a项。答案:a5.1901年,法国等11个国家迫使清政府签订了辛丑条约。当时法国具有缔结条约权的是()a.总统b.参议院c.众议院d.最高法院解析:法国1875年宪法赋予了总统极大的权力,总统是国家元首和军队的最高统帅,有权任命文武官员、缔结条约、实行大赦等;经众议院同意有权任命内阁,经参议院同意有权解散众议院。结合本题,法国具有缔结条约权的是总统。答案:a6.保皇派麦克马洪公爵是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的第二任总统,依据当时宪法,共和国总统的产生是通过()a.众议院选出b.参议院选出c.选民直接选出d.参众两院联席会议选出解析:依据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总统由参议院和众议院联席会议选出,可连选连任。答案:d7.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的一项修正案条文规定:“凡曾统治过法国的家族成员不得当选为共和国总统。”这一条文的意义在于()a.消灭了法国的保守势力b.摒弃了封建的等级制度c.平民可以直选法国总统d.有利于确立和巩固共和制解析:此项规定从法律上阻断了封建势力复辟的道路,因而有利于共和政体的确立与巩固。答案:d8.恩格斯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是一个没有皇帝的帝国。”这是指()a.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没有设立君主b.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的君主没有实权c.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的总统拥有极大的权力d.法国总统实行独裁统治解析:题干材料实际说明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的总统权力较大,故选c项。答案:c9.1875年法国宪法的条款中,从法律上阻断保皇派复辟企图的是()a.“共和国总统由参众两院联合组成的国民议会,依据多数票选出,可连选连任”b.“众议院用普选方式选出”c.“总统是国家元首和军队最高统帅”d.“凡曾统治过法国的家族成员不得当选为共和国总统”解析:阻止保皇派的复辟企图,d项是最有杀伤力的,因为它从法律上杜绝了曾经的统治者再次走上最高统治地位的可能性。答案:d10.国歌记录了一个国家的历史和追求。以下歌词摘自德意志国歌的是()a.这就是星条旗,愿它永远飘扬;在这自由国家,勇士的家乡b.统一、权力和自由,是我们千秋万代的誓言c.公民们,投入战斗!前进,前进,万众一心,把敌人消灭净d.愿她保护法律,使民心齐归向,一致衷心歌唱,神佑女王解析:依据“星条旗”可知a项是美国国歌,依据“公民们”可知c项是法国国歌,依据“女王”可知d项是英国国歌,均排除。“统一”“权力”反映了德意志帝国国家统一、皇帝大权独揽的特点,故选b项。答案:b11.“在奥地利被排挤出德意志之后普鲁士改革具有全德的意义,它为德国历史的发展开辟了一个新的时代,即走向现代的时代。”推动了德国走向“现代的时代”的政治前提是()a.拿破仑战争打击了封建制度b.普鲁士通过王朝战争实现了德意志统一c.1871年宪法确定了民选国会d.德意志帝国皇帝和首相掌握了最高权力解析:德意志的统一和君主立宪政体的确立,推动了德国进入新的历史发展时期。故选b项。答案:b12.“皇帝任命帝国首相”“皇帝有权召集、召开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以及使议会延期结束”。此规定来源于()a.英国权利法案b.法国1875年宪法c.德意志帝国宪法d.美国1787年宪法解析:题干材料符合德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即皇帝掌握国家大权,故选c项。答案:c13.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通过后,恩格斯指出:“在资产阶级借以组织其统治的国家机构中,也有许多东西是工人阶级可能利用来对这些机构本身作斗争的资产阶级和政府害怕工人政党的合法活动更甚于害怕它的不合法活动,害怕选举成就更甚于害怕起义成就。”材料表明恩格斯()a.批判德意志帝国的君主专制本质b.揭露德意志帝国的军事专制特点c.指出共和政体在法律上得以确立d.认为德意志帝国宪法提供了合法斗争的平台解析:a、b两项说法材料中未体现;c项说法错误。材料的关键信息“工人阶级可能利用来对这些机构本身作斗争”表明恩格斯认为德意志帝国宪法为工人阶级提供了合法斗争的平台,故选d项。答案:d14.威廉二世一书描述道:“他(威廉二世)冲动鲁莽的性格,以及在对待问题或别人时显出傲慢的态度(这一)性格肯定造成他的施政弊病,例如辞退俾斯麦的事件。”这些描述从侧面反映了()a.领袖的个人素质决定国家的施政效果b.君主立宪制之下,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的矛盾难以调和c.德国的代议制不够成熟与完善d.封建君主专制政体得以保存解析:从材料“(这一)性格肯定造成他的施政弊病,例如辞退俾斯麦的事件”,说明当时德意志帝国的皇帝权力很大,反映出德国的代议制具有浓厚的封建专制色彩,不够成熟与完善,故c项正确。答案:c15.近代以来,英、德两国通过不同的方式,先后建立了君主立宪制。以下关于两国政治制度相同点的叙述,正确的是()a.君主是国家最高元首b.内阁首脑对君主负责c.议会是国家权力中心d.带有明显的专制色彩解析:英国是典型的君主立宪制国家,国王“统而不治”;德国也是君主立宪制政体,但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君主掌握实权。a项是两者的相同点,b、d两项符合德国,c项只符合英国。答案:a二、非选择题16.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法国在大革命后的近一个世纪内,君主制与共和制的斗争此起彼伏,国家政体变动频繁。1870年9月4日,巴黎人民通过革命推翻了法兰西第二帝国,建立了法兰西第三共和国,但共和制仍然前途未卜。当时国民议会中派别林立,有君主派、温和共和派、激进共和派、小资产阶级民主派等,各派之间展开错综复杂的斗争。1875年1月30日,国民议会以353票对352票确定了选举共和国总统的方法,意味着确认了共和制。随后,主张君主制的议员越来越多地转而支持共和制,并且君主派已是资产者的派别。国民议会通过了5部宪法性法律,合称为第三共和国宪法或1875年宪法。摘编自郭华榕法国政治制度史材料二1875年宪法规定,总统为国家元首、政府首脑,由国民议会两院依绝对多数票选出,拥有统率军队、任命内阁各部部长和一切军政要员、解散众议院等权力。总统的命令须经由各部部长副署。国民议会由参议院与众议院组成,众议员由直接普选产生,参议员由间接选举产生。内阁向议会负责,内阁总理须由议会多数党领袖担任,议员可以兼任内阁官职。摘编自洪波法国政治制度变迁从大革命到第五共和国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材料二及所学知识,说明法国1875年宪法得以通过的原因。(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指出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的政体与美国相比有何不同。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比较能力。第(1)问结合两则材料分析1875年宪法通过的原因。第(2)问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比较法国和美国政体的不同之处,注意从总统、议会、内阁几个方面来比较。参考答案:(1)共和制逐渐获得广泛支持;国民议会中力量对比发生有利于共和派的变化;君主派与共和派之间不存在根本利益上的冲突;宪法吸收了各派意见,借鉴了英美经验。(2)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的政体具有总统制和议会制双重特色;权力重心在议会,法国总统由议会选出,权力相对较小,总统之下设有内阁。17.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利,为非法权利。”“凡未经议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过议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议会之选举应是自由的。”权利法案(1689年)材料二漫画中德意志皇帝威廉二世目送宰相俾斯麦离去。1890年,上任20多年的帝国宰相俾斯麦因为与新皇帝威廉二世在外交上产生分歧,被威廉二世赶下了台,俾斯麦虽然满腹牢骚,但还是乖乖回家写他的回忆录。请回答:(1)两段材料反映的政治体制有何不同?原因是什么?(2)两段材料反映的政治体制的实质是什么?(3)两种政治体制产生了怎样的影响?解析:本题考查分析理解能力。第(1)问,英国由于革命比较彻底,所以国王“统而不治”;德国专制传统浓厚,皇帝拥有实权。第(2)问,实质都是资产阶级专政。第(3)问,君主立宪制促进了英国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而德国专制主义和军国主义色彩浓厚,为日后法西斯专政局面的出现埋下了祸根。参考答案:(1)不同:英国议会权力至高无上;国王“统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