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武汉市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19 马说课件 鄂教版.ppt_第1页
湖北省武汉市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19 马说课件 鄂教版.ppt_第2页
湖北省武汉市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19 马说课件 鄂教版.ppt_第3页
湖北省武汉市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19 马说课件 鄂教版.ppt_第4页
湖北省武汉市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19 马说课件 鄂教版.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马说 导 由此可见 明君觅得贤才 贤才遇到明君 在古时候是可遇而不可求的事情 因此李世民与魏征被传为千古佳话 可见古时候能人志士想要实现自己的抱负 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一件事情 所以 韩愈才写下 马说 以此明志 那他到底想要伸张自己的什么志向呢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篇课文 思 二 基础感知1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2 通假字 骈死 槽枥 粟 食马者 食 通 外见 食马者 祗 才美不外见 见 通 一石 真无马邪 食之不能尽其材 材 通 真无马邪 邪 通 3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一食或尽粟一石 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策之不以其道 食之不能尽其材 才美不外见 4 重点句子翻译 1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2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安求其能千里也 3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4 其真无马邪 其真不知马也 ps 好的基础更有利于你的学习 请同学们认真思考哦 思 三 深入学习1 千里马有何特征 又有哪些遭遇呢 2 熟读课文 说说作者为什么会发出 千里马常有 而伯乐不常有 的感慨 作者借此寄托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写作背景 元和十二年 817年 出任宰相裴度的行军司马 参与讨平 淮西之乱 其后又因谏迎佛骨一事被贬至潮州 3 作者主张怎样对待 千里马 那样的人才 ps 同学们在思考的时候记得熟读课文 理解文意 你一定能想出答案 议 小组合作 1 对以上问题进行讨论 重点讨论意见有分歧的部分2 在讨论的过程中一定要朗读课文并在 展 的环节中采用一定的形式展示出来 展 请各小组到讲台前面进行展示 要求声音洪亮 其他组请安静认真地倾听 可在展示组回答结束后进行点评 补充或发表不同意见 评 作者以 千里马 寓人才 伯乐 寓能发现赏识任用人才的人 现有 伯乐而后有千里马 千里马常有 而伯乐不常有 要发现人才 爱护人才 否则 人才就会被埋没 有人才也等于没有人才 在韩愈看来世上缺乏的不是人才 而是发现人才的人 课文表达了作者怀才不遇的伤感和对统治者埋没摧残人才的愤懑和控诉 第一自然段主要写千里马被埋没的原因 伯乐不常有 辱于奴隶人之手 骈死于槽枥之间 形象而有声有色地写出了千里马被埋没的情形 显出作者的愤愤不平之意 最后用 不以千里称 做结 再着一个 也 字 更流露出无限的痛惜之情 第二自然段从千里马的特点出发进一步揭示他的才能得不到施展的原因 把责任归于 食马者 的无知 然后步步紧逼 到段末再用反诘句 安求其能千里也 把作者愤怒谴责的感情推向高潮 第三自然段是全文的总结 作者用自问自答的形式 表达了对 食马者 的深刻嘲讽之意 检 用原文回答 1 表明伯乐对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