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汉嘉设计集团西南设计院中实润城施工图设计统一规定(结构专业)2011.2.15目 录1 设计依据 32 自然条件 43 设计荷载 54 地基及基础选型 65 上部结构选型 76 变形缝与后浇带(加强带)设置 87 主要材料 98 主要分析计算软件和参数取值 109 结构整体性能特征控制指标 1210 主要结构构件取值原则 1311 结构构件配筋取值原则 1512 统一构造措施 1813 统一文件和图纸表达 191 设计依据a 初步设计审批意见按审批意见b 设计原始资料a) 建筑专业提供的本工程平、立、剖面图及节点详图,设备专业提供的本工程资料图(包括设备留洞、布置、重量等),电梯样本;b) 甲方提供的本工程设计任务书(对施工图设计要求等);c) 甲方提供的本工程地质勘察报告(满足施工图设计要求);d) 针对本工程的其它资料。c 设计依据的标准a) 现行国家标准、规范,行业标准、规程和地方标准;b) 现行国家标准图、行业标准图和地方标准图;c) 针对本工程的其它资料。2 自然条件a 基本风压、地面粗糙度类别a) 基本风压: Wo=0.50kN/m2;b) 地面粗糙度类别:B类;c) 风载体形系数:1.54;d) 风压高度变化系数,Z高度的风振系数按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取用。e) 高层建筑群间风力相互干扰增大系数取1.1。b 基本雪压Wo=0.40 kN/m2c 地震基本烈度、场地类别a) 抗震设防类别:丙类b) 抗震设防烈度: 7度c) 场地土类别:三类d) 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 0.15g e) 设计地震分组: 二组d 建筑结构的设计使用年限、安全等级a) 建筑结构的设计使用年限:50年b) 建筑结构的安全等级:二级3 设计荷载a 主要恒载取值详荷载清理b 主要活载取值详荷载清理4 地基及基础选型a 基础选型参考附近场地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建议并结合本工程上部结构布置情况及荷载大小分析,本工程拟采用CFG桩复合地基:b 持力层选择按地勘报告确定。c 地基基础设计等级: 根据上部结构的高度平面定地基基础的设计等级为甲级。5 上部结构选型a 结构体系本工程均为高层住宅楼,高层采用剪力墙结构,局部商业采用框架结构。本工程各栋楼的屋盖和楼盖均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为满足房间内不露梁以及单元内房间可灵活分隔的建筑设计意图,部分楼板采用了跨度较大的异形楼板。b 抗震等级高层剪力墙抗震等级为三级(小于80m)(抗震构造措施按8度0.2g采用)商业框架抗震等级为三级c 建筑结构的设计使用年限、安全等级a) 建筑结构的设计使用年限:50年b) 建筑结构的安全等级:二级6 变形缝与后浇带(加强带)设置a 变形缝位置本工程各栋高层住宅楼分别由一个或若干个单元组成, 单元间地下部分通过基础梁或地下室连成整体, 单元间上部用变形缝分开,以满足现行规范的要求。变形缝的具体位置详结构平面布置图。b 变形缝宽度上部结构各单元间的变形缝的宽度250(新抗规)。7 主要材料a 砼强度等级楼 栋 号构件所处部位砼强度等级备 注住宅楼墙、柱C40,C35, C30梁、板、楼梯C30构造柱、圈梁、过梁C20地下室外墙、水池、底板、顶板C30防水砼柱、梁、板、楼梯C30柱C35构造柱、圈梁、过梁C20b 防水砼抗渗等级地下室外墙:根据地看报告提供的地下水位及地下室外墙厚度确定;顶板砼抗渗等级(待定)。c 钢筋 当直径10mm时为HPB235级钢筋,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光圆钢筋(GB13013)的规定。当直径10mm时为HRB400级钢筋,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GB1499)的规定。现浇板: 采用CRB550级冷轧带肋钢筋。d 钢板及型钢型钢、钢板和钢管采用Q235B。8 主要分析计算软件和参数取值a 分析软件名称、版本结构计算统一采用广厦系列软件(2010版规范)进行分析,分析时对所有楼板强制采用刚性楼板假定,考虑了扭转耦联效应及偏心影响。(在施工图设计中,内力分析及配筋计算时楼板按实际厚度输入,并考虑扭转耦联效应及偏心影响)。b 参数取值约定结构总信息和控制参数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二级。地基基础设计等级:甲级基本风压值Wo=0.50KN/ m2,体型系数1.54,地面粗糙度B类。地震力计算信息:计算XY方向风荷载计算信息:计算XY方向P-效应: 不考虑。(若计算结果需考虑,则应调整)结构类型:剪力墙结构(高层),框架结构(地下室)地震信息:考虑扭转耦连振动计算;计算振型个数3xn个(21个)。(n为层数;并满足振型参与个数质量系数大于0.9)地震烈度7.0度,丙类建筑,设计地震分组:第二组。场地土类别:III类土。框架抗震等级:三级。剪力墙抗震等级:三级。(高层)构造措施二级周期折减系数:0.7(框架);0.8(框剪);0.9(剪力墙)地下室层数:二层调整信息:中梁刚度增大系数2.0,梁端弯矩调幅系数0.9,连梁设计弯矩增大系数1.0,连梁刚度折减系数0.6(注:根据具体情况定义连梁,并根据具体情况决定刚度折减,但不得小于0.5)。高层不考虑活荷载的不利布置材料信息:梁主筋强度:360 N/mm2(塔楼),360 N/mm2(地下车库)柱主筋强度:360 N/mm2,剪力墙端柱主筋强度:360 N/mm2,梁箍筋强度:270 N/mm2;柱箍筋强度:270 N/mm2;270 N/mm2(地下车库)剪力墙水平分布筋强度(包括边缘构件):270N/mm2,箍筋间距:梁200;柱100;剪力墙水平分布筋200 剪力墙竖向及水平分布筋的配筋百分率:0.25% ,水平分布筋的直径:8,竖向分布筋的直径:10计算时建议采用强度为270N/mm2的钢材,配筋较大的可用等强代换。设计信息:结构重要性系数:1.00柱计算长度计算原则:无侧移梁柱重叠部分简化:作为刚域钢构件截面净毛面积比:0.85梁保护层厚度:25柱保护层厚度:30是否按混凝土规范计算混凝土柱计算长度系数:是9 结构整体性能特征控制指标a 周期比控制指标周期比Tt/T10.9b 位移及位移比控制指标地震作用下的弹性位移角:1/850(异形柱框架剪力墙结构);1/550(框架结构)1/1000地震作用下楼层最大位移/楼层平均位移中之较大者:1.4(剪力墙结构)c 其它控制指标本层塔侧移刚度与上一层相应塔侧移刚度70%的比值或上三层平均侧移刚度80%的比值中之较小者:满足规范要求刚重比:满足规范要求本层与上一层受剪承载力的比值中之较小者:满足规范要求最小剪重比:满足规范要求有效质量系数:90%墙、柱最大轴压比:满足规范要求d 计算结果的分析计算结果是否合理可从力学概念和已建工程经验进行分析:合理性判断周期及水平剪力振型位移渐变性判断内力和位移曲线沿房屋高度均匀变化,不应突变(除有转换层,加强层外)。平衡性判断水平力、竖向力和弯矩平衡构件配筋的分析判断墙、柱、梁不应有大量超筋,柱、墙一般为构造配筋。(因墙,梁图不是建模人员画,建模人员要仔细核对配筋,避免画图人员多次返工)10 主要结构构件取值原则a 墙柱截面及砼等级变化原则柱截面:在满足强度的前提下,矩形柱400x400,圆柱直径450;800异形柱肢长500,250异形柱肢厚180。墙截面: 在满足强度的前提下应满足:(H为层高或无支长度)底部加强部位:有端柱或翼墙时,tH/20且不小于160;无端柱或翼墙时, tH/16;非加强部位: 有端柱或翼墙时,tH/25且不小于140;无端柱或翼墙时,tH/20;墙肢轴压比下应满足:0.6。地下室外墙厚度:当为一层地下室时,墙厚取300;二层地下室时,负一层取300,负二层取350;抗渗等级按根据水头压力与构件厚度的比值确定;砼等级:梁板为C30;墙柱为C35 ,C30b 梁截面取值原则除建筑立面要求外周边梁高一般取550,梁宽同墙厚,内部梁高度一般取400,梁宽取200;跨度较小的梁宽度可取150,高度可取300。框架梁高取跨度的1/121/18,梁宽取梁高的1/31/2且不小于200;次梁高取跨度的1/141/20,梁宽取梁高的1/31/2且不小于200;悬挑梁高取悬挑长度的1/81/4,梁宽取梁高的1/31/2且不小于200;框架梁和悬挑梁必要时可设计成加腋梁和变截面梁。框架结构的地下室:负一层楼面框架梁,梁宽取250300,梁高取跨度的1/101/15;次梁宜按十字梁布置,梁宽200250,梁高取跨度的1/121/18。地下室顶板按井字楼盖布置,梁宽取350500,梁高取跨度的1/81/12;次梁宽250300,梁高取跨度的1/101/15。纵横向的框架梁梁高宜相差50100,以便于施工。c 板厚取值原则简支单向板:L/30且不小于60;连续单向板:L/40且不小于60;简支双向板:L/40且不小于80;连续双向板:L/50且不小于80;L为板的计算跨度,L4m时适当加厚但不超过20%;阳台板厚80屋面板板厚120;高层地下室顶板厚度为160;一般地下室顶板厚度为150;作为上部结构嵌固端的楼板厚度为180;悬挑板:L/10(L为板的悬挑长度,任何情况下板的悬挑长度不得大于1.5m);当板的悬挑长度500时,板根部厚60;当板的悬挑长度500时,板根部厚80。11 结构构件配筋取值原则 11.1板: 采用CRB550级钢筋, 配筋百分率min=MAX0.2,45ft/fy,负筋不小于8200,负筋伸出梁或墙边L/4且不小于500,当板跨度L1500时, 负筋可通长配置。板钢筋应尽量采用小直径与小间距,以提高板的抗裂性能,支座及跨中的实配钢筋均不必放大,连接各部分的拉板厚150, 拉板宽不小于2000,配10100的双层钢筋,箍筋8150。厚度较大(h150)的楼面板及受温度影响较大的屋面板,应增设板面筋, 板面筋可采附加钢筋的方式,直径与间距为8200,配筋百分率min=0.1%, 附加钢筋与受力筋的搭接长度为300。11.2梁: 梁纵向钢筋应采用HRB400热轧钢筋, 配筋百分率min=MAX0.2,45ft/fy, 箍筋采用HPB235热轧钢筋或CRB550冷轧带肋钢筋;次梁架立钢筋与主筋的搭接长度为150;当梁两端或一端与墙轴线平行相接且跨高比大于等于5时,该梁应按框架梁标注并符合框架梁的构造要求;当梁两端或一端与墙轴线平行相接且跨高比小于5时,该梁应按连梁标注并符合连梁的构造要求; 当梁两端或一端(另一端与梁相接)与墙轴线垂直相接时, 该梁应视其在平面位置、重要性可按框架梁、连梁或次梁标注,并符合框架梁、连梁或次梁的构造要求;连接转角窗的梁应按框架梁标注并符合框架梁的构造要求,腰筋适当加大,箍筋全长加密;框架梁或连梁,当与之相连的墙厚为200或250时,为保证砼的浇注质量,梁上部及下部每层钢筋数量不多于2根;框架梁和连梁箍筋直径不小于8,且不小于计算值;框架梁或连梁纵向受力筋最小配筋为214; 次梁纵向受力筋最小配筋为212,架立钢筋可为212框架梁或连梁相对受压区高度应满足:满足单筋梁的要求,箍筋的面积配箍率sv0.24ft/fy;当梁与墙垂直相接且墙厚为200时,梁上部筋(包括框架梁或连梁的下部筋)直径不得大于16(HRB400), 墙厚为250时不得大于20(HRB400);跨高比不大于2.5的连梁,梁两侧的纵向分布筋的面积配筋率不应小于0.3%;地下室顶板梁配筋面积较大时,宜尽量采用大直径钢筋(如28、32,不得采用30直径)以减少钢筋根数,便于施工。11.3 关于梁的计算配筋与实际配筋:1)梁(框架梁、连梁和次梁)上部实配钢筋应根据计算结果配置,配够即可,不必放大。尤其在地震区的框架梁(连梁)更不应该放大梁的端部钢筋,跨中钢筋可根据跨度的大小乘以1.11.2的放大系数(控制截面在梁端部时不放大),跨度大时取大值。2)井字梁中的主梁放大系数取1.051.15, 井字梁中的次梁放大系数取1.051.10。3)悬挑梁上部实配钢筋的放大系数取1.201.3, 悬挑长度大时取大值,与悬挑梁相连的内跨支座的负钢筋不应放大, 与悬挑梁相连的内跨跨中的放大系数取1.101.2;悬挑梁下部钢筋一般情况下可按构造配筋,但当悬挑梁上部钢筋的配筋率大于按单筋梁设计的最大配筋率时,可按双筋梁设计,下部钢筋As=(max-b)*b*h0。4)地下室顶板井字梁中的主梁放大系数取1.101.20, 井字梁中的次梁放大系数取1.101.15。11.4剪力墙:竖向钢筋: 边缘构件内的竖向钢筋采用HRB335热轧带肋钢筋,墙体竖向分布筋可采用HPB235热轧钢筋;纵筋除满足计算要求外:底部加强部位及其上一层剪力墙约束边缘构件纵向钢筋配筋:616;纵筋间距控制200; 非底部加强部位剪力墙构造边缘构件纵向钢筋配筋:612;纵筋间距控制在200转角窗墙肢底部加强部位纵向钢筋218+416;纵筋间距控制在200;非底部加强部位纵向钢筋216+414;纵筋间距控制在200;除满足计算要求外,墙体竖向分布钢筋应满足:0.25%水平钢筋: 除满足计算要求外,墙体水平分布钢筋应满足:0.25%墙厚: h=200,8200; h=250,8/10200; h=300,10200墙体拉筋: 底部加强部位的墙体拉结筋为6400X300;其它部位的墙体拉结筋6600X600。11.5 柱: 纵筋采用HRB335热轧钢筋,箍筋采用HPB235热轧钢筋。 除满足计算要求外, 纵筋直径不小于16, 纵筋间距350;箍筋直径8且不小于0.25倍纵筋直径, 箍筋间距400,构件短边长度及15倍最小纵纵筋直径。11.6 基础: (包括筏基,条基,独基和抗水板)纵筋采用HRB400热轧钢筋, 应尽量采用小直径与小间距(筏基,和抗水板的板面钢筋间距不宜小于150,条基、独基的配筋不宜小于10200), 抗水板可按无梁楼盖要求分为柱上板带和跨中计板带计算,抗水板的板带配筋百分率minMAX0.2,45ft/fy, 筏基配筋率0.15%,独基无配筋百分率要求11.7 地下室外墙:竖向钢筋采用HRB400热轧带肋钢筋,间距100200,墙体水平分布筋采用HPB335热轧钢筋,间距150,墙体拉结筋6.5600X600,水平钢筋的配筋率0.0.2%。地下室外墙与楼面梁交接处在整体建模分析时应取铰接,配筋时应考虑墙与梁间的部分刚接作用取本跨梁下部钢筋的四分之一。12 统一构造措施12.1 在设计总说明统一表达的构造详设计总说明12.2 需要在设计图中统一的构造节点详图等13 统一文件和图纸表达13.1 图签内容(包括图号、注册师等)图签内容详施工图。除设计总说明、基础平面布置图、地下室顶板平面布置图、标准层平面布置图及新结构、重要构件平面布置图和详图(如转换层和转换梁)必须加盖注册工程师章外,其它图纸均可不盖注册工程师章。13.2 图幅的要求图幅应以A2(420x594),A1(594x841),A0(841x1189)为标准图幅或其1/4加长,除基础图外,上部结构的图幅不应超过二种。13.3 图纸表达的要求13.3.1 绘图软件:统一采用探索者软件进行绘图。13.3.2 出图比例:1)平面图、梁图:1:100平面图中节点大样:1:252)柱、墙平面布置图:1:100柱、墙配筋详图:1:253)地下室平面布置图、梁图:1:100,1:150或1:200地下室侧墙、集水坑大样、柱详图、各种节点大样:1:254)楼梯(自行车坡道)平面图:1:50大样图:1:25 剖面图:1:1005)汽车坡道平面图:1:100大样图:1:25 剖面图:1:100序号名 称颜 色线 型线 宽用 涂1G-AXIS8DOTE0.09轴线2G-ADIM3Continuous0.20轴标3G-WALL6Continuous0.40砼墙4G-AWAL6Continuous0.40砖墙5G-COLU2Continuous0.40柱子6G-BEAM4Dashed0.20主梁7G-ABEM144Dashed0.20次梁8G-BASE7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考研数二真题及答案
- 2025年2次函数题目及答案
- 2025年人力资源系统公务员招聘笔试模拟题集及解析
- 2025年XX行业招聘面试技巧大揭秘模拟题及参考答案解析
- 2025年养老护理员职业素养提升课程习题集
- 2025年品牌营销策划师资格认证考试预测题
- 2025年AI技术工程师面试模拟题及答案详解
- 2025年侨务法律援助中心招聘考试热点解析与模拟题
- 2025年初识软件架构师考试模拟题及答题技巧指导
- 2025年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招聘面试题库
- 材料科学基础(上海交大)第1章原子结构与键合课件
- 《文明如厕》课件
- (中职)《电子商务基础》第1套试卷试题及答案
- GB∕T 3098.25-2020 紧固件机械性能 不锈钢和镍合金紧固件选用指南
- 硬笔书法第一课新版ppt
-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口语交际 应对 练习(含答案解析)
-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消息二则》课件(定稿)
- 新员工三级安全教育培训试题(有答案)
- 预测分析:技术、模型与应用 - SAP Predictive Analytics
- 2014中国神经外科颅底内镜临床应用技术专家共识
- 教务处作业检查记录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