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d区元素(一).doc_第1页
第十三章 d区元素(一).doc_第2页
第十三章 d区元素(一).doc_第3页
第十三章 d区元素(一).doc_第4页
第十三章 d区元素(一).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十三章 d区元素(一)本章学习要求:1 了解铬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的性质。了解铬元素电势图及其应用。2 了解和掌握铁的氧化物、氢氧化物和配合物的性质。讲授内容:铬的氧化物、氢氧化物及其盐类性质,铁的氧化物、氢氧化物和配合物性质。本章重点:铬的重要化合物性质,铁的氧化物、氢氧化物和配合物性质。本章难点:铁的氧化物、氢氧化物和配合物性质。课时安排:4学时因电子填充在(n-1)d轨道上,故称为d区元素。d区元素就是通常所说的过渡元素,它们都是金属元素,故又称为过渡金属。同周期d区元素金属性递变不明显,通常按不同周期将过渡元素分为三个过渡系: 第一过渡系:第四周期元素从钪(Sc)到锌Zn; 第二过渡系:第五周期元素从钇(Y)到镉(Cd); 第三过渡系:第六周期元素从镥(Lu)到汞(Hg)。本章将以第一过渡系元素为主介绍元素的通性和性质。13.1 d区元素通论 P271-P27713.1.1原子的电子层构型和原子半径d区元素的外围电子构型为:(n-1)d1-10ns1-2 (Pd为4d105s0外)。d区元素的原子半径见P272的表131,而其随周期和原子序数的变化见P271图132,同一过渡系的元素,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加,原子半径依次减少。但从第5族开始变化得很缓慢。到铜族(第11族)前后又逐渐回升。同族过渡元素的原子半径,自上而下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增大。13.1.2 d区元素的氧化态d区元素有多种可变氧化态,这是他们的一个显著特征。氧化态一般由2依次增加到它对应的族数(第8族以后的除外)13.1.3 单质的物理性质都是金属,具有较高的硬度、熔点、沸点高。熔点最高的单质是钨(W),达到3370,硬度最大的金属是铬(Cr),密度最大的单质是锇(Os) 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好,彼此之间及与非过渡金属可组成具有多种特种性能的合金。13.1.4 单质的化学性质单质参与的化学反应能力,主要取决于其提供电子的倾向及金属表面的性质。除铜外,第一过渡系都是比较活泼的金属。第一过渡系元素的单质比第二、三过渡系元素的单质活泼。化学性质变化总趋势是同一过渡系单质的活泼性从左到右降低。13.1.5 氧化物及其水合物的酸碱性d区元素高氧化态的氧化物为酸性氧化物,相应的水合物为酸。低氧化态氧化物为碱性氧化物,其相应的水合物为碱。同一过渡系元素的氧化物及其水合物的碱性,从左至右逐渐减弱,高氧化态时表现为从碱到酸。低氧化态的氧化物及其水合物从左到右由碱性过渡到两性。具体见P275表134。13.3 铬 Cr原子的价电子层结构为:3d 5 4s 1。Cr表现出多种氧化态,它的常见氧化态是+6,+3和+2 。13.3.1金属铬由于Cr原子可以提供6个价电子形成较强的金属键,因此金属铬的熔沸点在同一周期中是最高的。纯铬有延展性,含有杂质的铬硬而且脆。含铬12的钢为不锈钢。(1)铬的还原性相当强,是个较活泼的金属。但由于铬的表面容易生成紧密的氧化物薄膜而钝化,表现出显著的化学惰性,王水和硝酸 ( 不论浓或稀 ) 都不能溶解铬。(2)在酸性溶液中Cr 2O72- 是个很强的氧化剂,Cr3+ 在酸性溶液中最稳定,不易被氧化。Cr3+ 在碱性溶液中有较强的还原性,很容易被氧化成 CrO42 - 离子。 (3)在高温下,铬能与卤素、硫、氮、碳等直接化合。 由于铬的光泽度好,抗腐蚀性强,铬常被用来镀在其它金属的表面,不仅外表美观,而且防锈,经久耐用。13.3.2 铬()的化合物常见化合物是铬()和铬()的化合物。先介绍铬()的化合物。13.3.2.1三氧化二铬和氢氧化铬 工业上制铬常以重铬酸铵加热得到:(NH4)2Cr2O7=Cr2O3+N2+H2OCr2O3具有两性:Cr3+ + 3OH- D Cr(OH)3 D H2O + HCrO2 D H+ + CrO2- + H2O三氧化二铬Cr2O3是一种绿色的固体,熔点很高,为2263K 。它是冶炼铬的原料。由于它呈绿色,是常用的绿色颜料,俗称铬绿。向 Cr() 盐溶液中加碱,或亚铬酸钠溶液加热水解,都可以得到灰蓝色的氢氧化铬 Cr(OH)3 的胶状沉淀,或称为水合三氧化二铬 Cr2O3. nH2O ,Cr(OH)3也具有两性,既溶于酸,又溶于碱。 13.3.2.2 硫酸铬()和铬矾Cr2O3溶于H2SO4生成紫色的硫酸铬Cr2(SO4)3,Cr2 (SO 4 ) 3 18H 2 O紫色,Cr 2 (SO 4 ) 3 6H 2 O 绿色,Cr 2 (SO 4 ) 3 桃红色。溶于浓的强碱 NaOH 中生成绿色的亚铬酸钠 NaCr(OH)4 或 NaCrO2 。 Cr2O3 + 3H 2 SO 4 = Cr 2 (SO 4 ) 3 + 3H 2 O Cr2O3 + 2NaOH + 3H 2 O = 2NaCr(OH) 4 或写成: Cr2O3+ 2NaOH = 2NaCrO2 + H2OCr(OH)3 + 3H3O + Cr(H2O)6 3+ 或写成:Cr(OH)3 + 3H + Cr 3+ + 3H2O Cr(OH)3 + OH - CrO 2 - + 2H2O Cr(OH)3在溶液中存在着如下平衡: Cr 3+ + 3OH - Cr(OH) 3 H+ + CrO2 - + H2O 紫色 蓝灰色 绿色 硫酸铬与碱金属硫酸盐形成铬矾 MCr(SO4)2 .12H2 O(M=Na+、 K+、Rb+ 、Cs+ 、NH4 +、Ti+ )。铬矾在鞣革、纺织工业有广泛用途。 13.3.2.3铬 ( ) 的配合物 Cr 3+离子的外层电子结构为 3d 3 4s 0 4p 0,它具有 6 个空轨道,同时 Cr 3+ 离子的半径也较小 (64pm) ,有较强的正电场,因此 Cr 3+ 离子生成配合物的能力较强,容易同H2O、NH3、Cl、CN、C2 O42等配位体生成配位数为6的d2sp3 型的配合物。例如 Cr 3+在水溶液中就是以六水合铬()离子Cr(H 2 O) 6 3+ 存在,其中的水分子还可以被其它配位体取代,因此,同一组成的配合物可能存在多种异构体。实验式为CrCl 3 6H 2 O的配合物就有三种水合异构体: Cr(H2O)6Cl3 紫色 Cr(H2O)5Cl2 H2O 浅绿色 Cr(H2O)4Cl2Cl 2H2O 蓝绿色 Cr(H2O)63+ 中的水分子除可被 Cl离子取代外,还可以被氨取代,成不同颜色的氨水配合物: Cr(H2O)6 3+ 紫色 Cr(NH3)2 (H2O)4 3+ 紫红色 Cr(NH3)3 (H2O)3 3+ 浅红色 Cr(NH3)4 (H2O)2 3+ 橙红色 Cr(NH3)5 (H2O) 3+ 橙黄色 Cr(NH3)6 3+ 黄色 随着内界水分子逐渐被氨分子取代,配离子的颜色逐渐变浅。13.3.3铬() 的化合物13.3.3.1三氧化铬三氧化即为铬酐,CrO 3 的制备方法:在工业上或实验室中,制取CrO3 是利用 Na2Cr2O7 或 K2 Cr2O 7 的浓溶液与浓硫酸作用,则析出暗红色的CrO 3 晶体。Na2Cr2O7 + 2H2 SO 4 = 2NaHSO 4 + 2CrO 3 + H2OCrO3 易溶于水,溶于水生成铬酸 H2CrO 4, CrO3 + H2O = H2CrO 4 CrO3的热稳定性较差,超过熔点后逐步分解放出氧气。最后产物是Cr2O3。因此,Cr2 O3是一种强氧化剂。遇到有机物(如酒精)时猛烈反应以至着火。CrO 3大量用于电镀工业,还常用作织品媒染、鞣革和清洁金属。13.3.3.2铬酸盐 常见的可溶性铬酸盐是铬酸钾和铬酸钠,他们都是黄色晶体,碱土金属及铅、银等重金属的铬酸盐均难溶于水,且大多具有特殊颜色。铬酸铅俗称铬黄。13.3.3.3重铬酸盐 重铬酸钾 K2Cr2O7 俗称红矾钾,重铬酸钠 Na2Cr2O7俗称红钒钠,它们都是大粒的橙色的晶体。在所有的重铬酸盐中,以钾盐在低温下的溶解度最低,而且这个盐不含结晶水,可以通过重结晶的方法制备出极纯的盐,除用作基准的氧化剂外,在工业上还大量用于火柴、烟火、炸药等方面。 在可溶性铬酸盐或重铬酸盐溶液中,存CrO42-同Cr2O72-之间的平衡: Cr2O72 -(橙红色)+ H2O2HCrO4- 2 CrO42 -(黄色)+ 2H +加酸可使平衡向左移动,Cr2O72- 离子浓度增大,CrO42 - 离子浓度降低,溶液颜色从黄变为橙红;加碱可使平衡右移,CrO42 -离子浓度增大,Cr2O72-离子浓度降低,溶液颜色从橙红变为黄色。由此可见,离子和离子的相互转化,取决于溶液的 pH 值。 除了加酸、加碱可使这个平衡发生移动外,向这个溶液中加入 Ba 2+ 、 Pb 2+ 或 Ag + 离子,也能使平衡向右移动。因为这些阳离子的铬酸盐有较小的溶度积。所以不论是向 CrO42 - 盐溶液中加入这些离子,还是向Cr2O72- 盐溶液中加入这些离子,生成的都是这些离子的铬酸盐沉淀而不是重铬酸盐沉淀。 Cr2O72- + 2Ba2+ + H2O 2BaCrO4 (黄色) + 2H+ Cr2O72- + 2Pb2+ + H2O 2PbCrO4 (黄色)+ 2H+ Cr2O72- + 4Ag+ + H2O 2Ag2CrO4(砖红色) + 2H+在酸性溶液中,Cr2O72- 离子是强氧化剂。例如在冷溶液中,Cr2O72- 离子可以氧化H2S、H2SO3、HI 等。 Cr2O72- + 14H+ + 6e- 2Cr3+ + 7H2O EA=1.33 VK2Cr2O7 还被用来配制实验室常用的铬酸洗液,铬酸洗液的氧化性很强,在实验室中用于洗涤玻璃器皿上附着的油污。13.5 铁 铁位于周期表中的第4周期,价层电子构型为3d 64s2,常见氧化态为+2,+3以+3氧化态最稳定。铁的主要矿石有:赤铁矿Fe2O3 ,磁铁矿 Fe3O4 ,和硫铁矿FeS2 。13.5.1铁的性质铁是地球上分布最广的金属之一。约占地壳质量的5.1% ,居元素分布序列中的第四位,仅次于氧、硅和铝。铁是有光泽的银白色金属,硬而有延展性,熔点为 1535 沸点 3000 ,有很强的铁磁性,并有良好的可塑性和导热性。 铁分为生铁、熟铁和钢三类。 生铁含碳量在 1.7%4.5% 之间,生铁坚硬耐磨,可以浇铸成型,如铁锅、火炉等。所以又称为铸铁。生铁没有延展性,不能锻打。熟铁含碳量在 0.1% 以下,近似于纯铁,韧性很强,可以锻打成型,如铁勺、锅炉等,所以又叫锻铁。钢的基本成分也是铁,但钢的含碳量比熟铁高,比生铁低,在 0.1%1.7% 之间。钢兼具有生铁和熟铁的优点,即刚硬又强韧。 13.5.2铁的氧化物和氢氧化物铁的氧化物有氧化亚铁 FeO(黑色固体),Fe2O3(砖红色),Fe3O4(黑色)低氧化态的氧化物为碱性,溶于强酸而不溶于碱,Fe2O3为两性偏碱的氧化物,与酸反应生成Fe()盐,与碱NaOH,Na2CO3等共熔,则形成Fe()酸盐Fe2O3 + 6HCl 2FeCl3 + H2O Fe2O3 Na2CO3 2NaFe2 CO2CO2 氧化铁俗称铁红,又很强的着色力,广泛用于陶瓷、涂料的颜料。Fe3O4为黑色具有磁性的物质,又称磁性氧化铁,其结构为Fe()酸盐:Fe(Fe O2)2,在Fe()的盐中加入碱,能得到相应的氢氧化物沉淀,Fe(OH)2 不稳定,很容易被空气中的氧所氧化变成红棕色的氢氧化铁 Fe(OH) 3 沉淀。 4Fe(OH)2 + O2 + 2H2O = 4Fe(OH)313.5.3 铁盐13.5.3.1铁()盐铁()盐又称为亚铁盐,其强酸盐几乎都溶于水,溶液呈浅绿色。硫酸亚铁是比较重要的亚铁盐FeSO4. 7H2O,俗称绿矾。铁()盐不稳定,在水溶液中易被空气氧化为Fe()盐:4FeSO4O2 2H2O = 4 Fe(OH)SO4 (棕色)因此,亚铁盐中常含有杂质Fe3。硫酸亚铁与碱金属或铵的硫酸盐形成的复盐,要比硫酸亚铁稳定得多。最重要的复盐是如硫酸亚铁铵 FeSO4 (NH4)2SO4 6H2O ,俗称摩尔氏盐,是常用的还原剂。 13.5.3.2 铁()的化合物 铁()盐中以氯化铁FeCl3较为重要,铁屑与氯气直接作用可得到棕黑色的无水氯化铁:2Fe 3Cl2 2FeCl3,无水FeCl3基本属于共价型化合物。其熔点沸点都较低,分别为282和315,并易溶于有机溶剂(如丙酮)中,能升华,在其蒸气中以双聚分子Fe2Cl6存在,其结构和 Al2Cl6相似,双聚分子在750以上时分解为单分子 FeCl3。 氯化铁主要用于有机染料的生产,还可作为净水剂、有机合成催化剂,在印刷电路、印花滚筒的制作中,用作铜的刻蚀剂,使 Cu 变成 CuCl2 而溶解:2FeCl3 + Cu = CuCl2 + 2FeCl2铁()盐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溶于水后都容易水解,使溶液显酸性。水解过程复杂,首先发生逐级水解: Fe(H2O)63+ + H2O = Fe (H2O)5(OH) 2+ + H3O + Fe (H2O)5(OH) 2+ + H2O = Fe (H2O)4(OH) 2 + + H3O +由上述水解平衡可知,在铁盐中加酸可抑制水解,故配制铁()盐溶液时,往往需要加一定量酸。相反,如果pH 值提高到23时,水解趋势明显,聚合倾向增大,最终生成红棕色胶状氢氧化铁(或称为水合三氯化铁)沉淀。将溶液加热,同样也能促进 Fe 离子的水解。在酸性溶液中,Fe3+是较强的氧化剂,可被H2S,SnCl2,KI等还原:2 Fe3+ + 2I - = 2Fe2+ + I2 2 Fe3+ + H2S = 2Fe2+ + S 2 Fe3+ + SnCl2 = 2Fe2+ + SnCl 4在酸性溶液中,Fe3+还能将单质铁氧化:2Fe3+ + Fe = 2Fe2+ 在配置亚铁盐时,加入铁屑以防止Fe2+被氧化正是基于这一原理。13.5.4铁的配合物 铁能形成多种配合物,大多数铁的配合物呈八面体性,配位数为6。以下介绍几种铁的配合物: 1. 氨配位化合物 Fe2+与氨水作用不能生成氨的配合物,生成的是 Fe(OH)2 的沉淀。只有无水状态下, FeCl3 与液氨作用,可以生成 Fe(NH3)6Cl2 配合物,但遇水即分解:Fe(NH3)6Cl2 + 6H2O = Fe(OH)2 + 4NH3.H2O + 2NH4Cl Fe3+与氨水作用也不能生成氨的配合物, Fe3+强烈水解生成Fe(OH)3 沉淀。 Fe(H2O)63+ + 3NH3 = Fe(OH)3 + 3NH4+ + 3H2O 2. 硫氰根配位化合物 向Fe3+的酸性溶液中加入硫氰化钾 KSCN 或硫氰化铵 NH4SCN,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