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云南省陇川县第一中学高三历史教案:第四章 封建社会的繁荣 隋、唐(人民版)一、教学内容及分析(一)、内容:1隋朝的兴衰与唐朝前期的政局:(1)隋朝的建立与统一(2)两都的兴建和大运河的开凿(3)隋炀帝的暴政和隋朝的灭亡(4)唐朝的建立与“贞观之治”(5)武则天的统治(6)“开元之治”;2隋唐时期的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1)三省六部制(2)科举制(3)府兵制与募兵制(4)租庸调制(5)两税法 3隋唐时期的社会经济:(1)农业(2)手工业(3)商业和城市与社会生活 4隋唐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1)突厥(2)回纥(3)靺鞨(4)南诏(5)吐蕃 5隋唐时期的对外关系 (1)和新罗的交往(2)和日本的交往(3)和东南亚、印度半岛各国的交往(4)和中亚、西亚、欧、非各地的交往 6隋唐时期的文化 :(1)科学技术(2)文学和艺术(二)、分析:本章讲述的主要内容是隋炀帝的暴政、隋朝的历史地位;贞观之治、武则天的统治、开元盛世、安史之乱、唐朝后期政治黑暗、三省六部制、科举制、均田制和租庸调制、两税法、唐朝农业、手工业、商业的特点;隋唐的民族政策和各民族政权与汉族政权的关系;隋唐对外政策及中外交流特点,隋唐文化繁荣原因及特点。二、重点问题分析:隋唐是我国封建社会的繁荣时期,学习时注意从政治、经济、民族关系、对外关系、文化等角度论证这一阶段特点。本单元的不少内容在高考中尚未涉及,有较大的命题空间,特别是唐朝的制度创新和开放的内外政策有很现实的借鉴意义可能是今后的命题重点。三、教学过程:隋唐是我国封建社会的繁荣时期,始于581年隋朝建立,终于907年唐朝灭亡,历时320多年。隋文帝杨坚顺应历史发展的趋势,代周建隋,在历时300多年的大分裂后实现了大统一。隋炀帝杨广横征暴敛、穷兵黩武,从而造成了隋朝的短命而亡。两朝的一治一乱,形成鲜明的对照。继隋而起的唐朝,唐初统治者接受隋速亡的教训,励精图治,采取了一系列巩固统治和发展经济的措施,出现了“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历史步入良性发展的轨道。唐朝的繁盛冲昏了唐玄宗的头脑,孕育了唐中叶的一系列变乱,使唐由盛转衰。唐末农民战争的爆发,瓦解了唐的统治,最后被藩镇所灭。这一时期的基本特征是:全国统一,政局相对稳定;封建经济持续发展,全国经济重心开始南移;各民族联系加强,统一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发展;对外开放,中外经济文化交流频繁;科技文化世界领先,全面辉煌。那么,我们在识记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对重点问题要如何来学习呢?如何总结、归纳、分析这一时期的各个知识点?下面我们来具体的复习。4.1隋朝、唐朝的政治和隋唐制度的革新本节的主要考点有:隋朝的兴衰与唐朝前期的政局:隋朝的建立与统一,两都的兴建和大运河的开凿;隋炀帝的暴政和隋朝的灭亡;唐朝的建立与“贞观之治”;武则天的统治; “开元之治”。隋唐时期的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三省六部制;科举制;府兵制和募兵制;租庸调制;两税法。重点问题分析隋唐时期统治者在统治政策上进行了革新,确立三省六部制、科举制,调整了租庸调制,实施两税法。隋唐的制度对后世影响深远。唐朝基本沿袭隋朝的政治、经济和军事制度,并加以发展和完备。我们在学习中重点掌握隋唐制度的革新。问题1 隋唐时期封建政治发展的原因及表现是什么?【引思】隋唐在我国历史有具有重要的地位,政治的发展与制度、经济密不可分,我们在学习中要综合学习,从整体上分析这一时期的主要成就。【精讲】(1)隋文帝、唐高祖、唐太宗都是历史上有远见卓识的政治家,他们具有政治阅历,善于总结历史经验教训,敢于拨乱反正,大胆进行改革,这是隋唐政治发展的基础。(2)开创和实行三省六部制,这是对宰相制度的重大改革,可以防止外戚或大臣专权篡位,进一步完善和加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对维护封建国家统一,巩固封建地主阶级的统治,起了重要作用,对后世也产生了重要影响。(3)隋唐实行的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重要的选官制度和教育制度,它进一步打击了士族制度,扩大了地主阶级的统治基础。(4)隋唐前期,统治阶级都吸取了前朝灭亡的教训,调整统治政策,巩固了封建国家的统一,促进了封建国家的发展。(5)唐朝在安史之乱后,由盛转衰,在中央出现了宦官专权和朋党之争;地方出现了藩镇割据。激化了中央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破坏了统一局面。(6)隋唐末期,都因社会矛盾激化爆发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两个王朝都被农民起义所瓦解。【迁移1】唐玄宗的主要政绩有( c )选拔德才兼备、年富力强的人为宰相 发展科举,创立“自荐”求官制度 精减官吏,定期考核 弘扬佛教文化 a. b. c. 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古代杰出的君王的政绩,复习时要注意区分每位君王在历史上的政绩及贡献,避免史实混乱。问题2 唐朝三省六部制的主要职权和作用【引思】对于机构的设置和其职权,要与各朝各代的机构及其职权进行联系比较记忆,避免知识记忆混乱。【精讲】(1)三省:尚书省最高行政机构,负责执行国家的重要政令。门下省审议机构,负责审核政令。中书省决策机构,负责草拟和颁发皇帝的诏令。(2)六部:吏部主管官吏的考核和任免。户部主管户口、赋税等。礼部主管国家的礼仪制度。兵部主管军政。刑部主管刑法。工部主管国家的工程建设。(3)历史作用:三省六部职权有分工,也有合作,相互牵制和监督,从而使封建官僚机构形成完整严密的体系,提高了行政效率,加强了中央的统治力量。三省分工使宰相的权力一分为三,三省的长官大都品级较低,这就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三省六部制的确立和完备,是中国官制史上的重大变革,此后,历朝基本上沿袭这种制度。【迁移2】下列制度实行对当时的历史起了积极作用的有( a )秦的中央集权 魏晋的士族制度 隋唐的科举制度 三省六部制度abcd解析:对知识的记忆要学会归类,考查的是对相关知识的识记。问题3 租庸调制和两税法的比较【引思】我国古代的赋税制度是我们学习的重要内容,租庸调制和两税法在学习时应从征税的标准、依据及作用等方面进行比较学习。【精讲】租庸调制以人丁为收税标准,不根据土地多少征收。一个人受一份地,缴一份租,服一份劳役,还要缴一份绢。两税法则按资产纳税,其推行扩大了纳税面。赋税征收,由按人丁转向以土地财产为主要依据,表明封建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有所松弛,为以后历代税制开了先例,这是我国赋税制度的一大变化。【迁移3】隋唐时期赋役制度中,具有减轻封建人身依附关系性质的是( d )庸 调 徭役 两税法abc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知识的识记。小结本节内容学习的重点内容是隋唐两代的政治统治及制度革新,在具体学习时,要注意这一时期著名帝王的政绩及统治政策;两朝重要的制度。结合史实,深入探究隋的政治经济特点,分析隋朝短促,出现“一治一乱”鲜明对照的原因,掌握隋朝的历史地位。对比分析唐朝前后期统治的不同特点,掌握唐朝由盛转衰的原因、影响、教训,重点分析评价唐太宗、唐玄宗的统治,了解封建王朝的治乱兴衰与最高统治者的关系,认识个人在历史上的重要作用。联系魏晋南北朝时期政治经济制度,掌握隋唐时期各项政策、制度,理清沿革规律,分析各项制度影响,认识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的辩证关系4.2隋唐时期社会经济的繁荣、民族关系、对外关系和文化隋唐时期,国家统一,经济繁荣,文化发达,交通便利,统治阶级采取开明的民族政策和对外开放政策,使民族关系,对外关系出现繁荣。统治者推行开明、兼容文化政策,在魏晋南北朝文化发展基础上,文化进入了辉煌灿烂的高峰期。这些内容是本节要学习的主要内容。重点问题分析隋唐时期,国家统一、强盛,交通发达,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比较畅通;前期统治者推行轻徭薄赋、劝课农桑的政策;国内各民族交往密切,互通有无,政府对外采取较开明的政策,中外经济交往频繁。上述因素促使隋唐两代成为中国古代封建经济空前繁荣发展时期。隋唐时期,北方的突厥、回纥、靺鞨,西南的吐蕃、南诏等先后建立政权,促进边疆地区开发,与中原来往密切,相互交流,相互融合。中央王朝统治者实行比较开明的民族政策,或设机构管理,或实行册封,或“和亲”或“会盟”,虽间有战争,但基本保持了主流的和平,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进一步发展和巩固。隋唐时期与亚非欧诸多国家保持了友好往来。重要的有新罗、日本、印度、阿富汗,披斯、大食、东罗马。交往的形式有使节往来、派遣留学生、贸易往来、文化技术交流等。唐朝对外交往的特点,一是广泛对外开放,与各国进行交流;二是兼收并蓄,广泛吸纳外国先进新鲜事物。隋唐不仅是周边国家经济文化交流中心,而且对世界文明发展作出了贡献。问题1隋唐社会经济的发展【引思】经济的发展跟统治者的政策及对外经济交往和制度的建设有密切的关系,要学会用联系的方法来理解这部分知识。【精讲】(1)两朝初期的皇帝,通过调整统治政策,实行了适应当时社会经济发展的经济政策。隋唐初都沿用了北魏以来的均田制;实行了租调制和租庸调制。唐中后期实行相对合理的两税法。(2)隋唐时期,国家统一、强盛,交通发达,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比较畅通;前期统治者推行轻徭薄赋、劝课农桑的政策;国内各民族交往密切,互通有无,政府对外采取较开明的政策,中外经济交往频繁。上述因素促使隋唐两代成为中国古代封建经济空前繁荣发展时期。(3)隋朝统一后,在短期中实现繁荣,这是隋朝经济的特点。唐朝经济特点表现为前期繁荣,后期遭破坏。(4)农业有较快发展,其特点江南地区土地资源得到进一步开发,农田灌溉发展和农具改进,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5)手工业发展特点生产规模大,产量多,分工细、品种繁多,有不少新产品,技艺水平高,且融入了外来风格。(6)商业较前代更繁荣,交通便利,有统一货币和固定的交易市场市。出现长安、洛阳商业大都会和扬州、益州、广州、汴州等商业都会。【迁移1】隋唐经济发展的原因包括 (d ) 国家统一 政策调整中外交往频繁 人民辛勤劳动 a b c d解析:经济的发展跟政治、对外的交往有密切的联系,要注意全面地思考。问题2隋唐民族关系、对外关系的发展【引思】隋唐时期民族关系对外关系繁荣,学习时要从原因、表现、影响等方面来进行学习。【精讲】(1)隋唐时期,国家统一,经济繁荣,文化发达,交通便利,统治阶级采取开明的民族政策和对外开放政策,使民族关系,对外关系有了发展。(2)隋唐时期,北方的突厥、回纥、靺鞨,西南的吐蕃、南诏等先后建立政权,促进边疆地区开发,与中原来往密切,相互交流,相互融合。中央王朝统治者实行比较开明的民族政策,或设机构管理,或实行册封,或“和亲”或“会盟”,虽间有战争,但基本保持了主流的和平,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和巩固。(3)隋唐时期与亚非欧诸多国家保持了友好往来。重要的有新罗、日本、印度、阿富汗、波斯、大食、东罗马。交往的形式有使节往来、派遣留学生、贸易往来、文化技术交流等。唐朝对外交往的特点,一是广泛对外开放,与各国进行交流;二是兼收并蓄,广泛吸纳外国先进新鲜事物。隋唐不仅是周边国家经济文化交流中心,而且对世界文明发展做出了贡献。【迁移2】唐朝管理对外贸易的机构是(a)a.市舶使 b.总税务司 c.澎湖巡检司 d.理藩院 解析:总税务司主要管理税务;澎湖巡检司是元朝时所设,管辖当时的澎湖和琉球;理藩院是清朝时设立,掌管少数民族事务。问题3辉煌灿烂的文化【引思】隋唐文化辉煌灿烂,我们在学习时要从原因、表现及特点等方面来进行重点掌握。【精讲】(1)隋唐时期,国家统一,经济繁荣,对外开放,民族交往频繁,统治者推行开明、兼容文化政策,在魏晋南北朝文化发展基础上,文化进入了辉煌灿烂的高峰期。(2)隋唐文化的特点是:全面繁荣:隋唐文化在科技、宗教和哲学、史学、教育、文学、艺术方面全面繁荣。兼收并蓄:统治阶级开明、兼容的文化政策,创造了有利于文化发展的氛围。内外交通发达,国内各族交往密切,在文化上互相交流、融合,为中华文化增添了刚劲、豪爽、热烈、活泼的多民族色彩。中国与亚洲、欧洲以至非洲都有频繁往来,文化上得以吸收外来优秀成分,比较突出地表现在宗教和艺术方面。世界领先:隋唐时期已有了雕版印刷和火药,僧一行开始用科学方法实测地球子午线长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