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设计系列课程教学大纲2007年5月北京A 一年级建筑设计课程目 录一、课程教学大纲A-1二、作业指示书A-3(一)课内训练单元一:基本空间单元设计A-3(二)课内训练单元二:外部空间体验分析A-9(三)课内训练单元三:抽象造型设计一:平面构成A-11(四)课内训练单元四:抽象造型设计二:立体构成A-13(五)课外系列作业:徒手钢笔画练习A-17(六)寒假作业:建筑调研练习A-18(七)课内训练单元五:小品建筑及外部空间设计A-19(八)课内训练单元六:概念性建筑设计A-25(九)课内训练单元七:小型建筑设计A-27一年级建筑设计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一年级建筑设计课程是专业主干课之一,是建筑设计系列课的设计准备及起步阶段。其主要目的是以简单的小型建筑设计训练为核心,进行专业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学习与训练,为后一阶段的课程设计打下扎实的专业基础。(二)教学基本要求1 讲授建筑学的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为学生逐步建立正确的建筑观奠定基础。2 通过建筑表现技法、抽象造型设计和建筑体验分析三部分基本技能训练,使学生逐步掌握方案表达技能,逐步提高学生的审美、动手、创造的能力,掌握空间分析的方法,提高理性认识建筑的能力。3 通过小型建筑系列设计,使学生逐步掌握小型建筑方案的立意构思、优化比较、修改深入以及最终表现的方法与步骤。4 采用“自助餐式”选课办法,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 (三)教学内容(1)讲课内容: 1. 专业基础知识:共计9学时。建筑概念建筑学专业与建筑师的培养3学时第一学期中西古典建筑简介3学时第一学期中西近现代建筑简介3学时第一学期2. 基本表现技法:共计3学时 笔画3学时第一学期 型制作(课外讲授)第一学期3. 形态构成:共计3学时 象形态构成3学时第一学期4. 设计方法入门:共计6学时 小型建筑设计入门13学时第二学期 小型建筑设计入门23学时第二学期(2)设计训练内容学期课程名称作业训练单元时间安排作业选择1作业选择2作业选择3技法训练重点最终成果表现方式第一学期建筑设计(1)基本空间单元设计4周半单人房间室内布置设计小型休息空间布置设计小型音像屋布置设计模型制作工具铅笔1:201:30模型,A2工具铅笔外部空间体验分析2周半庭院空间街道空间广场空间徒手钢笔A3徒手钢笔图册抽象造型训练之一3周单元法构成分割法构成综合法构成平涂或拼贴色块单色或多色平面图抽象造型训练之二3周线材构成面材构成块材构成模型制作模型第二学期建筑设计(2)建筑小品及外部空间设计5周食品亭设计小型游船码头设计小型棋友活动站设计工具墨线1:50模型A1墨线图概念性建筑设计3周公共遮蔽物设计(领域间)过渡空间设计(岛间)连接方式设计模型制作徒手草图模型或A1草图小型建筑设计6周艺术家工作室设计小型建筑事务所设计小型牙医诊所设计模型制作工具墨线1:100模型A1墨线图四、实践环节建筑及场地调研分析,模型制做。五、先修课程本课为设计系列课的开端,无先修课。六、建议总学时数课内186学时二、作业指示书(一)课内训练单元一:基本空间单元设计作业目的: 1.通过查阅资料和实物测量,了解并熟悉人体活动的基本尺度(三维)和常用家具的基本尺寸; 2.在分析并掌握特定场所中人的行为活动规律和环境要求(包括物质环境和心理环境)的前提下,学习单一功能空间、多功能空间和多个空间的设计组织,并初步建立有关滞留空间、流动空间以及空间的划分限度、空间的串联组合和交通流线组织的知识概念;3.学习并初步掌握通过模型进行方案构思、比较、调整、深入的设计方法与步骤;4.学习绘制简单的平面、立面、剖面图,并理解三者间的相互关系;5.学习并掌握铅笔工具制图的基本技法以及相关绘图工具的使用方法;6.学习简单模型的制作方法。作业要求: 1利用课下时间查阅有关人体尺度方面的规范资料,实地调研23个相关实例(如宿舍、休息厅、音响商店等),并简单测绘其平面布局(包括家具陈设的具体尺寸); 2.在对具体场所的功能环境进行深入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完成三个以上的方案构思,并以模型的形式表现出来。模型比例为1:30,材料不限; 3.对多个方案进行系统分析比较,确立发展方案并进行必要的修改调整; 4.对选定的方案进行深入设计,包括落实家具的轮廓尺寸、使用方式、位置关系,以及墙面、地面的细部划分处理整体的材料色彩的选择运用等等。完成1:20的草模(材料不限),并画出同样比例的平面图和剖立面图;5.上板阶段要求完成1:20的正式模式,材料不限,色彩要求不多于三种;正式图纸规格为A2绘图纸,比例为1:20,工具铅笔完成。图面要求整洁、清晰、准确,应标出主要的尺寸数据,并附有简短的方案说明。学时进度: 作业总学时为54,其中课内28,课外26。 第 一 次课:分班布置作业,分析题目,并开始收集资料及多方案构思; 第二三次课:完成三个以上的方案构思; (一草) 第四六次课:确定发展方案并进行方案的调整和深入设计;(二草) 第七八次课:完成正式方案模型及图纸参考书目: 建筑初步 田学哲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建筑设计资料集I人体尺度部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室内设计资料集 室内空间的类型和分隔方式,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北京宾馆建筑 家具设计图集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人体工程学图解阿尔文R蒂利,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建筑艺术与室内设计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商店设计 室内设计杂志及其它家具杂志等。工具材料: 1.模型材料/工具:聚苯块、吹塑板、厚纸板、卡片纸、航模(木)板、有机玻璃、碎布料、乳胶、大头针、工具刀、钢尺等; 2.绘图材料/工具:草图纸、绘图纸、铅笔(B、HB、H)、三角板、丁字尺或直线尺、圆规、比例尺、橡皮、擦图片、绘图板等。选择题目:题目1:单人房间室内布置设计 学校拟为建筑系新生每人提供一间宿舍(宿舍的类型有三种,参见附图1-1)。为了最大限度地满足同学们多样的居住需求,学校希望每位同学在自由选择房间的前提下,依据各自的生活习惯和兴趣爱好对自己的房间进行布局设计。为了保证方案的可行性和适用性,校方提出了一下具体要求: 1房间的布置应充分满足学习、休息、交往会客及物品存放等基本的宿舍功能需求。如:学习空间要有良好的自然光照条件,休息空间要相对安静,尽量避免外部视线及噪声的干扰,交往会客空间要相对独立完整等等; 2房间的大小(包括长宽高)已确定,墙面、地面和屋顶不可改动。门窗的大小(长宽)也已确定,但其具体位置可以在一定范围内自由安排; 3学生宿舍楼各层均设有公共卫生间,房间内不再考虑;4由于给定的房间面积较小,为了保证居住的舒适性,可以考虑利用房间高度适度扩大使用面积。例如局部加建二层等。但扩大部分的面积不应大于7平方米(楼梯的面积不计入其中)。 5室内家具、陈设的样式可自由选择或设计,只要求大的体块轮廓,无需进行细部设计,但其尺寸大小应符合人体尺度要求。注:学生宿舍楼墙体及楼板的荷载设计强度允许少量轻质板柱的搭建。题目2:公共休息空间布置设计 现拟在清华大学校甲所、近春园和建筑馆门厅一角各设计一个公共休息空间,为使用者提供一个舒适、安静、幽雅的休息、等候及交往场所(参见附图1-2)。公共休息空间包括公共休息区和服务区两部分,总占地面积为45-50平方米。学生任选其一进行布局设计,具体设计要求如下:1. 在充分考虑门厅的平面形状、人流组织、景观朝向等客观条件的基础上,统筹安排休息区和服务区的总体布局;2. 公共休息区内要求安排不少于10人使用的休息位置,上限规模应根据具体情况而定。休息座位的排列方式应充分考虑具体使用者的行为特点。为了丰富空间层次,增加使用者的情趣,可以适当运用诸如绿化、雕塑、灯柱等建筑小品和钢琴、大屏幕电视等辅助设施;3. 服务区要求安排为客人提供咖啡、茶水等服务的基本设施,如服务柜台、简单的制作储藏间等,其规模大小应与休息区相匹配; 4所有的家具、陈设的样式可自由选择或设计,只要求大的体块轮廓,无需进行细部设计,但其尺寸大小应符合人体尺度要求。题目3:小型音像屋室内布置设计现有三间小型音像屋(商店)须进行室内布置设计(地段环境详图及建筑平面图参见附图1-3)。音像屋的功能组成包括商品展示区、顾客试看试听区和售货服务区三部分,总面积为50平方米。售货方式以开架服务为主,部分贵重商品采用闭架陈列。具体设计要求如下:1 在统筹考虑商店的平面形状、入口位置、光照朝向等客观条件,以及人流物流组织、方便使用、便于管理等具体要求的基础上,合理安排展示区、试看试听区和服务区三者的位置关系; 2 开架展示区的面积不少于25平方米,商品柜架的排列方式应充分满足顾客浏览选购等活动的尺度要求和良好的光照条件;3 试听、试看区要求安排可供6人同时使用的试听试看设备及座椅。该区可以集中独立设置,也可以分散安排在开架展示区内。试听试看要求相对安静,尽量避免人流及噪声干扰; 4售货服务区的活动包括收款、贵重商品展示和咖啡制作(为顾客提供饮料服务)等内容,面积控制在10平方米左右。该区的安排应充分满足售货服务和售货管理两方面的要求; 5充分利用自然光照、空间色彩和绿化、灯具、饰品等因素创造舒适优美、个性特色、富有吸引力的室内空间。6室内家具、陈设的样式可自由选择或设计,只要求大的体块轮廓,无需进行细部设计,但其尺寸大小应符合人体尺度要求。A-33(二) 课内训练单元二:外部空间体验分析作业目的: 1.通过分组讲课和相关资料阅读学习,了解并初步掌握外部空间的一般性概念,包括外部空间的基本构成要素、构成手法、空间的类型特点以及多个空间的组合方式; 2通过实地参观体验和具体分析,初步了解并认识影响具体空间质量效果的制约要素,如:具体空间的比例,空间的尺度,空间的边界及轮廓,空间的朝向,空间中的道路交通组织以及时间动态因素等; 3. 通过作业练习,初步了解并认识空间分析的简单方法步骤; 4进一步强化训练徒手钢笔画的技能。作业要求:1 35人为一组,任选广场、庭院或街道三种空间类型之一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实地参观体验;2 要求每组同学在共同调研分析该空间的平面布局、立面轮廓、剖面比例以及交通组织的前下,分工深入剖析该空间的构成要素、构成手法、类型特点、组合方式及其具体空间效果;3 每组完成的最终研究成果包括: 总平面图 1个 1:500 剖立面图 34个 1:500 交通分析图 1个 1:500 具体分析图(文) 若干最终成果要求用A3图纸徒手墨线绘制,其中文字书写应用仿宋字体。以小组为单位统一构图并装订成册。学时进度:该作业练习共计27学时,其中课内15学时,课外12学时。第 一 次课:分组讲课、布置作业,利用课外学时参观调研三个相关类型的空间。第二三次课:收集资料并着手对选择空间的系统分析。第四五次课:完成正式分析文本,汇集成册。参考书目:1.建筑初步 田学哲主编 2.外部空间论 (日)卢原一信著3.空间组合论 彭一刚著工具材料:A3绘图纸及徒手墨线工具。选择题目:题目1:广场空间(1) 清华大学礼堂前广场(2) 北京西单广场(3) 清华大学主楼前广场题目2:庭院空间(1) 清华大学图书馆前庭院(2) 清华大学理科楼前庭院(3)颐和园谐趣园题目3:街道空间(1) 海淀图书城步行街(2) 北京琉璃厂古文化街(3) 颐和园苏州街(三) 课内训练单元三:抽象造型训练之一平面构成作业目的: 1. 通过学习和具体操作了解并掌握平面构成的基本原则与具体处理手法。 2. 通过一定量的实例赏析和作业练习,初步建立并逐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包括对造型的感受能力和把握能力)、动手能力乃至创作力。 3. 进一步理解并逐步掌握一般形式美的基本法则,并能运用到具体的作业训练中。作业要求:1 作品应符合平面构成的原则与手法,并遵循一般形式美的基本法则;2 作品表现的手法不限,可以用线条加色块平涂,也可以用颜色卡纸拼贴;3 作品的图形尺寸要求为20CM20CM之正方形,色彩不多于四种;4 应对作品构思进行必要的分析说明。学时进度: 作业总学时为42,其中课内21,课外21。 第一二次课:分组布置讲解题目,完成课堂练习并进行互评。 第三四次课:选定题目,开始正式作业的构思。要求完成23个方案构思草模,通过分 析比较确定发展方案。 第五六次课:进一步推敲修改并完成方案及构思说明。参考书目: 1.平面设计基础 陈菊盛著 2.设计基础日辛华泉译 3.构成研究日郑丽译 4.美术设计的基日王秀雄译 5.构成艺术 赵殿泽编著工具材料:不同颜色的卡片纸若干、墨线绘图工具、乳胶、工具刀、水粉颜料等;选择题目:题目1:线形构成 要求作品的单元均为规则线形,线的宽度、长度及数量不限,色彩限定不多于四种(包括底色)。题目2:面形构成 要求作品的单元或“新形”均为规则面形,面的大小、数量不限,色彩限定不多于四种(包括底色)。题目3:线面形结合构成 要求作品的单元或“新形”由规则线形和面形组成,其他要求同题目1、2。课堂训练作业:1单种线条的构成练习 用深色卡片纸裁制宽35mm,长度不大于20cm的5根不等长的线形,在2020平方厘米大小的浅色底盘上进行构成组织,要求充分利用平面构成的各种手法,并遵循均衡、协调、完整和简洁等形式美的原则,完成两个理想方案,以1 :2的比例徒手记录在4开绘图纸上。 将线条的数量增加到5根,继续进行构成组织,完成两个方案并记录。2单种面的构成练习 裁制3个大小分别为96、64、32(厘米)的长方形平面,在原有底盘上进行组织,完成两个方案并记录。 将面的数量增加到5个,继续进行组织,完成两个方案并记录。3线面组合练习 从上面的形块中任选几个线面进行线与面的组织练习,必要时可以改变线条的长度或面的大小,完成两个方案并记录。1 以上练习要求在两个小时内完成。课前准备工具材料:浅色卡片纸(2020平方厘米)一张(底盘),深色卡纸或其它色纸若干,裁纸刀一把,四开绘图纸一张(用于记录各理想方案,特别注意表现线形时应画出线性的宽度)。(四)课内训练单元四:抽象造型训练之二立体构成作业目的: 1. 通过学习和具体操作了解并掌握构成的基本原则与具体造型手法。 2. 通过一定量的实例赏析和作业练习,初步建立并逐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包括对造型的感受能力和把握能力)、动手能力乃至创作力。 3. 进一步理解并逐步掌握一般形式美的基本法则,并能运用到具体的作业训练中。4. 学习并初步掌握作品制作的基本方法与技巧。作业要求:5 作品应符合构成原则与手法,并遵循一般形式美的基本法则;6 作品所用的材料不限,但应充分体现所用元素及材料的性格特点;7 底盘尺寸不宜大于40CM40CM5CM(厚)。作品总高度不超过50CM,颜色不多于四种(含底盘);8 应对作品构思进行必要的分析说明。学时进度: 作业总学时为42,其中课内21,课外21。 第一二次课:分组布置讲解题目,完成课堂练习并进行互评。 第三四次课:选定题目,开始正式作业的构思。要求完成23个方案构思草模,通过分 析比较确定发展方案。 第五六次课:进一步深入修改完善方案,并完成正式模型的制作。参考书目: 1.平面设计基础 陈菊盛著 2.设计基础日辛华泉译 3.构成研究日郑丽译 4.美术设计的基日王秀雄译 5.构成艺术 赵殿泽编著 6.建筑初步 田学哲主编 7立体构成原理 王无邪著 8立体构成 辛华泉著 9纸品立体艺术造型 冯啸著工具材料: 聚苯块、吹塑板、厚纸板、卡片纸、航模板(条)、有机玻璃、金属丝、乳胶、大头针、工具刀、砂纸、钢尺等;选择题目:题目1:线材构成训练要求作品的单元或“新形”必须具有线形特征,并限定为直线或规则曲线。其截面形状(包括变截面形状)要求为简单几何形,如正多边形、矩形、圆形、平行四边形等。题目2:面材构成训练要求作品的单元或“新形”必须具有面形特征,并限定为平面或规则曲面。其轮廓形状要求为简单几何形,如正多边形、矩形、圆形、平行四边形等。题目3:块材构成训练要求作品的单元或“新形”必须具有块材特征,并限定为简单几何形,如正多面体、球体、规则楔形以及截面为简单几何形的柱体等。课堂训练作业: 简单面(板)材的组合练习1.用两块尺寸分别为15CM12CM和9CM6CM的长方形吹塑片,在20CM20CM大小的底盘上完成两个理想造型。 2.用三块尺寸分别为15CM12CM、9CM6CM、12CM9CM的长方形吹塑片,在20CM20CM大小的底盘上完成两个理想造型。 3.在第一种情况的基础上,对其中的一个长方形进行分割处理,并重新组织,完成两个理想造型。 4.在第二种情况的基础上,对其中的一个长方形进行分割处理,并重新组织,完成两个理想造型。 以上练习要求在23小时内完成。工具及材料准备:1.20CM20CM聚苯块一个(底盘),表面平整,厚度不限。 2.15CM12CM、12CM9CM、9CM6CM矩形吹塑片若干。3.刀具、U胶或大头针若干。课外练习:空间感训练1. 将下面的立方体等形分割(分割成形状完全相同的两部分)。每个立方体可见部分的分割线已经确定,请用一种最简单的形式把被遮挡的分割线用虚线表示出来(包括内部转折线),并把位于下方的部分用黑白灰关系加以立体化。2. 如下有五个骰子,它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5的反面是1,6的反面是2。A骰子与(a)、(b)、(c)、(d)四个骰子中的三个其排列形式完全相同,请标出与众不同的那个骰子。3. 一立方体的各面分别标有从1到6的数字,图A、图B是该立方体不同角度的成像,而图C、图D是该立方体两种不同方式的展开图。首先请确定1、2、3的反面分别是什么数字,然后在展开图的空格内填上适当的数字,并标明方向。4. 下面是一个正八面体的展开图,请问当把它组合成八面体时,与1边重合的边是哪个边?5. 如下有五个体块(a、b、c、d、e),其中之一与B体块完全匹配构成一个完整的立方体,请把它找出来。(五)课外系列作业:徒手钢笔画临摹练习作业目的:通过对各种线条组合、材料质感、建筑小品、人车树配景、建筑局部及优秀建筑写生等徒手钢笔画的大量临摹及默画练习,学习并初步掌握徒手钢笔画这种快速而简便的表现技法,为今后职业活动所必需的形象资料搜集、建筑方案构思、建筑设计表现创造条件。作业要求: 1准确地勾画出对象的体形轮廓; 2掌握各种线条的组合规律,以及表现出物体各面的组合关系,材料质感; 3掌握构成建筑环境的各种要素绿化、建筑小品、铺地等的表现手法; 4掌握画面的构图特点规律以及如何处理画面的黑白灰明暗关系、近中远层次关系、主体配景主次关系等。学时进度: 作业总学时为28,其中课内学时0,课外学时28。 自第三周开始,要求利用课外学时每两周完成三幅徒手钢笔画,双周五交钢笔画作业。参考书目: 1钢笔画技法 周君言 著 2钢笔画技法 南京工学院3铅笔写生教程 美国欧内斯特沃森 著工具材料:钢笔、针管笔、炭素墨水、复印纸或16开缩写本。作业附图: 参见徒手钢笔画范图附本。(六)寒假作业:建筑调研练习为了进一步了解建筑功能、建筑环境与建筑设计的内在关系,学习掌握具体的建筑设计处理手法,并强化提高徒手钢笔画的水平,要求同学利用寒假时间,通过简单测量,徒手墨线绘制出父母居家住宅楼的总平面图(包括周边道路交通组织、绿化配置和公共活动空间设置等)、立面图(包括建筑的层高和建筑总高度)和居家平面布置图(应注明主要房间的具体尺寸),并完成34张住宅楼造型和居家室内空间的徒手钢笔写生。在此基础上,结合居民的功能使用和环境及气候特点对整体布局、建筑造型和具体居住单元的设计进行系统的调研、分析及评价,必要时对建筑现状存在的问题缺陷提出自己的局部或整体的修改方案。要求统一用A3绘图纸将调研图文整理成册,以备开学后集中展示交流。(七)课内训练单元五:小品建筑及外部空间设计作业目的: 1通过一个小品建筑及其外部空间环境的设计训练,初步了解并掌握基本的设计过程与步骤,即从实例调研、场地勘察、任务分析开始,经过多方案构思、优化选择、修改调整、深入完善等步骤,一直到正式方案表现之全过程; 2初步学习并逐步掌握一些基本的建筑设计处理手法,包括如何进行总图布局、平面、剖面设计、立面造型处理、空间组织以及简单的外部环境设计等; 3尝试把形态构成的原则、手法运用于建筑造型及空间组织之中; 4进一步练习工作模型和正式模型的表现,重点掌握方案草图、工具墨线制图的方法与技巧。作业要求: 1为了深入理解、把握具体建筑的功能需求,以及使用者、管理者的活动特点,方案构思前应深入分析、研究设计任务书,并进行一定量的实例及对象调查。要求每人调查3个相关实例,了解其具体使用及管理状况,分析其优缺点,按比例草绘平、立、剖、总图,并整理成文; 2方案设计应遵循尊重环境、利用环境并积极改造环境的原则,使之真正成为所属环境的有机组成部分。为此,应对场地及周边环境进行深入而系统的调研。调研的重点包括地形、地貌、景观、朝向、气候环境、道路交通以及周边建筑形态等内容;3方案形象应具有明确的类型特征和时代特点。要求方案在考虑建筑的结构、构造、材料等基本工程技术要求的前提下,运用构成原则、手法进行建筑及空间造型设计,即通过适当的归纳提炼,利用单元、分割、变形等具体原则、手法,把建筑落实为具有明确的线、面、体特征的形态关系,并符合一般形式美的法则;4方案所采用的结构形式、材料设备及建设标准应符合经济可行的原则;5最终方案应在多方案优化的基础上产生。草阶段要求完成3个方案构思;6正式方案的表现形式为A1工具墨线图和1:50模型。具体内容包括:(1) 总平面图, 1个, 1:100;(2) 平面图, 12个, l:50;(3) 剖面图, 23个, l:50;(4) 立面图, 23个, 1:50;(5) 透视图, 1个,限定为正常视点透视;(6) 模型, 1个, 1:50;(7) 简明设计说明及技术经济指标(包括总用地面积、总建筑面积、各部分建筑面积及绿化指标等)。学时进度: 作业总学时为63,其中课内30,课外33。 1一草阶段(第一四次课): (1) 分组布置作业、分析题目;(2) 进行场地勘察、实例调查和相关资料搜集等前期准备工作,并完成调查报告;(3) 完成三个构思方案。每个方案应包括总图(1:200)、平面图(1:100)、透视图或草模(1:100);(4) 多方案分析比较,确立发展方案。2二草阶段(第五七次课):(1) 修改、调整发展方案;(2) 深入完善、细化方案。该阶段的设计成果为A1草图+草模(1:50),具体内容包括总图 (1:100)、平面图l2个(1:50)、立面图23个(1:50)、剖面图23个(1:50)、正常视点透视及技术经济指标。3上板阶段(第八十次课): (1) 对二草成果进行局部修改、完善; (2) 进行布图处理,并完成正式图纸; (3) 选定模型材料及颜色,完成正式模型;(4) 完成设计说明及技术经济指标。该阶段的成果要求详见“作业要求6”。参考书目: 建筑初步,田学哲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 建筑设计资料集成13,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4; 外部空间论,日芦原义信著,尹培桐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4; 建筑空间论,意赛尔维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5; 建筑空间组合论,彭一刚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8; 建筑小品实录,华南工学院编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0;中国园林建筑,冯钟平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桂林风景建筑,桂林市建筑设计院,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2;中国新园林,北京园林局设计室,中国林业出版社,1985;园林建筑设计,杜汝俭,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建筑空间和秩序(美)弗朗西斯D.K.钦著,周德侬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7。工具材料: 1模型材料工具:聚苯块、吹塑板、厚纸板、卡片纸、航模(木)板、有机玻璃、海绵、乳胶、大头针、工具刀、钢尺等; 2绘图材料工具:草图纸、绘图纸、针管笔或签字笔、碳素墨水、铅笔(B、HB、H)、三角板、丁字尺或直线尺、圆规、比例尺、橡皮、擦图片等。选择题目:题目1:食品亭设计 为方便学生购物并开辟更多的户外活动场地,清华大学拟在北院东侧、13#楼西侧及运动员食堂西侧三个地段修建永久性食品亭及相应户外活动空间(地段详见作业附图51),现向全校学生征集方案,具体内容及要求如下:1. 售货营业部分:建筑面积为20平方米(上下可浮动10),内容包括:(1) 封闭式营业室:12平方米,内设柜台、货架等必需家具。为了方便顾客窗口购物,要求设置适当规模的购物平台及相应遮阳避雨设施,其顶棚面积计入室外廊架面积。(2)储藏兼更衣室:8平方米,要求分别与营业室及室外连通。基本家具包括货架、衣柜、办公桌位、洗手盆等。2. 户外庭院部分:任务要求结合具体地段环境,在场地适当位置安排定规模的休息平台、廊架以及绿化植被和点景小品,以供学生休息、观景之用。其中,廊架面积不大于30平方米 (计算方法:无论实顶虚顶,单柱双柱,均按其顶投影面积的100%计算) , 有效绿地面积不小于总用地的30。 题目2:小型游船码头设计为了迎接2008年北京奥运会,市园林管理局应市民的要求,决定下拨专款用于改善现有公园的环境及设施条件,其中包括在圆明园公园、紫竹园等公园新建高标准、永久性小型游船码头(地段详见作业附图52)。现向各建筑设计单位及建筑院校广泛征集方案,具体内容及要求如下: 1售票及管理用房:建筑面积25平方米(上下可浮动10%),包括售票间、管理用房和储藏室三部分。三者可分可合,具体面积分配自定。其中,管理用房要求在面水方向具有开阔的视野,并与码头及候船空间有直接的交通联系:2开敞式候船及休息空间:带顶面积35平方米(上下可浮动10%),设置不少于15人的休息座椅。该部分要求具有良好的景观朝向,并能满足候船、排队等使用要求;3码头岸线的设计应满足小划船及大游船的停发之动线要求。允许方案对现状岸线进行适度改造,但内凹或外凸幅度控制在两米以内;4结合必要的绿化及场地整治,将该建筑设计成为公园的一个重要景点。题目3:小型棋友活动站设计为了丰富学生及教职工的业余文化生活,学校拟在北院东侧、高2楼南侧、照澜院北侧等三块用地上修建永久性小型棋友活动站(地段详见作业附图53),现向全校学生征集方案。具体内容及要求如下:棋友活动站由棋艺室和户外庭院两部分组成。1棋艺室:建筑面积30平方米(上下可浮动10),要求安排3组棋牌桌位和一个小型挂牌讲解、演示空间,该部分要求良好的景观朝向及自然采光。站内设管理人员一人,负责日常管理及提供冷热饮服务。2. 庭院部分:该部分除满足一定规模的户外棋艺活动要求外,还应成为棋友休息、交往的理想场所。为此,方案应在地段适当位置安排一定规模的平台、廊架及绿化植被。其中,廊架面积要求不大于30平方米(计算方法:无论实顶、虚顶,单柱、双柱,均按屋顶投影面积的10%计算),有效绿地面积应大于总用地的30%。3.该建筑应成为校园中的一个优美景点。(八)课内训练单元六:概念性建筑设计(半快速设计)作业目的: 1活跃思维,开阔思路,发挥想象,激发创新潜能; 2加深对建筑“本原”的理解,学习设计“活的”建筑; 3强化方案立意、方案构思的学习与训练: 4进一步加强方案草图和方案草模的学习和训练作业要求: 1本作业是一个开放性设计,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在不偏离题目宗旨要求的前提下,细化设计内容、确定地段环境; 2要求学生在深入调研、分析功能要求、环境特点及使用者行为规律的前提下,确立自己的设计立意和设计构思; 3. 该设计可以具有定程度的前瞻性,可以对建筑的材料、技术、形式乃至思想观念、生活方式进行一定程度的畅想与展望; 4要求把方案的立意、构思作为本作业的核心任务,并使之具有鲜明的个性特色; 5最终方案的表现方式不限,草图、草模或两者兼用均可,目的是最充分地表达自己的设计理念和设计意图。学时进度: 作业总学时为36,其中课内18,课外18。 第 一 次课:分组布置作业、分析题目,着手落实任务书和地段环境,并开始相关实例、资料的调研分析;第二三次课:完成23个构思方案,确立发展方案;第四五次课:修改、完善发展方案,进一步强化其个性特色;第 六 次课:完成最终方案模型或图纸,及简明构思说明。参考书目:建筑初步,田学哲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图解思考,美保罗拉索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8。选择题目:题目1:小型公共遮蔽物设计要求在城市某一公共场所之适当位置,安排小型公共遮蔽物,具有遮阳、避雨、围护、限定等使用功能,以满足市民休息、等候、交往、观景等行为需求,并使之成为该城市公共空间的一个良好景点。题目2:(领域间)过渡空间设计要求在两个性质不同而又有直接交通联系的空间领域之间,通过适当的现状改造、建设,形成一过渡性空间,以缓解两者在功能使用上的矛盾与冲突,并使该部位的空间景观和环境条件得以加强和改善。题目3:(“岛”间)连接方式设计要求在两个相邻但又被隔离的空间领域之间 (如两个相邻的小岛、两个被河流或道路分割的广场等),设计一种适当的连接设施及交通方式,以解决两者之间的交通需求,并使之成为双方共有的良好景点。(九)课内训练单元七:小型建筑设计作业目的: 本作业是在适当提高设计难度、深度的前提下,对本课程一学年所学内容的一个总结性训练。具体作业目的如下: 1进一步加强设计过程、设计方法的学习与训练,包括任务分析与场地勘察、实例调查与资料搜集、多方案构思及方案优化、方案修改调整及深入完善等过程步骤。并加深理解它们之间的因果关系以及在建筑设计中的作用、意义;2加深理解建筑的环境、功能、空间、造型、交通、结构、围护各体系间的内在关系; 3学习并掌握小型建筑方案设计的基本处理手法与设计技巧。如入口、门厅、中厅、楼梯、卫生间的组织与处理等等; 4进一步学习如何把形态构成的方法、技巧灵活运用于建筑的空间造型设计中去; 5进一步学习并掌握方案设计的基本表现方法,包括徒手草图、工具铅笔、工具墨线、工作模型和正式模型的制作技法。作业要求:1应充分做好设计的前期准备工作,并形成相应的文字报告。具体内容包括: (1) 相关资料搜集和实例调研; (2) 设计题目分析和地段调研。 2方案设计前应依据选定的设计题目,约请某一艺术家、建筑师或牙科医师作为模拟设计对象,调查其工作特点、生活习惯,了解其对建筑空间、环境的要求,并在方案设计的各个阶段征询其意见;3一草构思阶段要求完成三个方案构思;4各阶段的方案设计应满足以下要求:(1) 应充分满足基本功能活动要求,包括具体空间的大小(三维)、位置、朝向、采光、通风、景观等要求,及各个空间之间的功能关系要求; (2) 应充分考虑并利用地段的环境条件(包括地形地貌、景观朝向、道路交通、周边建筑以及地区气候等),使该建筑真正成为该环境的有机组成部分;(3) 应有明确的类型建筑特征,并具有突出的个性特点;(4) 应充分体现经济技术可行的原则。5正式方案的表现形式为A1工具墨线图和1:100模型。具体内容包括:(1) 总平面图, 1个, 1:200;(2) 平面图, 12个, l:100;(3) 剖面图, 23个, l:100;(4) 立面图, 23个, 1:100;(5) 透视图, 1个,限定为正常视点透视;(6) 模型, 1个, 1:100;(7) 简明设计说明及技术经济指标(包括总用地面积、总建筑面积、各部分建筑面积及绿化指标等)。学时进度: 作业总学时为75,其中课内36,课外39。 1一草阶段(第一三次课): (1) 分组布置作业、讲解题目; (2) 进行场地勘察、实例调查和相关资料搜集等前期准备工作,并完成调查报告;(3) 完成三个构思方案。每个方案应包括总图(1:300)、平面图(1:200)、或1:200草模; 2二草阶段(第四六次课):(1)多方案比较,并确定发展方案; (2) 针对方案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修改调整。 该阶段的设计成果为A1草图+1:200草模。草图内容包括总图(1:300)、平面图12个(1:200)、立画图23个(1:200)、剖面图23个(1:200)以及面积指标核算。3三草阶段(第七八次课):(1) 在评图的基础上对二草方案进步修改调整;(2) 放大比尺,推敲完善,深入细化方案,并为上板阶段的工作做好准备。该阶段的设计成果为A1工具铅笔草图+1:100草模。草图内容包括总图(1:200)、平面图12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养护安全培训总结课件
- 先进制造技术课件 1.1 说课
- 化工企业班长安全培训课件
- 养成睡觉好习惯课件
- 别开生面口才课件
- 员工入股协议书7篇
- 兴城安全培训课件
- 化工VR安全培训内容课件
- 网络营销宣传方案(3篇)
- 奶茶店营销活动方案(3篇)
- 首台套申报培训课件
- 中药药剂员职业考核试卷及答案
- 2025年脚手架租赁合同3篇
- 2025国家统计局济宁调查队城镇公益性岗位招聘3人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快手运营课程培训课件
- 庭院绿化施工方案
- 《大学语文》课件 第16讲 智在纵横 苏秦始将连横
- 医院工作纪律培训课件
- 营房装修施工方案(3篇)
- 开远美景家乡课件
- 2025至2030中国仿制药行业市场深度分析及前景趋势与投资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