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横峰中学高三历史15周练试卷.doc_第1页
江西省横峰中学高三历史15周练试卷.doc_第2页
江西省横峰中学高三历史15周练试卷.doc_第3页
江西省横峰中学高三历史15周练试卷.doc_第4页
江西省横峰中学高三历史15周练试卷.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3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横峰中学2012-2013学年度上学期高三历史第15周周练试卷一、选择题1.“豆”的本义指古代的一种盛食物的器皿,形似高足盘,或有盖。新石器时代晚期开始出现,盛行于商周,常作礼器,多陶制,也有青铜制或木制涂漆的,左传昭公三年载:“四升为豆。”结合下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有“豆”属象形文字,汉字中从“豆”的字往往与食器或豆类有关图6汉字是从原始图画演变而来“豆”为中国古代的一种容器和容量单位中国古代礼器的使用受到礼乐制度的规范a b c d2通典记载:“(汉)文帝十三年,以御史不奉法,下失其职,乃遣丞相史出刺,并督监察御史。”新唐书,百官志记载:左右丞“掌辩六官之仪,纠正省内,劾御史举不当者”。金史记载:“己卯,制纠弹之官知有犯法而不举者,减犯人罪一等科之,关亲者许回避”。上述材料说明a. 弹劾是中国古代监察的一项重要权力 b. 中国古代监察制度重视监察官员的素质c. 中国古代监察机构的权力来自皇权 d. 中国古代监察制度逐步走向完善与成熟3. 罗马法内容广泛,既包含十二铜表法、万民法,也包含皇帝敕令和元老院决议。其至罗马城市行政官也可以根据每一个别案例的情况做出裁量,而不必僵硬地按照有关法律条文的字面含义进行判决。他的这种决定成为事实上的“判例法”。可见,罗马法的显著特点是a法律实施具有较大的随意性b内容庞杂且受行政因素影响c随意曲解法律的现象较普遍d具有适度的灵活性和实用性4苏格拉底永无休止的和朋友谈话,发展起一套辩证科学。他坚持认为,一问一答的考查方式可以发现有关绝对真理、绝对善念或绝对美的观念,而这些观念与成为个人放纵不羁、公共道德败坏之借口的智者派的相对主义大不相同,将为个人行为提供永久性的指导。据此不能得到的信息是a. 智者学派强调个人感受,易导致社会混乱b. 苏格拉底强调教育作用,以培养人的美德c. 苏格拉底式的教育方式导致诡辩学派产生d. 苏格拉底崇尚自由和探索的精神5平型关大捷是中日开战以来中方取得的第一次完胜,但是中共方面在胜利的第二天发给南京当局的捷报却出现两个版本。延安电:9月25日,我八路军在晋北平型关与敌万余人激战,反复冲锋,我军奋勇无比,将进攻之敌全部击溃,所有平型关北之辛庄、关沟、东跑池一带阵地,完全夺取。朱德、彭德怀电:一一五师有(廿五)日八时进行战斗,至廿四时止尚在激战中,将平型关以北东跑池、辛庄、关沟及一八八六点标地完全攻占,计已缴获汽车六十余辆、小摩托车三辆外,炮一门、炮弹二千余发,俘虏敌官兵三百余名。另有敌一部约四、五百人、马数十匹被我军完全包围,死不缴械,故全部打死。从史料鉴别的角度看,你认为a延安电更接近于历史真实 b两则史料都与事实相差巨大c两则史料都可信 d朱德、彭德怀电更接近于历史真实6. 下表为晚清政府进出口贸易相关数据,对表格分析正确的是晚清政府外贸概况年代进口出口188588,200,018两白银65,005,711两白银1895171,696,715两白银143,293,211两白银1905447,100,082两白银227,888,197两白银1911471,503,943两白银377,338,166两白银 a民族工业发展陷入停滞b马关条约的签定是进口激增的最主要原因c晚清政府面临贸易逆差困境d一战爆发促进中国出口的增长7. 发生于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故宫文物大迁移,是中国人民保护人类文化遗产的奇迹。图7是当年故宫文物南迁路线图,对其各阶段南迁的背景说法正确的是图7路线说明背景表述1933年起,故宫文物开始分批运往上海a日本侵占东北,进退华北危及平原1936年故宫文物运往南京保存,1937年运往四川b武汉会谈结束,日军占领华中重镇1947年文物从重庆运回南京c重庆谈判进行,国共达成一致意见1948年底至1949年初部分文物运至台湾d北平和谈破裂,国民党败退至台湾8. 美国学者费正清说:“尽管中国人说是尼克松政府急于要求得到北京之行的准许的,但是中国自己的动机却是掩盖不住的。基辛格秘密访华两周后,红旗杂志发表了一篇文章,最坦诚地公开讲述了对美开放的正当理由:绝不含糊地区分了两个超级大国对中国威胁的程度及其对北京安全考虑所产生的影响。”他认为当时中国a与美关系全面缓和b开始放弃一边倒方针c急于改善中美关系d国际地位在逐步提高图89. 1912年2月11日,神州日报发表了但闻人语响的漫画(如图8),描绘了有人听见从遥远的紫禁城传出了“逊位”的声音。对此画解读正确的是a民众要求建立中华民国的愿望 b民众对袁世凯贪恋皇权的厌恶c报刊舆论对政局发展起决定作用d革命党人对结束封建帝制的期盼10.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描述某一时期的中共活动:“他们在江西和湖南腹地,开展着独立的、相对来说不太正统的活动,组织农民和创建苏维埃。”下列文章发表于这一时期的是a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b星星之火,可以燎原c论持久战 d新民主主义论11. 列宁在十月革命后提出一个著名的公式:苏维埃政权+普鲁士的铁路管理秩序+美国的技术和托拉斯组织+美国的国民教育=社会主义。这表明a列宁改变了马克思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传统理论b列宁主张利用资本主义国家的进步因素建设社会主义c列宁已经认识到计划和市场的本质d列宁主张利用资本主义改造社会主义12. 逻辑方法中的归纳,是从大量个别现象中概括出一般性认识的思维方式。对多种事物、现象抽取其共同之处加以概括,形成用以表达这种共同性质的概念、范畴、命题、论述等。下列归纳正确的是a秦汉、隋唐、宋元、明清主流思想儒家思想b世界经济危机、经济全球化市场经济体制c戊戌变法、辛亥革命、解放战争新民主主义革命d悲惨世界人间喜剧浪漫主义13商君书垦令:“贵酒肉之价,重其租,令十倍其朴(原价、本钱之意),然则商贾少商贾少,则上不费粟。”这一法令出台的直接动机是 a稳定物价 b严禁流通 c抑制商贾 d提倡节俭14“在这种制度下,有文才的人得天独厚,往往成为政府最有力的拥护者”,“而平民百姓,因为有可能通过(它)而同样步入上层因而他们对现有秩序往往也表示拥护。”这种“制度”是指 a分封制度 b科举制度 c三省六部制 d九品中正制15从明代中叶到清代鸦片战争前夕的大约三个半世纪的历史长河中,出现了一股“崇实”、“务实”的社会思潮,过去学术界有的人把它称之为“早起启蒙思想”,有的人把它称之为“经世致用思潮”,近几年则通称之为“明清实学思潮”。下列属于这一“思潮”代表人物的是 a朱熹 b沈括 c顾炎武 d曹雪芹16观察各国禁止进口的中国农产品和植物种类举例表(1934年5月)。(据张一凡1934年之我国农产市场编制)这一现象侧面反映出 a我国农产品国际市场受欢迎度下降 b爱用国货运动打击下各国的态度 c经济危机之下我国农业生存状况 d西方向我国倾销商品以应对危机17毛泽东说:“这个(1954年)宪法草案的特点,有两条,一条是总结了经验,一条是结合了原则性灵活性。”“宪法草案”所坚持的原则有a民主主义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 b民主集中原则和自由主义原则c民生主义原则和法律至上原则 d中央集权原则和人民主权原则181959年,台湾当局“外交部”这些提法的改变(见下图)反应出其 a坚持“一个中国”的理念b放弃了敌视大陆的立场 c发出了谋求两岸和解的信号d对“一国两制”原则的响应19从1980年起,国家逐步在国企中进行利改税的试点工作。1983年,全国实行利改税的国营企业共实现利润633亿元,比1982年增长了111%。在增长的利润中,企业共留利121亿元,比1982年增长282%。利改税初步取得成功主要得益于a所有制改革的尝试 b分配关系的调整c企业经营权的独立 d农村改革的支撑20城邦国家通过武力征服邻国而向帝国转化在古代世界史上是一个通则。但为什么雅典没有完成统一希腊民族的大业,转化为一个希腊大帝国,而罗马却完成了帝国大业?下列解释较为合理的是 a罗马人更具务实性 b雅典城邦相对弱小 c罗马文明优于雅典 d二者所处时代不同21华盛顿曾说:“即使对宪法表示最热烈拥护和支持的人们也并不认为它是完美无缺的。假如这些缺点将产生恶果,也应在今后加以补救。”事实上,其“补救”形式主要是 a议会改革 b宪法修正案 c两党竞选 d扩大过会的权力22据革命后之俄罗斯政变一文载:“兵士工人代表会者出焉,渐与临时政府相轧轹,几有不可驾驭之势”,“据昨日报端之所传,则俄都之暴动复起主动者即为极端派首领之雷林。”下列描述与“政变”之后情形相符的是 a形成了两个政权并存局面 b革命的和平发展已不可能 c政权落到了资产阶级手中 d诞生了首个社会主义国家23在美国胡佛政府后期,人民群众特别是失业工人斗争十分激烈。“唯一的希望在于代议制度似乎无力提供的、具有力量和意志的政府领导。有些人以羡慕眼光看着莫斯科,有些人看着柏林和罗马。”这一时期,人们的“希望”“羡慕”所折射出的共同信息是a资本主义已过时 b渴望扩大政府职能c要求革命改变现状 d建立社会主义制度24有学者指出:“在二战后的格局下,虽然西方仍时时存在颠覆苏联之心,但巴黎和会时的那种明目张胆的武装干涉却没有再现。”这说明战后新格局a主要体现苏联等国家的意志 b便利于东西间的和平共处c有效维护了东方国家的利益 d一定程度上维护了世界和平二、非选择题25.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25分)材料一 人类天生都是自由、平等和独立的,如不得本人的同意,不能把任何人置于这种状态外,使受制于另一个人的政治权力。任何人放弃其自然自由并受制于公民社会的种种限制的唯一的方法,是同其他人协议联合组成为一个共同体,以谋他们彼此间的舒适、安全和和平的生活,以便安稳地享受他们的财产并且有更大的保障来防止共同体以外任何人的侵犯。法律的目的不是废除或者限制自由,而是保护和扩大自由。当法律制定以后,立法者重新分散,自己也受他们所制定的法律支配;但是,执行机关却必须经常存在,因为法律具有持续的效力,并且需要经常加以执行和注意,行政机关就应当担此重任。 洛克政府论材料二 一切特惠或限制的制度,一经完全废除,最明白最单纯的合乎自然的自由的制度就会树立起来。每一个人,在他不违反正义的法律时,都应听其完全自由,让他们用自己的方法追求自己的利益。 总之,一种事业若对社会有益,就应当任其自由,广其竞争。竞争愈自由,愈普遍,那事业就愈利于社会。政府基本上只具有三个功能:(1)保护社会免遭其他独立的社会之暴力和入侵的职能;(2)尽可能地保护每个社会成员免受其他社会成员之不正义和压迫的职能;(3)建立和维护特定的公共工程和特定的公共制度的职能。 亚当斯密国富论1776年材料三 我们盼望有一个建立在四项人类基本自由之上的世界。第一是在全世界任何地方发表言论和表达意见的自由。第二是在全世界任何地方,人人有以自己的方式来崇拜上帝的自由。第三免于匮乏的自由这种自由,就世界范围来讲,就是一种经济上的融洽关系,它将保证全世界每一个国家的居民都过健全的、和平时期的生活。第四是免除恐惧的自由这种自由,就世界范围来讲,就是世界性的裁减军备,要以一种彻底的方法把它裁减到这样的程度:务使世界上没有一国家有能力向全世界任何地区的任何邻国进行武力侵略。 富兰克林罗斯福国情咨文(1941年1月)(1)根据材料一,指出洛克“自由”思想的内涵。(6分)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促成亚当斯密产生这一思想的原因。(6分)(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罗斯福自由思想的特点,并结合二战后史实说明这一思想的实践。(13分)座位号 学校:_ 班级:_ 姓名:_ 考生号:_( 密 封 线 内 禁 止 答 题 )密封线横峰中学2012-2013学年度上学期高三历史第15周周练答题卷一、 选择题: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二、 非选择题:(共40分)25、(1)根据材料一,指出洛克“自由”思想的内涵。(6分)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促成亚当斯密产生这一思想的原因。(6分)(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罗斯福自由思想的特点,并结合二战后史实说明这一思想的实践。(13分)2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 从詹姆斯登上王位之时起,王权与自由这两种传统就进入到全面冲突的阶段。英国近代历史上一个最有趣的现象出现了:要求变革的力量到传统中去寻找依据,而维持现状的力量反而成了反传统的叛逆了,通俗的说就是革新者自称是守传统派,守旧派则被看成是反传统主义。“光荣革命”事实上就是以维护传统的名义进行的,它在维护传统与追求变革之间找到了一条适中的路,实现了斗争与协调、更新与传统的平衡。1689年1月28日下院的决议就是这样:英国仍是君主国,“上帝保佑吾王”仍是英国的国歌。“光荣革命”奠定了英国的君主立宪制度,开创了英国历史的新纪元,同时也促使一种独特的民族文化传统形成了。 一钱乘旦、陈晓律在传统与变革之间一一英国文化模式溯源评析材料中关于英国对“传统与现代化”的论述。(12分)(要求:围绕材料中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27(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魏孝文帝的文化习俗改革是从婚俗改革开始的,拓跋贵族与汉族高门建立了广泛的姻亲关系。太和二十年改鲜卑复姓,在把宗族十姓改为汉姓的同时,还特别规定十姓百世不通婚。史仲文中国全史材料二 宗教改革前,婚姻审判权掌握在天主教会手里。欧洲盛行僧侣教士的独身制度推行禁欲主义成为罗马教会公开标榜的政府目标,提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