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糖尿病血糖检测因素分析.doc_第1页
对糖尿病血糖检测因素分析.doc_第2页
对糖尿病血糖检测因素分析.doc_第3页
对糖尿病血糖检测因素分析.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对糖尿病血糖检测因素分析【关键词】血糖检测;血糖仪;糖尿病;因素分析;对策探讨 糖尿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慢性终身性疾病,血糖检测则是观察糖尿病患者病情的一种重要手段,它对糖尿病的诊断、治疗以及预后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血糖监测是一种评估血糖代谢情况的重要手段,相对频繁的血糖监测对控制患者体内血糖的代谢紊乱有很大的裨益1。血糖仪因其简便快捷,能使患者得到及时的救治而受到广大医务人员的青睐。但在临床工作中,或多或少存在着一些因素不同程度地影响着血糖监测结果的准确性。1 血糖仪的因素便携式血糖仪的问世,是血糖仪发展的一项重大进步,经过四十多年的发展,不论是检测的准确度,还是操作的便捷性,血糖仪都取得较大的进步。但是,在医学临床上使用的各种快速血糖仪,因其测定原理、制造技术与试纸等方面的差异,致使血糖检测的准确性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1.1 血糖仪的校准:血糖仪所使用的反应试剂包含在试纸中,而试纸条中化学原料批次间的差异或者其他制造过程中的变化可能会造成试纸条上的化学反应不同。在血糖仪的制作过程中,其中对每一批试纸的反应性都进行了标准化测量,因此每一批试纸中的最好校准曲线都会被确定下来。由于血糖试纸的产品原料和生产条件本身存在变异,每一批的试剂都会有自己独特的反应活性,并且每批都与真实值之间存在微小的差异。因此,在使用不同批号的血糖试纸时,操作者需要通过手动输入密码或插入调码卡来校准每批试纸间的差异,使血糖仪的校准码都保持与试纸的编码的一致,将最适于该批试纸的校准码输入血糖仪,此过程我们称之为“校准”(或调码)2。目前市面上销售的血糖仪大部分都需要调码,与仪器对应的每盒血糖试纸通常都设有密码或调码芯片,使用前的校准都需要在仪器中输入试纸条包装盒上的编码或插入调码卡。而对于使用需要调码血糖仪的患者,出现错误调码的概率很高,曾经的一项调查显示,有25%的糖尿病患者出现过调码错误或忘记调码的情况。而错误的调码可能会导致血糖的检测结果中位数误差高达43%。这不仅使血糖仪失去其本身确定血糖数据的意义,更为医生的正确诊断增加了难度,更严重的后果是给患者的治疗带来障碍。针对血糖仪的这种“调码问题”,经过广大研究人员的努力,一种新型的“免调码”血糖仪问世,它采用了新型的“免调码”技术,能自动识别试纸密码,从而对不同批号的试纸自动完成校准过程,大大降低了因为人为疏忽而造成血糖检测结果出错的机率,提高了患者的临床治疗的安全性3。1.2 试纸的保存与使用:血糖仪只是一个光信号或电信号的检测器,其监测结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一张小小的试纸。试纸的核心是生物酶,不同的酶与辅酶有其本身不同的特性,它们对检测的精确性与抗干扰能力也不尽相同。 许多血糖仪测试血糖的原理是血糖试纸上的氧化酶或已糖激酶与血液中的葡萄糖发生反应并显示颜色,血糖仪分辨后显示读数。而一旦试纸条受温度、光线、湿度与化学物质等影响时,血糖检测试纸的化学反应速率就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就这点而言,试纸条的储存是非常重要的。而且试纸在使用前, 如果暴露于空气中的时间过长,会受到一定的污染,这会导致试纸的提前氧化。因此,正确储存与使用试纸也是十分重要的环节。根据临床要求,试纸条应存放在535阴凉干燥处,理想的测试环境温度应在1035之间;试纸条一旦打开包装,要先记录好试纸条的失效日期,取出一根试纸纸后,应立即盖紧盖子。取试纸条时一定要保持双手的清洁干燥,切忌触摸试纸条的反应区,试纸条取出后,要尽快进行测试。2 使用者的因素2.1 操作方法:血糖仪的操作是否正确、采血是否得当也是影响血糖监测准确性的重要因素。而血糖的监测主要是由患者及其家属在家中完成,调查显示,许多患者家及家属在使用血糖仪的过程中,或多或少存在操作失误或不正确的现象,这不仅导致血糖监测数据的不准确性,也降低了患者临床治疗的安全性。从实际来看,各种血糖仪的操作大都一致,使用者在使用之前,一定要详细阅读使用说明书,谨慎小心地操作血糖仪,慢慢熟练掌握其操作方法,避免失误。2.2 采血方法: 临床研究显示,血糖监测过程中采血量不足或过量以及采血部位的选择不当都会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测试时,如果采血量不足,测试吸垫未完全被血覆盖,则会导致检测失败或检测出的数据偏低,相反,如果挤血量过多,溢出测定区,也会对测定结果产生相应的影响。因此,操作者必须要熟练掌握正确的采血方法。正确的方法是:操作前,先使用肥皂和温水将手洗净并擦干,待采血点完全干燥后,用75的酒精消毒左手无名指指腹,待干后,根据手指表皮的厚度使用采血笔以一定的深度刺入,自然流出足量血液并尽快进行测定4。糖尿病是一种需要长期治理的疾病,患者对血糖的自我监测是在特定时间定期判断血糖控制状态的最好方法。在临床的实践监测过程中,血糖仪与使用者等因素可能会影响血糖监测结果,因此,明确影响因素,采取针对性措施,使患者及其家属能够在监测过程中熟练操作血糖仪并防范其他失误,有助于糖尿病患者更好地了解病情并及时调整治疗。参考文献1 孔胜利便携式血糖检测仪测定结果准确性影响因素分析及对策j医学研究与教育2011,28(2):89912 陆丽萍影响指尖血糖监测的因素分析j护理研究2002,16(5):2923 李红影响快速血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