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叙事以后巧“点睛”孝感市孝南区实验中学 胡乔敏【选点说明】1、教学现状分析: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但现在的语文教学,却重视阅读而轻写作,许多老师教语文,阅读课文一篇一篇专门设计;写作指导上则比较随意,很少专门为此备课,也缺少整体计划和系统的训练。这一现状令人担忧。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应注重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达和创造能力。”学生的语文素养,绝大多数体现在学生的写作水平上。如何调动学生有限的生活体验、写作积累和阅读感受,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表达和创造能力,是我们当前身在教学一线的语文老师值得深思的问题。叙事作文又称记事作文,在作文类别里因为贴近生活实际,而被是认为是较简单的一种作文体裁。它是写作训练中最普遍、最基本的一种文体。初中学生经过小学的基本作文训练,对叙事作文已经有了一个基本认识,但由于个人学习能力、语言积累和语文素养不同,学生写作能力往往存在良莠不齐。作为教师,我发现学生在写这类文章时,过于偏向“叙”、“记”,比如注重叙事的顺序,注重细节的描写,而忽视了事情中透露或蕴含的思想、情感和哲理。如果将一篇文章比如为一个鲜活的人,那么“叙”和“记”的内容就好比是骨架,“思”、“情”、“议”好比是灵魂,缺少了灵魂,就只剩下干枯的骨架,没有了生命力和吸引力。“赘字冗词不能有,点睛之笔不可无。”如果在充分叙述的基础上,用简明扼要的抒情、议论句,一语破的,揭示主旨,升华主题,暗示全文的脉络层次,表达作者的情感和感悟,就能让读者对文章的中心和主旨一目了然,并引起深思和体味。2、教学定位:叶圣陶先生说:“生活如泉源,文章如溪水,泉源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竭”。对学生来讲,生活的经历不算丰富,社会体验较少,他们的生活主要以校园生活和家庭生活为主,但初中的学生的世界观价值观正在形成,他们对世界对社会对自己已经有了最基本的认识,已经具备理性思考的能力。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对事物有着不同于成人的观察范围、观察视角、观察兴趣,他们也能从这些生活中体验到学习的快乐,家庭的温暖,体验到师生之间朋友之间的真情真意。如果把这些情感体验、理性的思考放到写作中去,写出的作文自然就能高于一般。鉴于我们写作教学和学生写作能力的现状,我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定位在了“叙事以后如何用议论抒情为文章点睛”上。点睛之笔就是文章的立意,“千古文章意为高”,“意犹帅也”,古人的这些论述,道明了立意的重要性。立意,就是提炼和确立文章的主题。主题是文章的统帅、灵魂,他是决定文章质量高低、价值大小的主要依据之一。所谓画龙点睛,本出唐代画坛典故,是指先画好龙身,最后在眼眶里点上眼珠儿。作文中的画龙点睛,是一种比喻说法,就是在关键地方用上精辟的词句点明主题,从而使内容更加生动有力。可见,它是文章主旨的聚焦,是作者智慧的结晶,是感染和激励读者的源泉。一篇文章在叙事之后,如果没有一两句光芒四射,感情浓郁,哲理深厚的点睛之笔,文章就会显得平淡无力。记叙文中的画龙点睛,一般通过议论或抒情来实现的,议论或抒情,使内容深化,感情升华。点睛得当,文章的高下立显。例如莫顿亨特的走一步,再走一步写了一次“我”和小伙伴爬悬崖的经历,文末得出遇到困难时将困难分解,先克服小困难,然后逐步战胜大困难的主题。又如故乡的芦苇中文末抒情点睛句,成为了文章最浓墨重彩的一句,升华了文章中心,引起了读者的共鸣。【策略说明】鉴于以上,我在设计本课的基本策略是:调动阅读积累。我们的语文教材是最好的语文学习资源,其中有许多优秀的篇章可以作为我们写作的借鉴。这节课,我选取了语文教材中捅马蜂窝走一步,再走一步等名篇中的点睛句,作为学习的范本和依托。特级语文教师管建刚老师说过:“每个学生的内心都有一座写作的金矿”。为了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我也选取了几则课外材料,有的是家庭生活情感体验的,有的是校园生活理性思维的,有的是社会热点发表观点的。这些材料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相连,所以自然能调动起学生的阅读积累,容易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鼓励真情实感。中学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写作要有真情实感,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感受、体验和思考。”大诗人白居易说过:“感人心者,莫先乎情”。真情是文章的灵魂,抒写真情实感是一篇作文自成高格的关键因素。所谓“情到深处文自工”,一篇叙事文有了真实的感悟,点出的文章的“睛”,才能感染读者,与读者共鸣。培养理性思维。“写作是思想的演绎和情感的流泻”,鲁迅先生道“写作应是不做作、去粉饰,有真意。”结尾处的点睛之笔,最能体现学生的思辨水平。而作文的思辨水平是凸显思想力的重要标志。正如孙绍振先生所言:“抒情文章,不能完全靠感情的倾泻。感情是无序的,只有以智性逻辑梳理,才能化无序为有序。”训练语言表达。中学语文课程标准中也提到:“力求有个性、有创意的表达,根据个人特长和兴趣自主写作。”作者的理性思考,情感抒发,最终都要通过语言文字呈现给读者,语言表达最能体现一个作者的文字功底和文学素养。语言表达上,初中学生要掌握基本的修词艺术和文辞技巧,才能提升语言表达能力。议论抒情只是一种概括化的表达方式,具体的语言表达,还需看学生自身的能力。所以课上我设计了首先赏名家的语言特点,然后学优秀作文的点睛句,由此启发学生,语言形式并非单调一致,可根据文章内容和自己的写作风格,可以合理采用修辞手法,句式也可富于变化,语言风格可诗意优美也可生动形象等,只要力求语言精练即可。由此,本节写作教学课的设想如下:【过程设想】赏“点睛”之笔学“点睛”之法写“点睛”之句【学习目标】:1、明确叙事以后可以用议论抒情的方法给文章“点睛”。 2、学习叙事以后如何用议论抒情给文章巧妙 “点睛”。【学习重难点】:叙事以后如何用议论抒情给文章巧妙 “点睛”。【学习方法】:讨论法 训练法【学习过程】一、 导语:(略)(设计意图:导语是一节课的开始,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前提,如果导语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且能直入主题,明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就能使教学有的放矢。)二、 赏“点睛”之笔读材料一、二:作为叙事以后的点睛之笔,结合课文内容赏一赏下面几则点睛句的妙处。(设计意图:教材是学生学习的优秀资源,选取的几则材料的结尾较有代表性,都是用议论或抒情点睛的,学生较有兴趣且易于接受。这一环节不仅让学生对点睛句有了初步的感性认识,而且还能启发学生关注课内的学习资源。)三、学“点睛”之法(一)出示材料三:登山这次登黄山,使我感慨万千的是一对父子。 上山途中,父亲对儿子说:“再苦再累也要自己上,我一定不帮你!”奶声奶气的儿子则挺了挺胸:“再苦再累也不许你帮我咱们说好了的!” 也就是在即将登临天都峰顶的那段最困难的攀登途中,我亲眼目睹了这对父子的悲壮,先是儿子摔倒了,父亲伸手要扶他,满头大汗的儿子摆摆手,拒绝了。可毕竟摔得挺重,摇摇晃晃的难站稳,父亲又想伸手扶他,但却毅然把那只手收了回来。 山很高,白云就在身边飘,仿佛撕一片就是擦汗的手绢儿。就这样,父子俩一步一个脚印,缓慢却又坚定地向前走,终于,他们登上了天都峰。1、 比较原结尾句“我佩服那对父子”和后三则点睛句,说说后三则点睛句与原结尾句有哪些不同?2、谈谈怎样写点睛句?3、 师归纳(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的设计,主要对从点睛句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思维,得出课堂学习的重点“学点睛之法”。原结尾句和三则点睛句的不同,可从主旨、感情、哲理和语言方面来归纳。怎样写点睛句,则根据文章叙事的内容,引导学生悟出诸如此类的这样几点:紧扣事件点明中心、感情真挚表达感悟、用语凝练升华主题,等等。同时可以启发学生,同一件事,思考的角度不同,点睛的侧重点也略有不同。)四、写“点睛”之句在材料四、五、六中任选一则,试着用抒情或议论句点睛。(写完后和小组同学交流,推荐写得好的同学集中展示。) 出示材料四:上周,学校开运动会。班上的一名男生在参加千米长跑时,突然跌倒,在场的人都为他捏了一把汗。因为大家都知道他的腿小时候受过伤,略带残疾。甚至在报名那天,有同学因担心而劝阻他参赛。但他说:“我从小的梦想就是能奔跑在赛场上”。从那以后,操场上总能看到他跌跌撞撞地练习的身影。这天,比赛的哨声一响,他就拼命地跑起来,风灌进他的白色T恤,像扬起的船帆,阳光下脸上的汗珠,闪着晶莹的光。看着他雄健的身姿,大家情不自禁鼓起掌。一圈,两圈,四圈胜利的终点就在前方。然而,在一个弯道处,他突然减速,似乎低低地哼了一声,继而痛苦地皱着眉头,歪下了身子。他,还是跌倒了!他斜躺在地上,用力地捶打着受伤的小腿,似乎在埋怨腿的不争气!同学们着急了,有的高喊:加油、加油!有的则心疼他,大声说:算了吧,不跑了,保护伤腿更重要!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就在大家都认为他已经放弃了的时候,突然,他艰难地用手撑起身子,动作缓慢又坚定地站起来了,突然大吼一声,跌跌撞撞地放开了脚步!在全场雷动的掌声中,以不可思议的快速度向终点跑去!_材料五:自从祖父卧病在床,祖母就没有离开病房半步。几乎是衣不解带,食不安寝地照料着。后辈们都劝祖母注意休息,可老人执意不肯,说:“老头子需要我呀!”祖父未病时,每天清早就和祖母结伴去公园锻炼,然后一同买菜回家,准备一家人一天的饭菜。祖父爱听戏,每逢有闲就站在门前的那颗大树下唱上几句,这时祖母就会搬把椅子,坐在一旁做起自己手中的活。有时祖父安静地坐在门口晒太阳,祖母却每隔十来分钟就要大声唤一声 “老头子!”。祖父听见了,会应一声“哎”。祖母就仍旧低了头,做她的针线活。有时祖父不应,祖母就会急,迈着细碎的步,走出门去看。看到祖父正好好的在太阳下打着盹,祖母就孩子般地笑嗔“这个死老头子”。祖父患病多时,终于在上个月走了,临终前拉着祖母的手,想对祖母说些什么,祖母掩住悲恸忙微笑着应道:“老头子,我知道。”祖父下葬的那天,全家人都哭得很伤心,祖母却没有哭,显得很平静。只是在人后,总是默默地摩挲着祖父生前的那本记事本。很长的时间,我对祖母都很怨恨:那么亲近的人去世,祖母怎么能那样无动于衷呢?直到有一天,我发现祖父记事本上夹着的那张卡片,上面有着祖父遒劲的字迹“好好活着!”。联想到祖父去世前的想对祖母说的那句话,那一刻,我明白了。_材料六:鲁锋,孝感市义工联合会秘书长。妻子曾经身患重病。2003年,在带领妻子四处求医的过程中, 他“看到了太多因为血源不够而延误治疗的病人,也感到了生命的脆弱!”也就在这一年,鲁锋作出了让家人和朋友吃惊的决定:加入无偿献血的队伍,用自己的鲜血去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在他的大力倡导下,孝感市无偿献血志愿者服务队成立了。2007年3月,“无偿献血志愿者鲁锋全省巡回献血宣传活动”启动。短短一年时间里,他自费走遍了省内12个地级市。从此,他的名字随着无偿献血传递的真情在荆楚大地广为传播。如今,孝感市无偿献血志愿者服务队成员数量已从当初的几人发展到600多人,并且还在不断壮大。鲁锋在无偿献血的同时,也不放过任何帮助别人的机会:为云梦连体婴儿筹集手术费,走访慰问孤寡老人,关注留守儿童,开展助学活动如今,他的无偿献血证已记满27本。参加无偿献血10多年来,已累计捐献鲜血64次,折合全血累计72600ml,这相当于将他全身的血换了9次。种种义举,让他先后十余次荣获国家级的各种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环保型废旧塑料回收利用技术专利分析报告
- 日语各种考试题及答案
- 民间楼房抵押合同范本
- 车辆质押典当合同范本
- 顾客协议消费合同范本
- 私人土地合作合同范本
- 目标人群定位与冰淇淋促销活动效果提升策略-洞察及研究
- 网络推广平台合同范本
- 维护劳务清工合同范本
- 钢管卡子租赁合同范本
- 2024年第九届“学宪法、讲宪法”竞赛题库试卷及答案
- 北京教育出版社心理健康一年级教案
- 树木物候期观察讲解
- 电子离婚协议书模板
- GB 30180-2024煤制烯烃、煤制天然气和煤制油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
- 《祝福》(教学课件)-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 兴城市2021年(中小学、幼儿园)教师招聘试题及答案
- 托班育儿知识讲座
- 危化品运输安全培训的事故案例与分析
- 流体力学在化工中的应用
- JJG 443-2023燃油加油机(试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