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中考历史总复习 第二部分 中国近代史 3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课件.ppt_第1页
江西省中考历史总复习 第二部分 中国近代史 3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课件.ppt_第2页
江西省中考历史总复习 第二部分 中国近代史 3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课件.ppt_第3页
江西省中考历史总复习 第二部分 中国近代史 3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课件.ppt_第4页
江西省中考历史总复习 第二部分 中国近代史 3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部分中国近代史 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考点聚焦 考点一简述五四爱国运动的基本史实 理解五四精神 考点精要 一 五四运动1 导火线 巴黎和会 中国外交的失败 1919年1月 一战战胜国在法国巴黎召开所谓的 和平会议 中国作为协约国之一 参加了会议 中国代表在和会上提出废除外国在中国的势力范围 撤走外国在中国的军队和取消 二十一条 等正义要求 但巴黎和会不顾中国也是战胜国之一 拒绝了中国代表提出的要求 竟然决定将德国在中国山东的权益转让给日本 2 开始标志 1919年5月4日 北京3000多名学生在天安门前集会 游行示威 3 大致过程 以6月3日为界线 分为前后两个时期 1 前期 学生的爱国运动 运动中心在北京1919年5月4日 北京大学等学校学生3000余人在天安门前集会 随后进行示威游行 喊出 外争主权 内除国贼 誓死力争青岛 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的口号 运动爆发 北京学生的爱国行动得到全国各地学生的声援 爱国学生成为运动的先锋 2 后期 无产阶级成为运动的主力 运动中心转移到上海北洋军阀政府对学生的爱国运动进行镇压 激起了民愤 工人 商人纷纷参与到运动中来 声援学生运动 三罢 斗争开始 运动中心转移到上海 然后波及全国20多个城市 4 结果 取得初步胜利 释放了被捕学生 罢免了曹 章 陆卖国贼的职务 没有在 和约 上签字 5 运动性质 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 6 历史意义 运动促进了中国民族意识的觉醒 激发了中国人民的爱国热情 在运动后期无产阶级成为主力 登上了历史舞台并显示了巨大力量 标志着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 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 从思想上和干部上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做了准备 二 五四精神1 五四精神的基本内涵 爱国 进步 科学 民主 具体表现 忧国忧民 勇于担当 奔走呼号 不怕牺牲 不畏强权 追求进步 个性解放 倡导民主 解放思想 破除迷信 崇尚科学 追求真理 爱国是五四精神的主旋律 2 弘扬五四精神 新的时代赋予五四精神以 解放思想 与时俱进 开拓创新 勇于奉献 的新生命力 作为当代青年 我们必须以此为动力 抓住机遇 勇于改革 破除一切阻碍社会进步的因素 努力学习 努力工作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努力奋斗 真题探源 考点过关 1 自有民国 八年以来 未见真民意 真民权 有之 自学生此举始耳 康有为称赞的 学生此举 指的是 a 谭嗣同就义b 武昌起义c 新文化运动d 五四运动2 下图描述的历史事件最先爆发于 a 巴黎b 上海c 北京d 广州 d c 3 1919年6月 新闻报 载 此次沪 上海 上风潮始由学生罢课 继由商人罢市 近日将有劳动工人同盟罢工 初因青岛外交 后即以释放京师被捕学生 并罢斥曹汝霖 陆宗舆 章宗祥三人为要求条件 这表明 五四运动扩展到上海 学生是运动的先锋 工人已经举行浩大罢工 运动具有反帝反封建性质a b c d d 考点精要 考点二简述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的史实 认识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意义 一 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条件1 五四运动以后 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 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思想条件 2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 使工人阶级队伍空前壮大 五四运动期间 工人运动的发展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阶级条件 3 各地共产党早期组织的成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组织条件 二 中共 一大 的召开1 时间地点 1921年7月23日 上海 后转移到嘉兴南湖 2 主要内容 1 确定了党的名称 2 通过了党的第一个纲领 3 确定党的中心任务 组织和领导工人运动 4 选举了党的中央领导机构 中央局 书记 陈独秀 三 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意义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是中国历史上 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从此 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一成立 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1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革命有了坚强的领导核心 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有了可以依赖的组织者和领导者 中国革命从此在无产阶级领导下 不断向前发展 由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推进 2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使中国革命有了科学的指导思想 中国共产党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思想的政党 把马克思主义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 制定了正确的革命纲领和斗争策略 为中国人民指明了斗争的目标和走向胜利的道路 3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使中国革命有了新的革命方法 并沟通了中国革命和世界无产阶级革命 为中国革命获得广泛的国际援助和避免资本主义的前途提供了客观可能性 真题探源 2014 江西 翻开 谢觉哉日记 1921年6月29日有这样一行字 午后六时叔衡往上海 借行者润之 赴全国 之招 这五个圆圈 谢觉哉后来解释说是 共产主义者 当时他知道这是件大事 怕泄露 只能以圈代意 其中 大事 是指 a 中共 一大 b 遵义会议c 中共七大d 重庆谈判 a 考点过关 1 2005年6月21日 时任中共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在 光明日报 发表署名文章 弘扬 红船精神 走在时代前列 指出 开天辟地 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 坚定理想 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 立党为公 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 是中国革命精神之源也是 红船精神 的深刻内涵 据此分析 红船精神 的形成源自下列哪一历史事件 a 五四运动b 中共 一大 c 井冈山根据地的创建d 红军长征2 它是远方地平线上已经看得见桅杆的那一航轮船 是挣脱母腹的婴儿的第一声啼哭 是林中的响箭 是报春的惊雷 这一席话适合用来咏赞 a 新文化运动的巨大作用b 五四青年的爱国精神c 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意义d 北伐战争的重要影响 b c 考点三知道黄埔军校的创建和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 考点精要 一 国共第一次合作1 合作的历史条件 1 孙中山护法运动的失败及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人运动遭受的挫折 使双方认识到合作的必要 2 孙中山对中国共产党和工人阶级的力量有了新的认识 3 国共两党在民主革命纲领上的相同点 2 合作的政治基础 孙中山提出的 三大政策 3 合作的主要方式 共产党和共青团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 党内合作 4 合作的重要成果 黄埔军校的创建和北伐战争的推进 二 黄埔军校的创建1 时间地点 1924年5月 广州黄埔 2 领导机构 孙中山任总理 蒋介石为校长 廖仲恺为党代表 3 黄埔精神 爱国和革命 4 历史意义 黄埔军校培养了一大批军事 政治人才 为北伐战争胜利进军准备了必要条件 三 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1 北伐目的 推翻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 统一全国 2 北伐对象 吴佩孚 孙传芳 张作霖 3 北伐先锋 叶挺独立团 4 主要战场 湖南和湖北 5 北伐结果 取得了初步胜利 基本上消灭了北洋军阀的主力 6 顺利进军的原因 国共合作 共产党和共青团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工农群众的支持等 真题探源 考点过关 1 胡适回忆说 民 国 十五六年之间 全国大多数人心的倾向国民党 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发生了 a 国民革命b 武昌起义c 红军长征d 西安事变2 国民痛苦 水深火热 土匪军阀 为虎作伥 帝国主义 以枭以张 本军兴师 救国救民 总理遗命 炳若晨星 根据所学知识推断 这些句子最有可能出自 a 武昌起义告示b 五四运动传单c 北伐战争誓词d 抗日战争标语 a c 3 以孙中山为核心的国共两党领导人 运用高超的政治智慧 建立了国共两党联合统一战线 创造性地实行了政治改革和军事改革 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特点的民族独立和民族解放的道路 这里所说的 国共两党 建立 联合统一战线 的主要目的是 a 推翻君主专制统治b 打倒列强和北洋军阀c 同心携手抗战救国d 实现社会主义的理想 b 考点四了解南京国民政府成立的主要史实 1927年4月 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 右 派发动 四一二 反革命政变 4月18日 在南京成立 国民政府 国民党南京政权是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的 由国民党一党专政的反动政权 考点精要 2015 山东威海 黄埔军校的校门上有 升官发财请往他处 贪生畏死勿入斯门 的对联 在发生了一个事件之后 有人将对联中的 请 和 勿 进行了调换 你认为这一事件应是 a 誓师北伐b 国民政府由广州迁往武汉c 北伐军攻克武昌d 蒋介石 汪精卫等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 真题探源 d 某日某报刊登政府 宣言 称 依据中央政治会议决议 于四月十八日在南京开始办公 南京地位在党务上 政治上 军事上 地理上均较武汉重要 定都以后 本政府所负领导国民革命与建设民国之责任愈益重大 据此可知 该政府为 a 中华民国临时政府b 北洋军阀政府c 南京国民政府d 南京伪国民政府 考点过关 c 考点五知道南昌起义 讲述朱德和毛泽东井冈山会师的故事 了解中国共产党创建工农红军和农村革命根据地的意义 一 南昌起义1 时间 1927年8月1日 2 意义 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揭开了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序幕 是中国共产党建立自己领导的军队的开始 二 井冈山根据地的建立1 背景 1927年9月 毛泽东领导并发动了湘赣边界的秋收起义 由于大城市敌人力量强大 毛泽东等放弃了会攻长沙的计划 作出了向农村进军的决定 2 过程 1927年10月 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的部队来到井冈山 进行游击战争 开展土地革命 建立革命政权 到1928年2月 初步建立起以宁冈为中心的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3 地位 中国共产党建立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考点精要 4 意义 它点燃了中国革命的星星之火 开辟了一条 农村包围城市 武装夺取政权 的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 创建了中国革命的第一个红色政权 锻造了一支体现无产阶级性质的新型人民军队 确立了我们党依靠群众 宣传群众 组织群众 武装群众的群众路线 培育了以坚定信念 艰苦奋斗 实事求是 敢闯新路 依靠群众 勇于胜利为主要内容的井冈山精神 井冈山革命斗争开启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伟大进程 成为中国革命不断走向胜利的光辉起点 三 创建中国工农红军的意义首先 中国共产党有了在自己绝对领导下的坚强的革命武装 中国人民拥有了一支与自己血肉相连的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新型人民军队 第二 红军的建立捍卫了根据地红色政权 对巩固和扩大根据地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四 井冈山会师1928年4月 朱德 陈毅率领南昌起义的部分队伍来到井冈山 与毛泽东的工农革命军会师 会师后 队伍改编成工农红军第四军 壮大了革命队伍 巩固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例1 2015 江西南昌 下图所示建筑为原江西大旅社 在这里 a 打响了辛亥革命第一枪 吹响了共和的号角b 宣告了中国共产党成立 揭开了革命新篇章c 树立了武装斗争的旗帜 创建了人民的军队d 建立了第一个红色政权 开辟了革命新道路 例2 2015 江西 某班同学为一些地方设计 历史名片 宣传语 下列适用于井冈山的是 a 辛亥首义 共和号角b 五四中心 风云新途c 八一枪响 军旗升起d 革命摇篮 红军故乡 真题探源 c d 1 它在全党和全国人民面前树立起一面革命武装斗争的旗帜 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地领导革命战争 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始 这里的 它 指的是 a 武昌起义b 北伐战争c 南昌起义d 井冈山根据地建立2 一幅油画作品 描摹的是一个经典瞬间 记录的是一段峥嵘岁月 下图描述的革命故事发生在 a 北伐战争的战场上b 中国革命的第一个根据地c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路上d 中华民族抗日战争的前线 考点过关 c b 3 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 习近平用 五个创造性地 总结了毛泽东在党的历史上的重要贡献 强调毛泽东 创造性地解决 了中国革命的道路问题等 这里所述 创造性的革命道路 是指 a 建立统一战线 走与革命阶级联合革命的道路b 农村包围城市 最后夺取全国胜利的革命道路c 开展土地改革 彻底消除封建剥削制度的道路d 学习苏联模式 开展大规模工业化建设的道路 b 考点六讲述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故事 体会红军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认识中国革命历程的艰难曲折 一 原因 负责军事指挥的博古 李德等人执行王明的 左 倾路线 致使红军第五次反 围剿 失败 被迫实行战略转移 二 时间 1934年10月 1936年10月 三 中央红军长征经过 冲破四道防线 渡过湘江 进军贵州 遵义会议 四渡赤水 打乱了敌人的追剿计划 巧渡金沙江 跳出敌人包围圈 强渡大渡河 飞夺泸定桥 爬雪山 过草地 冲过腊子口 会师吴起镇 四 胜利 1936年10月 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会宁会师 五 意义 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红军的企图 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 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考点精要 六 长征精神 长征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主要内涵包括坚定的革命信念和乐于吃苦 不惧艰难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勇于战斗 无坚不摧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团结友爱的集体主义精神 七 遵义会议1 时间 1935年1月 2 内容 总结了第五次反 围剿 失败的教训 结束了 左 倾冒险主义在中央的统治 解决了当时迫切需要解决的两大问题 军事和组织问题 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主张 确立了毛泽东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 3 意义 遵义会议是中共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自己的路线 方针和政策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