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扬先抑.docx_第1页
欲扬先抑.docx_第2页
欲扬先抑.docx_第3页
欲扬先抑.docx_第4页
欲扬先抑.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欲扬先抑教学实录郑州市第76中学 吴瑶一、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大家好,欢迎来到语文课堂,最近发现大家对作文有更高的要求,今天我就给大家讲个非常厉害的法宝,它叫欲扬先抑这一写作技巧, 师:今天我们的课程从两个方面学习,首先要理解什么是欲扬先抑?又有什么作用?在掌握了欲扬先抑的概念及其作用的基础上,我们要学着运用这一技巧形成文字。在开始学习这一写作技巧之前呢,我想和各位分享老师前几天的一个亲身小经历。 师:话说前几日,是老师奶奶的八十大寿,奶奶的孩子们分别从全国各地赶来了祝寿,寿宴上,我们祝福奶奶;我这样祝福奶奶;福如东海大,寿比南山高。哥哥并不示弱,他说;幸福征寿考,大年享升平。姐姐这样祝福奶奶;仙鹤千年寿,苍松万古春。奶奶听了非常高兴。然而这个时候,我们家淘气的妹妹竟说出这样一段话,我们来看看:这个老妪不是人。(师问)老妪是什么意思?(生答)是老妇。就是我的奶奶,这时奶奶脸色就不好看了,接着她又说了:九天仙女下凡尘。(师问)说奶奶是什么呀?(生答)是仙女。奶奶这时候挺高兴的,接着她又说了:儿孙各个都是贼。不说奶奶了,又说我们,我们肯定不乐意了,这时候她又说了:偷得蟠桃献至亲。(师问)我们这些贼都干嘛去了?(生答)偷蟠桃。(追问)献个谁呀?(生答)给奶奶,希望奶奶寿比南山长命百岁。这时候,奶奶听了特别开心,给她奖了一个大红包,我们都特别羡慕她。 师:你们觉得这里运用了一个什么样的写作技巧啊?(生答)欲扬先抑,这些红色字体是抑,黑色字体是扬。二、回顾经典,技法阐释 师:在我们的文学作品当中,其实也有类似的技巧,在这我给各位选择了我们七年级曾经学过的一篇文章蝉,接下来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这篇文章,你看看能否找出这样的一种写作技巧,并试着在文章中做出标注。 师:大家找到了吗?你们拿到一篇文章的时候,首先会思考什么呢?文章的内容还是中心?(生答):中心。(师追问):小思写的这篇蝉的中心是什么呢?(生答):蝉的生命力。(师追问):通过展现蝉的生命力,来怎么样呢?(生答):来赞扬蝉。(师追问):还有呢?来表现一个怎样的情感呢?(生答):蝉的生命的短暂,但是它却好好的活着,那么通过展现蝉生命的意义,来告诉我们不管生命再短暂,也要好好活,有一种振奋人心的力量。(师问):那么作者是如何写的呢?他直接写了蝉生命很短暂吗?有没有直接写?如果没有,他通过什么方式呢?(生答):欲扬先抑。(师问):他先写了什么?(生答):对蝉声音烦。(师追问):原文里有什么词来展现的?(生答):聒聒不休。(生答)一听就烦,聒噪。(生答):病蝉弱小。(师问):作者是如何点题的?我们说欲扬先抑,抑点在哪里呢?(生答):前面是抑,后面是扬。(师问)那么你觉得什么是欲扬先抑?(生1答):欲是想,扬是赞扬,要肯定它。(师总结):要写一个东西,想要赞扬它的时候,要先贬低它,然后来更加要赞扬它,要先用曲解的态度,贬低和否定它的写作手法。(师明确):你会觉得有点繁琐,我们作一个简单的图示来明确了解,(幻灯片展示):欲扬先抑,欲是?(生齐答)想要干什么;扬是褒扬、肯定。三、迁移阅读,技法功效 (师引导):先贬低否定,我们在了解了欲扬先抑的概念之后,我们再来看另一篇文章面馆老板,看看是否也存在欲扬先抑这一手法。 师:先自己独立思考并圈画出来,小组内互相交流一下。(师台下提示):有的同学就运用了我们回顾蝉时的学习方式来阅读。(师问):这篇文章里面有没有运用?(生齐答):有。(师补充):刚才漏说了一点,我们欲扬先抑中写“抑”是为了什么?(生答):为了推动扬。(师追问):作者写文章的时候,他的重点应该放在哪里?(生齐答):扬。(师顺势引导):所以我们自己写文章的时候,也要分清重点。你们刚刚拿到面馆老板会先看什么呢?(生答):中心。(师追问):它的中心是说谁?(生答):面馆老板。(师追问):结合文章内容,试着分析这个人物。(生答):他和蔼可亲。(师追问):作者上来直接写?那他是怎么写的?(生答):先说他的声音像什么一样?像鸭子一样嘎嘎叫,特别难听。后来发生一件事情后,对他的态度发生了转变。(师追问):如果我上来就写这个老板声音娓娓动听、心地善良、特别有钱;和作者通过前面很多铺垫再来写,你觉得哪个效果更好?(生齐答):作者这个效果好。先说老板不完美的形象,毕竟人无完人,总得有点儿缺点。(师追问):你觉得好在哪儿?(生答):突出人物的形象,也可以使人物更加丰满。(师):我们在明白了欲扬先抑的作用,我又有了问题,作者通过怎样由抑点转变到扬点的?(生答):过渡段。(师):哪一段?你们再读一下,读完你的脑子会想到接下来发生什么事?(生答):设置悬念,吸引读者的兴趣。四、技法点拨、实战演练(师总结):我们在写作文的时候,可以学习这一点,再情感发生变化的时候,我们也可以用过渡段让读者跟着我们的情感一起变化。同学们在写作文的时候,有这样一个现象:写一篇四五百字的文章,前300字都是在写人物的种种不好,如:长相难看、声音难听等等,突然来了一个变化,就发生情感转变,草草结束。(生抢答)结尾太仓促了。(师追问)所以我们在写作文时要注意什么?(生抢答):注意详略,详写的是扬,略写的是抑。(师明确):对,要详略得当。这是我们写作时应注意的问题。我们再次回头看看这两篇文章,你是否能从中找出这两篇文章的共同点?(生):都运用了欲扬先抑这一写作手法。(师引导):我们在写一篇文章的时候,首先你要?(生抢答);明确文章的中心。(生答)作者写作的时候,并没有上来就告诉我们文章的中心,而是选取一些事例。(师追问):这些事例里面肯定存在?(生答):扬点和抑点。(师追问):那么这个顺序呢?(生答):先抑后扬,并且抑点和扬点要注意过渡,过渡要自然,抑点扬点篇幅要详略得当。 (师):你总结得非常到位。如果让各位同学运用这个欲扬先抑这一技巧来写,你们会有怎样的思路呢?(让学生合作交流总结,并板书出结构图)(生总结):先明确主题,搜集有关抑点和扬点的素材,并通过一个过渡段,巧妙地使情感发生转变。(师追问)写完扬点就结束了吗?结合这两篇文章的结尾,有没有发现什么规律?(生答)有,结尾再次点题。 (师总结):(幻灯片展示):来看这两篇文章,“抑”点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考虑?(生答)外貌、性格、声音。(师追问)“扬”呢?(生答):人物的品质。(师追问):作者选取的事件有什么讲究?(生答):一定要突出,非常典型才行。(生答):我们还需要选取一个过渡段。刚才学的面馆老板,它采用的过渡方式是“直到有一天.”这样起设置悬念作用的段落。(师追问):如果我把这句话改成一个模式“虽然.但是”行吗?(生答):可以,这是关联词。(师明确):因此过渡段除了可以通过设置悬念来实现,还可以通过套用关联词。我们已经掌握了这一写作技巧,接下来请同学们试着去写一写,运用欲扬先抑这一写作手法来写一个人或物,200-300字左右,可以模仿这两篇例文来写,扬点可以先用提纲形式。学生习作: (师):有的同学已经写得差不多了,这位来试试。生:题目我的小熊在世界生活着一只紫色的小熊。他性格古怪又爱哭,遇到什么事,动不动就不开心,还不停哭闹。他身边的朋友都说他娇气,不喜欢与他相处。可就在一个寒冷的夜晚,他孤独地走在一条黝黑的小路上,这时他看到街边一个身着单薄衣服、面如土色的乞丐,他走上前去给了他一些食物,并且说了些安慰的话。然当他的朋友知道了这件事之后,都改变了对他的看法。从此,大家愉快地和他一起玩耍。 (师):你能告诉我这篇文章的主题是什么?(生):看一个人不要只看他的一面,要看善良的一面。(师):这个立意很正面,不错。哪位同学可以谈谈你的听后感?(生答):她先描写主人公性格古怪、没有朋友,通过帮助一位乞丐,体现人物善良的品性。(师)你总结得很全面,我觉得她的过渡段写的有些仓促。谁有好的建议?(生答)可以套用固定句式。比如说;直到那一天,发生了一件事.接下来就要写发生了什么事。(生答)我觉得在扬点方面:主人公帮助乞丐一事中,可以添加一些细节描写。例如:动作、心理、语言、神态等,把细节再修改一下。在座的同学还有写完的吗? (生):我写了一只小狗:童年的时候,邻居家新买了一只狗。有天去他家玩,一进门,小狗见了生人来,就咬了我一口,至今脚脖上还有那道痕迹。回头再看小狗的眼神,还是特别凶。从此以后,我就讨厌起了狗,感觉它非常凶猛且难以接近。直到有一天,在上小学的路上,我看到一只导盲犬带领盲人过马路,它在前面走着,盲人一步一步地在后面跟着。那时候我特别感动,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狗是人类最忠诚的朋友,我们应该保护它,让它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 (师):你是一个非常善于观察生活的人。我觉得有一点特别好,在结尾处你讲了自己的想法,也与文章的中心贴近。其他同学通过这两篇文章的分享有什么收获或建议吗?(生):我觉得结尾有些仓促。点题很重要,建议采用抒情、议论等表达方式。(师):还有哪位同学写完了? (生):我写的是一个季节。冬在不知不觉中来到,我身上的衣服一件件加厚,因此我的活动越来越不方便,有时候想动的时候就怪这个季节,为什么会有冬天?有一天突然下了大雪,天地在一夜之间变成了穿白棉袄的老人,人们与他玩耍,我们身上的衣服好像也没那么重了,冬季带给我们的快乐是超越了衣服带给我们的束缚,所以事物都有两面性,都有美丽的一面。(师):你站在了客观的角度,看待这个世界,你是个爱思考、有深度的男孩子!谁来谈谈感受?(生答)天地和老人照应得不太好。可以是:天地穿上了一件白色的棉袄,圣洁而美丽。(师)我相信再修改一下会更好。 (生):我写的是我班同学:他是一个高个子男生,看他的時候总被它俯視。因为种种原因不想和他交往,有一天發生這樣一件事,使我改变了对他的看法。那是地理课刚下课,我有个问题沒搞明白,想问老师时,发现老师已经走了。在和他同桌之前就知道他地理很好,但担心別人對我們男女间得交流有异样得看法,便不敢和他讨论問題。通过讨论问题之后,感觉他挺好,以后我发现不要对一个人仅抱持固有的态度,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 (生抢答):老师,我觉得她的这篇文章中,没有把這男孩的抑点写透彻,欲扬先抑手法体现得不明显。(生抢答)我认为在扬点部分,男孩子给我题的时候,可以多些细节上的描写.(师助学)比如:他给你讲题的時候,一个肯定的眼神、几句详细地讲解,能感觉到他的形象更加高大,也帮助你拉近了与地理知识之间的距离,同时收获了友情。结合你的感受,试着去改一改。(修改习作) 修改“导盲犬帶盲人过马路”:直到有一天,我上学的时候,在马路边看到一个导盲犬正在带着盲人过马路,盲人手里紧紧攥着那条绳子。导盲犬看到绿灯亮的时候,就带着盲人一步步向前走,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