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孟子二章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掌握重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用法和意义。(2)学习文章在论证过程中所运用的各种论证方法。(3)了解孟子的政治思想。2、过程与方法(1)熟读课文,把握文章的基本内容。(2)通过比较阅读,理解孟子的理想。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让学生明白“舍生取义”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道理,培养他们高尚的情操。教学重点 学习文章在论证过程中所运用的 各种论证方法。教学准备准备好多媒体课件。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嗟来之食”的故事。二、自读感知,整体把握1、请一位同 学诵读鱼我所欲也,其他同学认真听。在聆听的过程中注意发现读音、句读的差错,标记出来以便纠正。2、自由朗读课文,结合注解 初步感知课文,标记出有障碍的字、词、句。讨论解决。3、内容概述:孟子要求人们,无论在任何情况下,都要像贤者那样,把“义”放在首位,必要时还应该做到“舍生取义”。三、合作交流, 解读探究1、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怎样提出来的?为什么不直接提出来?【提示】中心论点是:“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这个论点是由“鱼”和“熊掌”的比喻引出来的。先设比喻而后提出论点,这是因为“鱼”与“熊掌”是人人皆知的美味,而“熊掌”是其中更为 美者。二者不可兼得,取其中之最美者合乎情理也符合逻辑。由此及彼,由浅入深,引出“生”与“义”的论题来,自然,明晓。2、论点提出后,是怎样论证的?【提示】提出“生与义不可得兼,则舍生取义”的论点后,首先从正面指出人之所以能“舍生取义”,是因为人皆有“欲生不为苟行,恶死有所不避”的思想。然后再从反面说明,如果人只是欲生恶死,那么什么事都可能做得出来;可是事实上,“义”超过了“生”,所以人能够不贪生,不避死。这种羞恶之心,人人皆有,贤者更能保存而不丧失。接着举例说明,人即使在饥饿时仍有羞恶之心,自古以来就宁死不食“嗟来之食”的人。最后,文章陡然一转,“向为身死而不受”,现在“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又是为了什么呢?难道是“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欤”?先前为了“义”可以“舍生”,现在却为了高官厚禄和物质享受就舍掉了 “义”,这种行为不是应该停止吗?3、文章主要用了哪些论证方法和修辞手法?运用了比喻、对比的论证方法和排比的修辞方法。比喻。“舍鱼而取熊掌”是一个巧妙而贴切的比喻,它恰当地说明了在人们所喜爱的两件事不能同时并得的情况下,就必须择优而取。“一箪食,一豆羹”也是比喻,说明饮食对饥饿者虽然重要,但不合乎礼义也宁死不食,从而证明了“义”重于“生”,突出了主题。对比。生和义比,义此生更可贵;死与不义比,不义比 死更可恶。又用假设方式与事实做对比,赞扬了舍生取义的人。最后用“不食嗟来之食”与“不辨礼义而受万钟”做对比,赞扬了舍生取义的精神,批判了那些只贪图荣华富贵而不顾礼义廉耻的权贵们。这就起到了突出中心思想的作用。排比。通篇皆是。既有助于逐层深入分析,又能增强文章的气势和论辩力量。四、课内小结 人人都知道“义”比“生”更可贵,“不义”比“死”更可恶 ,然而只有贤者能把这一主张贯穿于他人生实践的始终,而一般人由于受环境的牵制,往往会改变初衷。因此,孟子的教诲就愈加地可贵。五、课堂跟踪反馈夯实基础,做课后练习题。第二课时一、温故知新快速回顾与作者有关的文学常识。二、合作交流, 解读探究1、自读课文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利用工具书解决生字词,疏通课文。2、研读课文,思考下面的问题:(1)文章列举了六个历史人物,他们有什么共同点?作者举例想要说明什么? (2)请你举出古今中外同类型的例子。(3)文章2、3节通过正反两个方面的道理论证,要阐明的道理是什么 ?(4)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5)文章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提示】(1)都出身贫贱,经历磨练都都大有作为。想说明的是:要想成才必须经过磨练。(2)如:韩信、爱迪生、诺贝尔、居里夫人等。(3)个人成才和国家存亡都有经历磨练。(4)生于忧患,死于安乐。(5)举例论证、道理论证。 三、总结反思,拓展延伸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版核能设备安全运行维护与保障服务合同
- 2025版强弱电施工验收与保修合同范本
- 2025版城市地下综合管廊防水施工合同规范范本
- 二零二五年度购物卡定制化礼品卡设计合同
- 2025版报废车辆交易及拆解服务合同范本
- 二零二五年绿色节能建筑包工包料施工协议
- 二零二五年度版企业间保密保密协议范本正规范
- 二零二五年度房地产技术咨询服务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建筑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
- 洗浴中心合同纠纷管理规章
- 全国中学教师《初中数学》说课教学比赛-主题:《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说课-一等奖课件
- 2024年工会财务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
- 26个英语字母描红练习(素材)-小学英语
- DL∕T 686-2018 电力网电能损耗计算导则
- 糖尿病医疗广告宣传指南
- 2023年河南省中考数学试卷及答案
- 中外民歌欣赏(高中音乐课件)
- Revit-基础教程课件
- 大学美育(第二版) 课件 第五单元:书法艺术
- 消防工程技术咨询合同
- 从《史记》看司马迁的命运观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