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藤萝瀑布》说课稿.doc_第1页
《紫藤萝瀑布》说课稿.doc_第2页
《紫藤萝瀑布》说课稿.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赏析隽雅华章,领悟人生哲理 谈紫藤萝瀑布教学设想湖北省宜都市外国语学校 裴成蓉尊敬的各位老师:大家上午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赏析隽雅华章,领悟人生哲理-也谈紫藤萝瀑布教学设想。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生学情等六个方面谈谈我对著名作家宗璞的散文紫藤萝瀑布内涵的理解和教学设想。 一、说教材 紫藤萝瀑布是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第一课。本单元的课文以人生为主题,都是抒写人生感悟的精彩篇章,是作者对人生的憧憬、体味和思考。五篇课文分别从不同的方面、用不同的题材回答了“怎样走好人生之路”这一问题。从“编者文本”的角度来看,“在反复诵读、整体把握课文内容,领会作者写作意图的基础上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加深对人生的理解和感悟”,应是本单元课文学习的主要内容。叶圣陶说“教材是个例子”。紫藤萝瀑布就是一篇典范的写景抒情散文,作者巧妙地把写实与写意、写景与抒情结合起来,充分捕捉紫藤萝这个物象所兆示的内在意蕴,抒发对美之本质深度的追求,对生命意义执著的拷问。无论整体上的谋篇布局还是局部的景物描写,无论是多种修辞手法的运用还是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都可以堪称为引导学生阅读和写作此类文章的典范。都说,宗璞的散文情深意长,含蓄隽永,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和审美价值。本文的描写语言正是这样。写花瀑,“不见其发端”、“不见其终极”、“不停的生长”,既表现了花繁花盛,也隐含着生命的长河无休无止的意蕴;写花朵儿,“彼此推着挤着,好不活泼热闹”,既突出花的勃勃生机,也表现了生命的喜悦之情。孙犁曾赞扬宗璞的语言:“宗璞的文字,明朗而又含蓄,流畅而有余韵,于细腻之中注意调节可以说是字字锤炼,句句经营。”这是切中肯綮的评价。二、说学情对于刚刚跨入中学的七年级学生来说,新的学习环境,新的学习内容,新的学习方法,新鲜而刺激,既有好奇,也是挑战,更是阅读领悟的转折。在开启学生初中语文学习大门之时,培养学生语文学习兴趣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显得尤为必要。教师在教学中要有计划地培养,有意识地引导。七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主阅读,能够初步感知文章的内容和情感,然而本文的写作背景较为特殊,叙述的是十年文革期间的故事,由于时空距离的隔绝,特殊而敏感的历史背景,鲜有文章翔实介绍,学生对这段特殊的历史一无所知,如此,自然加大了学生认知理解文本的难度,所以教师要适时灵活地补充助读资料,帮助学生了解背景,深刻领会文本的内涵。三、说教学目标 新课标要求“要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课文,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了解常用的修辞方法,体会它们在课文中的表达效果;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 紫藤萝瀑布的文字丰富多彩,氤氲生辉,精妙传神,不仅是学生学习语言的范本,还能给予学生诗的意境享受,启迪他们的思想。根据本单元要求“要整体的把握课文内容,用心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并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思考人生的大问题”,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设定为三点:1、流畅、有感情地诵读课文,品味、赏析课文中生动形象的语言;2、理解、学习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和散文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3、探究、体会作者从景中感悟人生哲理,学会正确对待生活的坎坷,乐观面对生活,提升自己人生的品质和价值。四、说教学重点、难点紫藤萝瀑布是一首歌,宁静和喜悦的情感中回旋着深沉的旋律;紫藤萝瀑布是一幅画,辉煌与紫色的梦幻里描写了生命的色彩。但是七年级学生对写景抒情散文接触较少,初次阅读此类文章,学生会觉得难度较大,无从下手。于是,我将教学重点放在有感情地反复诵读,揣摩重点词句的表现力上。学生对抒情散文的认识易停留在写景表面上,对情景交融、托物言志的写法理解也有一定难度,因此,本文的教学难点就在于探究、体会作者从景中感悟人生哲理,深化对人生的思索。五、说教法、学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为完成本课的教学目标,突出重点,有效地突破难点,教法上,我主要采用情境感染法和知人论世法。1、情境感染法。借助多媒体手段,把文字、图片、音乐巧妙结合,创设情境,以情境拨动孩子心灵的琴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知人论世法。“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只有知其人、论其世,才能正确地把握文学作品的思想内涵。通过作者简介、创作背景资料补充、文章片段的节选,适时的“知人论世”,帮助学生了解作者特定的写作背景和写作目的,从而准确把握住文本的主旨,达到对文本的深刻理解,进而击破难点,实现课堂的有效教学。学法上,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进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主要采用标记批注法和美读感悟法。1、标记批注法。“不动笔墨不读书。”标记批注是本单元的学习要求,它将读、思、记、写等有机组合。标记关键词句,批注读后所得,是学生阅读应该养成的习惯,也是提高语文学习能力的妙招之一。2、美读感悟法。新课标强调要把琅琅的读书声还给课堂。“三分文章七分读”。美文更要美读,我将读贯穿课堂始终,并设计不同的朗读形式,通过深情朗读,将文中语言化为自己的心声,赏花品情,感悟美好。六、说教学过程本节课,我设定了五个教学环节。一、创设情境,联想激趣;二、赏题入文,整体感知;三、品读赏析,授生以渔;四、揣摩深思,凸显主旨;五、启迪思考,感悟生命。第一环节,从欣赏傲首绽放的野菊花入手,感叹生命就是一个奇迹,一花一草都会触发我们的联想,拨动我们的情弦,从而引入女作家宗璞的美文。这个环节,意在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创设愉悦的欣赏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课堂热度,为课堂学习做好铺垫。第二环节,首先播放紫藤萝美图,学生谈看后感受。然后紧扣文题质疑,紫藤萝是一种花,可为什么文章题目却是紫藤萝瀑布呢?接着用多媒体展示“瀑”的写法和意思,交流得出文章的题目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和瀑字的形义结合,就让这树茂盛、生趣盎然的紫藤萝花尽现眼前。题为文之眼、篇之魂,品文先品题,在阅读教学中,巧妙地引导学生抓住标题解读文章,必将大大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第三环节,首先让学生默读课文,把描写紫藤萝茂盛和生机的句子画上记号。抓住这句话的关键词或者修辞手法来赏析,做好标记和批注。然后让学生用“我欣赏的描写紫藤萝的句子是 ,我喜欢的理由是 ”的句式说话,教师随机点拨。在学生说话的同时,教给学生深情朗读的技巧,把最能表现花的繁茂和生机的关键词重读,变化语速,投入自己的感情,将文中语言化为自己的心声,就能读出韵味。接着教师提问引导学生关注作者是抓住哪几个方面描写盛开的紫藤萝的?按什么顺序来写的,从而小结方法,学习借鉴。这样美文美教,读赏融合。学生自主品读欣赏,教师适时引导点拨,课堂当场倾诉交流,既赏藤萝花之盛,又品汉字之妙,还学描写之法。第四环节,首先抛出问题:如此繁茂、如此生机的紫藤萝,10多年前是什么样的?引导学生对比阅读,由花及人。接着切入资料,多媒体展示本文的写作背景和宗璞哭小弟的文章片段。然后让学生合作交流:“焦虑悲痛的心情,为什么突然会宁静,喜悦呢?花到底给了她什么启示?人和花有什么相似之处呢?”从而探究明理:“生命如花,永无止境。”所以应该振奋精神,以昂扬的斗志投身到学习中、事业中。最后学生用高亢的声音齐读出这种坚定、振奋和昂扬,教师顺势指出文章的表现手法就是“托物言志”。情从景出,议从景出,这才是好文章!这个环节通过比较阅读,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和把握;引导品味语言,把学生引到字里行间去,深刻体会蕴涵其中的思想情感;巧用资源,穿插引进背景、文章资料,有力推进学生对文本的深度理解,有效提高阅读的质量和表达能力。第五环节,首先教师延伸过渡:“生命里有什么过不了的坎呢?只要我们做生活中的有心人,万事万物都会给我们启迪,助我们前进。”接着教师率先示范,然后让学生静静回想感动的瞬间,在优美的音乐声中和大家一起分享。教师深情叮嘱:“紫藤萝谢了再开,野菊花迎风而舞,梅花笑傲风雪,蒲公英勇敢飞翔,遭遇不幸,大自然的花草都挺过来了,作为人,我们更不能畏惧人生中的挫折坎坷,而应直面困难,积极进取,这样我们才会成为这生命长河中一朵灿烂的浪花。”最后学生齐读台湾作家杏林子的名言,结束新课。这个环节,教师示范引路,学生学以致用,在触及灵魂之时领悟升华,在“潜移默化”之中“润物无声”。五个教学环节,环环相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