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曹妃甸新区简介.doc_第1页
唐山曹妃甸新区简介.doc_第2页
唐山曹妃甸新区简介.doc_第3页
唐山曹妃甸新区简介.doc_第4页
唐山曹妃甸新区简介.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唐山曹妃甸新区简介曹妃甸位于唐山南部沿海、渤海湾中心地带,原本是一个东北、西南走向的带状沙岛,为古滦河入海冲积而成,因岛上曾建有曹妃庙而得名。2005年10月成立曹妃甸工业区党工委、管委会,2008年10月经河北省委、省政府批准组建曹妃甸新区。新区现辖“两区一县一城”,即曹妃甸工业区、南堡开发区、唐海县和唐山湾生态城,规划面积1900多平方公里,陆域海岸线约80公里,常住人口约22万人。曹妃甸工业区是新区的龙头,也是产业聚集的核心区,规划面积380平方公里,其中陆域310平方公里,水域70平方公里。南堡开发区是1991年成立的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面积412平方公里,重点发展盐化工和海洋化工,拥有亚洲最大的南堡盐场和国家大型化工企业三友集团,将建成国际性盐化工和海洋产业集聚区。唐海县是兼有国有农垦体制的建制县,总面积960平方公里,下辖13个场(镇)、1个临港产业园,农业生产基础较好,滨海湿地资源独具特色,将建成现代农业产业化基地、曹妃甸循环经济产业链配套深加工基地、曹妃甸新区后方服务保障基地和国际休闲旅游胜地。唐山湾生态城是唐山城市双核之一,也是曹妃甸新区生产生活服务基地,规划面积150平方公里,起步区30平方公里,未来将形成100万人口规模,建成新区的政治、文化、科技、金融、商贸中心和国际知名的生态城市、全球低碳宜居示范城市。曹妃甸水深岸陡,不淤不冻,岛前500米水深即达25米,深槽达36米,是渤海最深点;30米等深线水域东西长约6公里、南北宽约5公里,是渤海沿岸唯一不需开挖航道和港池即可建设30万吨级大型泊位的天然港址。由曹妃甸向渤海海峡延伸,有一条水深27米的天然水道直通黄海。水道和深槽的天然结合,形成了建设大型深水港口无与伦比的优势,使曹妃甸成为“钻石级”港址。曹妃甸毗邻京津两大城市,距唐山市中心区80公里,距北京220公里,距天津120公里,距秦皇岛170公里,距唐山湾国际旅游岛30公里,滨海大道直达唐山湾国际旅游岛。交通便利发达,铁路有京山、京秦、大秦等国铁干线东西贯通,迁曹、唐遵、卑水、汉南、滦港等国铁支线南北相连;唐曹高速与京沈、唐津、唐港、沿海、唐承高速互通;曹妃甸港区矿石、原油、煤炭和散杂货、集装箱等码头实现了国内国际通航。从国际海运看,距韩国仁川港400海里,距日本长崎680海里、神户935海里,与矿石出口国澳大利亚、巴西、秘鲁、南非、印度等国海运航线十分顺畅,构成运输便捷、成本较低的海陆一体化的交通运输体系。曹妃甸拥有丰富的原盐、石油、土地和水等资源,发展工业所依赖的资源组合条件较好。区域内原盐年产量达到200多万吨;新近探明石油储量10亿吨以上,储量之大、油层之厚、油质之优为中国多年所少有;浅滩、荒地面积1000多平方公里,为临港工业和城市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建设用地;水资源充裕,引滦河9.5亿立方米入唐供水系统为主水源,引桃林口水库3.92亿立方米入唐供水系统为辅助水源,正在谋划建设日产100万吨以上的超大型海水淡化基地,不仅可满足本区域用水需求,而且可以实现向北京等周边地区供水。曹妃甸腹地华北、西北、东北地区物产丰富,尤其是环渤海地区产业布局集中,经济基础雄厚。直接腹地唐山市工业历史悠久,被誉为“中国近代工业的摇篮”,已形成煤炭、钢铁、电力、建材、机械、化工等重化工业产业群,是全国重要的能源、原材料基地。人力资源丰富,尤其是从事机械加工、装备制造等方面的技术工人数量大、水平高。京津的巨大人才储备和强大的研发能力也为曹妃甸开发建设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技术支撑。曹妃甸从1992年开始谋划论证,先后组织交通部中交水运规划设计院、水利部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国家海洋局勘测环评中心等30余家甲级设计、勘测、科研单位,完成了50多项工作成果和科研课题,聘请14名院士,组织各类会议100多次,邀请专家、学者3500多人次,对工作成果和科研课题进行论证、研讨和优化,为国家科学决策提供了大量科学翔实的依据和定性结论。2004年底国务院原则通过了包括曹妃甸进口矿石码头、原油码头在内的渤海湾区域沿海港口建设规划。2005年初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复首钢实施搬迁、结构调整和环境治理方案,首钢正式落户曹妃甸。2005年10月曹妃甸被列为国家第一批发展循环经济试点产业园区。2006年3月曹妃甸被列入国家“十一五”发展规划。2008年1月,国务院正式批准曹妃甸循环经济示范区产业发展总体规划。2009年3月,国家批准唐山暨曹妃甸为国家级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试验区。以2003年3月修建通岛公路为标志,曹妃甸正式拉开开发建设序幕。经过短短7年的时间,取得了巨大成就,引起了世人瞩目。截止2010年底,曹妃甸新区累计投入开发建设资金3000多亿元,其中曹妃甸工业区累计投资2051亿元。曹妃甸正在成为环渤海地区发展的新引擎和新的增长极。随着曹妃甸建设的逐步展开,各项规划编制取得了重要成果。曹妃甸循环经济示范区产业发展总体规划获国务院批准,确定曹妃甸功能定位为:能源、矿石等大宗货物的集疏港、新型工业化基地、商业性能源储备基地和国家级循环经济示范区;唐山港总体规划付诸实施;曹妃甸循环经济示范区产业发展总体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曹妃甸循环经济示范区近期工程区域建设用海总体规划、曹妃甸循环经济示范区中期工程区域建设用海总体规划获国家正式批复;曹妃甸工业区循环经济试点实施方案通过省发改委审核。现代港口物流、钢铁、石化、装备制造等产业发展框架及招商导向研究已经完成;工业区综合服务区起步区、北区和甸头区等控制性详规及道路、给排水、供热、燃气等市政专项规划全面完成,为科学有序开发建设创造了条件。曹妃甸水、电、路、讯实现基本配套,为产业聚集创造了条件。通路工程:目前,对外连接的区域性路网框架初步形成,与京山、京秦、大秦等国铁干线和京沈、唐津、唐港等高速公路及102、205、112等国省干线公路相连接,构成了便利的现代交通运输网络。青曹公路、唐曹高速、迁曹铁路、司曹铁路陆续竣工通车,滦曹公路、滨海大道正在加紧建设;全长553公里的张唐铁路(张家口唐山曹妃甸)开工建设,将打通曹妃甸至内蒙古、西伯利亚的能源大通道,对于拓展我国能源、原材料市场,提升环渤海地区港口整体功能,保证南北方能源原材料供求平衡和经济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市政道路建设总里程达到250公里,形成由准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支路路网构成的快速、便捷的内部交通体系。供水工程:近期年供水能力8200万吨,远期1.8亿吨;正在建设日产5万吨以上的海水淡化工程,远期海水淡化能力达到日产100-150万吨,完全可以满足工业区日益增长的供水需求。供电工程:供电一期110千伏线路2005年7月开始供电,二期220KV变电站2007年底竣工。造地工程:通过填滩造地,工业区和生态城已形成陆域面积200多平方公里,并同步进行土地整理,为大规模开发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条件。生活配套工程:工业区综合服务区职工宿舍、学校、医院、办公、酒店等配套生活服务设施总建筑面积达到160万平方米,绿化面积达到510万平方米,可满足10余万人居住。其中,18万平方米的四海公寓已投入使用,入区企业员工生活条件不断改善,为招商促建和产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环境。不断加快港口建设步伐,曹妃甸港区吞吐量实现高速增长,总吞吐能力达到1.5亿吨,正在朝着国际化、大型化、现代化综合型集疏大港的目标稳步推进。目前,已建成矿石、原油、煤炭、杂货、通用码头、首钢成品码头,2010年完成吞吐量1.25亿吨,跨入亿吨大港行列。正在建设煤炭码头续建、煤炭码头二期、通用码头三期等4类18个泊位的港口工程,吞吐能力2亿吨。预计到2011年底,曹妃甸港区吞吐能力将达到33.5亿吨。同时,正在建设曹妃甸煤炭储运基地、矿石物流园区、钢铁物流交易中心和综合物流项目。这些港口物流项目的建设,对于增强我国能源原材料供给保障能力,促进区域间战略物资供需平衡,提高经济发展的应急能力和抗干扰能力,保证国民经济安全运行,具有重要的保障作用。按照国家批准的产业发展规划,曹妃甸港口物流、钢铁、装备制造和高新技术等主导产业框架基本形成,产业项目龙头带动作用日益显现。以首钢京唐钢铁公司、华润曹妃甸电厂为龙头的循环产业链条进一步延伸,正在逐步探索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两化”融合道路,为创新我国重化工业发展模式,实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双赢提供了示范。特别是正在积极推进中日唐山曹妃甸生态工业园建设,中日两国政府已达成合作共识,开展规划编制、基础建设、招商引资等工作,将成为继中新合作建设苏州工业园区之后,政府间合作的又一重大项目。举世瞩目的首钢京唐钢铁厂一期工程基本建成投产,形成千万吨精品钢生产能力。华润曹妃甸电厂230万千瓦机组项目并网发电。首批纯电动公交客车下线。二十二冶装备制造基地、中恒科技太阳能电池基地、冀东水泥粉磨站及矿渣微粉生产线等项目建成投产。阿科凌海水淡化、中石化原油商业储备基地、中视中科激光显示核心产业基地、华电临港重工装备制造基地、盾石机械制造、冀东日彰节能风机制造、重型机械热加工中心、风力发电设备制造、曹妃甸汽车零部件制造等项目正在建设,总投资近1000亿元。同时,正在积极推进中石化1000万吨炼油、首钢京唐钢铁厂二期、华润曹妃甸电厂二期、大型海水淡化基地等重大项目前期工作,总投资超过2000亿元。已委托瑞典SWECO公司和清华规划院完成了唐山湾生态城起步区30平方公里概念性详细规划和12平方公里城市建设控制性规划。完成造地18平方公里,12平方公里起步区道路网格化已初步形成,滨海大道生态城段基本完工,央企生活服务基地一期8万平米完工入住,可持续发展展示中心项目完成主体工程,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新校区11万平米主体工程完工。正在积极推进万科创新岛、新华联高端住宅、中石油梦溪园等房地产开发项目和普拉克污水处理、恩华特垃圾收集等新型产业项目,与冀东油田公司签署城市共建合作开发水、地热和天然气资源的框架协议。与瑞典、日本的交流与合作取得明显进展,上海世博会瑞典馆正式落户“明日之城”。按照国家和省、市批准的发展规划,确定曹妃甸功能定位为:能源、矿石等大宗货物的集疏港,新型工业化基地,商业性能源储备基地,国家级循环经济示范区,中国北方商务休闲之都和生态宜居的滨海新城。按照高起点、高质量、高水平和技术一流、规模一流、效益一流、生态一流的要求,将曹妃甸逐步建成依托京津冀,服务环渤海,面向世界的国家级临港产业循环经济示范区。在这里,将建设世界一流的综合性、国际性深水大港。在曹妃甸港区60多公里的可利用岸线上,规划建设260多个港口泊位。其中,30万吨级以上大型泊位16个;10-15万吨级泊位50个;5-8万吨级泊位200个。码头类型主要为矿石、煤炭、原油、液化天然气、集装箱、散杂货等,全部建成后,年吞吐量将超过5亿吨,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港口之一。曹妃甸坚持以发展循环经济为立区之本,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加快构筑循环经济产业链条,高效综合利用资源和能源,形成完整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系统,实现节能减排,保护环境,逐步建成以发展循环经济为特征的新型工业化基地。一是现代港口物流业。重点建设码头、铁路、公路、管道、仓储等综合运输设施,发展以陆海联运为特点的物流服务业,建立服务“三北”地区的能源、原材料物流中心,形成开放式、互通型的运输系统、仓储系统和服务系统,逐步发展成为我国北方重要的现代港口物流基地。二是钢铁产业。建设具有二十一世纪国际先进水平的大型精品钢铁基地, 2010年形成千万吨精品钢铁生产能力,主要生产汽车板、桥梁板、造船板、锅炉板、硅钢板等高附加值板材。远期形成3000万吨生产能力。三是化工产业。依托进口原油码头和冀东油田,规划建设1500万立方米原油储备基地,2000万吨大型石油炼化一体工程,发展聚合物、精细化工、日用化工及其下游产品。此外,依托煤炭码头,利用腹地丰富的煤炭资源,发展煤化工;依托南堡盐场、三友集团和海水淡化工程,发展盐化工,建设氯碱、烧碱、聚氯乙烯及其制成品,逐步形成油化工、煤化工、盐化工成组布局、协调发展的大型化工基地。四是装备制造产业。依托精品钢铁基地,建设大型船舶、港口机械、石油钻探机械、冶金设备、工程机械、汽车等一批大型、重型装备制造项目,逐步形成中国北方地区钢材与装备相互依存发展的临港装备制造基地。五是高新技术产业。以新能源、新材料和环保与生态、光电子、机电一体化、信息、生物、航空航天等新技术为重点,打造竞争新优势。在这里,将建设一座具有国际示范意义的滨海生态城市。为实现港口、港区、港城协调发展,打造唐山“双核”城市群体系,在曹妃甸新区东部,京唐港区和曹妃甸港区之间,正在规划建设总面积150平方公里、人口规模100万的唐山湾生态城。生态城以建设“生态城市、港口城市、滨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