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与剑和梅与儒.doc_第1页
菊与剑和梅与儒.doc_第2页
菊与剑和梅与儒.doc_第3页
菊与剑和梅与儒.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菊与剑和梅与儒 -民族精神,傲雪寒梅!日本华人,走向何方 时间的脚步永不停息,光阴就这样在指尖悄悄的溜走,从一个天真的小女生变成今天姐姐,姑姑。东京的春天看着外甥女小手中的樱花,心中充满了快乐,但是又多了一分思念.不知不觉中习惯了樱花的绚丽和菊花的素美,但是在内心的最深处仍然保留着它-梅花-我至爱的国花,它在每一个中华儿女,炎黄子孙的心中,常开不败,永不凋落。 喧闹的人群,繁华的都市,仿佛每个人都在全力编织自己的人生和追求自己的幸福,谁也不会留意那漫长冬季中还有一种不畏严寒,雪中盛开的梅花(梅花原产于我国,主要以长江流域及西南地区栽培为盛。喜温暖而稍湿润的气候,宜在阳光充足、通风凉爽处生长,其性畏涝,能耐旱。梅花是世界著名的观赏花木,尤以风韵美著称,每当冬末春初,疏花点点,清香远溢,在中国与松、竹并称为“岁寒三友),樱和菊成了日本国和皇室的国御双花,樱的绚美菊的精神孕育了大和民族的灵魂,他们的民族精神在樱和菊中得到的具体表现。 美国女人类学家Ruth Benedict的报告文学The Chrysanthemum and the Sword(菊与剑)从西方人的角度分析了日本的国民性,民族的自豪感和整体的危机感,西方人的著作难免有些狭隘,但是又具有一定的客观性。换一个环境换一种心情大家会不会想到我们中华民族祖先的奋斗精神-梅花与儒家思想。把梅与儒联系在一起是否勉强了些?我的回答完全是否定的。对比一下,菊花-代表了大和民族的高贵素雅,梅花-代表中华民族的坚韧古朴,剑-(武士刀在日本称之为剑)代表大和武士在旭日光芒下消灭一切仇视太阳国度的“邪魔”,刚毅的民族几次走到了全体“玉碎”的边缘又起死回生。儒-是以仁为核心和人为贵的思想体系,在不同朝代的应变、发展中表现出极大的生命力,无论在遥远的战国还是在科技昌明的现代它都时时刻刻,无处不在,在日常生活中,在小事中,在国策中。尚武的日本和崇礼的中国就在这种对比下迎来了二十世纪,迎来了日本的局部战争和中国的全面抗战. 两个国家两个民族两种传统文化两种截然不同的意识形态的冲突终于爆发了,十四年的时间在历史的长河中只不过是弹指一挥间,战胜国-中国和战败国-日本都相继从战后的阴影中走了出来。但是两个民族间的相互排斥却从来没有停止过,大和民族虽然从战败中吸取教训,但是他们的理念却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联合强国,带动自身,在不断壮大中时刻准备着未来战争,自卫队的升级,右翼势力的抬头仿佛日本又走上了二战前的老路上,无论怎样日本始终是一个统一的国家,除北方四岛外,领土基本完整,甚至名正言顺的拥有了冲绳,没有因战败或其他原因而被分割。回首我们的祖国-中国,内战结束后,两岸武装对峙半世纪有余,直至今日统一仍然遥遥无期,但是在这半个多世纪的时间里两岸骨肉同胞意识形态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三民主义在台湾不知不觉中走向了角落,共产主义的伟大目标也变成了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一个民族开始走向了两个方向,抗战中的全民族团结一心不见了,台湾岛内的“四不一没有”也变成了一纸空文,大陆在一切“政治挂帅”的口号中逐渐清醒过来,武力统一的目标也随着世界格局的变化走向了远方,难道中华民族就这样在海峡两岸各自发展中最终变成只是同种同语同文的两个国家两个民族吗?这是两岸同胞都不愿发生和看到的结局(台湾绿帽子和大陆分离主义分子除外)。 战后的日本经过了十几年的修复期后,经济迅速发展(泡沫经济),坚持过了东南亚经济危机,大和民族的领袖们又开始怀念大日本帝国往日的辉煌了,首相为首的五相参拜,联合国入常闹剧,和中国的领海纠纷,自卫队的海外任务,这一切的发生让人史料不及,仿佛当年的武士刀又要出鞘。中华民族在两岸开始重新排队,台湾在经济腾飞后走进了美国阵营,大陆在几十年政治运动后开始改革开放,但是两岸对峙的局面始终没有改变,甚至发生了“军演危机”(飞弹危机),在西沙,南沙群岛不断被东南亚小国蚕食的今天,祖国还要分裂多久!日本为了想得到“大国俱乐部”的入场券四处奔波,全民动员。台湾政界的各种丑闻层出不穷,大陆的(算了不说大陆了,各位知道原因)。今天中华民族迫切的需要统一,团结,外界的威胁,民众的呼声,这不是国家危亡而是一个民族在面对一个分水岭。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随着日本对中国(两岸)人自费赴日留学,工作,考察,旅游政策的放宽,大批中华儿女涌入日本各大城市,语言学校一下成了热门,刚开始日本教师认真负责的讲授课程,可是好景不长中国学生们开始大规模的缺课,几乎每个人都对学习语言失去兴趣,所有留学生和偷度人员的目标竟然完全一致-那就是打工赚钱,拼命的找工作,所有日本人不愿意接受的工作一下被中国同胞们全部占据。每天可以只休息四-五小时,剩余时间打工,打工,打工。日本教师和房东们惊讶的说,这是一群打工机器。中华民族吃苦耐劳的传统美德在这个时候体现的淋漓尽致,为了节省房租和排除苦闷,男女同居成了一种无奈又新潮的时尚,这个时期的中国留学生不分地域民族团结一致,互相帮助(东北朝鲜族留学生比较特殊,不在此列),同胞们的团结,进取,勤劳,淳朴得到了日本顾主们的好评,涌现一批为国争光的民族精英,虽然学成归国的少之又少,但是融入日本主流社会在各领域中独领风骚的同胞一样是为中华民族争光添彩。 时间进入了二十一世纪,在日华人圈已经和当初发生了重大变化,出现了很多小圈子(按地域划分,台湾,大陆,大陆又分很多派别),但是打工赚钱确是永远不变的真理,同胞们开始互相提防甚至相互猜忌了,往日的团结互助已成往事,曾经为了在国内论坛使用日文被笑骂的好友,话题已经变成了讨论谁的发音更纯正,更象日本人。安全感也越来越少,同胞们越来越清醒的认识到融入日本社会的几率太渺小了,当年刷盘子,擦浴池,搬运工,清洁员的工作已经无法满足大量涌入的同胞们了,当年宁可天天啃面包吃泡面也不去风俗店当招待的前辈们,也被新来的女同胞当成了笑话。中国妇女三从四德的传统美德逐渐被人们淡忘,东京越来越多女同胞走进了-歌舞伎町(东京红灯区),从女招待到陪聊女最终走进风俗店甚至流莺,贞烈就在这五光十色的霓虹中逝去了,当然了,不被诱惑坚决不给国人丢脸的同胞还是有的,但是大部分人出于生活的窘迫实在无从选择。 随着大批偷度客和黑下来的留学生(签证过期后未回国)的产生给日本治安造成了严重隐患,各路华人黑帮如雨后春笋般的出现了,这些人和当初吃苦耐劳的同胞们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作案目标直对自己的同胞,同胞伤害同胞的事情在日本已经算不上什么新闻了,每个人都要对自己的同胞保持绝对的警惕,如果听到福建口音的国语更是退避三舍,本人无意贬低福建同胞,只是举例,03年在新宿被福建同胞打劫一次,但是这并没有改变我对福建同胞骨肉相连的看法。中国人之间的犯罪日本警察根本就不会卖力侦破,真不知道谁会保护你。这些败类给中华民族在异国他乡带来了无法弥补的耻辱,当今日本右翼势力抬头和这些败类的所作所为有一定关系,他们黑手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深向了日本人,让人心理十分矛盾,如果对日本人犯罪完全放弃伤害自己的同胞,这无疑得到同胞们的支持,但是同样无疑使日本人更加排斥和鄙视咱们的中国民族,在我目前的经历中有两次最大的羞辱,其中之一就是当年因为一个貌似中国人的嫌犯导致所有中国籍工作人员被日本警察集体扣留,屈辱啊,同胞们!我实在不愿详细说明过程,终生难忘! 韩国-朝鲜半岛上的小国,几百年来我国的附属国。韩国人几乎和中国人同时进入日本,同样的吃苦耐劳,紧密团结的民族,韩国留学生在当今日本无疑是我国留学生打工的劲敌,但是他们团结一致的精神却始终没有改变。而且居然发展到歧视中华民族的地步,这一切实在让人无奈和愤怒,为什么?所有人不禁要问,难道中华民族已经到了可以被人随意看低和蔑视的地步吗?!这绝对是所有同胞无法容忍的,我们是有五千年悠久文化历史的民族,难道在不断进化中已经逐渐失去优秀的血统和民族精神吗?当然不是,祖国在走向富强,同胞们随之富裕,即使现在有这样那样的问题,在经过时间的考验,历史一定会证明中华民族的伟大和中华儿女的优秀。 龙的传人和太阳之子,日本人在外国人面前总是喜欢把大和民族说成太阳之子,神的后代,个性张扬而又谦逊有礼,真是一个矛盾的民族。日本右翼名人长谷川弘一说中国人是劣等民族,如果人有三六九等,民族有优劣之分,那么有以下几个特点的民族就是劣等的。一.国民愚昧,整体素质低下,缺乏普及教育,没有出版自由新闻自由;二.缺乏民族凝聚力,没有民族自豪感;三、缺少现代文明的特征,如;没有公共意识和社会公德、无卫生习惯、少教养、乏竞争意识、缺理性思考的习惯和主动辨别是非的能力、无规则意识政府权力无制衡,官僚普遍腐化;四、繁殖能力强,有数量没有质量;这些方面两个民族进行对比就可有结论。日本人为二十世纪贡献了盛田昭夫、黑泽明、随身听、卡拉OK、方便面,中国人贡献了什么?.龙-中华民族的图腾,中华儿女以龙的传人而自豪,龙-传说中海洋的统治神,这样完全可以理解为,中华民族也是神的后裔,但是中国人并没有把神挂在嘴边,这个大和民族完全不同。一.中华民族是一个多民族组合而成的民族不象日本为单一民族,这一点完全说明了,人人平等,并非为三六九等。二.国民整体素质会在国力,教育,经济等诸多因素上得到迅速提高。三.中国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有些多样性和复杂性,大陆的状况我不熟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