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义镇中药材产业协会党支部工作纪实.doc_第1页
张义镇中药材产业协会党支部工作纪实.doc_第2页
张义镇中药材产业协会党支部工作纪实.doc_第3页
张义镇中药材产业协会党支部工作纪实.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立足山区优势 培育特色产业张义镇中药材产业协会党支部工作纪实张义镇中药材产业协会地处张义镇张庄村三组,由中药材种植户、营销户自愿结成,现有会员125户,办公场地1680,是集中药材种植、加工、销售为一体的综合型公司。协会党支部成立于2005年6月,现有党员10名,党支部书记1名。近年来,中药材产业协会在协会党支部的领导下,遵循诚实守信、合法经营、热诚服务的宗旨,积极引导农户不断扩大种植规模,开展科技培训和中药材新品种引进、研究,所生产的黄芪、当归等中药材由于个头大、光泽好、品质优而倍受广大药品经销商青睐,目前药材已远销北京、上海等大中城市,年种植面积3000亩左右,年生产量达500吨,年收入达800多万元,年利润450万元,切实增加了会员及广大农户的收入,转变了经济增长方式,为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和新农村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一、加强党员教育,提高党员整体素质提高党员和会员的整体素质和致富本领,是产业协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所在。因此,协会党支部把加强党员、会员的学习和开展农民技能培训作为提高党员整体素质和致富本领的主要措施来抓。一是加强党员的理论知识学习,把每周三早8时至9时确定为党员集中学习时间,组织广大党员紧紧围绕十七大精神、党章、中央一号文件、科学发展观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等内容进行学习,并要求党员写心得、谈体会,常交流,形成了良好的学习风气。二是加大科技推广力度。今年协会已开展各类科技培训26期、市场经济知识培训6期,印发实用技术资料9680份,重点对科技种养、法律法规、市场经济等方面的知识进行了宣讲辅导,使过去粗于种粮的庄稼汉变成了精于种养的能把式。三是集中培训协会会员5期,参训人数达86人,促进了苦力型向技能型转变。通过学习培训,提高了党员职工的整体素质,增强了党员的党性意识和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提高了协会领导经济发展的能力。二、扩大种植规模,增加群众收入去今两年,镇村两级领导在认真调研张义山区镇情的基础上,通过广泛讨论,确定张义镇在今后的发展中要把中药材作为一项支柱产业来抓。张庄村农民党员、中药材种植户常财国积极响应镇党委、政府的号召,建议自己要承担中药材产业发展的重担。镇党委、政府对此高度重视,专题召开会议研究,决定成立协会党支部,在10名协会党员中进行了依法选举,常财国当选为协会党支部书记,常财国上任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到岷县考察取经,走访了大量中药材种植户,学习了中药材种植技术和经验。考察归来后,他积极调整种植产业结构,并以每亩300元的费用承包了群众的230亩土地,种植了中药材。此举一出,在张庄村引起了轰动。镇党委、政府领导了解到这一信息后,因势利导,出台每亩中药材补助50元种植费的优惠政策,支持群众发展中药材种植。在他的示范带动和镇党委、政府的政策支持下,当年全镇当归、黄芪、党参等中药材种植面积达到830亩。为了提高种植技术,常财国又从岷县聘请有种植经验的药农来张义指导中药材种植,他不但自己认真学,而且请药农对其他中药材种植户开展技术培训,很快中药材种植户基本上掌握了种植技术,并将种植技术运用到实践生产中。由于技术规范、管理科学,年底中药材大获丰收,亩均纯收入达到1500元,常财国个人纯收入也达到2.2万元。种植中药材种出了金蛋蛋,常财国在全镇一下子出了名,中药材协会党支部连续两年被镇党委评为“先进基层党支部”。2008年,在镇党委、政府的政策推动下,全镇的中药材种植面积达到1740亩,常财国一人就种了60亩。同时,他认真落实帮带措施,经常对中药材种植户进行种植技术、病虫害防治、产品销售等方面的指导,为16户贫困户选定了药材种植致富项目。随着中药材产业的发展,常财国关注的不仅是扩大种植规模的问题,他考虑着销售、加工增值深层次的问题,虽然张义生产的当归、黄芪个头大,皮色好、品质优,每到收获季节吸引岷县、陇西、渭源等地客商前来收购。但是由于本地没有中药材收购加工企业,外来客商经常对产品压价,使农户遭受经济损失,加之没有中药材深加工企业,中药材种植收入只能维持在每亩10001500元左右,增产增收空间很小,而经过初级加工的中药材能卖到原产品的2倍,效益明显提高。于是常财国在深思熟虑后,决定创办中药材收购加工厂,以解决中药材收购及深加工的问题。他的想法得到张义镇领导的充分肯定,在协解土地、资金扶持等方面给予了大力支持,鼓励扶持他做大做强中药材产业。说干就干,他以每年2700元的高价租用本村一户群众的耕地,利用亲朋好友借款和信用社贷款的方式,筹措资金15万元,修建了厂房,购买了中药材加工机械设备。然后领着妻子和本村的10名妇女前往岷县学药材加工技术。回来后,常财国对收购的中药材,按照市场需求,按质分级,对当归,黄芪,党参等中药材进行初步加工和深加工,同时,常财国到岷县、渭原、陇西等到联系客户,营建销售网络,拓宽销售渠道。在他的努力下,中药材收购加工厂每年可收购加工中药材2500吨,全镇种植中药材面积逐年扩大,目前已达到5000亩,每年可增加经济收入280万元。张庄中药材加工厂每年不仅实现企业利润15万元,而且安置了200多名剩余劳力就业,成为了张义山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中的佼佼者。三、发挥协会引领作用,推行标准化生产为了规范中药材种植,常财国在总结近几年中药材种植技术和经验的基础上,按照中药材生产质量规范的要求,引导中药材种植户开展规范化种植,投入资金在张庄村建立了1000亩的GAP标准化种植示范基地,基地的建成带动了全镇12个村种植当归、黄芪等中药材5000亩,繁育种苗500亩。中药材种植成为张义镇的四大支柱产业之一。为了进一步做大、做强、做优中药材产业,使当归、黄芪等中药材生产经营步入规范化、标准化、产业化轨道,镇党委、政府于2005年1月注册成立了天梯山中药材产业协会,常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