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试卷评讲_第1页
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试卷评讲_第2页
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试卷评讲_第3页
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试卷评讲_第4页
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试卷评讲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麻城市集美学校物理教案质量与密度集美学校理综组八年级物理学科 主备人:李景 审核人:吴翠兰 蔡文龙第六章质量与密度单元备课教学目标:一、 知识与技能:1、 让学生知道质量的初步概念及其单位;2、 理解密度的概念及其物理意义,会用天平没理物体的质量、用量筒直接测量液体体积或间接测量不规x则固体的体积;3、 会用天平、量筒测量物质的密度,知道密度的应用,能运用密度公式进行有关的计算,能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二、 过程与方法:1、 在引入密度概念的过程中,让学生体会用控制变量法来研究物理量之间的关系;2、 理解用比值来定义物理量的方法。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在使用天平、量筒测量质量、密度的过程中,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实事求是的作风。教学重点:天平、量筒的使用,密度概念的引入,密度公式的应用及其物质密度的测量。教学难点:质量、密度的理解,密度的测量与计算,能及应用密度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课时建议:第一节 质量2课时第二节 密度2课时第三节 测量物质的密度2课时第四节 密度与社会生活2课时第一节 质 量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通过分子和原子的概念初步理解“物质的量”的含义 初步认识质量的概念,知道质量的单位 了解天平的构造,掌握天平的使用方法 2过程与方法 体验一些物体的质量,对一些常见物体的质量有估测的能力 通过用天平测量常见的固体和液体的质量,掌握天平的使用方法 通过观察、实验,认识质量是不随物体的形状、状态、空间位置而变的物理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天平使用的技能训练,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与协作精神 通过对物质质量的测量,获得成功的喜悦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质量的单位和用天平来测质量 难点:正确使用天平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三、课型:新授课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方法:演示法四、教学用具:课件,器材五、教学过程:引入新课问:自行车是用哪些材料制成?答:钢、铁、橡胶等材料制成的,教师接着说明:一般我们把自行车称为物体,钢、铁、橡胶等称为物质。这样我们可以说:自行车这个物体是由钢、铁、橡胶等物质构成的,其它物体如:铁钉、铁锤、桌子、凳子等也都是由物质构成的。新课教学1 质量(1)对实物的观察,引入质量的概念铁钉和铁锤含有铁这种物质的多少不同,桌子和凳子含有木这种物质我多少不同,物理学里为了表示这性质就引入的质量这个物理量。质量是表示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用符号:“m”表示。(2)举例说明物体的质量不随它的形状、状态、位置和温度而改变。2 质量的单位(1) 国际单位:千克(kg)(2) 其他单位:吨(t);克(g);毫克(mg)。(3) 进率:1吨=1000千克;1千克=1000克;1克=1000毫克。看P103表中一些物体的质量。3质量的测量天平(1) 介绍常用测质量的器具:案称;杆称;台称;电子称;天平(2) 托盘天平的构造及使用方法 构造:底座;横梁;托盘;平衡螺母;指针;分度盘;游码;标尺(3) 天平的使用天平的调节: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零刻线处;调节横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这时横梁平衡。A 把被测物体放在左盘,用镊子向右盘里加减砝码并调节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直到横梁恢复平衡。B 这时盘中砝码的总质量加上游码在标尺上所对和刻度值,就等于被测物体的质量。教师强调:1、调节平衡螺累母按:指针左偏就向右调;右偏向左调。2、天平调节平衡后,左右盘不能对调,平衡螺母不能再动。 3、取砝码时一定要用镊子。4、往盘里加砝码应先估计被测物的质量,再从大到小加砝码,当加到最小一个砝码时太重了,则应改用移游码。 5、游码的读数是读游码的左边所对标尺的刻度值。(4) 天平使用注意事项: A不能超过称量(天平的称量=所配砝码总质量+游砝最大读数)。 B取砝码要用镊子,并轻拿轻放。 C保持天平干燥、清洁。六、板书设计:质量一、质量1什么叫质量: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质量2单位:国际单位:千克(kg)其他单位:吨(t);克(g);毫克(mg)进率:1000进二、质量测量1实验室测量质量工具:天平2天平的使用(1) 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零刻线处;(2) 调节横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这时横梁平衡。(3) 物体放在左盘,砝码放在右盘,并调节游码,直到横梁恢复平衡。(4) 物体质量=砝码总质量+游码读数三使用天平注意事项:P103:1;2七、小 结:1、知道质量的单位;2、会用天平测物体的质量;3、能正确使用天平测固体和液体的质量。八、作业:课堂点睛质量九、教学反思:第二节 密度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知道质量的初步概念及其单位 通过实际操作,掌握天平的使用方法 用分子和原子的概念初步理解“物质的量”的含义学会测量固体和液 体的质量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实验,认识质量是不随物体的形状、状态、空间位置而变化的物理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天平使用的技能训练,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与协作精神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质量的单位;天平的使用 难点:认识质量是物体的属性三、课型:新授课教学课时:1课时四、教学用具:课件五、教学过程:引入新课自然界是由各种各样的物质组成,不同物质有不同的特性,我们正是根据物质的这些特性来区分、鉴别不同的物质。特性指物质本身具有的,能进行相互区别、辩认的一种性质,例如颜色、气味、味道、硬度等都是物质的特性,这节课我们来学生物质的另一种特性密度新课教学1 建立密度的概念 (1)实验:用天平测出木块和石块的质量;用刻度尺和量筒、水测出木块和石块的体积。数据如下:质量(克)体积(厘米3)质量/体积 (克/厘米3)木块15100.5木块210200.5石块11042.5石块22082.5 (2)分析数据A 木块的体积增大几倍,它的质量也增大几倍,质量和体积比值一定B 石块的体积增大几倍,它的质量也增大几倍,质量和体积比值一定C 木块的质量跟体积比值不等于石块的质量跟体积的比值。从表演中可看出不同种类的物质,质量跟体积的比值是不同的,质量跟体积的比值就等于单位体积的质量,可见单位体积的质量反映了物质的一种特性,密度就是表示这种特性的物理量。 (3)建立概念 A密度定义:某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符号 B密度公式:=m/V;m 表示质量,V表示体积 C密度单位:千克/米3(kg/m3);克/厘米3(g/cm3)1g/cm3=1000kg/m3=103kg/m3 (4)例题:一铁块质量是1.97吨,体积是0.25米3,铁块密度多大?已知:m=1.97t=1.97103kg;V=0.25m3求:解:答:铁块的密度是7.9103kg/m32密度物理意义 水的密度是1.0103kg/m3表示1米3水的质量是1.0103千克。3思考与讨论 (1)对同种类物质,密度与质量m和V的关系。 (2)不同种类物质,密度是否相同?这说明什么? (3)公式的物理意义。4巩固练习:学物理六、板书设计:密度1 密度的定义:某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叫这种物质的密度,用符号:“”表示2 密度公式:3 密度单位:千克/米3(kg/m3)克/厘米3(g/cm3)1g/cm3=1000kg/m3=103kg/m34 密度物理意义:水=1.0103kg/m3表示1米3水的质量是1.0103千克。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它只与物质的种类有关,与它的质量和体积无关,(因为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一定)。七、小 结:八、作业:课堂点睛密度九、教学反思:第三节 测量物质的密度主备人:李景 审阅: 日期:5月5日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通过实验进一步巩固物质密度的概念;进一步熟悉天平构造及其使用; 学会用量筒测量液体、不规则形状物体体积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探究活动学会测量液体和固体的密度 对利用物理公式间接测定物理量这种科学方法有感性认识 通过探究过程的体验,使学生对测量性探究方法,从实验原理、实验器材的选取和使用、实验步骤的设计、数据的采集与处理到得出结果,分析实验误差有初步认识和感受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实验数据记录、处理的体验,使学生养成实事求是、严谨的科学态度 通过探究活动中的交流与合作体验,使学生认识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性,培养主动与他人合作的精神敢于提出与别人不同的见解,也勇于放弃或修正自己的错误观念二、教学重点与难点学会用天平和量筒测固体和液体密度的原理和方法。使学生通过实验能对密度的物理意义加深理解。三、课型:新授课教学课时:1课时四、教学用具:课件五、教学过程:引入新课1复习:什么是物质的密度?计算密度的公式是什么?要求出物质的密度要知道哪些量?2出示小石块和1杯盐水,指出用天平可以称出石块与盐水的质量,但刻度尺却无法测出它的体积。本实验我们学习用量筒.新课教学1.引导学生看课本实验的“目的”,对照实验的器材将桌面上的用具对照检查。2.讲述量筒(或量杯)的使用方法。介绍量筒和量杯,mL是体积单位“毫升”的符号,1mL=1cm3。学生观察量筒的量程和最小刻度值。学生观察图76、图77量筒或量杯使用时怎样放?怎样读出液体和体积?看样测固体的体积?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得出:(1)测量时量筒或量杯使用时应放平稳(2)读数时社,视线要与筒内或杯内液体液面相平,(如:测水的体积,由于水面是凹形的,读数时,视线要跟凹面相平;如测水银的体积,由于水银面是凸形的,读数时视线要凸面平。)(3)测固体体积的方法:在量筒内倒适量的水(以浸没待测固体为准)读出体积V1;用细线栓好固体慢慢放入到量筒内,读出此时水和待测固体的总体积V2用V2V1,得到侍测因体的体积。1 学生分组实验:测石块的密度提问:测石块的密度合理的实验步骤是什么?教师强调:这了减小实验误差,应该先用天平称出石块的质量。学生实验操作。2 学生分组实验:测盐水的密度提问:测盐水的密度的步骤是什么?教师指出:(1)本实验测盐水的质量的方法与第二节测液体质量的方法不一样。 (2)为了计算方法,盐水的体积应尽量取整数。学生实验操作。把两组学生的实验数据填入黑板的表格内。分析数据是否合理。3 讨论课本:想想议议六、板书设计:测量物质的密度1目的:用天平和量筒测固体和液体的密度2原理:据密度公式:3器材:天平和砝码,量筒,烧杯(2个)石块,细线,水,盐水。4步骤:参书本七、小 结:八、作业:课堂点睛测量物质的密度九、教学反思:第四节 密度与社会生活主备人:李景 审阅: 日期:5月7日一、教学目标:1知识和技能:(1)理解密度与温度的关系,并能利用密度鉴别物质。(2)利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2过程和方法:主要通过理论指导实际。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本课把密度知识与社会生活紧密相连,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二、教学重点和难点运用密度知识鉴别物质和解决实际问题三、课型:新授课教学课时:1课时四、教学用具:课件五、教学过程(一)复习提问1已知铁的密度为7.8103千克米3,它的物理意义是什么?2铅的密度为11.3103千克米3,与铁的密度不同,这说明了什么问题?(二)引入新课密度是物质的基本属性,每种物质都有自己的密度。密度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有重要的价值。在解决不同的实际问题时,密度知识是如何应用的1密度与物质鉴别讨论的问题如下:教师出示学生体育课上用的4kg的铅球,问学生:你如何判断,这种铅球是否用铅制成的?请说出你的办法来学生分组讨论:学生作答:先分别测量出铅球的质量和体积,再利用密度公式求出它的密度,判断它是否是铅组成的。又提问:如何利用家里能找到的器材,测出测量出铅球的质量和体积呢?用体重计测出铅球的质量,可以用水桶做排水器材测出铅球排开水的质量,即可算出铅球的体积。实验:计算:总结:用密度鉴别物质问题,如果我们计算出某一物体密度和密度表中某一物质密度相同,我们只能说可能是这种物质,如果前边例题中你不知道是铜球,这样用计算出的密度值一分析就会错误地认为是铁球而且从密度表中可以看到花岗石的密度在之间,如果一块花岗石密度恰好是,我们能说它是铝吗?显然不能所以在用密度进行物质鉴别时往往还要配合利用物质的其他特性,比如颜色、硬度等等更科学的鉴别物质的方法,应采用化学分析或光谱分析,鉴别组成它的化学元素成分同种物质的密度一般是不变的,如一瓶水用去一半,剩下一半水的质量是原来的二分之一,但密度不变。问题:同种物质的密度一定不变吗?如果某物体的质量不变,而它的体积改变了呢?实验:气体的热胀冷缩实验介绍实验装置:圆底烧瓶上用带有注有一小段红墨水的玻璃管的橡皮塞密闭空气。先后放入热水和冷水中,观察。现象:烧瓶放在热水中时,里面的红墨水向外移动,说明瓶内气体受热体积膨胀了。而放在冷水中时,里面的红墨水向里移动,说明瓶内气体遇冷体积收缩了。同学们回家可做类似实验:两个吹胀的气球分别放在冰箱的冷藏室和炉火附近。观察现象。上面的实验说明最物质的密度与温度有关。2密度与温度自然现象中风的形成也是因为密度与温度有关形成的做风形成的实验:教材P22空气因受热体积膨胀,密度变小而上升,热空气上升后,温度低的冷空气就从四面八方流过来从而形成了风。思考:教材P24根据气体的密度随温度变化而变化的现象,试分析房间里的暖气一般都安装在窗户下面的道理。暖气周围的空气受热体积膨胀,密度变小而上升,靠近窗户的冷空气密度大,下沉到暖气周围,又受热上升,利用这种冷热空气的对流,可以使整个屋子暖和起来。人们很早就利用风力了,例如:利用风力来取水,灌溉、磨面,推动帆船、滑翔机等,近代大规模应用风力,主要在发电上。温度可以改变物质的密度。固体、液体的热胀冷缩不像气体那样明显,因而密度受温度的影响比较小。设问:难道所有的物质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吗?水的凝固点是0,北方的寒冷冬天,气温在0以下,湖面结成了冰,行人可以在湖面上行走。湖底还有鱼存活吗?300多年前,人类就已知道水在4摄氏度时密度最大这一现象。在冰湖中作的测试表明,表面冻结的湖里,冰面以下的水体中密度从上至下递增(这是当然的事了,重在下,轻在上),温度也是由上至下递增,从表层水体的0至底层水体的4。正是因为这个特性,湖里的鱼类能够在严寒的冬天躲在底层水体中,不至于被冻成冰块。 水在04之间,是热缩冷胀,在4以上是热胀冷缩。水的反膨胀现象,给人们带来了好处,江河湖面的水结冰时,因为冰的体积膨胀,密度比水小,总是浮在水面上;而水到了4,密度最大,总是沉在下面。这样,冰块就成了一层天然的防寒屏障,使江河湖海不至于一冻到底,使大量的水下生物得以生存。水的反常膨胀,给人类生活也带来不方便。北方的冬天,放在户外的自来水管将冻裂。所以对自来水管的保护显得尤其重要。六、板书设计: 密度与社会生活一) 密度与温度:1、 气体的密度与温度2、 水的反常膨胀:水在4时密度最大二) 密度与物质的鉴别:密度是物质的一个重要属性,可以鉴别物质,但要准确的鉴别物质,常常要多种方法并用。三) 密度在社会生活中的应用1、鉴别物质2、在制造业和交通运输中选择合适的材料。七、小 结:八、作业:课堂点睛密度与社会生活九、教学反思:全章复习课主备人:李景 审阅: 日期:5月10日一、质量1.质量定义:物体所今物质的多少叫做这种物质的质量。单位:kg,g,mg,t2.质量的测量工具:天平,秤(磅秤,台秤等)方法:(用天平的测量质量的方法)3.质量的特性质量是物体的属性,它不随物体的形状、状态、位置发生变化而变化。二、密度1.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同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具有正比例关系。2.密度定义: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密度公式:=m/V-密度-千克每立方米(kg/m3)m-质量-千克(kg)V-体积-立方米(m3)密度的单位:千克每立方米,符号是kg/m3。像这种单位叫做组合单位 。有时密度的单位也用克每立方厘米,符号是g/m3。 1g/cm3=1103kg/m33.一些物质的密度值(常温常压下) 不同的物质,密度一般不同;同一种物质在不同状态下的密度也不相同。如水在不同的状态下,密度不同。物质密度与温度、压强有关;密度相同的不一定是同一种物质,如冰、蜡、植物油密度都 是0.9103kg/m3;还有煤油、酒精密度都是0.8103kg/m3;金属固体的密度较大。 水的密度值:1.0103kg/m3,表示体积1立方米的水,质量是1.0103kg。读作:水的密度是1.0103千克每立方米。4.密度的应用密度的应用:利用公式=m/V变形可得到m=V和V=m/,即在知道物质的密度和体积时,可以计算出物质的质量;在知道物质的质量和密度时,可以计算出物质的体积。三、测量物质的密度1.测量原理:=m/V2.量筒的使用认识量筒:单位,量程,分度值。读数方法:读数时,视线应与刻度面垂直,与液面相平。如果量筒中液面是凹形的,与凹面相平,如果液面是凸形的,与凸面相平。液体的体积可以利用量筒直接测量。用量筒测量固体的体积:等量占据空间替代法。a. “溢杯法”测量固体的体积。b.先测出量筒中适量水的体积,再测出量筒内水和完全浸没于水中的固体的总体积V2,两者相减,就得到固体的体积V= V2 - V1。3.测量固体的密度(石块):注意要先测石块的质量,再测石块的体积。4.测量液体的密度(盐水):用剩余法测体积 5.测量不规则的塑料的密度(其密度比水小):悬垂法和针压法测体积。第六章 质量与密度 检测题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6分)1.关于物体的质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同一铁块做成铁锤时质量大,做成铁管时质量小B.一块铁化成铁水后质量变小了C.一块铁块放在地球上质量大,放在太空中质量小D.一块铁的质量不随上面的三种情况的变化而变化2.用天平测出一粒米的质量,可采用的方法是()A.先测出一百粒米的质量,再通过计算求得B.先测出一粒米和一块铁块的质量,再减去铁块的质量 C.把一粒米放在天平盘中仔细认真地测量D.把一粒米放在天平盘中,反复多次测量,再求平均值3.在用托盘天平测量质量的实验中,如果使用了沾有油污的砝码,则()A.测量值比真实值偏大B.测量值比真实值偏小C.测量结果仍然很准确D.测量结果偏大偏小是不能确定的图14.小明同学用托盘天平测一圆柱体铁块的质量,天平平衡时,他用了50g、20g、5g砝码各一个,游码位置如图1所示。测量完毕后才发现错误地将物体放在了右盘,而将砝码放在了左盘,则该圆柱体铁块的质量为()A.73.0gB.77.0gC.77.5gD.72.5g5.小明拿了一瓶可乐,刚要喝时不小心掉在了地上,洒出了一些可乐,则瓶内的()A.可乐密度不变而质量减小了B.可乐密度和质量都减小了C.可乐密度增大而质量减小了D.不好判定6.甲物质的密度为2.5t/m3,乙物质的密度为2.5kg/dm3,丙物质的密度为2.5g/cm3,丁物质的密度为250kg/m3,其中密度最小的物质是()A.甲B.乙C.丙D.丁7.一个瓶子最多能装下500g水,则这个瓶子能装下500g的下列哪种物质()A.酱油B.酒精C.煤油D.汽油8.学习质量和密度的知识后,小强同学打算用天平(含砝码)、水和量筒完成下列实验课题:(1)测量牛奶的密度;(2)鉴别看上去像是纯金的戒指;(3)测定一捆铜导线的长度;(4)鉴别铁球是空心还是实心的;(5)测定一大堆大头针的个数。你认为能够完成的实验是()A.(1)(2)B.(1)(2)(4)C.(1)(2)(4)(5)D.(1)(2)(3)(4)(5)9.氨水的密度是0.94103kg/m3,某农户要购买450kg这种氨水,需带容积为0.1m3的塑料桶()A.2个B.3个C.4个D.5个10.将质量和体积都相同的空心铁球和铝球分别注满水,再比较它们的质量,则()A.铁球的质量大 B.铝球的质量大C.一样大 D.无法判断 图2 图311.分别由不同物质a、b、c组成的三个实心体,它们的质量和体积的关系如图2所示,由图可知()A.a物质的密度最大B.c物质的密度最大C.b物质的密度是2103kg/m3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图412.铜雕产生于商周,是以铜料为胚,运用雕刻、铸塑等手法制作的一种雕塑。如图3所示,是茶馆人物雕像,假设其密度为8103kg/m3,则每一尊雕像的质量约为()A.5kgB.50kgC.500kgD.5000kg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3.某同学调节托盘天平平衡时,发现指针停在分度盘的右侧。要使天平平衡,应将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向_(选填“左”或“右”)移动;当他用天平测物体质量时,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左侧,这时应该在天平右盘中_(选填“增加”或“减少”)砝码;当他在天平右盘中放入50g、20g和5g的砝码各一个,并将游码拨到如图4所示的位置时,指针恰好指在分度盘的中央,则被测物体的质量为_。14.“”牌早餐奶每盒中装有的牛奶质量约为275g,体积为0.25L,由此可以估算出牛奶的密度约为_kg/m3。喝掉一半后,牛奶的密度将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15.普通教室一般长约为8m,宽约为6m,空间高约是_m,若空气的密度约为1.29kg/m3,则一间普通教室中空气的质量为_kg。16.小明在探究甲、乙两种不同物质的质量和体积的关系时,得出了如图5所示的图象。由图象可知,甲、乙两种物质的密度之比甲乙_。用甲、乙两种不同的物质做成质量相同的实心体,则它们的体积之比V甲V乙 _。17.如图6所示是水的密度温度图象,从图中你能得出什么信息?说出至少两条你发现的信息。(1)_;(2)_。 图5 图6 图718.如图7所示,量筒的最大量程是_cm3,最小刻度是_cm3,物体的体积是_cm3。19.寒冷的冬天,有些用户家里的自来水管常被冻裂,其原因是水在凝固时,质量_,体积_的缘故。(均填“变大”“变小”或“不变”)。20.用天平称得一个空烧杯的质量为34.5g,向烧杯中倒入90cm3的盐水后,重新称量,待天平刚好平衡时,右盘中有100g、20g、10g、5g的砝码各1个,游码所对应的刻度是0.5g,则烧杯内盐水的质量是_,盐水的密度是_kg/m3。21.小明在校运会上获得一块奖牌,他想知道这块奖牌是否由纯铜制成,于是他用天平和量筒分别测出该奖牌的质量和体积为14g和2cm3,并算出它的密度为_g/cm3。小明通过查密度表知道,铜的密度为8.9103kg/m3,由此他判断该奖牌_(选填“是”或“不是”)由纯铜制成的。三、简答题(每题6分,共12分)22.制造飞机的材料除了要牢固外,还应选取密度较小的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