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三单元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第16课 工农武装割据与红军长征教学课件 岳麓版.ppt_第1页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三单元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第16课 工农武装割据与红军长征教学课件 岳麓版.ppt_第2页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三单元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第16课 工农武装割据与红军长征教学课件 岳麓版.ppt_第3页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三单元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第16课 工农武装割据与红军长征教学课件 岳麓版.ppt_第4页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三单元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第16课 工农武装割据与红军长征教学课件 岳麓版.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6课工农武装割据与红军长征 一 南昌起义与秋收暴动 1 南昌起义 1 背景 国民革命失败 2 爆发 1927年8月1日 周恩来 贺龙 叶挺 朱德 刘伯承等领导的南昌起义爆发 3 意义 南昌起义是中国共产党创建军队 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 南昌起义 你能画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旗吗 说一说军旗颜色和图案的寓义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旗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旗的象征意义 旗幅为红色 象征革命 左上方为金黄色五角星 象征中国共产党对军队的领导 星边缀着 八一 两个字 表示中国人民解放军自从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诞生以来 已经用灿烂的星光照耀着中国 军旗是解放军荣誉 勇敢与光荣的象征 2 秋收起义 1 背景 八七会议的召开 召开 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 内容 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起义的总方针 2 爆发 1927年9月9日 毛泽东发动湘赣边界秋收起义 西江月 秋收起义毛泽东 军叫工农革命 旗号镰刀斧头 匡庐一带不停留 要向潇湘直进 地主重重压迫 农民个个同仇 秋收时节暮云愁 霹雳一声暴动 注释匡庐 原为修铜 即修水 铜鼓 江西省县名 潇湘 原为平浏 即平江 浏阳 湖南省县名 3 三湾改编 毛泽东在江西永新三湾村进行军政改编 史称 三湾改编 三湾改编确立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奠定了新型人民军队的基础 1927年9月29日 毛泽东率领湘赣边界秋收起义部队到达江西永新县三湾村时 减员较大 人员不足1000人 组织很不健全 思想相当混乱 当时 部队没有建立基层党组织 党不能切实掌握部队 雇佣军队的影响还严重存在 加之作战失利 连续行军 斗争艰苦 一些意志不坚定的人开始动摇 在这种情况下 如果不改进部队存在的问题 不加强党对军队的领导 不仅难以适应艰苦的环境 而且无法完成艰巨的革命任务 为了巩固这支新生的革命军队 适应革命斗争的需要 毛泽东在到达三湾的当天晚上 就主持召开了前敌委员会议 决定对起义部队进行整顿和改编 二 井冈会师 1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 1927年10月 毛泽东在井冈山建立工农民主政权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初步形成 这是中国共产党建立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2 井冈会师 1928年4月 朱德 陈毅率领的南昌起义部分队伍与毛泽东率领的部队胜利会师 成立了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 后来 红四军主力转战赣南 闽西 建立了以瑞金为中心的中央革命根据地 亦称中央苏区 井冈山会师 政治部主任陈毅 军长朱德 党代表毛泽东 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主要领导人 中国工农红军军旗 红四军袖章 2 意义 工农红军和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 为中国革命开辟了以农村包围城市 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探究问题 秋收起义后 工农革命军为什么要去井冈山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 1 城市里敌人力量强大 敌强我弱 在城市里起义胜利可能性小 2 农村土地宽广 农民有革命要求 便于发展革命力量 3 农村物产丰富 便于筹钱筹粮 4 某些地方地势险要 易守难攻 5 某些地方群众觉悟高 革命基础好 三 红军不怕远征难 从1930年10月 1933年3月 连续对中央革命根据地进行了四次 围剿 在毛泽东 周恩来 朱德的先后指挥下 取得了反 围剿 战争的胜利 粉碎蒋介石的四次 围剿 1 背景 1933年9月至1934年夏 中央革命根据地红军进行第五次反 围剿 作战 在中央领导人博古等领导人实行军事冒险主义 军事保守主义的战略指导下 屡战失利 苏区日益缩小 形势日趋严重 1934年10月 红一方面军主力部队被迫撤出根据地 开始长征 第五次反 围剿 失利 客观 敌强我弱 主观 左 倾冒险主义方针和政策 王明 博古 2 经过 1 开始 1934年10月 中央红军从江西瑞金 福建长汀等地突围 开始长征 江西瑞金武阳渡口 红军长征出发地之一 红军长征突破湘江烈士纪念碑园 1934年11月25日至12月1日 中央红军同国民党军队在湘江地区浴血奋战 损失巨大 红军从长征开始时的86000余人锐减至3万余人 蒋介石调集重兵 在红军通往湘西的道路上 布置新的防线 若红军继续西进 无异虎口投食 在这危急关头 毛泽东提出弃湘西 取贵州的主张 得到多数人赞同 红军强渡乌江 占领遵义城 红军强渡乌江 2 转折 遵义会议 内容 会议认为反 围剿 失败的根本原因是军事领导和战略战术的错误 并批评了博古等人 肯定了毛泽东指挥红军作战的基本原则 时间 1935年1月在遵义召开 遵义会议会址 1935年1月15日至17日 中国共产党在贵州遵义召开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 这次会议集中研究了对挽救革命具有决定意义的军事问题和组织问题 遵义会议会场 参加遵义会议的主要领导人 毛泽东 周恩来 张闻天 王稼祥 朱德 意义 结束了 左 倾教条主义错误在中央的统治 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挽救了党和红军 成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2 冲出重围 四渡赤水 巧渡金沙江 跳出了敌军的围追堵截 强渡大渡河 飞夺泸定桥 翻越夹金山 走过大草地 古镇赤水 四渡赤水 红军四渡赤水纪念塔 遵义会议后 在毛泽东的领导下 红军声东击西 四渡赤水 打乱了敌人的追剿计划 金沙江 皎平渡 四川会理县东南 毛泽东等中央领导人渡金沙江时住过的山洞 红军渡江纪念碑 中央红军最早渡过金沙江的部队是红军干部团 1935年5月3日晚上 在刘伯承率领下赶到皎平渡口 乘一条木船巧渡金沙江 巧渡金沙江 红军强渡大渡河纪念碑 强渡大渡河 大渡河 泸定桥 四川泸定县城西跨越大渡河 夹金山和青衣江 红军翻越雪山 想象画 红军翻越雪山时穿的鞋 红军穿着单衣翻越空气稀薄 白雪皑皑的夹金山 翻越雪山 红军过草地 油画 3 胜利会师 1935年10月 中央红军到达陕北吴起镇 同陕北红军会师 会师楼 甘肃会宁 1936年10月 红四 二方面军与红一方面军在甘肃会宁会师 标志红军长征的胜利结束 3 意义 红军长征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次伟大壮举 长征的胜利 保存了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骨干力量 使革命转危为安 为开创中国革命的新局面奠定了基础 红军在长征中表现的牺牲精神和英雄气概 永远激励着中国人民 什么是长征精神 我们应怎样发扬长征精神 1 1935年10月 毛泽东怀着无比兴奋的心情赋诗一首 七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