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设计】高中地理 1.1 我们周围的环境规范训练 新人教版选修6.doc_第1页
【创新设计】高中地理 1.1 我们周围的环境规范训练 新人教版选修6.doc_第2页
【创新设计】高中地理 1.1 我们周围的环境规范训练 新人教版选修6.doc_第3页
【创新设计】高中地理 1.1 我们周围的环境规范训练 新人教版选修6.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 环境与环境问题第一节我们周围的环境考查知识点及角度难度及题号基础中档稍难环境的概念1、623人类与环境745、8一、选择题2011年深圳不仅成功的举办了世界大学生运动会,还以“花园城市”的姿态,实现“绿色大运” 的目标。据此回答13题。1“花园城市”中“花园”重在强调()。a人类与环境之间的对立b人类与环境的和谐统一c环境的客观性d人类的主观能动性2在2011年以前,深圳市森林覆盖率已达到39.9%,而目前达到53.7%。下列措施中,能有效提高深圳林木覆盖率的是()。a善待林木,防止水土流失b植树造林c加强自然保护区的建设d加强公园、比赛场馆及通往各个场馆两侧道路的绿化工程3下列叙述中,与“绿色大运”理念相符的是()。a在硬件建设方面,要把建设特色放在首位b全民参与c在市民中提倡主人翁意识、学习意识、参与意识、自律意识d深圳市要求公交车、环卫车、邮政车都使用清洁燃料解析第1题,“花园”重在强调人类与环境的和谐统一,人的主观能动性与环境发展客观规律的统一。第2题,解答本题时,要注意题目中“能有效提高深圳林木覆盖率”这个要求,前三项都不能有效提高深圳林木覆盖率,只有最后一项可以。第3题,“绿色大运”强调了市民的环境参与意识。a、b两项与“绿色”无关,c项因不明确市民与环境的关系故不能选。公交车和出租车等车辆使用清洁燃料能够减轻大气污染,有利于改善深圳的大气环境。答案1.b2.d3.d4洞庭湖区近20年来由于围湖造田、泥沙淤积导致湖面面积减少30%,1998年长江洪灾与湖泊调蓄洪水能力下降有关,据此判断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是对立的b人类与自然环境之间关系是互相依存、互相影响的c人类对环境具有改造作用,环境不能反作用于人类d如果人类活动不合理,也不会产生环境问题解析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即互相依存、互相影响的关系;人类生产、生活活动不合理,会导致一系列的环境问题。答案b5增加绿化面积是解决城市环境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在大城市提倡的营建“绿色屋顶”和“绿色阳台”,其改善环境的主要作用是()。a减少城市的噪声和光污染b减轻热岛效应和美化环境c减轻光化学烟雾的污染d降低空气中吸入颗粒物的数量解析由于城市中寸土寸金,绿化面积少,再加上能源消耗量大,热量排放多,容易形成热岛效应。城市中营建“绿色屋顶”和“绿色阳台”通过热量交换,能有效缓解热岛效应,并能起到美化环境的作用。答案b二、综合题6读生物要素与非生物要素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含义:a_b_c_d_ (2)生物群落及其生存环境之间,以及_内不同生物种群之间不停地进行_循环和_交换,构成了多种多样的_。(3)下列有关城市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双选)()。a只能接纳少数污染物质,对预防城市环境污染作用不大b具有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净化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的功能c城市公共绿地面积太少或遭到破坏,便会导致城市生态系统调节功能低下d人工绿地不属于城市生态系统解析本题以示意图为背景材料,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第(1)题,由示意图可知,空气、水、土壤等应为非生物要素。生物要素主要有植物、动物和微生物。根据三者的食物链关系可确定,b 为植物,c 为微生物,d为动物。第(2)题,生态系统是由生物群落及其生存环境之间,以及生物群落内不同生物种群之间不停地进行物质循环和能量交换构成的。第(3)题,城市生态系统是城市人工环境的组成部分,它有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净化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的功能,其公共绿地面积减少,会使其调节功能下降。答案(1)非生物要素植物微生物动物(2)生物群落物质能量生态系统(3)bc7读人类社会演进和人地关系两幅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甲图所示三种社会形态中,哪些属于乙图所示人地关系原理的范畴?(2)在我国江南丘陵地区广泛修建梯田,直接造成的生态环境变化有哪些?(3)列举中国古代不利于生态平衡的农业生产活动并分析原因。(4)影响人地关系演变的主要因素有哪些?解析本题涉及历史学科相关知识,是跨学科综合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人地关系思想演变过程的理解和读图分析能力。第(1)题,从图乙中可判断此时人类不断开发自然环境,从环境中获取资源,并大量地向环境中排放废弃物,人类对环境带来了影响,使人地关系不协调,所以应出现在农业社会和工业社会时期。第(2)题,解答本题应注意题目中要求回答为直接影响,可以把本题转化为:如果广泛修建梯田,破坏植被,直接造成的生态变化有哪些?第(3)题,中国古代不利于生态平衡的农业生产活动就是滥垦。滥垦一方面反映了古人对生态环境认识的局限,另一方面也反映了人口的增加,经济重心南移,此题可以用历史上关中地区或江南经济开发为例分析说明。第(4)题,考查学生综合分析能力,在回答(1)(2)(3)题的基础上加以分析归纳即可。答案(1)农业社会,工业社会。(2)森林减少,生物多样性减少,水土流失加剧,生态环境变得脆弱。(3)放火烧山,围湖造田。原因:古人对生态环境认识的局限性。魏晋以来,大量人口南迁,隋唐时期江南经济得到进一步开发,因过度开垦土地,对生态环境造成负面影响。(4)科学技术;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工具;人类对人地关系的认识;人口数量。8中新网兰州2012年3月14日电兰州发布大风蓝色预警,预计24小时内,河西有56级西北风,阵风7级,局部地区有沙尘。造成甘肃、嘉峪关、酒泉、敦煌市、玉门等地有沙尘暴出现。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分析沙尘暴对人们的生产和生活的影响有哪些?(2)引起沙尘暴的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主要有哪些?(3)针对上述问题,你认为应该采取哪些措施?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沙尘暴的影响、产生原因及解决措施。沙尘暴的影响可从身体健康、交通、生产生活环境、室外作业等方面考虑。沙尘暴产生的自然原因与北方春季干旱多大风的气候有关,人为原因是人口膨胀导致的过度开发自然资源,过量砍伐森林,过度开垦土地导致植被的破坏,地表土壤裸露,裸露的土地很容易被大风卷起形成沙尘暴甚至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