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谟拉比法典读后感.doc_第1页
汉谟拉比法典读后感.doc_第2页
汉谟拉比法典读后感.doc_第3页
汉谟拉比法典读后感.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叹那法典“用楔形文字刻下了永远,那已风化千年的誓言” 听着Jay的爱在西元前,熟悉的曲调让我重新拿起汉谟拉比法典,静静地品读三千七百多年前的光明与黑暗。在古巴比伦王国汉谟拉比统治时期,两河流域的君主制经过长期的斗争得以确立。为了加强法制建设,巩固奴隶主的政权,他颁布了汉谟拉比法典。法典正文共有282则条文,其内容涉及刑事、民事、贸易、婚姻、继承、审判等方面,意在调解经济、社会和婚姻关系。品读汉谟拉比法典,感受人性的明亮与晦暗。尽管法律条文只有282条,但其在严密性方面却值得称著。如913条所涉及的“失物买卖案”,提到了失主、买主与卖主之间的利益纷争,其考虑到了多方面可能出现的情况并对症下药,较为有效地避免了钻法律空子现象的出现。法典还体现了强烈的证据意识。一方面,在处理案件时,如出现控告或出庭作证等问题时,需要经过严格证实,否则将被判诬告或伪证反告(即使是法官出现问题也应如此);另一方面,当出现经济纠纷时,如一方既无证人又无文约,那么他将白白丧失许多东西,甚至于生命。通过法律的约束或者说间接统治,普遍增强了人们的证据意识,减少司法混乱,而这也推进了社会和谐,巩固了奴隶统治。“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与孔夫子的论语有异曲同工之妙,法典也显现了伦理的光辉。首先,法典点出了百善之首孝的重要性,当然,是通过刑罚而体现的.第192条“ 如果宫廷侍者或宫廷侍女的孩子对他的养父、养母说:你不是我父亲,你不是我母亲。那么应割掉他的舌头。”第195条“如果儿子打了他父亲,应割掉他的手。” 割手挖眼睛、割舌头种种刑罚,是对忤逆者的无言的控诉。百善孝为先,万恶淫为源。继孝之后,法典在伦理道德方面又提到了对不伦之性关系的处理。针对不同类型的犯罪情形,其处罚也不尽相同,更具有特殊性。从上可看出,法典很注重加强人们的思想道德建设,以构建更和谐的社会。梁启超提到,“人生须知负责任的苦处,才能知道有尽责的乐趣.。”而汉谟拉比法典中的内容则较多的解释了“责任”这个词的含义。从“放水灌溉致冲坏邻田”,到“职业人员从业问题”,再到立法明确的的租赁关系,无不宣讲“何人应向何人负责任的”的道理。而明确责任后的双方,争斗发生的可能性将大大减小,以至于营造了良好的气氛。1789年,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成功后,颁布了人权宣言,提出“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的论断。而今,在看到汉谟拉比法典中有关私有财产的条文后,不禁感叹古巴比伦人民的智慧与眼光。“如果一个人破宅而入,那么应该在那豁口处将他处死,再把他吊起来。”尽管在现在看来,以严刑酷法的方式保护人们的私有财产有其不合理之处,但处在当时的社会环境其无可厚非。文明与野蛮交织,有时要进步必须用重典!法典的亮点可谓是多多,但它同样存在一些令人诟病的地方,毕竟,它产生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无疑,它保留了一些古老的传统。其中,最令人惊讶的是它的同态复仇原则“以牙还牙,以眼还眼”。地位同等的两人,如一方给另一方制造了伤害,则他本身亦应接受同等伤害,毫无借口可言。更甚的是,当两者地位不同时,比如一个人同样的行为施加在穆什钦怒努或奴隶身上,那么用钱可以解决一切问题。不得不承认,现代社会也存在“金本论”的思想,这或许是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吧!在当今国际社会,维护和保障人权是一项基本道义原则。而在古巴比伦,奴隶毫无权利可言,稍有过失就受到断肢的可怕惩罚。法典指出,奴隶是不受法律保护的工具和财产,不属于人的范畴。可以说,其与现在中国所倡导的“以人为本”理念是如此的格格不入。而究其原因,很无奈,这是奴隶社会中维护奴隶主利益的必要之法。它应该也必须公开确立奴隶主阶级的统治地位,确保奴隶主的利益不受侵犯。事实上,一部法律绝对代表着立法者的利益。而对奴隶主而言,维护对奴隶的绝对统治,是最基本的价值追求。法典中弥漫着迷信的气息,不可否认过去的人们有着一丝愚昧。一部分,在处理“控告别人犯巫术罪”和“不贞嫌疑“时,其采取神罚手段,要求把嫌疑人浸到河里,让河神证明其清白。再者,提到处理“抢劫无患投资”或“租牛被神击(自然灾害)而死”问题时,当事人只要对神发誓就没有责任了。从个人来讲,法典将难判案件交由神来解决或对神起誓就了事,似乎太过单薄了。一定程度上,暴露了古巴比伦王国法律还存在严重的缺失,离“法治”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接下来,是关于条文对妇女地位的判定。可以说,法典中有许多歧视妇女的条文,这也加剧了妇女地位不平等现象的发生。第109条,“如果歹徒在卖酒妇的店里聚集,而她没有抓住那些歹徒将被处死”。毫无疑问,这就是赤裸裸的歧视!妇女本身就力量弱小,又谈何去制服强悍的歹徒呢?由此可见法典之苛刻与不公。而与中国封建社会相类似的是,妇女一直处在弱势。如第129条,对通奸者的处置相仿于中国的“浸猪笼”;而第145条,关于纳第图与淑吉图,则迎合了中国的“三妻四妾”观念。但需要正视的是,与中国封建制度相比,其对妇女的权益也有一些保护,相对有一定的松弛性。在第133条中,如一个人被俘,其妻子可根据家中是否有粮食来规定自身的行为。在第148条中,若一个人的妻子得了拉布(皮肤?)病,他可以再娶但须供养患拉布病的妻子,若是她要离去,则他得同意并全数偿还嫁妆。而在中国,是提倡贞节的,丈夫若死,妻子应追随而去或终生守寡,否则就是违背了贞节道义。当时,设立贞节牌坊也很好地映证了这一方面。“为了判决国中的官司,为了做出国中的决定,理正冤案,我把我宝贵的话”正如结语所强调,汉谟拉比依靠该法典缓和了社会矛盾,较好的处理了奴隶和奴隶主之间的关系,为古巴比伦王国的强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作为特殊时代的产物,汉谟拉比法典不免存在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