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历史一轮专题复习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和胜利课件.ppt_第1页
中考历史一轮专题复习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和胜利课件.ppt_第2页
中考历史一轮专题复习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和胜利课件.ppt_第3页
中考历史一轮专题复习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和胜利课件.ppt_第4页
中考历史一轮专题复习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和胜利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1讲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和胜利索 2017中考一轮复习 复习目标 1 掌握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的基本史实 2 掌握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的基本史实 3 掌握解放战争的基本史实 考点一 五四爱国运动 1 直接原因 导火线 1919年 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2 口号 取消 二十一条 反对在对德 和约 上签字 惩办卖国贼曹汝霖等人 3 经过 5月4日学生被捕6月初取得初步胜利 巴黎和会 外争主权 内除国贼 学生 上海 知识梳理 4 结果 取得初步胜利 迫使北洋政府释放被捕学生 罢免曹汝霖等卖国贼的职务 拒绝在 上签字 5 意义 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 是中国 的开始 对德 和约 新民主主义革命 1 最能体现五四运动性质的口号是 a 外争主权 内除国贼 b 废除二十一条 c 还我青岛 d 拒绝和约签字 2 有北京大学等十三校 学生三千余名 手持白旗 陆续到天安门前齐聚 议定列队游行 先至东交民巷西口 经使馆巡捕拦阻 遂至交通总长曹汝霖住宅 持砖乱掷 执木殴人 兵警拦阻 均置不理 经当场拿获滋事学生多名 由厅预审 送交法庭讯办 上述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 公车上书b 五四运动c 一二 九运动d 四五运动3 在中国近代史上 由爱国知识分子领导的 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的历史事件是 a 洋务运动b 戊戌变法c 五四运动d 辛亥革命 a b c 典例精析 考点二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1 标志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 时间 地点 年7月 在 秘密召开 后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的一艘游船上 代表人物 毛泽东 董必武 李达等13人 1921 上海 知识梳理 主要内容 共产主义 领导工人运动 中央局 陈独秀 2 意义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 的大事 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 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开天辟地 中国革命 1 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 就勇敢地担当起带领中国人民创造幸福 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的中心工作是 a 组织工会 领导工人运动b 通过第一个党纲c 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d 建立抗日统一战线2 1961年 董必武写下缅怀战友的诗 四十年前会上逢 南湖泛舟语从容 济南名士知多少 君与恩铭不老松 诗中所提会议最重要的内容是 a 发动五四运动b 成立中国共产党c 创建黄埔军校d 筹备南昌起义3 四十年前会上逢 南湖舟泛语从容 王尽美与董必武等革命家一起见证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a 开马克思主义传播之先河b 拉开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序幕c 使中国首次出现革命政党d 使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a b d 典例精析 考点三 黄埔军校的建立 概况 1924年5月 国民党在广州黄埔创建 任校长 周恩来任政治部主任 意义 培养了大量 人才 为国民革命军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蒋介石 军事政治 知识梳理 1 图1是国民党在广州创办的某军校的图片 该校创办于 a 1912年b 1921年c 1924年d 1927年2 黄埔军校培养了大量军事政治人才 为建立国民革命军奠定了基础 当时担任校长的是 a 蒋介石b 孙中山c 周恩来d 叶挺3 近日 江西新干县档案馆发现了黄埔军校第一期卒业证书 下列关于这所军校表述不正确的是 a 孙中山在1924年创办b 在苏联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建立c 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基础d 周恩来曾任政治部主任 c a c 典例精析 考点四 北伐胜利进军和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 时间 1926年7月 北伐军10万人出师北伐 目的 推翻 的统治 统一全国 对象 三个军阀 战场 湖南 湖北是主要战场 战役 战役 贺胜桥战役和武昌战役 战果 北伐军从珠江流域打到 1927年初 国民政府从广州迁到武汉 北洋军阀 吴佩孚 孙传芳 张作霖 汀泗桥 长江流域 知识梳理 南京国民政府建立 背景 国共合作破裂 由于蒋介石 汪精卫等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 国民革命运动失败 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 时间 年4月 在南京成立 国民政府 性质 代表 的利益 政策 对外投靠帝国主义 对内镇压人民革命运动 1927 蒋介石 大地主大资产阶级 知识梳理 1 国民痛苦 水深火热 土匪军阀为虎作伥 帝国主义 以枭以张 本军兴师 救国救民 总理遗命 炳若晨星 这是一次革命战争中的誓词 其 军阀 主要是指北洋军阀 总理 即孙中山 与这一誓词有关的历史事件是 a 北伐战争b 五四运动c 抗日战争d 解放战争2 1926年 广东国民政府北伐的对象不包括 a 吴佩孚b 孙传芳c 张作霖d 袁世凯3 吴孙张三系军阀 汀贺桥两役决胜 国共第一次合作进行北伐时 率领第四军独立团奋勇冲锋 连克汀泗桥 贺胜桥 为攻克武昌城立下汗马功劳的北伐将领是 a 蒋介石b 李宗仁c 叶挺d 彭德怀 a d c 典例精析 考点五 中国革命道路的探索 1 南昌起义 年8月1日 周恩来 贺龙 朱德等率领革命军在南昌举行武装起义 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 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 创建 的开始 2 秋收起义 1927年9月 毛泽东在湘赣边界举行起义 起义失败后 进军农村 建立 3 井冈山会师 1928年4月 朱德率部在井冈山与毛泽东会师 两军改编为 1927 人民军队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 知识梳理 1 中国人民解放军诞生于白色恐怖的血雨腥风之中 经历了长征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洗礼 如今已成为保家卫国的钢铁长城 军旗升起的地方 在哪 与什么事件有关 a 武昌辛亥革命爆发b 上海中共一大召开c 广州黄埔军校建立d 南昌八一南昌起义2 田里豆子开红花 红军来到笑哈哈 土豪劣绅都打倒 山林土地回老家 这是歌颂中国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的歌谣 该根据地是 a 鄂豫皖革命根据地b 闽浙赣革命根据地c 中央革命根据地d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3 井冈山上朱毛合 创建四军建奇功 诗句中的军队是指 a 国民革命军第四军b 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c 新四军d 人民解放军 d d b 典例精析 考点六 红军长征 原因 红军第五次反 围剿 失利 开始 年10月 党中央和中央红军离开中央革命根据地 转折 1935年1月召开的 确立了以 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挽救了党 挽救了红军 挽救了革命 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1934 遵义会议 毛泽东 知识梳理 突出重围 打乱了敌人的追剿计划 渡过金沙江 跳出敌人包围 强渡大渡河 飞夺泸定桥 翻雪山 过草地 进入甘肃 胜利 年10月 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会宁会师 意义 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红军的企图 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 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四渡赤水河 1936 知识梳理 1 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 行军 是为避开蒋介石的魔爪而进行一次生死攸关 征途漫漫的撤退 是一场险象丛生 危在旦夕的战斗 这里的 行军 指的是 a 北伐战争b 南昌起义c 秋收起义d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2 红军长征二万五千里 是什么力量把中华民族成千上万的热血青年聚集在一起 抛头颅 洒热血 前仆后继奔向一个目标 这种力量就是永存的长征精神 对 长征精神 理解正确的是 革命荚雄主义 革命集体主义 革命乐观主义 个人自由主义a b c d 3 八年级某班计划举办一次以 红军长征 为主题的历史故事会 该班同学所拟的故事标题不符合该主题的是 a 遵义会议 b 四渡赤水出奇兵 c 井冈山会师 d 飞夺泸定桥 d c c 典例精析 1931 沈阳 1937 卢沟桥 1937 三十万 局部抗战 抗日民族 统一战线 考点七日本侵华 知识梳理 典例精析 1 有一首歌谣这样唱道 蛐蛐叫喊夜声长 茄子下来菊花黄 没到八月过中秋 小鬼便抢占沈阳 它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是 a 九一八事变b 华北事变c 卢沟桥事变d 百团大战2 早在13世纪 卢沟桥就闻名世界 意大利人马可 波罗在他的游记里称赞 它是世界上最好 独一无二的桥 1937年7月在这里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表明 a 全国性的抗日战争从此爆发b 局部性的抗日战争开始c 中国新民主义革命开始d 抗日战争进入大反攻阶段3 今年6月1日 日本三菱综合材料公司承认二战期间侵犯中国劳工人权的历史事实 正式向中国受害劳工谢罪 劳工问题只是日本在侵华战争中犯下的众多罪行之一 下列事件最能体现日本法西斯灭绝人性暴行的是 a 九一八事变b 七七事变c 八一三事变d 南京大屠杀 a a d 1 时间 年12月12日 2 人物 3 目的 逼蒋抗日 4 结果 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的利益出发 派周恩来到西安调停 西安事变 5 意义 十年内战基本结束 初步形成 1936 张学良 杨虎城 和平解决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考点八西安事变 知识梳理 典例精析 1 为了逼蒋抗日 1936年爱国将领张学良和杨虎城发动 兵谏 这就是震惊中外的 a 五四运动b 九一八事变c 西安事变d 七七事变2 黄仁宇在 中国大历史 中说 少帅张学良的部队冲入委员长的行营 要求他停止对共产党的 围剿 以便一致对日抗战 这兵变的目的既达 中国的政治从此改观 中国的政治从此改观 可以解读为 a 国民政府统一全国b 十年内战基本结束c 全面抗战正式开始d 中国开始局部抗战3 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的初步形成的标志是 a 九一八事变的爆发b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c 七七事变的爆发d 八一三事变的爆发 c b b 考点九 主要战役 李宗仁 彭德怀 主动出击 知识梳理 典例精析 1 李宗仁在回忆录中写道 捷报传出后 举国若狂 抗战前途露出一线曙光 为抗战发动以来的第一快事 被李宗仁誉为 抗战发动以来的第一快事 指的是 a 台儿庄战役b 百团大战c 平型关大捷d 淞沪会战2 日方 华北方面军作战记录 记载 1940年8月20日夜 八路军 向我交通线发动奇袭 将铁路 桥梁及通信设施加以炸毁或破坏 因此损失甚大 日军的这作战记录是对下列哪一战役的总结 a 平型关战役b 百团大战c 武汉会战d 台儿庄战役3 下列发生在全民族抗战时期的历史事件有 九一八事变 西安事变 台儿庄战役 百团大战a b c d a b d 1 时间 地点 年4月 在延安召开 2 主要内容 主要讨论夺取抗战胜利和胜利后中国将走什么道路的问题 大会制定了党的 3 历史意义 为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和实现中国的光明前途准备了条件 1945 政治路线 考点十 中共七大和抗战胜利 知识梳理 1 背景 中国的抗日战争进入大反攻 美国向日本的 投掷了两枚原子弹 苏联对日作战 2 标志 年8月15日 日本宣告无条件投降 广岛 长崎 1945 典例精析 1 中国人民取得抗日战争伟大胜利的根本原因是 a 海外华侨的支持b 全民族的抗战c 国际友人的帮助d 美苏两国的援助2 扭转了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屡败局面 洗雪了近代以来的民族耻辱 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的事件是 a 中华民国的成b 三大战役的胜利c 抗日战争的胜d 新中国的成立3 一位老八路说 当我们听说日本政府宣布无条件投降时 我们立时呆呆地立在那儿 没有眼泪 它早干了 想笑 因为我们胜利 想哭 那是为我多难的祖国母亲 我们只说了一句话 我们胜利了 今天是我们子孙应该时刻铭记的日子 今天 是 a 1945年8月5日b 1945年8月15日c 1945年9月2日d 1945年9月9日 b c b 1 重庆谈判 1 目的 国民党 为了进一步赢得 的时间 为了欺骗人民 共产党 争取 戳穿蒋介石假和平的阴谋 2 概况 年8月 毛泽东在周恩来等人陪同下 到重庆同国民党谈判 达成和平建国的 准备内战 国内和平 1945 双十协定 知识梳理 考点十一解放战争 2 内战爆发 1946年6月 国民党对 发动进攻 3 转战陕北 1947年3月 国民党军队进攻 解放区 中共中央主动撤离延安 彭德怀 贺龙率西北人民解放军粉碎了敌人的进攻 4 战略进攻 1947年夏 率领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 千里挺进 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 中原解放区 陕甘宁 刘伯承 邓小平 大别山 5 三大战役 辽沈战役 东北解放军 刘伯承 邓小平 长江 以南 华北全境 6 渡江战役 1949年4月 解放军渡江作战 4月23日 人民解放军解放 统治中国22年的国民党政权垮台 南京 典例精析 1948年9月至1949年1月 人民解放军取得了三大战役的胜利 其中解放了东北全境的是 a 辽沈战役b 淮海战役c 平津战役d 渡江战役2 举世闻名的三大战役发生在解放战争时期 其中使华北全境基本解放的战役是 a 辽沈战役b 淮海战役c 平津战役d 渡江战役3 邓小平曾说 这无疑是一次伟大的胜利 这胜利表示了敌人在长江以南的一支最大的组织力量的覆灭 这里 伟大的胜利 是指 a 辽沈战役的胜利b 淮海战役的胜利c 平津战役的胜利d 渡江战役的胜利 a c d 难点突破 1 近代日本发动了哪两次大规模的侵华战争 结果如何 对中国造成了哪些影响 造成不同结局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1 1894 1895年的甲午中日战争 清政府战败 签订 马关条约 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2 1937 1945年的全面侵华战争 中国取胜 台湾回归祖国 抗日战争的胜利是近代中国人民反侵略战争的第一次完全胜利 洗雪了近代以来的民族耻辱 是中华民族由衰败到重新振兴的转折点 3 结果不同的原因 腐朽的封建制度难抵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的进攻是甲午中日战争中中国战败的主要原因 国共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抗日战争胜利的根本原因 难点突破 2 近代国共两党的关系经历了怎样的演变历程 给我们留下什么启示 历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