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家长助教活动 增强家园合作力度.doc_第1页
开展家长助教活动 增强家园合作力度.doc_第2页
开展家长助教活动 增强家园合作力度.doc_第3页
开展家长助教活动 增强家园合作力度.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开展家长助教活动 增强家园合作力度一、问题引发 在学习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 试行 ) 的过程中,我园教师对有关“家园合作”方面的内容很感兴趣,大家进行了反复的研读,却不知该如何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在一次大班的“我长大了想做什么”的谈话活动中,偶然听到有一个小朋友说:“我爸爸是外科医生,可是他那天说,他好想当幼儿园的老师。”正所谓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孩子的一句话让我们产生了一种大胆的设想:是否可以发挥医生的优势,让他来给小朋友讲解医学方面的知识 ? 带着这样一个想法,我园组织老师们积极、认真地学习和理解纲要精神,从中认识到家长是幼儿园的重要教育资源。开展家长助教活动,可以弥补幼儿园教育资源的不足,同时也能发挥家长参与教育活动的积极性,唤起家长的主人翁意识,使家长真正成为幼儿园的合作伙伴。 那么,如何选材,如何组织,应注意哪些问题 ? 教师们带着这一系列问题对“家长助教”进行了尝试性的探索。 二、试行助教 为了争取家长对助教活动的支持和帮助,我们首先召开全园家长会,做好家长参加助教活动的宣传工作,让家长明白助教的目的、意义、时间、内容、形式等,并在全园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统计结果表明: 87 的家长愿意参加助教活动,其中 65 是父母, 22 是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等祖辈家长。同时有 23 人明确表示了教学内容:舞蹈教学有 5 人,武术训练有 3 人,书法欣赏有 4 人,讲授医学知识有 11 人。 可以看出,多数家长都非常支持幼儿园的教育,并且愿意参加幼儿园的助教活动,这给了教师们极大的信心。就这样,老师们根据家长的特长和需求试着开展相关的助教活动。为了体现家长参与的主动权,老师们首先让家长自己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然后,教师和家长共同分析、讨论、修改,添加一些趣味性、游戏性强的活动,用孩子们能够听懂的语言,用孩子们喜欢的游戏活动进行教学,使助教活动生动起来。 三、问题迭出 案例: 一位五官科的博士医生给中一班小朋友上“种植”课,他是这样开场的:“同学们,今天叔叔给你们上一节种植课”听惯了“小朋友、小宝贝”的孩子们第一次听到“同学们”,全都“哗”地一声笑开了,一边笑一边学着说“同学们”,就连旁边的家长也忍俊不禁,笑得李博士的脸“刷”地一下红了起来。这一笑,让李博士不知所措,僵在那儿,半天没有说话。可是不说不行啊,于是,他停了一会儿,就转入了正题:“你们看我手里拿的是什么 ? 莴笋。你们知道它是怎么长出来的吗 ? ”经过刚才那一笑,李博士似乎已经没有了自信,他在不停地说,手却在不停地抖。看惯了老师镇定自若上课的家长们,看到那一双一直抖个不停的手,也禁不住笑了起来。就这样,李博士在一种紧张、忙乱的情形中结束了这次“漫长”的活动。 从这次“助教”活动中,我们看到了家长存在的问题:操作材料准备不充分,童趣不浓;心理紧张,教学语言不规范,缺乏儿童语;不知道如何提问,只顾自己讲解;教学活动的程序不熟悉;对调皮孩子无计可施,缺乏教育机智;不能估计教学效果;等等。 四、解决策略 为了让助教活动更加完善,让家长更深切地感受助教的意义、掌握教学方法等,我园接待了重庆市的教师组研讨活动现场,研讨主题是“如何提高家长的助教质量”。我园特别邀请了一些助教家长来园参与。这种零距离的面对面接触、交谈,在重庆市教研活动中开创了先河。大家就这些问题展开了讨论:家长助教活动以什么样的形式开展最好 ? 在助教前、助教中、助教后,教师、幼儿和家长应做些什么准备及后续工作 ? 在助教活动中,教师和家长应扮演什么角色才能正确、恰当地引导幼儿 ? 等等。通过研讨,大家在以下方面达成了共识。 ( 一 ) 助教前教师、家长、幼儿同时准备 助教活动时,幼儿仍然是教育活动的主体,家长是以教育活动的实施者出现的,而教师是整个助教活动的组织者和引领者,故助教活动之前,幼儿、家长、教师应同时着手做好准备。 1 教师准备 教师根据“助教意向表”的结果,以家长自主报名为主、班级家长会推选、教师指定为辅的形式产生助教家长。当确定了助教家长后,教师积极、主动地与家长交流、沟通,根据家长的特长确定教学主题,或者和家长一起研究并选择适合本班幼儿年龄特点及实际水平的教学内容,共同讨论切实可行的、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教给家长一些简单的课堂用语和儿童用语,共同准备活动所需的图片、音乐、道具、多媒体等。为了让家长在教学活动中更自信,课前还可请家长试讲,针对试讲的效果提出改进意见,并商讨在活动中需要教师配合的环节。通过教师的细心指导,帮助家长消除恐惧心理和紧张情绪,为助教活动取得成功做好细致而充分的准备工作。 2 家长准备 家长和教师确定教学主题后,可以向教师请教一些适合幼儿的教育方法、教学指导技巧等;阅读相关的“幼儿教学艺术”书籍,理解纲要精神;多练习说普通话,减少不规范的方言;到幼儿园和孩子多接触,熟悉本班幼儿的情况,以此和孩子们建立初步的感情,为助教活动打下良好的基础。 3 幼儿准备 幼儿在园生活都是教师伴随着度过的,突然来了某位小朋友的爸爸、妈妈来上课,可能会出现惊喜、恐慌甚至哭闹的情况。所以,教师应在助教前对幼儿说明白是哪位小朋友的爸爸或妈妈来上课,帮助幼儿消除心理上的障碍,控制情绪激动,让幼儿树立“爸爸、妈妈来上课”的自豪感,从而顺利进行“助教”活动。 ( 二 ) 助教过程中教师的适时指导艺术 因家长不是专业的幼儿教育工作者,对活动中孩子的兴趣爱好、理解能力、反应能力不容易预见,因此,教师的适时指导就显得特别重要。如:孩子发“人来疯”时,教师可用习惯性的课堂指令提醒孩子们注意;当孩子们答非所问、故意说笑时,教师可表扬“小朋友在动脑筋”等,以激励机制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当家长遗忘某个环节时,教师可提醒家长,做必要的补充在整个活动中,家长是整个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始终作为指导者,帮助家长为幼儿营造一个愉快、和谐、健康的活动环境。 ( 三 ) 助教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