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子龙:词赋才高一代雄 千秋青史见孤忠.pdf_第1页
陈子龙:词赋才高一代雄 千秋青史见孤忠.pdf_第2页
陈子龙:词赋才高一代雄 千秋青史见孤忠.pdf_第3页
陈子龙:词赋才高一代雄 千秋青史见孤忠.pdf_第4页
陈子龙:词赋才高一代雄 千秋青史见孤忠.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词赋才高一代雄千秋青 史见孤忠 明末名士陈子龙 王守稼缪振鹤 陈子 龙是上海青浦县人 明末清初的著名诗人 文学家和 爱国志士 陈子龙生活在动荡的时 代 参加了激烈的斗争 他有屈 贾的情怀 杜 白 的经历 七步的才华 但 不 能有所施展 才 包恨以终 他给我们留下 的是一 首悲壮的史诗 一幅表现 崇高民族 气节 慷慨赴难的画卷 自然 陈子 龙 并非 完人 在他 身上 既有 自己的鲜明个性 又深刻地打上 时代的和阶 级 阶层的烙印 作者王守稼 年生 上海社会科学院 历史研究所古代史室 助理 研 究员缪振鸥 年生 上海社 会科学院 历史研完所古代 史室特约研究人 员 当我们翻 阅 明经世文编 和徐光启的 农政全书 这两部巨著时 不禁会想起为抗清壮烈 牺牲的明末江南名士陈子龙 陈子龙的一生 虽然短暂 然而在明末文坛上 却犹如一颗耀眼的明星 人们称 颂 他 文高两汉 诗轶三唐 苍劲之气 与节义相符 对他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高风亮节 十 分推崇 他 的学生王邃在编 刊 陈忠裕公集 的题词中 赞扬陈子龙 词赋才高一代雄 千秋 青史见孤忠 被称为 明末三大思想家之一的顾炎武 得悉好友陈子龙死讯后 挥泪作 哭陈 太仆 长诗一首 盛赞 陈君朝 贾才 文采华王国 早读兵家流 千古在胸臆 鸣呼君盛 年 海内半相识 对 于陈子龙 的死于非命 他十分悲痛 酪酒作哀辞 悲来气硬塞 有 神童 之称的陈子龙的得意门生夏完淳悼念陈子龙的诗 去年人送短长亭 一片烟波入洞庭 江海无情人不见 芳州春草为谁青 毅魄归来风雨多 潇湘春尽晚生波 可怜屈宋师门谊 空自招魂吊泪罗 其怀恋之情 溢于言 表 一 词赋才高一代雄千秋青史见孤忠 把陈子龙比作屈原的 不仅是夏完淳 许多知交故友在写哀诗悼词时 都不约而同地把 他与屈 原相提并论 这不是偶 然的 屈原是春秋战 国时的伟大诗人 陈子龙则公认是明末的 著名诗人 作为爱 国主义斗 士 他们都经历了亡国之痛 在明清之 间的社会历史大变 动 中 陈子龙写下大量气壮山河的诗篇 发出了挽救民族危 亡的呼吁 最后投江殉难 一 文坛盟 主 几社领袖 陈子龙 字卧子 一字人中 又字憋 中 号轶符 晚年又自号大蹲 青浦人 生于明 神宗万 历三十六年年 卒于清顺治四年年 年未满四十 他 的祖上 原籍颖州 宋末 从康王赵构渡江 定居华亭 入明朝累世务农 直 到其父陈 所闻才 中进士 官至工部郎 中 陈子龙从小便发奋读书 博通经史 岁时所作文章已受 到父辈东林同僚的赞赏 岁时能日赋 数千字 慨然有著述之志 到岁 已文 名籍甚 交游渐广 从天 启五年陈子龙岁 到崇祯十二年陈子龙岁 是他广交游与勤著述的时期 这一 时期 魏忠贤用事 明帝国已病入膏盲 外有满洲兵刃相见 内则政治腐败 民不聊生 变 乱迭起 其时继东林之后 各种文社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风华正茂的陈子龙 在崇祯初年与夏允彝 徐孚远等发起组织了 几社 取义于 绝学 再兴之 几 初创时 有所谓 几社六君 子 他们以文会友 后来又和书坊合作 选刻时 文 在崇祯五年到十四年间 刻了 几社会 义 等 很受参加考试士子们欢迎 参加者越来越 多 超过百人 陈子龙与 五人墓碑记 的作者 应社 发起人张溥齐名 后又参加张溥为首 的复社 张溥在崇祯十四年去世后 陈子龙实际上成了复社的公认领袖 几社是文学 团体 又是政治团体 以复兴绝学相期勉 以文章气节相砒砺 在几社 中 他们除相互酬唱切磋文 辞外 也谈志趣 抱负 南吴旧话 载 徐孚远阁公少时 与陈子龙 夏允彝言志 慨然流涕日 百折不 回 死而后已 允彝 日 吾 仅安于无用 守其不夺 子龙 曰 吾无阁公之才 志则过于彝 仲 顾成败则不暇计也 后三人皆如 其言 徐孚远在清兵 破 松江后 从鲁监 国漂泊海岛 后来到台湾依郑成功 死在那里 可谓 百折不 回 死而后已 夏允彝 与陈子龙则都为抗清赴难 保持了崇高的民族气节 崇祯二年 陈子龙考取县学第一名 崇祯三年六月 到南京 参加乡试 这次乡试 主考 官姜日广 是陈所闻 的同年 他极赞赏陈子龙的文章 榜发后 知道子龙是陈所 闻之子 十 分高兴 据昊伟业回忆 他们 与陈子龙 一起读书 子龙最用功 每逢他们置酒相与为 欢 时 独子 龙读 书至中夜不肯休 还劝说他们 壮盛 智慧 殊不吾来 公等何易视之 反映了陈子 龙的刻苦攻读与抱 负不凡 这年秋 陈子龙到北 京 参加会试 未被录取 但使他有机会拜访了徐光启 请教 当 世之务 对他影响很大 由于对崇祯年间政治黑暗不满 他写了论时政书数万 言 打 算 上 书 友人怪他言过切直 劝阻而罢 从这 时起 陈子龙致力于古文辞 崇祯六年参加 会试 又落选 回家后杜门谢客 著作日富 这一时期 他 与夏允彝 宋征璧 徐孚远等写过不少 文 章 辑为 几社壬申文选 问世 又多与李雯唱和 汇成 陈李唱和集 另作古诗乐府百余 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年第期 章 祟祯八年春 陈子龙和徐孚远读书陆氏南园 诗赋以外 举业时文也有很大进步 他 自 称所作文章 阂肆奇逸 一时靡然风向 在社会上的影 响越来越大 在南园读书期 间 除他 们所集 的 制义 曾轰动一时外 陈子龙还有 属玉集 平露堂集 问世 第二年又逢大比之年 陈子龙因两次落选 有些心灰意懒 又因继母久病 不 想 去 应 考 其母以大义规劝 才 与彭宾等同行 这次 他与夏允彝都中了进士 得列名于他平生 所 崇拜 的黄道周门下 除徐光启外 对 陈子龙思想上影响最大的 就数黄道周 了 陈子龙 夏允彝都中三 甲 应 当就外任 此前 先在京观政 相当于见习刑部 有机会 得势 白云楼 白云楼是刑部的望楼 嘉靖中李攀龙 王世贞等都出身刑部 京师人把刑部衙 门称作西翰林 陈子龙将此时所作诗歌搜集起来 编 成集子 名为 白云章 夏季 陈子龙被委任为广东惠州 司马 走到半路 得悉继母逝世 立 即辞官奔丧 自此 即守制在 家 直到祟祯十二年才又一次 出仕 从天启五年到崇祯十二年的十四年间 正是陈子龙精力旺盛 的青年时期 在以文会友的 文社活动中 他是几社的倡始人之一 和 当时众多的文社保持着密切的关系 交游遍天 一 对明朝末年的文风 学风和政治运动 都有重大影响 著述丰富也在这个时期 己知刊行 的 有 壬申文 选 陈李唱和集 平露堂集 白云章 及 由徐孚远主编 他也参与的 几社 会义 等 而对后世影响最大的是编纂 明经世文编 和重订 农政全书 二 编纂 明经世文编 重订 农政全书 崇祯十一年 陈子 龙因守 制 读 书南园 这一年 他与徐孚远 宋征璧等合作 网罗本 朝名卿大臣的文章中凡有涉世务国政 的 编为 皇明经世文编 这是陈子龙一生中的重大贡 献之一 此书的编辑 从崇祯十一年二月开始 至十一月即成书 前后不到一年时间 这部巨著 共五百零四卷 另补遗四卷 据宋征璧说 负责此书编纂的主要是徐孚远 陈子龙 他俩 博 贤多通 纵横文雅 并用五官 都 由一目 选辑之功 十居其七 参预 此书编纂 商酌的 基本上都是松江人 参阅者 则分散在全 国各地 有社会名流 陈继儒 黄道周 张溥 张采 钱谦益 方以智 吴易等共人 参加鉴定 在编纂过程 中 搜集千种 缮写数万 宋征璧说 寒暑未周 而披览亿万 审别精详 远近叹咤 以 为神速广 著名历史学 家吴晗在 明经 世文编 影印本序中 对此书作过高度评价 明经世文编 是 一部从历史实际 出发 总结了明朝两百 几十年统治经验 企 图从中得出教训 用以改变当前 现实经世实用的书 这部书的编辑出版 对当时的文风 学风是一个严重的挑战 对稍后 的 黄宗羲 顾炎武等人讲求经世实用之学 也起了先行的作用 他还指出 这部书编辑的时 候 正是明朝内部阶级斗争极为激烈的时代 对建州的民族矛盾极为尖锐的时代 当时统治 阶级中的知识分子对现实的反应如何 从文编的几篇序文中作了回答 这个评价 是十分中 肯的 词斌才高一代雄千秋青史见孤忠 明末 的文风 学风 浮华空疏无实学 文编 的作者陈子龙等 代表较有远见的知识分 子 关心 明帝国面临崩溃解体的现实 要求通过对历史的学习 总结前人的经验 以作为解 决现实问题 的借鉴 因此 陈子龙在读 书的序中 对明末腐败的文风 学风 作了猛烈的抨 击 俗濡是古而非今 撷华而舍实 夫保残守缺 则训沽之文 充栋不厌 寻声设色 则雕 绘之作 永日以思 至于时王所尚 世务所 急 是非得失之际 未之用心 苟能访求其书者 益寡 宜天下才智日以细 故日士无实学 明经世文编 的出版 本身就是对这种文风 学风的否定 陈子龙等在编纂这部书时 定下 的选文原则和编辑方针是 明治乱 存异 同 详军事 重 经济 选文范围 包括政治 军事 赋役 财经 农田水利以至典章制度等 内容极为广泛 在编选过程中 陈子 龙 徐孚远等对于接触到的实际问题 还作了许多旁注 其中 有 解释性的 有联系历史和 当时实际的 有评文评事 的 有 阐述编者对某些问题看 法的 系统 地表述了陈子龙 等的政治主张 如周忱 与行在户部诸公书 一文 旁注多达五条 在该文 治 民之道在 劝耕稼 以敦其业 旁注 文襄公在江 南留心本计如此 宜至今见思也 在 苏 松之民出其乡足以售其巧 旁注 以其逐末也 在 豪 家之役属日增 旁注 此汉法所禁 然亦 无可如何者 在述及 摆站 间题时 旁注 此弊今则无之 在 僧道之徒日增 旁注 此不独苏 松 京师尤甚 明经世文编 的编纂 是为经世致用服 务的 因此在编纂过程 中就得到了许多有识之士 的支持 成书后更得 到许多人的赞扬 黄澎在序中盛赞 一代之鸿章 千秋之盛业 在编 纂 过程中 除了松江本地藏书家以外 他们还动员了全 国各地的知识分子 访求征集 所得文 集在千种以上 其中有些是文集作者 的后人所藏 如朱纵的 凳徐集 钱薇的 承启堂集 以及徐阶 王抒 陆树声 等 的文集 从而保存了大量珍贵文献 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有些文 集 在陈子龙的时代已不易见 通过 文编 的选录而得以保存下来 其意 义就更重大了 在编辑 文编 前后 陈子龙还完成了另一件意 义重大的工作 这就是重订徐光启以半生 精力编撰的 农政全书 陈子龙对 农政全书 推崇备至 他在论述此书著述要 旨时指出 徐 光启 生平所学 博究天人 而皆主于实用 至于农事尤所用心 盖以生民率育之源 国家 富强 之本 故尝躬执来相之器 亲尝草木之味 随时采集 兼之访问 缀而成书 徐光启 农政全书 写成后 未及定稿而去世 崇祯八年 徐光启去世后两年 陈子龙向 徐光启的孙子徐尔爵借来 农书 草稿数十卷抄录 巡抚张国维 松江知府方岳贡 对此书的 整理 出版也很支持 张国维提出要陈子龙进行整理 据陈子龙说 他在整理过程中 大 约删者十之三 增者十之二 这件工作断断续续地进行到崇祯十二年才完成 于同年秋天 付印 这件事 他在白述年谱 中记载颇详 故相徐文定公负经世之学 首欲明农 衷古今田 里沟恤之制 黍樱桑麻之宜 下至蔬果渔牧之利 以荒政终焉 有草稿数十卷藏于家未 成书也 予从其孙得之 慨然以富国化民之本在是 遂删繁芜 补缺略 架然备也 农 政全书 的整理 由陈子龙总其成 友人谢延祯 张密旁搜复校 参加商订 的有李 待间 徐 孚远 宋征璧 徐凤彩 参加校订的有徐光启的外甥陈于阶 儿子徐骥及孙徐尔觉等 这是 一部在农业科学史上有巨大影响的巨著 此书得以公开出版发行 陈子龙有不可磨 灭 的功 劳 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年第期 从编纂 明经世文编 和整理 农政全书 看 这晰的陈子龙 由于受 到徐光启 黄道周等 的影响 对现实的社会经济问题 特别是农业生产 表现了极大的关心 他在 农政全书 凡例 中大声疾呼 鸣呼食为民天 虽百世不易也 有辅世之责者 岂徒托诸空言而已哉 表现 了强烈的忧国优民之心 崇祯十三年 陈子龙守 制期满 是年岁 正 当人生最有作为时期 面对明末政治黑 暗 社会 动荡的现实 对于自己的前程 颇多踌躇 认为天下事已无可 为 加上祖母 年迈 决意不 出 但前辈许誉卿等极力敦促 祖母也以大义相责 他只好在三月 间勉强北上 在途 中得悉黄道周因激怒崇祯遭逮捕 更后悔不该出来 到京后 为营救黄道周 奔 走于公 卿 间 大家都夔额相向 后于月就选 任绍兴推官 这是一个与县令相当的七品小官 职掌 理刑名 赞计典 从此 开始他四年的吏治生活 三 少试吏事 名噪清流 从崇祯十三年到弘光元年 是陈子龙服官时期 前四年 他任绍兴推官 至署知府 为 垂亡 的明政府绥抚一块弹丸之地 免于涂炭 证明他是一个贤能的地方官吏 后一年间 在 啦 光小朝 廷 支撑残局 由于权奸把持军 国大政 子龙虽有满腔救国热情 却无能为力 陈子龙任绍兴推官后 因绍兴府所属诸暨县令空缺 知府派子龙代理 诸暨是一个号称 难治的县 又逢连续五年水灾 盗贼 如麻 经他治理 不久 盗贼 即敛迹 他在诸暨的政绩 最值得称道 的 是安抚饥民 崇祯十四年正 月 他 到省城贺节 大雪 十余日 山路封绝 老百姓大受困扰 他闻讯返县 立刻下令四郊救饥民 陈子龙初到诸暨时 看到农情 预料明年可能要闹春荒 召集县中士民议积储 他认为 积粮于 官多弊 不如藏于民间 令民间置仓库 令富室各量力自愿填写所积数目 年饥米贵 时减价出售 如不逢饥荒 听由自便 官不 问升斗 此法颇得士民支持 登记了一万 余石 这时 他徒步行走雪地中 登门请他们发粟平巢 富户有的减价十之三 出售间里 有的捐十 之三作粥厂以拯救下户 陈子龙又移公款数千交商人 给印信到邻郡告乘 以一半惠民 一 半 利商 不旬日金归府库 政府百姓都得利 由于陈子龙处置得当 使诸暨城内 社会秩序 安定 而 绍兴府城内 则饥民扰乱 攻掠富室 以致公府闭门 子 龙署诸暨一年 政绩 斐 然 崇祯十四年二月 诸暨新令 到 陈子龙回到绍兴 督抚看到他能干 委托他 专 管贩济 事 以在诸暨所行办法推行全郡 陈子龙为救灾 全 力以赴 据自选年谱所记 他穿着草鞋 短衣 连续儿个月奔走于 山 区 农村 不但救济粮食 还设病坊 药局 请名医为饥民治病 饥民死道路者埋之 婴儿 弃者收之 或出钱雇人喂养 或送还亲生父母 或 交无子女者哺养 大约费官努及富室所捐 助米七万五千石有奇 前后活人十余万 病坊用药万余剂 所活人千 救 活弃儿三百人 推官的本职是管刑典 子龙性情坦荡平易 不设威仪 不立章程 小民有事 随时可以 请见 他不轻易出传票拘捕人 衙役无事可做 有的干脆荷锄去种地 出门禁止前呼后 喝 前导不过几人 对有犯法的 即使豪强富家 也一定追究到底 吴俗豪奢 官场讲排场 每 词赋才高一代雄千漱青史见孤忠 多扰民 他在昊越交界 的地方办事 吃饭常 由家里供给 以至 官厨萧然 门多鸟雀 因此 老百姓都信任和颂扬他 优勤荒政 清简吏治 扶掖才隽 这是陈子 龙在绍兴推官任内值得称颂的三项德政 但 在推官任内 陈子龙也 并非 白玉 无瑕 他参预过平 定 山寇 和许都起 义 许都 曾与他相识 因不能 忍受县官敲诈 被迫起义 陈子龙劝说许都投降 但以后许都及部下人一起被 斩 首 这件事 一直使陈子龙感到于心有愧 崇祯十五年 绍兴知府空缺 由子龙摄郡事 他协助学宪选拨的多知名及有真才实学的 清贫之士 这时 松江知府 方岳贡已以左副都御吏入阁 他知道陈子龙无意仕进 推荐他任 南京吏部文选司主事 不 久 经朝中不少大臣推荐 授予兵部给事中 加巡视两浙 兵 马城 池 但陈子龙接到诏 书之日 北 京城已被李 自成攻陷了 四 回天无力 慷慨赴难 陈子 龙在任 地方官的四年中 为维护明王朝 的统治作出了努力 从而博得一个贤能地方 官的清名 而在南明小朝庭内 虽竭尽智虑 却无补于时局 崇祯十七年五月 弘光监国 诏起子龙补原官 接着又命他巡视京营 辅政的史可法 高弘 图和姜日广 和他都有交往 马士英与子龙也有世交之谊 他认为江左士心 民气旺盛 天 下尚有可为 决计应诏 当陈子龙月中旬到达南都时 形势已急剧变化 马士英入阁当首辅 史可法被排挤外 出 镇守杨州 大敌当前 南京小朝廷却外有四将为争夺地盘相互找杀 内有未完未了的党 争 而朝廷上下 依 然歌舞升平 陈子龙抱着满腔热情 自月到月底 连上三十余疏 甚至有一天连上两疏的 其 募 水利疏 言 臣伏思君父之仇不可不报 中原之地不可不复 然必须绸缪户煽 保固江淮 以 为中兴之根本 中兴大本疏 言 臣窃谓中兴之大本有三端 一日定志 二日立德 三日广 益 他 的 定志 立德 广益的建议 对于南明弘光来说 有一定针对性 痛定思痛 陈子龙认真总结崇祯丧国原因 以规劝弘光 在 直陈祸乱之原疏 中 他直 言不讳地论述了崇祯丧国六条原因 以为南明殷鉴 昏庸的弘光看了奏疏 不 自振奋 反而 认为是在批评他 因 而对陈子龙也更加疏远 陈子龙的奏疏 重在从全局分析形势 从根本国策上立言 未直接侵犯权贵们的个人利 益 尚能容忍 他以后的一 些奏疏 涉及到具体而敏感的间题 情况就不同了 如他在奏疏 中 先后推荐了郑三俊 黄道周 昊伟业 左光斗 钱谦益 徐孚远等人 对另一些人则主 张斥默 在 论召对内降疏 中 对刘宗周被宣召后 弘光迟迟不予接见 表示了不满 对另 一 些人的任命 出于公心 又表示反对 这些话 不能不触犯当道 引起他们 的反感 到月间 陈子龙看到悲局已定 事无可为 便上疏请假葬亲 当道巴不得他离去 弘 光给了他三个月的假 回籍后 看到地 方上赋重役繁 想为地方出力 上了 臣郡役法久弊 疏 对松江人民所受赋役之苦 作了沉痛的 申述 但凭一纸奏疏 又何济于事月 间 他 把祖父 父亲和两个母亲安葬于广富林 把家也搬到那里去了 朝中 少 了一个敢于直言的 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年第期 人 群小更加嚣张 正直的官员多被弹勃 陈子龙 自知深为此辈所忌 假满后 即陈情侍养 直到南京小朝廷复亡 南京失守后 陈子龙避地柳滨 拒绝了清兵的招降 顺 治二年闰月 各郡义兵起 月日 子龙与徐孚远等起兵 作书招昊淞总兵吴志葵 计划以昊志葵的水军 为基础 联络 昊江等地义军夺取苏州 切断清军 南京与杭州 的联络线 然后联络嘉兴等地义军夺取杭州 进而围攻南京 另由徐孚远等协助松江在籍兵部右侍郎总督两广军务沈犹龙 中书舍人李待 问坚守松江作据点 陈子龙以监军左给事中名义招募水师 结营柳湖 和松江成特角之 势 江南义军事起仓卒 当然挡不住久经沙场 士气旺盛的清军攻击 月初 清兵攻下松江 沈犹龙 李待问等殉国 不久 吴志葵等也战败被俘不屈死 正如陈子龙所说 兵虽众 固 知其不堪 而义不可止 明知不可为而为之 当时 这样慷慨赴难的人很多 陈子龙不屈不挠 的精神尤为突出 起事失败后 陈子龙携家 走昆山 自己到金泽镇 隐居陶庄的水月庵 出家为僧 不久 因 祖母病笃 到月便移居嘉禾的徐滩 自述年谱就是在这里写 的 顺治三年三月 祖母去 世 此前 虽 然闽中唐王授他兵部左待郎右都御史 浙东鲁王授 他兵部 尚书节制七省嘈务 都因祖母病重 不忍绝据而去 陈子龙五世单传 五岁起就在祝 母扶养下长大 祖母死后 他不再有什么牵挂 于是移家武塘 打算东渡 但海上逻禁极严 许久未能成行 这时 震泽 间义师蜂起 共推 吴江进士吴易为主师 昊易与子龙是旧交 昊易开幕府登 坛誓师 请子龙到他军 中去 同行的有他的学生王壤等 子龙到后 感到吴易有轻敌思 想 诸将只知剿掠 队伍也不整肃 他知道昊易也难成气候 不久 传来福建唐王战败 督师黄 道周兵败 被执 在浙江的鲁王也战败南逃 昊易又因乘轻舟潜出武塘 被清 兵游骑截获 闽 浙 相继失败 特别是他最崇敬的黄道周死节 消息传来 使他痛不欲生 月他把祖母也 葬 在广富林 居住在停灵枢的偏房里 接触的只有极少数学生和亲友 顺治四年 陈子龙虚岁四十 也是他在世的最后一年 四月清降将吴兆胜在戴之携 等策 划 下 企图起兵反正 不久谋泄 昊兆胜 戴之携被杀 清政府想籍此尽除三昊知名 之 士 以子龙为首 他们 屯兵西郊 在古浦塘大事搜索 子龙知道不能免 没有走 被捕时神气自 若 清操江都御史陈锦问他 你做什么官 他说 祟祯朝 给事 中 又问 为什么不藻发 答 臼 只留此发去 见先帝于地下 又问 叛党都在那里 答 文天祥只有一人 再 问 则膛 川不答 于是 把他带到舟上 乘守卒懈怠 陈子龙跃入水 中 清将派人入水搜索 好 久 才捞上来 就在舟上割下他 的头颅 弃户水中 时间是月日 陈子龙赴难的经过 各书记载颇多 陆时隆 侯文节传 中说 子龙是在顾天逮家中被捕 的 顾天边兄弟因藏匿子龙 也于月日被杀 王誉在子龙遇难的中午 得知 恶耗 次 日中午 路上遇到子龙轿夫吴酉 相约待清兵走后去收尸 第二天他们乘小舟遍访 后在毛 竹港 闻鸦声 在乱苇血水 中找到子龙的尸体 十六日具棺载尸 日下葬 五 光彩夺目的一生 陈子龙一生只活 了短暂的年 为官不过四 五年 但他的才能 学问和成就是多方 词赋才高一代雄千秋青史见孤忠 面的 从政治上说 他是一个关心 国家兴衰存亡的爱 国者 他少年时就痛恨阉党 弱冠参加 文社活动 在几社六君子中 他年龄最小 但才气横溢 是公认的文坛盟主 他不仅是著名 的文学家 也是一个文武兼备的战士 辽东战后 士大夫阶层 中有许多人关心战事 学习军 事知识 他也是其中之一 子龙青年时代 即潜心兵法 写了许多学习孙吴兵法的文章 他还 是一个廉洁奉公的清正官吏 作为政治家 他没有机会施展他的才能和抱负 但他对待 国家 许多重大问题 有高于一般人 的独到见解 陈子龙的政治思想是开明的 进步的 在政治上他主张经 世济民 抨击黑暗的朝政 要 求实行开 明的政治 他怀 着亡国之 痛 对明朝复亡原因作过不少深刻的分析 他论 明末吏治 说 今天 下之大患 在于人臣之多贪 又说 兵事之坏起于军之贪 军之贪起于将之贪 贪污现象年深日久 习以为常 遂 以为固然之事 吏道安得清 民生安得不憔悴乎 陈子龙对于 明末的学风 士风很看不惯 说 近者 七八十年之间天下太平 士大夫耽于 逸乐 厚蓄财资以为百世计 而其稍稍号贤者坐啸高议 倡说玄虚 已入于 晚宋之迁腐而不 自觉 君子之学 贵于识时 时之所 急 务之恐后 陈子龙对衰败的风气深恶痛绝 立 志 改变明末的文风 学风 士风 这就是子龙不同于流俗士子之处 陈子龙出身于地主阶级 受过严格的封建教育 一直视明王朝为正统 对于农民起义 他是主张镇压 的 另一方面 由于陈子龙生 活在商品经 济最发达的江浙沿海地区 资本主义 萌芽 的市民思想 在他的思想中或多或少有所反映 如对商人与农民同等看待 提倡一定程 度 的自由和男女平等 相信西 方科学 主张 向海外开放等 海外贸易 他已经不单从国家安 全考虑 而是注意 到是否有利于 国计民生 从他对徐光启的 海 防迁说 的旁注看 徐光启主 张开市 子龙 进一步论述说 言有甚正大而未必当者 如断海市 绝朝贡之类是也 近者 闽 中私市甚盛 而郑师因收其利益 盖西洋诸国商旅大行 而侨亦得华物 故不甚急于求市 贡也 然利 皆在下 近见傅黄门有请开海禁之疏 甚善 香山市西南诸 国乃大 获 利 这 些 旁注 都把 利 字放在中心地位 与保守的封建士大夫见识大不相 同 凡涉及国计民生问题 他非常重视采取求实态度 注重调查研究 在 明经世文编 所收 徐光启 嘈河议 一文 他提出了条旁注 多达二千余字 如徐光启称赞大禹治河成功 靠 其测量实 规划精而已 他注 说 此治河本论也 近日之 患在于河身甚高 而治者不察地 势之高下 惟籍堤堰以障 故不久便决耳 由于陈子龙 的思想反映江南中小 地主阶级及一 些工商业者的利益 他比较容 易接受新事物 新思想 包括 由西方传教士传入的致用 之 学 他在徐光启 嘈河议 旁注中指出 今人 以地形为平 故遂失之 天 圆物 地亦圆物也 惟大 西之学精之 公亦本此 陈子龙自少勤学 造诣很深 在 明代学术文化史上 的地位不可低估 夏允彝 曾称赞他 卧子年弱冠而才高天下 其学自经史百家言无不窥 其才 自骚赋诗歌古文辞以下追博士无 不精 他 自己也说 予自幼读书不 为章句 喜当世之故 时从父老读 名公伟人之迹 至于 亡寝 及长而北之燕赵之 间 游于京师 凡诸司之所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