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单元 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一、选择题120世纪30年代,西方人士纷纷前往苏联取经,美国一名记者从苏联回国后告诉国人:“我看到了未来,它行得通”。“它”是指苏联的a农业集体化道路 b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c社会主义制度 d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2 2003年俄罗斯科学院某院士说,“我们俄罗斯人以我们自己的沉痛灾难为代价,成为耶稣,悲壮地走上祭坛,向世人和历史宣告:苏联的民主化、私有化完全是一条绝路、死路。”这说明他把苏联解体的原因归结为a日益严重的经济危机 b苏联政局动荡c西方的和平演变政策 d戈尔巴乔夫的改革3对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一位农民抱怨说:“土地属于我们,面包属于你们,水属于我们,鱼却属于你们”。这表明当时苏俄的土地所有制是( )a. 地主土地所有制 b.农民土地所有制 c.集体土地所有制 d. 国家土地所有制4(2011年1月汕头市质检11题)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有着“市场失灵”的缺陷,国家干预经济有着“政策失灵”的不足。能体现上述观点的分别是( )a罗斯福新政与新经济政策 b大危机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c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新经济政策 d罗斯福新政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5(2011年3月南京市二模17题)历史学家黄安年曾经评价道:“他的经济改革,冲击了旧有的模式,具有开创性,兼有成功和挫折、经验和教训、创新和夭折。它基本上是纠正某些偏差,是在维持原有结构基础土的局部改革。我们既不能把它看成是异端,也不毹视为划时代的创举。”材料中的“他”,应是( ) a罗斯福 b斯大林 c赫鲁晓夫 d戈尔巴乔夫6(2010年5月北京市丰台区二模15题)在罗斯福新政中致力于调节消费不足的改革措施有( )整顿财政金融 限制最高工时和最低工资减少耕地面积 以工代赈a b c d7列宁说:“我们上层制定的经济政策是同下层脱离的,这一政策没有造成生产力的提高,而这一点在我们的党纲里却被认为是刻不容缓的任务。”材料中的“经济政策”是指(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c优先发展重工业政策 d农业集体化政策8(2011年12月湖南四市九校23题)1921 年 10 月,列宁在谈到新经济政策时说:“所谓新,是对我们先前的经济政策而言的。可是实质上,它比我们先前的经济政策包含着更多的旧东西。”下列新经济政策的内容中,不属于“旧东西”的是: ( )a实行粮食税 b部分企业由资本家经营c关系国家经济命脉的企业归国家所有 d允许自由贸易9(2011年4月肇庆市二模22题)仔细观察下表1928年4、5、6月美国汽车销售付款方式、汽车档次分类比例(单位%)已成交高中档车已成交低档车未成交小计信贷263112239614现金20962115386累计472174354100 (转引自经济衰退的历史答案)表中所反映的占主导地位(流行)的消费方式给社会带来的最主要的消极影响是 a整个社会享乐风气盛行 b刺激资本家盲目扩大生产 c家庭负债增多,影响社会稳定 d美国经济陷入极度萧条之中10(2011年12月晋中四校联考22题)1931年经济学家凯恩斯曾把在大街上购物的家庭主妇称为爱国者。他说:“现在我们所需要的,不是勒紧裤带过日子,而是一种发展扩张、积极活跃的精神状态,要多干一些实在事,多买一些东西,多制造一些东西。”从经济学上看,凯恩斯的“消费爱国论” a没有看到“过剩危机”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必然结果 b表明消费是生产的妒力 c没有看到消费归根到底取决于生产的品种 d. 提倡超前消费,反对勤俭节约11(2010年海南会考13题)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在西方的经济确实是一团糟的时候,苏联正在继续进行经济发展方面的独特实验。”文中所说的发生在20世纪30年代的“独特实验”是指: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c、斯大林模式 d、赫鲁晓夫改革12勃列日涅夫时期,苏联几乎每两位科学家中就有一位在研究坦克、火炮和导弹,军工生产接近国民生产总值的40%。从长远来看,这一现象对苏联社会发展产生的最大影响是a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b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c科技水平大大提高 d民用工业迅速发展13(2012年1月潮州市期末23题)苏联新经济政策、美国罗斯福新政、中国的改革开放都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改革,它们都a充分发挥了计划经济特有的优势 b完全忽视了市场经济的调节作用c以调动劳动者生产积极性为出发点 d运用政权对国家经济进行宏观调控1419231929年在任的美国总统柯立芝说:“既然只有富人才是有价值的,因此政府应该谨防多数人的意见。由于贫穷是罪恶的报应,政府便不应该向高尚的富人征税,以援助卑贱的穷人。由于富人最了解他们的利益所在,政府便不应该干预他们经营的企业。”对柯立芝上述观点的认识,不正确的( )a维护资产阶级利益 b加剧贫富分化,激化社会矛盾c压制民意,破坏民主制度 d为经济危机的爆发埋下伏笔15图8是20世纪30年代某国政府为克服经济危机而进行改革的宣传画,这一改革就是( )a.美国实施的罗斯福新政b.苏俄实施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c.日本实行的“统制经济体制”d.中国实行的国有企业改革二、非选择题16历史照片和第一手的文字材料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可以呈现历史的真实。请阅读以下图片和文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叹交易手段难逃贸易长流冰封,看工业企业尽成枯枝残叶,农场主的产品找不到市场,千万个家庭的多年积蓄毁于一旦。我们不能只要有所得,也要有所贡献:我们要前进,我们就必须像一支有训练而忠诚的军队那样,为了共同的纪律而乐意有所牺牲。因为没有这样的纪律就不可能前进,就不可能实现有效的领导。 罗斯福1933年就职演说 材料三 作为一个国家,我们拒绝了任何彻底的革命计划。为了永远地纠正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我们依靠的是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 罗斯福谈新政(1938年)请回答(1)透过材料一你能获得哪些历史信息?(2)根据材料一、二,归纳19291933年世界经济大危机的主要特点。(3)从材料二说明罗斯福政府所强调的“纪律”、“实现有效的领导”与胡佛政府的政策有何不同?(4)材料三中,罗斯福说“永远地纠正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这一目标能否实现?为什么?17(2011年5月苏、锡、常、镇二模23题)(13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西博姆朗特里在1901年的一份调查报告中指出,约有25%至30%的英国城镇人口正生活在贫困之中。 朗特里所进行的社会调查,引起了英国自由党的高度重视。在他们看来,亚当斯密所主张的个人无限自由是不可取的,认为国家可以对经济和社会生活进行干预;某些社会问题,如贫困等应把它看成是社会经济发展所产生的必然结果之一,因此,不能仅靠个人去解决,而应通过国家干预、通过建立有效的社会保障体系来解决。 英国自由党的这些主张,得到了许多普通民众以及中产阶级人土的赞成。在1906年1月的大选中,自由党取得压倒性胜利。 材料二 20世纪80年代以来,欧洲福利国家“瘦身”改革运动风起云涌。由于各种福利待遇太好,减少了一些失业者寻求工作的动力。比如,根据德国银行1996年公布的资料,将德国餐饮业一个拿最低工资的就业者每月的纯收入,与领社会救济者的收入比较后,发现失业者比就业者的收入只少141欧元。 在2004年3月16日由eurostat公布的数据显示,欧元区12国赤字和公共债务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继续居高不下:分别由2002年的平均23%和692%上升到了2003年的27%和704%。 材料三 按照中国扶贫基金会的看法,农村现在未解决温饱的人口有3000万人;低收入的人口为12000万人;此外,根据民政部的统计,城镇居民依赖最低生活保障的人数是2140万人;作为城市社会边缘群体的“农民工”及其家属的人数大约是4000万人。将上述各部分相加,我国社会目前贫困人口总数要超过21亿人口。 以上材料均选自高岱20世纪初英国的社会改革及其影响请回答:(1)材料一中自由党对英国社会的贫困现象提出了什么主张?结合史实说明该主张在20世纪30年代有何发展?(6分)(2)据材料二归纳欧美“福利国家”面临的问题。(4分)(3)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中国积极构建社会保障体系的原因是什么?(3分)第三单元 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 专题训练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d解析:20世纪30年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正经受世界性的经济危机的打击,苏联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家干预经济的做法,为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摆脱经济危机提供借鉴。故选d符合题意。2d解析:根据材料的信息:苏联的民主化、私有化指的是d项戈尔巴乔夫的改革。戈尔巴乔夫的改革不仅未能重新驱动停滞已久的苏联经济,反而使它陷入空前的危机。最根本的就是戈尔巴乔夫背弃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包括取消党的领导、抛弃无产阶级专政。3b解析: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中的土地政策依然是俄国十月革命后没收地主、寺院和皇室的土地分给农民的农民土地所有制,一直到1927苏共十五大提出实行土地集体所有制、兴办集体农庄。只是在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时期实行的是余粮收集制。所以该答案我认为应该是b。4b解析:根据所学,20世纪20年代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先后进入了经济繁荣时期,美国尤为突出。美国政府奉行传统的自由放任经济政策,对市场不加干预,使供给与需求的矛盾得不到缓解。1929年经济大危机爆发,但美国政府延续自由放任政策,胡佛总统反对由政府采取大规模的救济措施,使危机不断加剧。反映了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有着“市场失灵”的缺陷。1918年苏俄政府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行余粮征集制、普遍实行工业国有化等,在特殊的历史条件下实行的,最大限度地集中了全国的人力、物力、财力,保证了军事斗争的胜利。国内战争结束后,苏维埃政府亟须恢复遭到战争严重破坏的经济。但是农民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不满与日俱增,频繁发生暴动。国家也没有能力直接领导和组织所有企业的生产。反映了国家干预经济有着“政策失灵”的不足。据此本题选b项。5c解析:赫鲁晓夫改革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林模式,但只是对这种模式的修补,没有根本性改革,这与材料的描述是一致的。6d解析:整顿财政金融主要是通过整顿银行、统制货币、改革银行体系等措施,恢复银行正常的信贷活动,重建人们对银行的信心。故不符合题干要求,应该排除。7a解析:优先发展重工业政策与农业集体化政策是斯大林时期,首先可以排除。又从“这一政策没有造成生产力的提高”可知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8c9b解析:从图表可以看出汽车销售付款方式以银行信贷居多,现金支付比例较少。银行信贷过度必然导致市场的虚假繁荣,引发资本家的盲目扩大生产。故正确答案为b。10b11c12b解析:着重于研究军事等重工业,造成农轻重之间的比例失调。13d14c解析:由材料可以看出 美国总统柯立芝主张在经济上“自由放任”不主张国家对经济进行干预。a是其本质目的。b和d是其政策产生的结果。c项破坏民主制度的表述不符合史实。15a解析:20世纪30年代美国爆发经济危机,为克服经济危机,罗斯福政府实行了新政。二、非选择题16(1)1929年美国爆发了经济危机;危机首先从纽约华尔街股票交易所爆发;危机导致人们大量失业;工农业生产遭受严重破坏;工人罢工,社会矛盾激化。(2)破坏性大;持续时间长;危机波及美国经济各领域。(3)罗斯福政府要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护理人员职业技能考核标准与培训方案
- 小学英语教学衔接期末报告
- 平面直角坐标系教学设计与案例点评
- 邵阳学院《广场舞培训》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广州航海学院《产品创新设》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广州医科大学《工程热力学2》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广东碧桂园职业学院《建筑节能》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重庆科技职业学院《珠宝商贸》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普通生物学实验》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湖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时尚、游戏与娱乐设计》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25年教师招聘小学语文真题及答案
- KET教学课件新版
- 新高三开学第一课(共29张ppt) 老师分享
- JJG 966-2010手持式激光测距仪
- GB/T 16657.2-1996工业控制系统用现场总线第2部分:物理层规范和服务定义
- GA/T 150-2019法医学机械性窒息尸体检验规范
- 《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课件
- 头位难产识别和处理
- (完整版)文献调研报告模板
- 《透视灵魂看人生》-曾仕强
- 浅谈新课标下的高中英语教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