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亚运会场馆.doc_第1页
广州亚运会场馆.doc_第2页
广州亚运会场馆.doc_第3页
广州亚运会场馆.doc_第4页
广州亚运会场馆.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广州亚运会场馆来源: 广州亚运会官方网站广州亚运会、亚残运会场馆布局方案(各区、县级市分布情况) 广州亚运会使用53个比赛场馆、17个独立训练场馆。广州亚残运会使用19个比赛场馆、7个独立训练场馆。 序号场馆名称 亚运会场馆方案 建设性质竞赛项目 比赛/训练一、越秀区(共4项) 1 广州棋院 围棋、国际象棋、象棋 比赛 新建 2 越秀山体育场 足球 比赛 3 广东体育馆 跆拳道、空手道 比赛 4 省人民体育场 足球 比赛 二、荔湾区(共1项) 5 工人体育场 足球 训练 三、海珠区(共2项) 6 海珠体育中心 藤球 比赛 新建 7 燕子岗体育场 足球 训练 四、天河区(共18项) (一)广东奥林匹克体育中心(共8项) 8 奥体游泳馆 游泳(游泳、跳水)、现代五项(游泳) 比赛 新建 9 奥体网球中心 网球 比赛 新建 10 奥体中心场 田径 比赛 11 黄村体育基地 现代五项(击剑、马术、跑射联项) 比赛 12 奥体射击馆 射击 比赛 13 奥体射箭场 射箭 比赛 14 奥体棒球场 棒球 比赛 15 奥体曲棍球场 曲棍球 比赛 (二)天河体育中心(共7项) 16 天河体育场 足球(决赛) 比赛 17 天河体育馆 羽毛球 比赛 18 天河游泳馆 水球 比赛 19 天河网球学校 网球(软式网球) 比赛 20 天河棒垒球场 垒球 比赛 21 天河保龄球馆 保龄球 比赛 22 市羽毛球中心训练场 羽毛球 训练 (三)广州体育职业技术学院训练基地(含6个子项) 23 广州体育职业技术学院训练基地 游泳、田径、现代五项等 训练 游泳跳水馆(含综合力量训练馆) 游泳、跳水、水球、现代五项(游泳) 训练 羽毛球馆 艺术体操 训练 击剑、跆拳道、体操馆(2号馆) 击剑、摔跤、体操 训练 柔道馆蹦床馆(3号馆) 柔道、空手道、蹦床 训练 田径场(含风雨篮球场) 田径、卡巴迪 训练 武术馆(1号馆) 武术、跆拳道 训练 (四)其他场馆 24 广体体育馆 篮球 比赛 新建 25 广东重竞技馆 摔跤、柔道 训练 新建 五、白云区(共2项) 26 广州体育馆 乒乓球、排球 比赛 排球决赛 27 广东国际划船中心 赛艇、皮划艇(静水、激流回旋) 比赛 广州残奥训练中心 六、黄埔区(共3项) 28 黄埔中心体育馆 篮球 比赛 新建 29 黄埔中心体育场 足球 比赛 30 市86中 曲棍球 训练 七、番禺区(共27项) (一)亚运城 31 亚运城体育馆 体操(体操、艺术体操、蹦床)、台球、壁球 比赛 新建 32 亚运城沙滩排球场 沙滩排球 比赛 (二)大学城(共21项) 33 广州自行车轮滑极限运动中心 自行车(场地、小轮车)、轮滑 比赛 新建 34 大学城中心区体育场 足球、橄榄球、铁人三项(跑步) 比赛 35 大学城铁人三项赛场 铁人三项、自行车(公路)、田径(马拉松) 比赛 36 中大体育馆 排球 比赛 37 华工体育场 足球 比赛 38 华工体育馆 柔道、摔跤 比赛 39 华师体育馆 手球 比赛 40 广工体育馆 手球 比赛 41 广外体育馆 排球 比赛 42 广药体育馆 排球 比赛 43 广大体育馆 击剑 比赛 44 广工板球场 板球 比赛 45 中大体育场 足球 训练 46 华师体育场 板球 训练 47 华师游泳馆 游泳(水球)、铁人三项(游泳) 训练 48 广大体育场 橄榄球 训练 49 广中医体育馆 排球 训练 50 广中医体育场 板球 训练 51 广工体育场 田径(仅田赛) 训练 52 广外体育场 足球 训练 53 广药体育场 足球、橄榄球 训练 (三)番禺体育训练基地(含10个子项) 54 番禺体育训练基地(10所中学) 足球、排球、手球 训练 东涌中学 足球、排球 训练 番禺中学 足球 训练 市桥二中 足球 训练 番禺体校 足球 训练 化龙中学 足球、手球 训练 仲元中学 足球 训练 石楼中学 足球 训练 南村中学 足球 训练 禺山中学 足球、排球 训练 执信中学 足球、手球 训练 (四)其他场馆 55 大夫山自行车场 自行车(山地) 比赛 56 英东体育场 足球 比赛 57 英东体育馆 篮球 比赛 亿达足球学校 八、花都区(共2项) 58 花都体育场 足球 比赛 59 九龙湖高尔夫球会 高尔夫 比赛 九、增城市(共4项) 60 广州飞碟训练中心 射击(飞碟) 比赛 新建 61 增城体育馆 体育舞蹈 比赛 62 增城龙舟场 龙舟 比赛 63 仙村中学 曲棍球 训练 十、从化市(共1项) 64 广州马术场 马术 比赛 十一、南沙区(共1项) 65 南沙体育馆 武术、卡巴迪 比赛 新建 十二、萝岗区(共1项) 66 广州国际体育演艺中心 篮球 比赛 新建 十三、佛山市(共2项) 67 佛山岭南明珠体育馆 拳击 比赛 68 佛山世纪莲游泳跳水馆 花样游泳 比赛 十四、东莞市(共1项) 69 东莞体育馆 举重 比赛 十五、汕尾市(共1项) 70 广东海上运动场(汕尾) 帆船 比赛 新建场馆介绍广州国际体育演艺中心广州国际体育演艺中心位于萝岗区,为广州亚运会篮球比赛新建场馆。场馆总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场馆内有17773个观众席、60个豪华VIP包厢、1270个贵宾停车位,规模宏大,可谓非同一般的世界级体育娱乐新平台,堪比美国NBA火箭队主场馆丰田中心。周边配套有零售商店、娱乐中心、酒店、音乐厅等多功能商业娱乐设施,是融体育、演艺活动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场馆。黄埔中心体育馆黄埔体育中心体育馆效果图黄埔体育中心体育馆夜间效果图黄埔体育中心体育馆日间效果图黄埔体育馆位于黄埔体育中心内。黄埔体育中心,东邻黄埔区镇东路、西邻丰乐路、南靠护林路、北靠广园快速线。体育馆位于体育中心的东北,南面过护林路是公交总站,距离大沙东地铁口500米左右,交通便捷,地势平整。黄埔体育馆总投资约1.89亿元,建筑面积约31690平方米,占地面积约11935平方米,固定坐席3254个,亚运会期间增设临时坐席后总坐席数可达近5000席,观众可以从体育中心东、南、西三面通过内部道路到达体育馆用地。篮球馆采用简洁的方形体量,与已建的主场相对比,展现自身的特质;但同时又通过轴线对位与布局,将主场的主展示面留给了主广场,形成了主次分明而又不乏变化的统一群体,为用地的持续开发与更新提供了完整的秩序。场馆在单纯的形体上覆盖了独特、细腻的表皮,其构思来源于青花瓷器与花格窗所传达的中式文化在现代形式中的演绎。以东方传统的文化来包容源自西方的体育盛事,为现代的人群活动提供了广大的物质尺度。场馆采用了最普适、经济的结构形式,并在节约造价成本的同时采用了屋面太阳能板等多种环保、节能措施以降低运营成本,实现真正的低能耗可持续运营。体育馆首层有1片为40m52m篮球主比赛场地及2片38m40m的训练场地,赛后为篮球、羽毛球、网球等场馆,有运动员用房、贵宾大厅、裁判员、记者用房及各专业功能技术用房,体育器材室等,并设有各自功能安全出入口。二层为4984座观众大厅,休息厅,展示室、办公用房、安保设备用房等;三层为包厢,控制观察室,运营管理用房,各设备用房;四层为屏幕、灯光、扩声控制室、体育休闲区,备用房等。屋面桁架部分,设有马道空调风管和电专业设施,屋顶设有侧天窗,供体育场馆平时使用的采光与通风。地下部分则是设备用房与停车场。广州自行车轮滑极限中心位于大学城体育与信息共享区的广州自行车轮滑极限运动中心,包括自行车馆、轮滑场、极限运动中心区等。 该中心的设计充分结合了举办项目的特点,采用蕴含极限运动之极、共享之核、速度/力量/技巧之旋、风尚潮流之风的“极、核、旋、风”理念。其中,自行车馆的造型设计充分考虑了南方地区湿热多雨的特点,借鉴骑楼街的做法,在东西向设计了遮荫外廊,南北向设计自然通风窗引导气流。 夜间鸟瞰效果图日间鸟瞰效果图自行车馆夜间鸟瞰效果图自行车馆日间效果图 海珠体育中心海珠体育中心位于海珠区海印桥南新海印食集市场地段,是一座总投资近3亿元的的体育场馆。海珠体育中心总面积2.5万平方米,从下到上分为三大功能区域,最下为地下停车场,中间一层为热身场馆,最上层是比赛场馆。该负责人表示,在2010广州亚运期间海珠体育中心是藤球比赛的指定场馆,考虑到赛后的实用性,比赛期间的设施设备全部为临时租用的活动装备,赛后有关部门会将其改成可容纳20个羽毛球场的羽毛球馆,并向市民开放。海珠体育中心用地规划范围北起环城高速以南30米规划辅道,南至环岛路,西依洛溪大桥,东至长江五金塑料百货交易城,总用地面积136674平方米。附近有广州大道、环城高速、环岛路及规划中的洛溪新桥等路桥,地铁二号线、三号线和广佛线均在体育中心一公里范围内设有站点,人流聚集和疏散十分方便。海珠体育场海珠体育场鸟瞰图广州棋院广州棋院内的休息室广州棋院内的比赛房间广州棋院,不仅建筑简洁雅致,整个棋院也返璞归真,除必要的疏散广场和少量硬质活动场地外,大部分均保留自然生态绿地,同时借鉴岭南建筑轻巧通透的特点及丰富园林空间的设计特点,通过遮阳外廊、落地玻璃、飘篷构架、植物搭配等设计手法,形成热压引导气流穿越建筑内部空间,达到建筑群体生态高效的节能环保目的,除A、B区这两个比赛大厅外,其余主要建筑空间均无须采用中央空调。另外,两个主要比赛大厅通过设置高窗及采用中空LOW-E玻璃,能隔热隔噪音。整个棋院隐于青山绿水间,由低到高的A、B、C三个分区形似一粒粒棋子置于“棋格”之中,整个场地动、静分区。容坚行向记者介绍说:“16米跨度、1000平方米的比赛大厅可以开赛上百盘棋。” 南沙体育馆南沙体育馆是亚运会武术比赛场馆,因此在设计上场馆也体现了中国武术的意境。南沙体育馆的外壳分九个曲面单元,单元间片片层叠,并分为南北两组以比赛大厅圆心为中心呈螺旋放射状展开。这种富有动感的设计隐喻了中国武术的最高境界“阴阳俱合,天人合一”。同时结合广东海洋文化的特征,借鉴了富有肌理变化的“海螺”外壳作为造型设计的意向。南沙体育馆主体钢结构部分采用了双层环形张弦穹顶结构,主跨度达到了98米。南沙体育馆南沙体育馆鸟瞰图南沙体育馆夜景广州飞碟训练中心广州飞碟训练中心全景广州飞碟训练中心室内广州飞碟训练中心位于青山绿水间的广州飞碟训练中心是广州2010亚运会5个市属新建场馆之一,已于2010年4月底建成率先与市民见面。场馆位于增城白水寨风景区附近,距广州市中心约90公里,与从化马术比赛场、九龙湖高尔夫球场一起组成广州北部的亚运组团。亚运会期间,广州飞碟训练中心将产生飞碟多向、飞碟双向、飞碟双多向男女共12枚金牌,赛后作为国家射击队及省射击队的冬训基地,并作为广州市射击射箭运动基地向公众开放。场馆设计以自然为主题,专注于体现飞碟射击运动的本质,将建筑融入山地环境,倡导在大自然中运动的理念。 广州体育学院体育馆广州体育学院体育馆鸟瞰图广州体育学院体育馆馆内观众席广州体育学院体育馆夜景图体育馆主楼主体正对北面的网球馆,西侧为校园室外网球场,东侧为耀中广场,南侧为市长大厦。形成中轴线关系,融入校园空间序列,提供完整的界面,建筑沿用地红线退缩均满足规划要求。本规划完整的主轴线序列由大广场、建筑主入口雨蓬、建筑大台阶、休息外廊、观众厅等一系列空间组成,形成高低起伏的空间序列,给人以有序的韵律美感。在方案设计及深化过程中,以科学合理的方式划分功能和空间形态,强调“以人为本”,为观众、参与者、工作人员提供良好的室内外空间,尊重周边环境及今后发展前瞻性规划,形成良好的交通组织,为校园和城市提供良好的空间,注重环保与生态,采用先进建筑科技,构建可持续发展。本建筑既满足亚运篮球赛事的同时,也注重赛后利用。 广东重竞技馆2010年亚运会省属场馆项目(广东重竞技综合馆)工程,建成后将作为广州亚运会重竞技项目训练的场馆,赛后将作为广东省拳击、摔跤、柔道及跆拳道四大重竞技项目的训练基地,及国家南方训练基地,为广东省队及国家队冬训提供服务。该馆位于林和西横路与广州大道交界处,总规划用地面积为5756.40平方米,净用地面积为4388.8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为12415.00平方米(含负一层地下室),其中地上总建筑面积为9561.10平方米,地下总建筑面积为2853.90平方米。总体分为训练馆和训练辅助用房两大使用部分,训练馆五层、训练辅助用房十层,楼层主体最大高度为36.3米。广东重竞技综合馆广东重竞技综合馆其设计理念,是以“激情盛会、缤纷花城”为主题,将亚运会场馆建设写入广州的城市记忆,承载人民群众的期望;将内在功能如实反映其外在形体上,将“外壳”与“内核”相统一,使建筑如有生命一样,将其内在精神鲜活地展现出来。功能布局及平面布置方面:运动员宿舍位于建筑南面,可作开敝式阳台,在方便日常生活同时又不影响城市景观;训练馆位于建筑北面,空间方正,实用性强,且更有利于将主体形象展示出来,体现亚运体育建筑的风貌;考虑众多人流的交通组织特性,设集中式垂直交通枢扭(三台电梯),进行最大化利用;各内部不同功能分区明确,由不同出入口进入,流线清晰;内部交通组织清晰明确,考虑各种流线的行走顺序,合理规划且方便紧急疏散;建筑内部注重绿化休闲空间的引入,与室外空间相互渗透;地下车库和设备用房集中设置,与建筑上部均有垂直交通相联,方便出入及设备管线布置。本案严格按照设计任务书要求,控制建筑面积,采用合理的建筑布局,结合合理的结构体系,使用国际先进的成熟技术。在满足使用要求的前提下,建筑造节能、高效的现代化体育建筑。奥体网球中心网球是展示生命激情与活力的“运动芭蕾”,网球中心的建筑本身是展示力与美的动感舞台,将优雅和现代展现,网球中心整体形成集竞技、休闲于一身的立体体育文化公园。两个网球场在整体环境中散落有致,形成富有张力的线条轮廓,契合体育运动所带来的动态之美,完美的呈现出球场上的芭蕾演出。广东奥林匹克网球中心广东奥林匹克网球中心夜景网球中心由一栋可容纳10000人的开敞式网球主比赛馆,一个可容纳2000观众的副场和13块室外标准网球场以及相关附属用房组成。总建筑面积20962平方米,钢筋混凝土结构,座位11379个,占地面积56398.66平方米。其中:主馆、副馆为甲级体育建筑,地上三层,采用钢网架轻型屋面板屋盖结构;副场地上一层。广东奥林匹克游泳跳水馆馆址:广州市天河区东圃镇黄村奥体中心位于广东省奥林匹克体育中心内,是广州亚运会游泳跳水项目的主要比赛场馆,赛后将作为国家南方训练基地,满足国家队冬训及亚运会之后举行重大赛事的要求。该馆主体造型采用双色螺旋流动造型,主体建筑白色和蓝色相间,既巧妙地隐喻了广州“云山珠水”的城市地理特征,又是对主体育场“飘带”曲线的延续。同时通过相互穿插流动造型,结合建筑朝向,很好的满足了建筑内部空间高度、采光通风、建筑节能以及合理布置设备管道的需求。广东奥林匹克体育中心游泳跳水馆广东奥林匹克体育中心游泳跳水馆广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