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论古代巴人的生活习俗谭万玲(2011级历史2班 201116031210)【摘要】:历史是一个过程,文化也是一个过程。在古代巴人的生活习俗,其图腾与信仰,歌舞,饮食上都具有独特的一面。其中,最主要的就是白虎图腾、“巴渝舞”及人们的饮食习俗等,这些都体现了巴人的精神实质及古代巴文化发展的主要面貌,同时也是宗教信仰、文娱生活等方面的重要线索。在追寻古代人们的生活方式上也是一个重要的引导。【关键词】:古代巴人;图腾信仰;巴人歌舞;饮食习惯一、 巴人的图腾与信仰 “巴”是一个古老的部族,也是一个古国的名字,其历史可以追溯到传说中的五帝时代。山海经记载“西南有巴国。太昊生咸鸟,咸鸟生乘厘,乘厘生后照,后照始为巴人”,认为巴的远祖是太昊。巴人活动在汉水流域中游一带。华阳国志巴志中记居于“东至鱼夏、西至楚道,北接汉中,南接黔涪”。鱼夏今四川奉节,楚道今四川宜宾地区。“殷商时代巴人被称为“西土之人”,殷墟甲骨文中已有“巴方”,那时巴人活动在商王朝的西方。后来,巴人最终迁徙到了四川东部。四川东部丘陵地区,气候宜人,土地肥沃。巴人迁入以后,与当地的土著民族一同披荆斩棘,开垦土地,挖掘矿藏,原来较为落后的川东地区开始发生变化。“图腾”是我国借用北美印第安人的奥李布瓦语,意为“他的亲属”。是原始人群体的亲属、祖先、保护神的标志和象征,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一种文化现象。社会生产力的低下和原始民族对自然的无知是图腾产生的基础。运用图腾解释神话、古典记载及民俗民风,往往可获得举一反三之功。图腾就是原始人迷信某种动物或自然物同氏族有血缘关系,因而用来做本氏族的徽号或标志。今天我们华夏族自称“龙的传人”即“龙的子孙”,华夏族与“龙”同血缘,“龙”就是华夏族的总图腾。在其图腾的分支中有蛇、虎,这两种即为巴人的动物祖先“虎巴”和“蛇巴”,这就反映出巴文化与华夏文化之间有着深厚的渊源,相互之间都有一定的联系。古代巴人有“龙蛇巴人”、“鱼鳖巴人”、“白虎巴人”,其中在巴国历史上最强大的,最有影响的是“癝君巴人”即“白虎巴人,“白虎巴人”以其白虎为图腾,为其本族所崇拜的动物祖先。今天的土家族人民即为“白虎巴人”的后裔。“巴郡南郡蛮,本有五姓:巴氏、樊氏、审(目加覃,读审)氏,皆出于五落钟离山(癝君之先,故出巫蜒)。其山有赤黑二穴,巴氏子生于赤穴,四姓之子皆出于黑穴。未有君长,俱事鬼神,乃共掷剑于穴,约能中者,奉以为君。巴氏子务相乃独中之,众皆叹。又命各乘土船,约能浮着,当以为君。余姓悉沉,唯务相独浮。因共立之,遂为癝君,乃乘土船,从夷水至盐阳癝君于是君乎夷城,四姓皆臣之。癝君死,魂魄世为白虎,巴氏以虎饮人血,遂以人祠焉。”(一)虎巴习俗虎巴人民在其生产劳动中,逐渐发展壮大,形成了一套自己的风俗文化,称之为“虎俗”。而与“虎”相关的习俗在今天也在逐渐绝迹了,大多数土家族人知道其本族的图腾为白虎外,恐怕对其古代巴人的虎俗已是知之胜少了。古代,巴人以白虎为图腾,所到之处,无不深深刻下这种虎踪。以巴渝为中心,其它的像蜀地、湖北、湘西等地的一些地方都插过虎徽大旗,因此积淀下了丰厚的白虎民间文化。图腾是本民族的标志,就是本民族信奉的对象,一般对其信仰都是表现在祭祀或重大节日上,已凸显出这个民族是一个有信仰,有灵魂的民族,其图腾就是他们的精神所在。“在巴人后裔土家族中,土家族巫师在领头跳摆手舞时,所持小旗上的图案多画虎图腾” 许青松 红山文化玉孔器为史前巫县考,中国文化报 1997.12.7。如有打到虎,甚至会将其供奉在摆手堂上,祭祀祖先时,要把虎皮放在供桌正中。从这可看出,巴人对其虎的崇拜。在现已出土的古代巴人的文物中,大多刻有虎纹、手掌纹等图案,被称之为巴人图语,多出现在青铜兵器、乐器、用具上。如短戈、剑等,青铜戈上,绘有龇牙瞪目的虎头,虎口朝向戈柄方向。这是古代人们一贯所作的方式,常将一些信仰的东西,崇拜的事物刻画在生活用品上,以作为自身的标志,凸显自己民族的信仰。从而形成了这一时代巴人的文化,巴人的标志。这样为后人研究提供了大量的文物考证。而虎又是一种力量、凶猛的象征,这又显示了巴人氏族强大的时代,兆示了后族的生生不息。在古代巴人的精神世界中,白虎与祖先有着同样的含义,亲人死后就成了祖先,而祖先就是白虎、虎吃人血。所以在漫长的时光中,人祭的习俗便一直传了下来。也有另一种习俗,在白虎巴人中,后有分化出专射白虎的白虎复夷和专敬白虎的白虎夷等支系。“在湘西一带的白虎习俗中,凡婚、丧、喜庆和节日,则于门口画一白虎,又画一副弓箭,兆示引弓射杀白虎之义” 余文华 巴渝民俗风情 重庆出版社 48页。除此之外,若是有人害病时,就由土家巫师念咒语在屋里赶白虎,并会弄一只草扎的白虎,将其烧掉,作为驱除辟邪。这也能看出,无论是好的还是坏的,人们总是将其产生的结果归结于他们所信仰的东西。这也大概是因为社会还有待进步的原因,人们思想不够开化,对一切自然现象都难以解释。所以人们只好归结于神灵。但总的来说,古代巴人对虎的态度还是以崇拜居多,毕竟,人们将其选为了氏族的图腾标志,是具有一定道理的。(二)古代巴人崇虎 古代巴人以白虎作为图腾,喜虎、崇虎是必然的。从古代虎的存在数量就可以看出古代巴人对虎的喜爱。古今图书集成 卷61记载“辛惠仲万州大道上遇虎”;也有“黄牛庙后山多虎,夜间不敢击更鼓” 孙孟林日记选上 第150页 陆游入蜀记 北新书局 1934年2月更有綦江县“群虎白日出游,下城楼窃破残人户行者虽五七同群,执器械,前后中间必有一失。” 清 宋灏綦江县志 卷10 第4页 1863年刻本 中国国家图书馆馆藏。 虎患以至此,虽然这给当时的人们带来了灾祸。但是,从侧面我们可以看出,古代巴人对白虎的崇拜和喜爱。因将其作为氏族的图腾信仰,本族祖先的缘故,而崇虎、喜虎、不杀虎。以造成白虎成群,同一时期内四川盆地虎患居全国之冠。巴人崇拜的图腾白虎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而兴盛,“脱颖而出”的。(三)以虎为图腾之义古代氏族中,都会有自己的图腾与信仰,并且都是寓意深刻的。在我们的祖先选择图腾崇拜时,必然会选择凶猛强大的瑞兽,以示本族雄壮气魄,在中国古代的星宿学中,西方白虎七宿中的白虎星直接主宰着人间的兵戈和战争,是充满杀伐之气的战神。商周之际的灭纣兴周战争中,有一支勇猛善战的军队深得周武王赞誉,他们被称为虎贲和虎士,这是早期的巴人武士。并且其种族繁荣昌盛也是选择的条件,以示后代子孙的生生不息巴族白虎崇拜的核心是对呼啸山谷、虎跃飞溪涧,虎牙怖百兽的雄强伟壮民族魂的雕塑。以虎为图腾展现了本民族的雄壮、威武。二、 巴人的歌舞习俗巴人善歌舞,其记载不绝于书,在华阳国志巴志便有记载:“周武王伐纣 ,实得巴蜀之师,著乎尚书。巴师勇跃,歌舞以凌殷人,前徒倒戈,故世称之曰,武王伐纣,前歌后舞也。”这里的歌便是巴人所唱的巴歌,从此时开始,巴地的歌曲就开始逐渐的演变、发展,一直到近代所流传的号子,以及我们今天听到的,在少数地区中郎朗上口的土家民歌。各种调子、号子都来自于巴族后人的传唱。除此之外,在其舞蹈方面也不俗于唱的方面。古代巴人的舞蹈也具有相同的来源,也在其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不断的丰富、发展、演变最具代表的要数那广为流传的巴渝舞,它不仅舞出了整个族的凶勇彪悍,还展现了这一个氏族中丰富而愉悦的生活,展示了一个多姿多彩的民族。无论是巴歌还是巴舞,都是一个矫健强大民族的具体体现,都体现了其民族丰富的文化内涵。(一)巴人之歌古有涂山女作歌,曰“侯人兮漪”,这就是中国民间歌谣的南音之始。此后,巴地的歌曲也滋滋盛行,从秦朝到汉代史书中屡记不少,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的现状,并且在其内容、形式上不断发生着变化。例如,“秦代有歌曰巴谣歌飞过大巴山、秦岭,传入秦始皇的耳中:神仙得着茅初成,驾龙上升入太清,时下玄洲戏赤城,继世而往在我盈,帝若学之腊嘉平。” 余云华 巴渝民俗风情 重庆出版社 134页虽然此歌以巴谣歌命名,但是似乎太过于神化,民俗风味大减。对于此歌是否为秦代时的作品,学术界还有待讨论。到了汉代,巴地民间歌谣更是显而易见,在华阳国志巴志中就录入了这样一批歌谣,反映了当时的政治、祭祀及生产生活等方面的一些现象。其一:“混混浊沿鱼,习习激清流。温温乱国民,业业仰前修。”这首将汉末的政治腐败,巴地官员胡作非为的现象描述并广为流传表现出老百姓对官清民自安的迫切追求。这反映的是政治上的一面;其二:“惟月梦春,狼祭彼崖。永言孝思,享祀孔嘉。”这又是汉代巴人为表达祭祀的时令和目的的民歌;以及在生产生活上的民歌:“川崖惟平,其稼多黍。旨酒嘉谷,可以养父。野惟阜丘,彼稷多有。嘉谷旨酒,可以养母。”描写了一幅汉代巴人的生活场景。可以看出,巴人的歌唱出了巴地的种种,可谓是时时唱,处处唱,也不会顾及封建势力,有啥就唱啥,无拘无束,无论是高兴的事还是悲伤的事,总会以歌的形式表现出来。由此到后来便出现了“竹枝词”“号子”等形式的巴渝民歌。至今,广为传唱(二)巴人之舞“巴渝舞”巴族以伏羲、女娲、癝君为祖先,以白虎为图腾,是一个尚武、喜水笃信鬼神,善歌舞习俗的一个古老民族。史书记载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后人所称诵传道的“巴渝舞”。其中就有“阆中有渝水,賨民多居水左右,天性劲勇,初为汉前锋,陷阵,锐气喜舞。帝善之,曰:此武王伐纣之歌也。乃令乐人习学之,今谓巴渝舞也。” 晋 常璩华阳国志 第一卷 巴志 第3、4页 商务印书馆 1939年12月第一版见右图,我们可看出巴族祖先与巴渝舞也存在着一定的联系,早在氏族时期巴人之舞就开始兴起了。“巴渝舞”不仅仅只是一支舞,其中还包括了古朴、刚毅的武舞,神秘的祭祀性舞蹈以及民间或文人中流传的“竹枝”“巴人”等娱乐性舞蹈。丰富多彩“武王伐纣,前歌后舞也”便是一种武舞式巴渝舞,它将巴人骁勇善战,顽强抗拒种种厄运的个性展现得淋漓尽致。这是一个民族显示强大气魄的最好方式,更何况还为后人留下了灿烂宝贵的文化。然而古代巴人民风好巫,事鬼神,所以民间祭祀必作歌舞,来娱乐人神,因此就有了神秘的祭祀性巴渝舞。今天由我们所知的看来,似乎在古代,信鬼神,以舞祭之,是一个很普通的事,大多都是每逢祭祀,便作歌舞。只是舞的形式不同罢了。夔府图经记载“巴氏祭其祖,击鼓为祭。”“夷事道,蛮事鬼,初丧,击颦鼓以道哀,其歌必号,其众必跳。”这里的跳就是流传至今的“跳端公”“跳端公”沿袭了巴人信巫的传统,也是祭祀巴渝舞的一种。铜梁县志祭祀中载:“跳端公是谓巫风积习相沿”跳端公展现了古代巫风之盛行,将古代民间的巴渝舞保存,延续下来,使其成为了巴习俗的舞蹈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到后来,随着社会慢慢的进一步发展,巴渝舞在文化领域又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多在一些大型的娱乐活动中出现,其主要的目的发生了变化,很少再是为祭祀,为战争而跳。大多是以娱乐性的出现,用于招揽宾客、品足观赏上,在汉书西域记记载:“设酒池肉林以飨四夷之客,作巴俞都卢、海中砀极、漫衍鱼龙;角抵之戏以观视之。”这里就描写了汉代时巴渝舞作为宫廷作为招迎宾客的一种娱乐性舞蹈。并且在很多的文人手中也发生着变更,更多的文人加入到了为巴渝舞填词作曲中,让流传至今的巴渝舞更加的完善丰富。曹魏初,就有王粲俞儿舞歌四篇;西晋时,傅玄重填宣武歌等。在此时的巴渝舞会对其传统进行继承,比如在娱乐性舞蹈中还是有战争、祭祀鬼神的影子,史书中记载:人们在表演巴渝舞时,身披盔甲,手持弩箭,边唱边跳,模拟战斗时和祭祀神灵与祖先时的情景,但这时的舞蹈已是区别于武舞与庙堂祭祀舞的雅乐了。惟一没变的是,它仍然还保留着那样一股锐气,震撼人心。无论是古朴威武的武舞,还是神圣肃穆的祭祀舞,还是阴柔多姿的娱乐性舞蹈,都可以看出古代巴族的整个社会风气,并且能够融入到整个华夏民族的文化中得以变化、发展。成为我们中华民族重要的一部分,为后人留下了具有特色的民风民俗文化。 三、 巴人的饮食习惯所谓“民以食为天”,从这个就能看出,饮食对我们来说是有多么的重要。而在中华这片土地上,不同的地区又在其吃的过程中形成了不同的饮食习惯,例如:东南地区就有粤菜,往西走就有湘菜、川菜等,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丰富的菜系。随着各民族的大融合,差不多每个地区都会有其他地区的菜肴,所以区分不是很大。而在古代,每个地区由于地理环境、生产生活的条件等方面的不同,因此形成了不同的风味和饮食习俗。巴人饮食有几个特点:主食用料“粗”,来源“野”,口味“酸辣”的特点,并且注重食疗。首先,巴人主食用料“粗”,包谷、小米、高粱、洋芋、红苕在其主食中占了比较大的比重。巴地有一民谣“好玩不过鹤峰洲,苞谷洋芋是对头。要想吃碗大米饭,八月十五过中秋”这是当时社会的真实写照,现在部分偏远地区仍又传唱。又由于把人地处偏远的山区,地势较崎岖。因此,人们就利用这一地理优势,依山而食,就依了那句话“靠山吃山,靠海吃海”,巴人就采集野果、野菜,狩猎野禽、野兽食之。其中就有“入馔,以野猪腊为上味,鹿脯次之。竹鼬即笋根,稚子以谷粉蒸食甚美,然不恒得。” 清 顾采 容美记游的记载。这又表现其饮食“野”的习俗。其次就是饮食的“粗”,它不像楚地菜肴的那么精细,而是习惯于将不同的原料混合在一起烹调,又称作“合菜”。巴地中最有名的就是“合渣”例如常见的苞谷饭、豆饭就是其中的一种,并且还是一次搞定,不会分几步来烹调。所以就形成了这“粗野”之食。第二个特点“辣”,不仅是辣,并且还是麻辣酸香兼备的复合味。可以说独具特色。巴人居住地以山地峡谷为主,在这些悬岩峡谷,森林茂密,降水丰富,日照又不足,空气还阴冷潮湿的情况下,吃辛辣可以除湿,温脾胃,所以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山东省烟台市栖霞市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解析版)
- 老年人健康知识培训简报课件
- 人教版部编版初中历史九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测试及答案03
- 期末大题专项训练-2023-2024学年七年级历史上学期(部编版)
- 小儿泌尿外科疾病精要
- 2025版智能家居系统研发合同范本共
- 2025版新能源汽车配件购销合同
- 2025版水电工程设计与施工合同协议范本
- 2025年度屋顶瓦房顶翻新工程施工变更及索赔处理合同
- 2025年度活动策划兼职合作协议下载
- 医学教程 第01章 妇产科护理学 绪论
- 铝合金门窗厂财务管理制度
- 钟南山南的事迹课件
- 老年人的心理健康(共29张课件)
- DB11∕T 1700-2019 洗染企业等级划分与评定
- 生理健康课件教学课件
- 《商业模式创新》教学大纲
- DB34T∕ 2615-2016 公路沥青路面同步碎石封层施工技术规程
- 2024年新湘少版三年级上册英语全册教学课件
- 部编四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全册教案(含反思)
- 《成人有创机械通气气道内吸引技术操作》标准解读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