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歌四首》教案2.doc_第1页
《古代诗歌四首》教案2.doc_第2页
《古代诗歌四首》教案2.doc_第3页
《古代诗歌四首》教案2.doc_第4页
《古代诗歌四首》教案2.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校:荥阳市第四初级中学 科目:七年级语文上册 编号:022课题:第三单元 第15课 古代诗歌四首 第一课时编写人:高丽芳 审核组长: 审核领: 使用人:温馨寄语:智慧不是自然的恩赐,而是经验的结果【学习目标】 1、了解诗词有关知识,品味语言,体味诗词意境。2、有感情地反复诵读并熟练地背诵。 3、启发学生热爱祖国古代文化的思感情,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 品味语言,体会意境,熟读成诵。 教学难点1、培养感悟古代诗歌内容的能力。 2、引导学生进入诗歌意境,运用再造想像感悟诗歌内容。【知识链接】(1)曹操:(155-220)字孟德,小名阿瞒、吉利,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汉族。在政治军事方面,曹操消灭了北方的众多割据势力,统一了中国北方大部分区域,并实行一系列政策恢复经济生产和社会秩序,奠定了曹魏立国的基础。文学方面,在曹操父子的推动下形成了以三曹(曹操、曹丕、曹植)为代表的建安文学,史称建安风骨,在文学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笔。曹丕篡汉后,曹操被尊称为“魏太祖武皇帝”。(2)观沧海是这年九月曹操北征乌桓,消灭了袁绍残留部队胜利班师途中登临碣石山时所作。这首四言诗借诗人登山望海所见到的自然景物,描绘了祖国河山的雄伟壮丽,既刻划了高山大海的动人形象,更表达了诗人豪迈乐观的进取精神,是建安时代描写自然景物的名篇,(3)王湾:(693751)唐代诗人,字号不详,洛阳(今属河南)人。他曾往来于现在的江浙一带,在途经江苏省镇江市北固山时,写下了一首诗次北固山下。(5)律诗是近体诗的一种。 律诗由四联(八句)组成,每句五个字的称为五言律诗,简称“五律”;每句七个字的称为七言律诗,简称“七律”。在一首律诗中,一、二句称为“首联”,三、四句为“颔联”,五、六句为“颈联”,七、八句为“尾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唐诗宋词元曲是我国古代文化的艺术瑰宝,多读多背必有好处。本课共选了三首唐诗、一首元曲,都是写景抒情的佳作。诗人们登山望海,驾舟扬帆,赏花观鸟,咏春悲秋用凝练生动的语言描绘出一幅幅图景,唤起我们美好的情怀。二、自主学习1、找出前两首诗中的生字并注音。 如碣( )2、查阅资料,了解作家作品。(1)观沧海选自_ ,作者是_ ,字_ , _ 时期的 _ 家、 _家、_ 。(2)次北固山下是一首_ 诗(体裁),题目的意思是 _ 。作者_ ,是_(时期)诗人 。 二、合作学习观沧海(1)全诗以哪个字展开来写的? 交代地点、事件的诗句是什么?(2)这首诗中描写了哪些景物?用铅笔在诗中划出来。(3)哪些诗句是写实的?哪些诗句是想象的? (3)诗中哪些诗句最能体现作者博大的胸怀?次北固山下(1)诗的四联各写了什么内容?四联之间有怎样的关系?(2)哪些诗句直接表达了思乡之情?(3)探究想象“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是怎样的情景。如果你身临其境,将会有怎样的感受?三、教师释疑“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是古诗文中“互文见义”。即文字上只交待一方,而意义彼此互见。句中不但说:“日月之行”,也说“星汉之行”;不但说“星汉灿烂”,也说“日月灿烂”。合起来说,“日月星汉之运行与灿烂,均若出于沧海之中”。颈联:既写景又点明了时令。“残夜”指夜将尽而未尽之际。残夜而东方海日已升,旧年而江上已是春天时间过得这么快,怎能不令人感慨系之!这两句不仅写景逼真,叙事确切,而且表现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生活真理,给人以乐观、积极、向上的艺术鼓舞力量。四、拓展延伸1、大家还学过曹操的 ,写出其中相连的两句 , 。2、写出其它诗歌表达思乡的名句 , 。五、课堂小结六、当堂检测。 1、按要求填写原诗中的语句。诗人登临碣石山的目的是: 实写诗人所见之景的句子是: 虚写诗人所想之景的句子是: 2、前三行诗句描写沧海景象,有动有静,如“ ”写的是动景,“ ”写的是静景。3,次北固山下诗中哪两句表明作者思乡心切 4,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一联形容景物,妙绝千古.这两句诗的意思是什么 它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蕴含着怎样的生活哲理 七、学后反思学校:荥阳市第四初级中学 科目:七年级语文上册 编号:023课题:第三单元 第15课 古代诗歌四首 第二课时编写人:高丽芳 审核组长: 审核领: 使用人:温馨寄语:山高挡不住愚公,困难挡不住英雄。【学习目标】 1、了解元曲的有关知识,品味语言,体味诗词意境。2、有感情地反复诵读并熟练地背诵。 3、启发学生热爱祖国古代文化的思感情,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 品味语言,体会意境,熟读成诵。 教学难点 1、培养感悟古代诗歌内容的能力。 2、引导学生进入诗歌意境,运用再造想像感悟诗歌内容。【知识链接】(1)白居易:(772846),汉族,字乐天,号香山居士,河南新郑(今郑州新郑)人,是中国文学史上负有盛名且影响深远的著名诗人和文学家,有“诗魔”和“诗王”之称。(2)散曲:散曲是一种同音乐结合的长短句歌词。 一般来说,杂剧和散曲合称为元曲。不过,元杂剧的成就和影响远远超过散曲,因此也有人以“元曲”单指杂剧,元曲也即“元代戏曲”。元曲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宝库中的一朵奇葩,它在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上都体现了独有的特色,和唐诗宋词鼎足并举,成为我国文学史上三座重要的里程碑。 (3)马致远:元代著名的杂剧家,大都(今北京)人,字千里,晚号“东篱”,以示效陶渊明之志。马致远与关汉卿、郑光祖、白朴同称“元曲四大家”,(元曲四大悲剧是:关汉卿的窦娥冤,白朴的梧桐雨,马致远的汉宫秋还有纪君祥的赵氏孤儿。元曲四大爱情剧:关汉卿的拜月庭,王实甫的西厢记,白朴的墙头马上,郑光祖的倩女离魂。【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背诵前两首诗二、自主学习1、作者 ,字 ,号 。是中国文学史上负有盛名且影响深远的著名诗人和文学家,有“诗魔”和“诗王”之称。2、天净沙作者是 , 代著名的杂剧家。天净沙是 , 是题目。三、合作学习钱塘湖春行 思考:(1)诗的四联各写了什么内容?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是初春的景色?(2)哪句诗说明诗人已陶醉在美好的湖光山色之中了?(3)“几处”为什么不是“处处”,“谁家”为什么不是“家家”?天净沙秋思 思考(1)诗歌中描写了哪几种景物,构成了怎样的画面?(2)主旨句是什么?(3)诗歌采用了什么写法?三、教师释疑解决学生有疑问的地方。四、拓展延伸 1、你还知道白居易的什么诗。2积累思乡的古诗句。五、课堂小结马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