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新农村运动对中国新农村建设的启示.doc_第1页
韩国新农村运动对中国新农村建设的启示.doc_第2页
韩国新农村运动对中国新农村建设的启示.doc_第3页
韩国新农村运动对中国新农村建设的启示.doc_第4页
韩国新农村运动对中国新农村建设的启示.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韩国新农村运动对中国新农村建设的启示作者:安虎森,高正伍韩来源:社会科学辑刊2010第3期本站发布时间:2010-6-11 15:19:56阅读量:430次 摘 要尽管中韩两国的国情不同、两国实施新农村战略的目标取向不同、两国农村所面临的问题也不同,但是韩国新农村运动和新农村金库建设,对中国新农村建设仍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中国的新农村建设应该借鉴韩国新农村运动的基本理念勤奋、自强、协作,加强中国农民自强不息、团结合作精神的培养;根据当地农村情况,学习韩国经验,针对不同类型农村制定不同的工作路线和工作重点;而中国也应借鉴韩国经验制定有关农村金融的法律法规,从立法角度确定农村金融的主要职能以及业务范围,加强新农村金库建设,以保证中国农村金融的健康发展以及“三农”问题的有效解决。 关键词“三农”问题;新农村建设;新农村金库;农村金融尽管中国经济正经历着高速增长,但“三农”问题的解决仍步履维艰,其一直是每年中央一号文件锁定的主题和“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三农”问题的关键又在于农村问题,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举措。金融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对“三农”问题的解决将起决定性作用。但目前,中国农村的金融体系不能满足农业、农民和新农村建设的金融需求,这严重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19711981年间,韩国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新农村运动,韩国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因此,对韩国的新农村运动和韩国“新农村金库”模式进行研究,并总结其经验为我所用显得尤为必要。韩国新农村运动的成功经验主要有两条:一是韩国政府对不同类型的农村进行了分类指导;二是作为新农村运动的主要标志,加强了新农村金库的建设。关于后者将在文中进行专门讨论。一、韩国新农村运动的理念与经验1.韩国新农村运动的基本理念与思路韩国的新农村运动以勤奋、自强、协作为基础,主要依靠当地居民自发、积极的努力,来促进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勤奋是发展生产的关键,自强是确立人们主体意识的前提,协作是把分散的力量综合起来形成整体的手段。该运动的主体为当地居民,政府起指导作用并提供相应的支持。韩国新农村运动的内容概括起来为三大内容:改善居住环境、扩大农民收入、树立农村的新风尚。改善居住环境主要指农村道路、住宅、自来水等基础设施的改善以及电、煤气、电话、医疗卫生等福利设施的建设;扩大当地居民收入是韩国新农村运动最重要的内容,也是把新农村运动引向深入的前提,包括建设水利设施以及各种农业基础设施、大力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发展专业化经营、普及农业机械化、建立村办企业等;树立新风尚包括培养协作精神、打破繁琐的仪式和礼节、培养健康的社会意识、改善衣食住条件等。到20世纪80年代末期,多数韩国农村村庄基本实现了改善居住环境的预期目标,同时从80年代开始逐渐实行粮食进口自由化政策,进入90年代后新农村运动基本停止。2.韩国政府对不同类型的农村进行的分类指导为了更好地推进新农村运动,韩国根据不同地区新农村运动开展的程度以及村庄原有的基础条件,把全国的农村村庄划分为若干类型并选定不同的工作重点。1973年,韩国把全国农村村庄分为基础村庄、自助村庄和自立村庄三类,1981年又增加了自营村庄和福利村庄。基础村庄为新农村运动开展不得力的村庄,没有进村道路也没有治理村内的小河流,户均储蓄不到1.5万韩元(按1979年不变价格计算,以下相同),村庄基金不到50万韩元。这些村庄的工作重点为改善生活环境,政府在进村道路建设、屋顶改造、河流治理等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提供支援。自助村庄为基本完成基础阶段工作重点但要建设农用道路、治理小河流、建立合作化生产体系的村庄,自助村庄基金超50万韩元、户均储蓄达到1.5万韩元,村庄的工作重点为农用道路建设、屋顶改造和扩大非农收入,政府采取农闲季节以工代赈,为电话、煤气、自来水安装等方面基础建设提供支援。对那些绩效明显的自助村庄,政府在农业结构调整方面重点扶持。自立村庄为基本完成自助阶段工作重点的村庄,但要治理中小河流、实现农业机械化以及合作化生产,自立村庄基金达到100万韩元、户均储蓄达到2万韩元以上,村庄的工作重点为完善农业基础设施和文化、福利设施建设,组织合作化生产并发展非农产业,是政府首先支援的对象。自营村庄为已经完成70%以上开发项目、村落基金占村落总收入的2%以上的村庄。自营村庄的工作重点为发展各种非农产业、建设各种福利设施、实现合作化生产。福利村庄为新农村运动的最终目标,这些村庄已经完成了开发项目的90%,建立了较为稳定的非农产业部门,村落基金占村落总收入的3%。但上述划分是根据新农村运动发展阶段而划分的,它没有考虑不同地区的自然条件和农业生产特点,如山区的村庄和平原地区的村庄尽管都处于同一个发展阶段,但自然条件和农业生产条件不同,其发展水平也不同,因而工作重点也不一定相同。为此,韩国政府又把全国的农村划分为山村、中间山村、平原村庄、渔村以及城市近郊村庄,并选择不同的工作重点。山村指整个村庄被山环绕且50%以上的耕地为坡耕地的村庄,1973年韩国共有1753个山村。这些村庄的发展方向为林业。工作重点是营造经济林和用材林,发展草地和草场,大力栽培药材,大力发展高寒地蔬菜业。中间山村指主要分布在山麓斜坡地上、旱田多于水田且20%的耕地为坡耕地的村庄,1973年韩国共有18895个中间山村。这些村庄的发展方向为适合当地自然条件的专业化农业,工作重点是发展工厂化的畜牧业(韩牛、猪等),栽培烟叶、辣椒、草药等经济作物,营造薪炭林。平原村庄,指分布在平坦地形上且耕地的80%以上为平整地的村庄,1973年韩国共有8104个平原村庄,这些村庄的主要发展方向为农业机械化,工作重点为平整土地,建立农机中心,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渔村指分布在海岸地带以及岛屿上且30%以上的居民从事渔业的村庄。1973年韩国共有1583个渔村,这些村庄的发展方向为渔业设施现代化,工作重点为大力发展浅海养殖业,改善和完善渔船、捕捞用具等各种设施,大力建设防潮堤和渔业码头。近郊村庄指分布在城市周围,30%以上的农户主要从事非农产业,为城市服务。1973年韩国共有4330个近劾村,这些村庄的发展方向为近郊农业,工作重点又大力发展集约化的园艺业和果树和蔬菜业,大力发展家庭手工业。3.韩国新农村运动的成果及存在的问题经过10年间的新农村运动,韩国农村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其中最重要的变化是农村居住环境离变化。到1982年底,除了远离大陆的一些岛屿外,所有农村都用上了电,累计283万农户;3714个里(相当于中国的乡一级行政单位)安装了申话,形成了全国统一的通讯网络;全国范围内的屋顶改造工程(原为茅草屋顶)全部结束,又改造了26万户农村住宅,改建了3047个村庄,建了3136处给水设施;进行了大量的植树造林,治理了水工流失。其次是农业基础条件的变化。一是生产性基础设施建设的加强,在此10年间,韩国共修建了农村道路64686公里,架设了82596座大小桥梁,泊理了21562公里的河流,新建了5502公里的引水渠,修建了33364座中小型水库:二是农业生产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在此期间农户收入持续增长,户均纯收入由1971年的29.2万韩元扩大到1979年的153.1万韩元。经济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经济作物、畜牧业、养蚕业在总收人中所占比重迅速上升;三是农业机械化得到了长足发展。大量引进了农业机械。如动力耕耘机、拖拉机、插秧机、播种机等,随着农业机械的大量普及,户均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土地生产率大幅度提高,由1971年的159韩元、29338韩元提高到1979年的926韩元、150865韩元。不过,其农业机械化程度相对来说还是比较落后的。四是韩国农村社会的意识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传统的社会意识逐渐向现代的社会意识转变;封闭型意识向开放型意识转变;传统的家族或共同体社会意识逐渐让位于协作意识。随着农村社会意识的变化,农民个人的社会意识也发生了变化,开始摆脱传统、封闭、僵硬的思维方式,逐渐树立了自强意识,赌博、迷信现象逐渐消失,勤俭节约的新风尚开始占上风。尽管韩国的新农村运动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然而其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其中最主要的问题就是韩国农业和农村的严重萧条。韩国农户人均收入与城市居民人均收入之比。1970年为78.2:100,1980年为53.6:100,尽管1985年该比率有所上升,但仅仅升至64.3:100。总之,在19651985年期间,城乡人均收入差距逐渐拉大,农村在教育、文化、福利等方面远远落后于城市,大量农村人口离开农村进入城市,农村劳动力严重缺乏,这导致农村经济和农村社会的萧条。与此同时,韩国从70年代末开始实行粮食自由进口的呼声越来越高,认为要维持国内粮价的稳定,必须自由进口农产品,没有任何优势的农产品的生产不应强加于农民身上,粮食的自由进口又可以缓解贸易摩擦。因此,从80年代开始,韩国实行了粮食自由进口的政策,到1988年,韩国的粮食自给率只有38.4%,从而导致整个农业生产和整个农村社会的萧条。二、韩国新农村金库建设及其运行特征新农村金库建设是韩国新农村运动的标志性内容。新农村金库是指长期生活在某一区域内的居民,以相互了解和信任为基础,共同出资并向急需资金的成员提供低息融资,追求成员之间共同利益的自发的金融组织。这种合作金融组织,最初于1963年出现在韩国的庆尚南道,属于一种纯粹的非正规金融组织,到1975年韩国新农村运动蓬勃发展时,作为促进新农村运动的组织机构,韩国政府大力推广了新农村金库建设。此时的新农村金库已不再是单纯的合作金融组织,它还在当地文化、福利等公益事业方面以及农民教育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因为韩国新农村金库是在韩国新农村运动过程中为促进新农村运动而出现的,所以80年代末期韩国新农村运动基本停止以后,韩国新农村金库就取代了韩国新农村运动。目前,韩国新农村金库主要以韩国的邑、面(相当于中国的镇、乡所在地)为基本单位展开工作,类似于中国乡一级的农村信用社,但功能比中国的农村信用社全,话语权比信用社更大。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新农村金库的金融功能、组织协作功能、居民教育功能,韩国于1979年制定了新农村金库法。1.新农村金库的文化背景韩国新农村金库是从自发的非正规金融机构演化而来的,为了了解这种自发的互助性金融机构,笔者不得不从韩国传统习俗以及60年代韩国的社会特征的角度去考虑问题。在韩国传统的自发的合作性组织中,最接近新农村金库理念或组织原理的就是“契”。“契”作为韩国特有的合作组织,大概于高丽后期出现并在朝鲜后期获得发展。“契”可以定义为“为了共同目的,成员自发参与并持续原有组织意图的团体”。这种定义与韩国新农村金库的运营目的相吻合,它又体现了个性化、平等、合理的原则及与现代的合作精神。韩国社会传统的“乡约”的理念也与新农村金库的组织原理相类似。“乡约”是传统的相助制度,它起源于中国,朝鲜初期引入到韩国。韩国新农村金库,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乡约”理念的继承。“互助”可以视为农耕区的劳动共同体。“互助”曾在朝鲜半岛南部的农耕地带广泛流行过,农耕时代的“互助”,一般认为是某个村子参加农业劳动的所有成人男子都要加入的组织。“互助”组织的共同劳动不仅需要严明的纪律,同时需要团结互助的精神。这样,“互助”的精神理念与关注本地公共事业发展的新农村金库的精神理念相吻合。历史上,农村是底层民众的基本生活场所,底层民众都以一定地域内的土地为基本的生产手段,在耕种时必然发生成员之间的合作与互助,前述的“互助”制度或村庄内的多种“契”以及“乡约”就是这种合作生产方式的一种非正规的制度化安排。2.新农村金库的建立和发展继1963年庆尚南道的农村金库成立之后,江原道、庆尚北道等地的农村金库也陆续建立起来。根据各地自发建立农村金库的现实,1965年,韩国“再造国民运动中央委员会”首次进行丁关于农村金库人员的培训,从此建立和运营农村金库成了该委员会的主要工作内容,直到1975年该委员会才被解散。(1)制定信用合作法和农村金库联合会的建立在韩国农村金库发展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的是1972年8月韩国政府制定的信用合作法。尽管信用合作法缺乏关于农村金库建设的可操作性的具体条款,但农村金库却依据该法取得了法人待遇,原有的非正规的金融机构得到了正式“户口”。韩国于1973年3月创建了新农村金库,并设立了道、市、郡的组织机构,同时它接纳了韩国再造国民运动中央委员会的所有组织机构和资产。成为韩国农村地区唯一的农民的机构。(2)农村金库建设为新农村运动的标志性内容尽管新农村金库的制度化建设并不充分,但实施信用合作法以后新农村金库获得了迅速发展。1972年1月,韩国决定把新农村金库建设作为新农村运动的标志性内容之一,这就加快了韩国新农村金库的建设。1977年2月,韩国“新农村建设国务会议”决定实行新农村建设的五大政策,而在这五大施行政策中包括了农村金库建设,从此韩国农村金库建设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援。但政府的这种支援政策减弱了农村金库本身的自立性,把金库建设绩效作为提供财政支援的政策也会导致大量不良金库的出现。1979年,极力推进韩国新农村运动的朴正熙总统逝世,导致了韩国国内政治局势的动荡,致使农村金库大量挤兑现象的发生,韩国农村金库建设受到了很大影响。(3)新农村金库法和修订的新农村金库法信用合作法实施以后,韩国新农村金库建设获得了迅速发展,但新农村金库具有不同于信用合作法的许多特征,这就要求制订新的新农村金库法。由此,新农村金库法于1982年12月通过。韩国新农村金库法强调“以国民的自主协作组织为基础,立足于韩国固有的相扶相助精神”。该法案突出了新农村金库的特征,强化了新农村金库联合会的指导监督职能并规定了保护储客棚时安全基金,由于这种安全基金,居民可以无忧无虑地在新农村金库进行存取款。新农村金库法的实施,加快了新农村金库的建设,1984年7月韩国新农村金库总资产首次突破了1万亿韩元,并且加快了治理不良金库和合并零碎金库的速度,金库数目由1980年的26853个缩减到1982年的11719个,1984年又缩减到4299个。而新农村金库会员数量和资产总额急剧增长。韩国又从1985年开始,分期分批地进行了金库业务联网化改造,到1989年金库的总资产已经突破了5万亿韩元。原来的新农村金库法逐渐不能适应新农村金库迅速发展形势后,1989年12月又修订了新农村金库法,该修订法案增加了新农村金库的分支机构、新农村金库业务范围、会员制等条款。根据修订的新农村金库法,新农村金库可以开展几乎所有的金融业务,从而方便当地居民,推动当地的经济发展。韩国新农村金库是以韩国相辅相助的文化传统为基础,以当地居民憧憬美好生活的愿望为基本动力而自发组织起来的本地化的合作共同体。尽管韩国的正规金融市场相当发达,然而与中国情况相类似,小型企业和农村居民的信誉级别很低,无法从正规的金融部门得到贷款,从面形成了农村这一很大的金融市场空白区,而韩国新农村金库正好补上了该空白区,新农村金库也就成了农村居民主要的融资市场。2008年底,韩国新农村金库的总资产为64兆5386亿韩元,金库数达到1518个,会员数超过了1500万,受益人数达全国人口总量的32%。3.新农村金库的主要功能及特征(1)新农村金库的主要功能韩国新农村金库的主要功能为金融功能、组织功能和培训功能,还有文化福利事业功能和促进当地社会发展功能。第一,金融功能是韩国新农村金库最主要的功能,接受农村金库会员的保证金、处理会员的存款以及对会员的贷款等,通过这种金融功能,把韩国农村居民和城市居民组合成统一的社区。第二,组织合作功能为韩国新农村金库的第二大功能,韩国新农村金库曾经作为韩国新农村运动的标志性内容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援,农村金库能够有效地组织当地居民包括农村居民和城市居民共同建设新农村。第三,教育和培训功能为韩国新农村金库的又一大功能。通过中央教育院的多层次培训以及农村金库例行会等方式,不仅传授了文化知识和各种专业知识,还提高了当地居民的社会意识和改革意识。第四,提高文化福利事业的功能。韩国新农村金库建设了会员所需的各种文化福利设施,如养老院、幼儿园、图书馆、美容院、免费婚礼场、饭店、澡堂、洗衣店等。通过这种文化福利事业的开展,不仅提高了当地居民的文化福利水平,还促进当地居民之间的和睦和友爱。第五,促进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为提高当地居民的福利水平以及培养共同体意识,韩国新农村金库组织当地居民改造村庄、发展村办工厂、组织村庄各种卫生事业、建设各种公共设施、发展仓储业和家畜饲养业、实施集体耕种、改善农村环境等。由此,新农村金库不仅培养了当地居民的团结合作精神,还发展了当地的经济。(2)新农村金库的主要特征第一,享受利息所得税减免优惠。韩国新农村金库为具有合作社性质的金融机构。当农村金库会员在该金融机构存款时,可以享受利息所得税的减免优惠。因为享受这种优惠,在新农村金库存款时的实际利率比其他金融机构的存款利率高,这种优惠政策促进了韩国新农村金库的发展。第二,新农村金库的正式员工少而志愿者很多,因此新农村金库的经营成本很低,这种低成本经营可以提高新农村金库的竞争力。第三,尽管新农村金库是金融机构,但它与以股份制为基础的金融机构不同。在农村金库不存在由出资额度决定的话语权的差异,无论出资额度为多少,每个会员都拥有相同的权利。但这种一人一票制也加大了做出重大决策时的难度。第四,新农村金库的规模一般都比较小,经济比较落后的地区的农村金库更是如此。如果金库规模小,则金库收益少,有时难以经营下去。但要扩大金库规模,则需要与此相匹配的金库存款额度,然而这对于那些经济落后的山间村落来讲是很困难的。三,韩国新农村运动对中国新农村建设的借鉴意义中国开始实行新农村建设战略后,中国组织大量人员到韩国进行了考察。然而,因中韩两国在农村面积以及农村人口方面、两国国情以及实施新农村战略的目标取向和政策激励上的差异等原因,中国新农村建设应完全不同于20世纪70年代韩国的新农村运动。中国的新农村建设注重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以及农村社会事业的发展,这与以培养“勤奋、自强、合作”精神为主的韩国新农村运动有较大的差异。中国地广人多,各地情况千差万别,无法制定统一的政策来指导不同地区的新农村建设,这与领土狭小、民族单一、地区差异并不很明显的韩国农村不同,因此,中国的新农村建设不可能以韩国20世纪70年代的新农村运动作为基本样板。然而,韩国新农村运动以及新农村金库建设中的一些做法是有借鉴意义的。第一,最大限度地调动当地居民的积极性。韩国新农村运动主要依靠当地居民的自发努力,该运动的主体为当地居民,该运动强调的是居民的勤奋、自强、合作精神。显然,韩国新农村运动,初期主要从改善农民生活环境与生产条件人手,当农民在新农村运动中得到实惠时,将会提高农民的生产热情。为进一步调动当地居民的积极性,政府也提供了适度的财政支援,但这种支援不是平均主义的而应是赏罚分明的。可以说,中国新农村建设首先要培养农民的自强不息、团结合作的精神。第二,提供分类指导并不提供统一的政策。为了推进新农村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