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总复习闯关密训卷专题12 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doc_第1页
高考历史总复习闯关密训卷专题12 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doc_第2页
高考历史总复习闯关密训卷专题12 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doc_第3页
高考历史总复习闯关密训卷专题12 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doc_第4页
高考历史总复习闯关密训卷专题12 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6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3高考历史总复习闯关密训卷专题12 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考查知识点基础中档稍难俄国十月革命123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45 1418 “斯大林模式”7 96 815 16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10 1311 1217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1毛泽东曾经高度评价俄国十月革命的意义,“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不只是开创了俄国历史的新纪元,而且开创了世界历史的新纪元。”下列不能作为“世界历史的新纪元”依据的是( )a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b打破了资本主义制度一统天下的局面c极大鼓舞了世界无产阶级和民族解放运动d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2全球通史说:“列宁几乎是孤身一人号召立即进行第二次革命。然而时间证明他是正确的,因为战争持续的越久,公众的不满情绪就越大,他的要求也就越得人心。那些在四月份似乎是稀奇古怪的口号,半年后听起来就完全合理了。”“那些稀奇古怪的口号”指a政权转到无产阶级和贫苦农民手中b继续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c推翻沙皇的专制统治d立即展开暴力革命斗争【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了四月提纲的相关内容。在提纲中列宁指出应该“全部政权归苏维埃”,并指出应该是通过和平的方式。3某同学在自学“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这一专题内容时,自制了多张学习卡片,图是其中一张,请为他指正有几处错误a1个 b2个 c3个 d4个【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俄国十月革命的理解。俄国二月革命是一场资产阶级革命。列宁在四月提纲中提出了以和平方式夺取政权。 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所以选c。4“(苏俄)新经济政策一执行,混乱和饥荒马上就开始平息下去了,城市恢复了生机,市场上的商店又开始有了产品的供应了,物价也随之下降。那时党的口号是学会做生意”。这里的“学会做生意”主要指 a借助市场的自由调节 b宏观调控与计划相结合c恢复和发展私人企业 d实行粮食税制度5全球通史中说:“农民和新商人即当时所称的耐泼曼,都能雇佣劳动力,并能保留他们在经营中获得的利润。不过,列宁设法使国家控制了土地所有权”。这一现象a推动了十月革命的胜利b保障了国内革命战争的胜利c促进了苏俄经济的凋敝d是苏俄逐步过渡到共产主义的设想和实践【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新经济政策的影响。从材料中农民和新商人能雇佣劳动力,能保留利润可以判断出是新经济政策中利用商品、市场部分的发展国家资本主义,以此实现向社会主义过渡。6下表是苏俄新经济政策实施后,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情况,从中我们可以得出的结论不包括 a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b提高了农产品产量c新经济政策符合俄国的国情d完成了农业集体化7前苏联有一段笑话:农夫伊万在河里捉到一条大鱼,高兴地回到家里对老婆说:“看,我们有炸鱼吃了!”老婆说:“没有油啊!” 伊万说:“那就煮!”老婆说:“没锅!”伊万说:“那就烤!” 老婆说:“没有柴!”伊万气死了,走到河边把鱼扔了回去。那鱼在水里划了一个半圆,上身出水,举起右鳍激动地高呼:“斯大林万岁!”该笑话主要针对斯大林时期的(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社会主义工业化运动c农业集体化运动d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了斯大林模式对农业造成的危害,而这种危害是农业集体化带来的弊端。8该图反映了苏联1913年与1940年工业生产中钢铁、煤炭、石油工业的变化,从中能得到的历史结论有苏联工业化获得了迅速发展 为反法西斯战争奠定经济基础实现了轻、重工业的协调发展 是实施新经济政策的必然结果a b c d【答案】a【解析】选项体现不出协调发展;选项中新经济政策在斯大林模式开始后就被抛弃。9在苏联,1928年1公担裸麦可分别交换35米印花布、75公斤砂糖,到1952年只能分别交换15米印花布、09公斤砂糖;1953年,谷物的义务交售价格仅为成本的10%,牛肉价格为成本的5%,猪肉价格为成本的6%。这段材料反映出这一时期的苏联( )a农副产品质量差、价格低 b农产品过剩造成价格下滑c市场经济体制尚不够完善 d工业化牺牲了农民的利益10赫鲁晓夫在古巴导弹危机发生后说:“苏联政府将不会作出任何鲁莽决定,将克制自己不发火,我们将尽一切力量防止战争爆发。我们充分认识到,这场战争一旦爆发,从它开始那一刻起,就会成为一场热核战争和世界大战。”赫鲁晓夫的这段话表明苏联( )a积极倡导世界和平 b努力制止世界大战发生c被迫放弃原有战略企图 d对外战略由攻转守【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古巴导弹危机的理解。由苏联政府将不会作出任何鲁莽决定,将克制自己不发火,我们将尽一切力量防止战争爆发。我们充分认识到,这场战争一旦爆发,从它开始那一刻起,就会成为一场热核战争和世界大战。”得知材料表明苏联被迫放弃原有战略企图。所以选c。11有学者认为:“赫鲁晓夫宛如一个政治万花筒:顶上阴谋家的帽子刚脱,头上便戴上了改革家的桂冠;策略家的徽章未送进门庭,蛮干家的门牌就已挂出。”反映赫鲁晓夫是“蛮干家”的是 ( )a在苏共“二十大”上揭露斯大林的错误b取消集体农庄对国家的义务交售制,削减农业税c开展强行推广大面积种植玉米的运动 d. 大规模平反冤假错案【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赫鲁晓夫政策的理解。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反映赫鲁晓夫是“蛮干家”的是开展强行推广大面积种植玉米的运动。其它是错误的。所以选c。12读“19531983年苏联与世界实际gdp平均增长率对比示意图”,下列对1958、1963、1973、1978年gdp平均增长率对比的分析,正确的是a1958年苏联gdp增长率高于世界是因为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实现b1963年苏联gdp增长率低于世界是因为赫鲁晓夫改革的提前结束c1973年苏联gdp增长率高于世界是因为勃列日涅夫改革的进行d1978年苏联gdp增长率低于世界是因为戈尔巴乔夫经济改革失败13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发展出现一些新的变化,下列说法中受罗斯福新政影响的是()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成为重要的组成部分第三产业蓬勃发展,并促进农业、工业的发展“新经济”出现福利国家制度的逐步建立a正确,错误 b正确,错误c正确,错误 d正确,错误【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罗斯福新政的影响。罗斯福新政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新模式;在社会福利方面,政府加强了救济工作和社会保障措施,故正确,并不是新政所产生的影响。14在俄罗斯长篇小说切温古尔中有这样一段话:“令人费解的是,红军来了,分了土地,却又把每一粒粮食收走了,你倒是自己去尝尝这样的土地的滋味吧!”如按上述材料进行情景解读,正确的是()背景:新生的苏维埃政权陷于国内外反动势力的包围,形势非常不利内容:苏维埃政府采取了余粮收集制,导致农民的不满后果:促使苏维埃政府运用国家权力,推行农业集体化政策结论:农民是落后生产力的代表,无产阶级的领导是其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前提abc d15苏联音乐家普罗科菲耶夫在论苏联的改革时指出:“我们国家的经济结构相当沉重,机器制造业和国防综合体占整个生产规模的75%,而日用消费品占25%。”材料中描述的苏联经济发展的特点是()a以工业化为主导b优化发展重工业和国防工业c农业经济基础薄弱d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材料描述的工业经济结构,没有与农业进行对比,不能体现a、c两项的内容,材料也没有涉及工业发展与环境的关系,故d在材料中也没有体现。二、非选择题(共3小题,第16题14分,第17题14分,第18题12分)16(14分)在向工业文明转型的过程中,如何处理工业和农业之间的关系是国家经济政策的重点问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苏联史研究专家闻一在他的著作凯歌悲壮里,把苏俄(联)的历史分为五个时期:凯歌年代、退却年代、剥夺年代、战争年代和战后年代。他认为19211927年是苏俄(联)历史上的“退却年代”,20世纪3o年代是苏联历史上的“剥夺年代”。1934年,法国作家罗曼罗兰到苏联访问之后写下了莫斯科日记,书中写道:“目前这些政策包含着某种消极的东西,这是不可避免的。我丝毫不怀疑,世界更美好的未来是与苏联的胜利连在一起的。”大国崛起解说词 材料二:(70年代中国)当时农民已在相当程度上修改了制度,使得所谓“集体经济”面目全非。这种虚假的集体经济局面还有没有必要再维持下去?政府是否还有必要逼迫农民去“瞒”、去“偷”、去“借”,去“扩大自留地”,去变着法儿这样那样这就是当时摆在人们面前的一个选择。高王凌现代化转型中的农民反行为材料三:如图,15001820年欧洲各国农业种子的收益率(单位:倍)波斯坦主编剑桥欧洲经济史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退却年代”的苏俄(联)在工农业领域是如何退却的?罗曼罗兰所说苏联30年代“这些政策包含着某种消极的东西”的含义是什么?你认为让罗曼罗兰确信“世界更美好的未来是与苏联的胜利连在一起的”依据是什么(6分)?(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回答,中国70年代农村的“集体经济”指的是什么(1分)?请举2例说明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中国“农民已在相当程度上修改了制度”(2分)。农民的这种自发修改如何促进中国的制度创新完善(2分)?(3)有人认为“工业革命成就了农业革命”,也有人认为“农业革命成就了工业革命”,材料三的数据支持哪种观点(1分)?请说明理由(2分)。(2)指人民公社体制。(1分)举例:小岗村农民自发实行包产到户(1分);四川广汉县向阳公社率先取消人民公社,改社建乡,政社分开。(1分)促进:农民的自发改革得到中央的肯定支持,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在全国扩展,农村改革的突破性进展又推动了城市的经济体制改革 (2分)。(3)观点:农业革命成就了工业革命。(1分)理由:英国在工业革命前就已开始了农业革命(或圈地运动,农业生产得到较大发展); (1分)率先开始工业革命的国家都是农业相对比较先进的国家。(1分)【解析】本题就农业与工业的关系问题考查了苏联、中国以及欧洲的相关历史。其中第一问主要考查了19211927年苏联经济政策的变化,和30年代斯大林模式下的苏联经济的发展及其弊端。第二问考查了中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相关内容。第三问考查欧洲工业革命前农业的发展情况,并考查工业革命与农业发展的关系。17(14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19世纪末欧洲福利国家建设开始起步,20世纪初美国也出现限制垄断自由 发展的进步运动,但是,整个社会仍然以经济上的自由放任为根本,社会平等被忽视,结果, 不仅社会矛盾尖锐,经济发展也出现了严重的问题。(20世纪30年代)面对如此深刻的危 机。资产阶级政治家和思想家罗斯福和凯恩斯等人,提出了拯救和改造资本主义的措施和 思想,这就出现了20世纪资本主义的第一次调整罗斯福新政,“新政”颁布了紧急银行法、农业调整法、工业复兴法、社会保险法、全国劳工关系法、公平劳动标准法罗斯福在演说中,把传统的信教自由、言论自由、出版自由、集会结社自由,改为新的四大自由信仰自由、言论自由、免于匮乏的自由和免于恐惧的自由。这是对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欧洲和美国盛行的自由放任的自由主义、弱肉强食的社会达尔文主义的重要修正。国家通过养老金制度、失业保险制度和对无谋生能力者提供救济,限定被雇佣者的最低工资,承认工人组织工会和集体谈判的权利等社会立法。 摘编自许平自由与平等的博弈材料二:1987年6月,苏共中央总书记戈尔巴乔夫提出了全新的经济体制改革方案。 主要是:企业将从单纯的计划执行单位变成独立的商品生产者。企业拥有相应的权力,也承担相应的责任,成为自负盈亏的经济实体;取消指令性计划制度,打破单一的计划调节格局,充分发挥商品货币关系对企业经营活动的调节作用;企业摆脱对上级主管机关的行政依附。国家对企业的活动从直接控制转为间接控制,即从下达指令性计划任务的直接干预转为靠协调经济利益加以引导;国家运用各种经济杠杆管理各种利益和通过各种利益进行管理。由于困难重重,经济改革难以奏效。 摘编自许新等超级大国的崩溃(1)据材料一,概括罗斯福修正“盛行的自由放任的自由主义”的主要表现,并分析其影响。(6分)(2)材料二中,苏共在哪些方面进行了经济体制改革?其突出特点是什么?(4分)(3)综合上述问题和所学知识,分析罗斯福、戈尔巴乔夫经济体制改革结果不同的主要原因。(4分)戈尔巴乔夫经济体制改革:斯大林模式长期积累的弊端;政治改革,社会动荡,无法建立市场机制,充分发挥其作用。(2分)【解析】本题考查罗斯福新政和苏联经济改革的理解。第(1)问,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得出答案。第(2)问,依据材料信息回答,它的特点主要从计划和市场的结合这个角度来回答。第(3)问,分析罗斯福、戈尔巴乔夫经济体制改革结果不同的主要原因。 主要从各自改革的实质来回答。18(12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对绝大多数劳动者来说,每日工资为5卢布或更少;对某些享有特权的人来说享受更多的优惠百货公司还不到营业时间,门前已开始有两三百人在排队。那天是卖床垫,或许只有四五百件,却来了800到1000多顾客。不到天黑,所有的东西都卖光了。需求量那么大,顾客那么多,就是有很久以后,一切东西仍会供不应求。安德列纪德从苏联归来(1936年)材料二:经济学者已经意识到苏联的经济发展一直是在走外延发展的道路,而现在外延增长的因素已经枯竭。因此,必须把转向集约化发展道路提上日程,必须依靠行政命令转向经济杠杆调控经济,必须重视已经开始的新科技革命等。当这些问题被提到苏共代表大会上时,只是讨论了一番,实际上,一切依然如故,毫无结果。摘自俄罗斯学者阿尔巴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