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0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五实验与探究题 第二部分题型研究 实验与探究题是考查学生结合一定的实验原理 运用相应的测量工具去完成一些物理量的测量 并根据所测量的数据或观察到的现象处理数据 验证规律的一种题型 它不仅能反映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观察能力 动手动脑能力 而且还能反映学生对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的理解情况 专题阐述 能力点一数据处理 实验能力点专练 实验与探究题作为重庆每年中考试题中重要的题型之一 逐渐实现了从知识型到能力型的过渡 特别注重做实验与背实验的区别 通过分析近9年12套中考真题中36个实验 归纳整理出3个考查的重点及学生容易失分的考点 具体讲解如下 实验数据是对实验事实的客观记录 是获得实验结论和物理规律的主要依据 因此如何从实验数据中获得信息 并根据信息获得结论是考生必备的能力 也是实验考查的最基本方式 1 2014重庆a卷16题 2014年5月15日 中国商飞公司c919大型客机首架机的前机身部段成功下线 该部段采用重庆西南铝业集团制造的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铝锂合金 小彬同学在征得科研人员同意后对一块圆柱形实心铝锂合金的密度进行了测量 量筒中装适量水 读出体积为50cm3 放入合金时 不慎掉入量筒的水中 液面静止后如图乙所示 合金体积为40cm3 计算出合金的密度为 g cm3 类型一 计算类 2 3 解析 由题图乙可知 量筒的分度值为2ml 故合金和水的总体积为90ml 合金的体积v 90ml 50ml 40ml 40cm3 合金的密度为 m v 92g 40cm3 2 3g cm3 方法指导 结合仪器仪表读数考查 解答此类试题时要注意有没有涉及到单位的换算 2 2015淮安 用天平和量筒测量盐水的密度 1 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盐水和烧杯的总质量m 104g 2 将烧杯中的一部分盐水倒入量筒内 如图甲所示 量筒内盐水的体积v ml 3 接着测量剩余盐水和烧杯的总质量m2 天平平衡时 所用砝码质量及游码位置如图乙所示 则m2 g 4 根据测量结果计算出盐水的密度 g cm3 30 71 1 1 解析 2 量筒的分度值为1ml 量筒内盐水的体积为v 30ml 3 标尺的分度值为0 2g 所测质量为m2 70g 1g 71g 4 盐水的密度为 m v m1 m2 v 104g 71g 30cm3 1 1g cm3 3 2015河南 小华在 探究小灯泡的亮度与哪些因素有关 的实验中 所用电源电压恒为3v 小灯泡上标有 2 5v 字样 物理量 分析表中信息 可知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 实验得出的结论是 小灯泡的实际电功率 灯泡越亮 0 75 越大 解析 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必须是在额定电压下的功率 根据表中数据可知第3次小灯泡在额定电压下发光 此时的额定功率p额 u额i额 2 5v 0 30a 0 75w 通过实验数据 从第1次到第4次 小灯泡两端的电压越高 小灯泡的实际功率越大 小灯泡越亮 说明灯泡实际功率越大 灯泡越亮 实际功率越小 灯泡越暗 方法指导 涉及计算实验数据的试题一般出现在测量性实验中 如机械效率 电阻 电功率等物理量的测量 被测量对象一般不能直接利用仪表进行测量 而是给出的仪器读数或数据通过公式的计算获得实验或测量结果 处理这类考题时一定要明确实验原理 选择正确的计算公式 注意各物理量的对应关系和单位的统一 根据实验数据和实验现象分析实验结果 2015重庆 卷 小彬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器材探究 电流与电阻的关系 电源电压恒为3 滑动变阻器上标有 20 2 字样 阻值分别为5 10 20 50 的定值电阻各一个 类型二 实验记录的多组数据如下表所示 分析数据可得出结论 当电压一定时 通过导体中的电流与电阻成 比 反 解析 由表中数据可知 当电压一定时 导体的电阻阻值变大 通过导体的电流变小 且电阻与电流大小乘积相等 故电压一定时 通过导体中的电流与电阻成反比 2 2015苏州 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们想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电压的关系 他们排除故障后继续实验 测得多组数据记录在下表中 在给定的坐标纸上作出图像 分析得出了结论 在与其他组交流时发现 虽然各小组作出的图像都是正确的 但是在相同的坐标纸上有些小组的图像却明显不同 请你利用表中数据在图中作出i u图像 并回答造成这种不同的原因 所选定值电阻的阻值明显不同 解析 由表格数据描点连线作出i u图像 如答图所示 实验中各小组所使用的定值电阻的阻值可能各不相同 若阻值太大 电流太小 也会造成u i图像不同 2015南宁 如图是 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 的实验装置及实验现象 根据实验数据作出了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 由图可知 水在沸腾前温度变化是 选填 均匀 或 不均匀 的 不均匀 解析 温度随时间的变化是非线性变化 即温度与时间不成正比 所以温度的变化是不均匀的 如果温度随时间的变化是线性的 那么温度与时间是成正比的关系 即温度的变化是均匀的 控制变量法在实验数据的表格上反映为 某两次实验只有一个条件不相同 若两次实验结果不同 则与该条件有关 否则无关 反过来 若要研究的问题是物理量与某一因素是否有关 则应只使该因素不同 而其他因素均应相同 总结结论时语言准确简洁 尽量套 当 相同时 一定时 越 越 的句式 方法指导 特别注意 2014马鞍山 在探究 海波的熔化特点 实验中 为了使物质更快受热 采用如图所示装置 你认为该装置存在的不足 海波受热不均匀或加热时没有用外焰加热 能力点二实验评估与交流 2 2015黄冈改编 涂在手上的酒精比涂在手上的水干得快 壶中的水比壶中的食用油干得快 小明猜想 液体蒸发的快慢可能与液体的种类有关 为此 小明用一根两端开口的直玻璃管 塑料板 电子手表 笔 温度相同的水 大豆油和酒精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a 在玻璃管上端附近画一标记线 并将下端竖直插入水中 直到管内水面到达标记线 b 用手指堵住玻璃管上端管口 将玻璃管从水中取出 c 将玻璃管移到塑料板上方 放开手指 让水滴在塑料板上并开始计时 d 用同样的方法先后取出大豆油和酒精滴在塑料板上并计时 e 记录液滴变干所用的时间t 得出结论 该实验方案有不妥之处 请指出一点 理由是 把液滴滴在塑料板上 不容易控制液滴表面积相同 1 对实验装置的评估 从实验装置是否合理 探究效果是否明显入手 如探究固体熔化时的规律采用间接加热法 并且使用碎块 2 对实验仪器的评估 从仪器的量程 分度值入手 3 对实验结论的评估 从实验次数是否足够多 实验是否探究的是特例入手 4 对实验方案的评估 从实验步骤是否会放大误差 探究的因素是否充分 测量的结果是否准确入手 方法指导 3 2013宜昌改编 如图为探究 磁生电 的实验装置 实验中发现电流表指针偏转不明显 为了使指针偏转明显 请你从实验装置和操作上各提一条改进建议 装置改进 操作改进 换强磁铁 或绕制线圈 快速移动导体 或磁铁 2015北京 实验桌上有带横杆的铁架台 刻度尺 弹簧测力计 细绳 另外还有钩码一盒 质量不等的滑轮2个 滑轮的轮与轴之间的摩擦很小 可忽略不计 请选用上述实验器材证明 动滑轮的机械效率与动滑轮所受重力有关 能力点三实验方案设计 1 写出实验步骤 步骤1 用带横杆的铁架台 细绳和滑轮组成动滑轮 将刻度尺与铁架台面垂直放置便于测量高度 步骤2 用弹簧测力计将两个钩码匀速垂直提高相同高度 读出测力计的示数 步骤3 用刻度尺测出钩码上升的高度和绳端移动的距离 步骤4 用弹簧测力计测出步骤2中两个钩码的重力 步骤5 换用另一个滑轮重复上述实验步骤1 2 3 4 画出实验数据记录表格 解析 1 要证明动滑轮的机械效率与动滑轮所受重力的关系 则需要分别测量出两个不同的动滑轮在其他条件都相同的情况下的机械效率 由机械效率公式 w有 w总 100 知 需要分别测出w有和w总 w总 fs 2fh f可以由弹簧测力计测出 h可以由刻度尺测出 w有 gh 同样用弹簧测力计测出g的大小 2 画表格时 要将计算机械效率涉及的物理量全部列出 即g h f s 并统一注明单位 1 实验设计步骤 1 明确实验目的 2 确定有哪些实验器材可供选择 3 选择合适的实验器材 制定实验方案 设计实验方案 2 实验步骤补充 补充实验步骤时应首先明确所需要测量的物理量 已给出测量的物理量和物理量测量的顺序 再根据实验操作标准将实验步骤补充完整 方法指导 测电阻实验 2014黄冈 在测量 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 的实验中 选用电压恒为6 的电源 额定电压 3 8 的小灯泡 如图甲所示是未连接完整的实验电路 实验分类集训 类型一电学实验 实验1 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 将图甲所示的实物电路连接完整 要求 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a端移动时小灯泡变暗 连线不能交叉 闭合开关后 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当电压表示数为 时 小灯泡正常发光 此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 则灯泡正常发光的电阻是 若实验时 上述电路中仅电压表上标有 15 的接线柱已损坏 且暂无条件修复 在不更换器材的情况下为了能继续完成实验 你的方法是 将电压表0 3 量程并联在滑动变阻器的两端 3 8 10 1 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时要采用 一上一下 的连接方式 图中滑动变阻器上面的接线柱已连接 实验要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a端移动时小灯泡变暗 即滑片p向a端移动时滑动变阻器的电阻要变大 故下面接线柱应接b接线柱 2 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3 8v 要想使小灯泡正常发光 应调节小灯泡两端的电压为3 8v 由题图中可以看出此时小灯泡的电流为0 38a 则灯泡正常发光的电阻r u i 3 8v 0 38a 10 3 当电压表上标有 15v 的接线已损坏 我们可将电压表0 3v量程并联到滑动变阻器的两端 调节滑动变阻器使电压表的示数为2 2v 根据串联电路电压规律可知此时小灯泡的电压为u 6v 2 2v 3 8v 恰为小灯泡的额定电压 小灯泡能正常发光 读出此时电流表的示数 我们也可以计算出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 3 2014长春 在测量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电阻的实验中 电源电压为3v 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2 5v 如图是连接的部分电路 请按要求完成下列问题 1 用笔画线代替导线 将图甲中的电路连接完整 2 闭合开关前 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置于 选填 左 或 右 端 3 连接好电路后 闭合开关 无论怎样移动滑片 小灯泡始终不发光 电压表示数始终为0 电流表示数有变化 则出现故障的原因可能是 4 排除故障后 闭合开关 移动滑片 当小灯泡正常发光时 电流表示数如图乙所示 此时小灯泡的电阻为 右 灯泡短路 12 5 解析 1 将滑动变阻器上方任一个接线柱与开关左接线柱相接 如答图所示 2 闭合开关前 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最大 即在最右端 3 电流表有示数 说明电路为通路 电压表示数为零 灯泡不亮 说明灯泡被短路 4 由图可知 电流表量程为0 0 6a 分度值为0 02a 示数为0 2a 由i ur可知 灯丝电阻r u i 2 5v 0 2a 12 5 探究电流与电阻之间的关系4 2014佛山 在 探究导体的电流跟电阻的关系 实验中 老师提供的器材有 电源 电压恒为4 5v 电流表 电压表和开关各一个 四个定值电阻 10 15 20 30 两个滑动变阻器 规格分别是 50 2 20 1 导线若干 实验2 1 请用笔画线表示导线 在图甲中将实验电路图连接完整 在连接电路时 要求先将开关 滑动变阻器分别处于 的位置 填字母 a 闭合 阻值最小处b 断开 阻值最小处c 断开 阻值任意d 断开 阻值最大处 实验时 先在ab间接入10 的电阻 移动滑片p 使电压表示数为3 并记录相应的电流值 再改接15 的电阻 此时滑片p应向c 选填 c 或 d 端移动 这样移动滑片的目的是 d 使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保持3 不变 本实验需在ab间先后接入上述四个定值电阻 为完成整个实验 应该选取规格为 的滑动变阻器 通过实验获取数据 得到如图乙所示导体的电流i随电阻r变化的图像 由图像可得出结论 20 1 电压一定时 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解析 1 定值电阻 滑动变阻器 电流表串联接入电路 电压表与电阻并联 电流从 接线柱流入 从 接线柱流出 2 在连接电路时 要求先将开关断开 滑动变阻器滑片处于最大阻值处 故选项d符合题意 3 定值电阻由10 更换为15 后 定值电阻分压增大 大于原来的电压 为保持定值电阻两端电压不变 由电路图可知 应向c端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 增大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 增大滑动变阻器的分压 使定值电阻两端电压减小到原来的3v 保持定值电阻两端电压一定 4 实验中 当定值电阻是30 时 流过电路的电流i u r 3v 30 0 1a 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应为r滑 u滑 i 4 5v 3v 0 1a 15 为使实验能顺利进行 应使用规格为 20 1a 的滑动变阻器 5 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 导体两端的电压一定时 通过导体的电流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6 2015自贡 为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电阻的关系 请在虚线框内画出你设计的电路图 电源电压为 下表是未设计完整的表格 请按实验需求将表格补充完整 以便实验中记录数据 实验次数 如图表所示 每次更换电阻r后调节滑动变阻器时 应注意观察 表 使其读数保持不变 更换一个阻值更大的电阻后 电压表的示数将 2 5v 选填 大于 小于 或 等于 此时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右端移动 以符合实验条件 电压 大于 解析 1 研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时 应保持导体两端电压不变 所以电路中应有的测量仪器是电流表和电压表 还有保持两端电压不变的滑动变阻器 此外还应有电阻 电源 开关和导线 连接电路时电流表和滑动变阻器与电阻串联 电压表与定值电阻并联 电路如答图所示 2 实验过程中应在保持电阻两端电压不变的情况下 不断更换不同的电阻 并观察其电流的变化 所以实验记录表格中应有电阻和电流的记录 因此实验表格应补充如表所示 3 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电阻关系的实验 要保持电阻两端的电压相同 所以每次更换电阻r后调节滑动变阻器时 应注意观察电压表 使其读数保持不变 4 更换一个阻值更大的电阻后 电路中的总电阻变大 电流变小 若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不动 则其两端的电压变小 而电阻两端的电压变大 大于2 5v 为保持定值电阻两端电压在2 5v不变 此时应增大滑动变阻器的阻值 将其滑片向右端移动 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 2015安徽 某同学要测量一个额定电压为2 5 的小灯泡的额定功率 电路图如图甲所示 使用的电源电压约为6 滑动变阻器的规格是 5 2a 实验3 闭合开关前 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应移至 选填 a 或 b 端 该同学将滑片移至正确位置后 闭合开关 观察到电压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 此时小灯泡两端的电压为 v 为了保证小灯泡不被损坏 接下来应该进行的操作是 为了能测出这个小灯泡的额定功率 请你写出一条改进措施 2 9 断开开关 更换最大阻值更大的滑动变阻器 解析 1 为保护电路 闭合开关前 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要最大 所以滑片要位于b端 2 由图知 电压表选择的0 3v量程 对应的分度值为0 1v 此时的示数是2 9v 而小灯泡的额定电压是2 5v 为了保证小灯泡不被损坏 所以要立即断开开关 查找问题所在 3 在串联电路中 用电器两端电压与其阻值成正比 要使灯泡两端电压达到额定电压 滑动变阻器要分担较大的电压 所以滑片应向右滑动 由上 将滑片移至正确位置 也就是滑动变阻器全部接入电路了 此时灯泡两端分得的电压仍然大于额定电压 也就是滑动变阻器两端电压仍然较小 所以需要更换最大阻值更大的滑动变阻器重新实验 10 2015南京 现有两只小灯泡l1 l2 它们的额定电压分别为2 5 和3 8 如图甲是小明测定灯泡l1额定功率的实物电路图 不完整 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实物电路图连接完整 正确连接电路后 闭合开关前 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移到 端 选填 a 或 b 闭合开关后 移动滑片p 当电压表示数为2 5 时 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 则灯泡 的额定功率为 w 0 8 小华利用图丙所示的电路测出了灯泡l2的额定功率 图中r为阻值已知的定值电阻 还缺两个开关和一只电表 电流表或电压表 请在虚线框内补上这三个元件的符号 使电路完整 实验操作简单 解析 1 滑动变阻器的接线规则是 一上一下 以下为主 闭合开关前 滑片p应移到接入电路中的阻值最大的a端 由乙图可知 电流为0 32a 则额定功率为 p ui 2 5v 0 32a 0 8w 2 通过开关的断开或闭合 达到使电压表测量不同电压的目的 测密度实验 2015福州 小华在测量小物块密度的实验中 类型二力学实验 实验 他将游码归零后 发现指针位置如图甲所示 此时应将右端的平衡螺母向 调 使天平横梁平衡 如图乙所示 用天平测得小物块的质量是 g 如图丙所示 用量筒测量小物块的体积是 cm3 则小物块的密度是 g cm3 左 98 40 2 45 他学习了杠杆知识后 知道天平实质就是一个 杠杆 选填 等臂 或 不等臂 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 也必须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这样便于测量 等臂 力臂 解析 1 由题图甲可知 指针向右偏转 所以需将平衡螺母向左调节 2 小物块的质量为 m 50g 20g 20g 5g 3g 98g 体积为v 90cm3 50cm3 40cm3 小物块的密度为 m v 98g 40cm3 2 45g cm3 3 天平是一个等臂杠杆 力臂等于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 当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 力的方向与杠杆垂直 力臂可以从杠杆标尺刻度上直接读出来 4 2015滨州 小亮为了测量滨州特产 冬枣醋 的密度 进行了如下实验 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 把游码移至标尺左端的 处 然后调节 使天平横梁平衡 接下来进行了以下四项操作 如图所示 a 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m0 b 将部分冬枣醋倒入烧杯中 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冬枣醋的总质量m1 零刻度线 平衡螺母 c 将烧杯中冬枣醋的一部分倒入量筒 测出这部分冬枣醋的体积v d 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剩余冬枣醋的总质量m2 以上操作步骤中有一步是多余的 它是步骤 选填步骤序号 由图可知待测冬枣醋的质量为 g 体积为 cm3 冬枣醋的密度为 g cm3 44 40 1 1 解析 1 正确使用天平是初中物理的一个重点 包括天平的放置 调平 测量 读数等等 放置天平时 需要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 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零刻线处 调平时需要调节平衡螺母 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 此时横梁平衡 测量时左盘放物体 右盘放砝码 砝码不合适时再调节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 直到天平恢复平衡 读数时被测物体的质量等于砝码的质量加游码对应的刻度值 2 为了避免倒出冬枣醋时烧杯壁上残留液体造成误差 采用先测烧杯和冬枣醋的总质量 再测烧杯和剩余冬枣醋质量的方法计算量筒中冬枣醋的质量 所以测空烧杯的质量这一步是没必要的 3 烧杯和冬枣醋的总质量可根据b图读出 为82 4g 烧杯和剩余冬枣醋的质量可根据d图读出 为38 4g 所以待测冬枣醋的质量为82 4g 38 4g 44g 待测冬枣醋的体积可根据c图读出 为40cm3 冬枣醋的密度 m v 44g 40cm3 1 1g cm3 探究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9 2014聊城 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 实验的部分操作 装置静止时测力计指针的位置如图所示 实验2 b图中测力计的示数为 n 由a b c所示实验可得出的结论是 在液体密度相同时 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跟 有关 3 6 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 物体浸入液体中的体积 由c d所示实验得出的结论是 由图中提供的数据 可以求出盐水的密度为 kg m3 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时 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跟液体的密度有关 1 1 103 解析 1 测力计的分度值为0 2n b图测力计的示数为3 6n b图测力计示数比a图小 说明物体a受到浮力作用 c图示数比b图小 是因为a排开液体的体积不同 所以浮力的大小跟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 2 c d两图 物体a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 液体的密度不同 物体a受到的浮力不同 所以得出 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 浮力的大小跟液体的密度有关 3 物体a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f浮盐 5n 3n 2n 物体的体积v f浮盐 水g物体a浸没在盐水中时受到的浮力f浮水 5n 2 8n 2 2n 盐水的密度 12 2015鄂州 如图所示是小新同学验证阿基米德原理的一个实验过程图 如果是你做这个实验 为了减小误差 则图中的操作步骤顺序为 图中 两个步骤是为了测量浮力的大小 下面是小新同学实验时设计的表格及填写的实验数据 dabc 或adbc ab 1 3 请你将该表格第三行数据补充完整 小新同学在进行数据分析时 发现第二次实验数据与其他两次反映的规律不相符 为了得到结论 他将第二次实验中g1的数据改为1 1n g排的数据改为0 5n 请你对他的做法进行评估 如果是你 对这种情况采用的做法是 没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做法是不正确的 分析原因 重新实验 解析 1 在上述测量排开水的重力的实验中 先用测力计测出桶和水的总重力 而后将水倒出 测出空桶的重力 即此时由于空桶内有液体的残留而使得实验数据不是很准确 所以正确的测量是先测空桶的重力和小石块的重力 再将小石块完全浸没在水中 测出浮力并收集排开的水 进而再测出桶和水的总重力 计算出排开水的重力即可 故正确的步骤是 dabc 或adbc 2 据题图可知 此时是利用称重法测浮力的 所以是通过a b两步测量浮力的 3 据数据可知此时的排开水重是0 7n 空桶的重力是0 6n 故桶与水的总重力是 0 7n 0 6n 1 3n 小新同学在进行数据分析时 发现第二次实验数据与其他两次反映的规律不相符 为了得到结论 他将第二次实验中g1的数据改为1 1n g排的数据改为0 5n 即该过程中没有尊重实验数据 即没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做法是不正确的 如果是你 对这种情况采用的做法是 分析原因 重新实验 力学其他实验13 2015十堰 在 测平均速度 的实验中 如图 选择较小坡度的斜面 是为了便于测量 让小车从斜面的 点由静止开始下滑 测出小车到达b点的时间为1 6s 则ab段的路程sab cm 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小车在ab段的平均速度为 cm s 如果在某次测量中小车过了b点才停止计时 测得ab段的平均速度v 会偏 时间 40 0 25 0 小 实验3 解析 斜面坡度越大 小车沿斜面向下加速运动越快 过某点的时间会越短 计时会越困难 所以为了使计时方便 斜面坡度应较小 斜面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cm ab段的路程为 sab 80 0cm 40 0cm 40 0cm 根据平均速度的计算公式得 小车在ab段的平均速度为 vab sab tab 40 0cm 1 6s 25 0cm s 若停止计时位置过了b点 则时间测量偏大 根据v s t可知 测量出的ab段的平均速度将偏小 15 2015抚顺 某物理小组进行 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实验 在甲 乙 丙实验中 用弹簧测力计水平匀速直线拉动物体a 依据 原理可知 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等于弹簧测力计示数 通过甲 乙两图中的实验数据 可以得出结论 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 压力越 滑动摩擦力越大 二力平衡 大 通过 两图的实验数据 可得出滑动摩擦力与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 甲实验中 若把水平拉力增加到3n 则物体a受到的滑动摩擦力是 甲 丙 1 6 解析 用弹簧测力计水平匀速直线拉动物体a 物体a在水平方向上受拉力和摩擦力的作用 这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 大小相等 乙图物体a对水平面的压力大于甲图a对水平面的压力 乙图测力计的示数大于甲图 所以得出 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 压力越大 滑动摩擦力越大 甲 丙两图 物体a对水平面的压力相同 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同 测力计的示数不同 得出 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甲图物体a受到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压力的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跟物体受到拉力的大小无关 当拉力增大到3n时 其摩擦力仍为1 6n 物体a做加速运动 20 2015永州 为了模拟研究汽车超载和超速带来的安全隐患 小谢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探究实验 将a b c三个小球先后从同一装置 高分别为ha hb hc的位置滚下 ma mb mc ha hc hb 推动小木块运动一段距离后静止 请你根据生活经验和所学的物理探究方法 回答以下问题 在图甲和图丙实验中 a球 c球刚滚到水面时的速度 选填 相等 或 不相等 相等 小球推动小木块运动的距离越大 说明汽车行驶时的安全隐患 选填 越大 不变 或 越小 用来研究超载安全隐患时 我们应选择 两个图所示实验进行比较 用来研究超速安全隐患时 我们应选择 两个图所示实验进行比较 越大 甲 丙 甲 乙 解析 1 因a球和c球所处的高度相同 故它们刚滚到水平面时具有相同的速度 2 小球推动木块运动的距离越大 说明小球具有的能量就越大 能对物体做的功就越多 因此 其安全隐患越大 3 从图甲和丙可知 a和c的速度相同 c的质量大于a的质量 则c对物体做功较多 因此 要研究超载安全隐患时 应选择甲和丙 4 从图甲和图乙中可知 质量相等的a和b a的初速度较大 对物体做的功较多 因此 要研究超速安全隐患时 应选择甲和乙 热学实验1 2015岳阳 探究 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 在两支相同的试管中分别加入水和砂 分别用同一酒精灯加热 如图所示 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 类型三热学 光学 电磁学实验 实验 试管中加入的水和砂应保证 选填 体积 或 质量 相等 实验中 物质吸热的多少是通过 选填 升高的温度 或 加热的时间 来反映的 分析表中的数据可知 水和砂两种物质吸热能力较强的是 质量 加热的时间 水 解析 1 为保证物质种类对吸热能力的影响 应控制质量相等 2 物质吸热的多少是通过加热的时间来反映的 3 物质的吸热能力是通过比较升高相同的温度所用的加热时间来反映的 升高相同的温度 水用的加热时间长 说明水的吸热能力强 3 2015汕尾 某小组在做 探究水的沸腾 实验时 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如图甲中a b c三种读温度计示数方法正确的是b 图乙中 表示水在沸腾时的现象是其中的 选填 左 或 右 图 根据实验记录的数据 作出了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如图丙所示 由图像可知 在当时条件下 水的沸点是 说明此时的大气压 选填 大于 等于 或 小于 1个标准大气压 左 99 小于 为了说明水沸腾过程中是否需要吸热 应 观察水是否继续沸腾 水沸腾时 杯口附近出现大量 白气 白气 是水蒸气遇冷 填物态变化名称 形成的 停止加热 液化 解析 1 图中读数的时候 视线要与液柱的上表面保持平行 故a c错误 b正确 由图乙知 左图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逐渐变大 是沸腾时的图像 右图中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逐渐变小 是沸腾前的图像 2 由实验数据知 水在沸腾过程中 吸热温度保持不变 水沸腾时的温度是99 所以水的沸点是99 由于沸点小于100 所以此时的气压低于标准大气压 3 为了说明水沸腾过程中是否需要吸热 应停止加热 观察水是否继续沸腾 4 水沸腾时 烧杯口上方有大量的 白气 产生 这主要是由于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光学实验 2015扬州 如图所示 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时 将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 再把一个可以沿on向前 向后折的纸板垂直放置在平面镜上 实验2 让一束红光贴着纸板沿ao射到o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智能家居产品研发可行性研究报告定制服务合同
- 电动车销售代理及区域市场拓展合同
- 深圳市经济型住宅租赁押金保险及处理合同
- 能源项目合同多语种翻译及项目风险评估合同
- 知识产权运营中心保密协议与成果转化合同
- 大闸蟹加盟店加盟期限与续约合同
- 人力资源公司总经理聘任合同与人才招聘协议
- 离异双方房产分割及房产分割后租赁关系处理合同
- 离婚协议中双方精神损害赔偿合同
- 离婚抚养费及子女教育费用保障合同
- 2025年辅警笔试题库行测及答案指导
- 运维7×24小时服务保障方案
- 单招临床医学试题及答案2025年版
- 2025年建筑行业员工劳动合同
- 《医疗机构医疗质量安全专项整治行动方案》解读课件
- 继电器知识培训课件
- 2025年辽宁省中考语文真题卷含答案解析
- 职工干部禁毒知识培训课件
- 2026届新高考地理热点冲刺复习全球气候变化及影响
- 供销社招聘考试题及答案
- 2025中煤天津设计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公开招聘6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