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7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学资料参考中考语文第二篇阅读专题六课内文言文阅读复习作业- 1 -_4“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这句话里包含着怎样的精神?_5青少年正处于求学阶段,需要正确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方法,试选取课文中与学习有关的一则,谈谈它对你学习的指导._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曹刿论战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1左传旧传为_(朝代)末年鲁国史官_(人名)所撰.2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1)肉食者鄙()(2)小惠未徧( )(3)小大之狱() (4)望其旗靡()3谈谈“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这句话给你的启示._4“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表现了曹刿怎样的特点?请结合上下文谈谈你的理解._5有人说,“长勺之战”的胜利,曹刿功不可没;但从某种意义上说,鲁庄公也有一定的功劳.你的看法是什么呢?_三、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鱼我所欲也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1本文的作者 _(人名)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2解释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1)故患有所不辟也( )(2)蹴尔而与之( )(3)乡为身死而不受( )(4)是亦不可以已乎()3本文的开头从“鱼”和“熊掌”说起,这样写有什么好处?_4在平常生活中,我们面临的往往不是生死抉择,那么,作者关于生与义的思考带给你怎样的启示?_5人生经常面临各种选择,关键看你怎样取舍.请仿照文中句式“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用现代汉语另写一个句子,表明你的取舍观._四、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1本文作者是_,_学派代表人物.2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1) 空乏其身()(2)而后喻()(3)人恒过()(4)出则无敌国外患()3概括选文第一段的大意._4孟子认为,一个国家要想避免“亡”的命运,必须具备哪些条件?_5勾践灭吴的故事,印证了孟子的哪些说法?现在社会安定、经济繁荣,人民安居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说法是否还有现实意义?请简要谈谈你的认识._五、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北冥有鱼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1本文的作者是_,后世将他与老子合称为_.2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1)志怪者也() (2)海运则将徙于南冥()(3)水击三千里()(4)生物之以息相吹也()3大鹏的形象如何呢?作者是怎样描写这一形象的?_4大鹏迁徙到南海要“去以六月息者”,说明了什么?_5大鹏达到作者所推崇的“逍遥游”的境界了吗?如何理解作者塑造的这一形象?_六、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虽有嘉肴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1本文选自_,相传为西汉_(人名)编撰.2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1)虽有嘉肴() (2)虽有至道 ()(3)是故学然后知不足() (4)然后能自反也()3文章开头写“虽有嘉肴”有何作用?_4“兑命曰:学学半.”这句话可以省去吗?为什么?_5你同意“教学相长”这个观点吗?_七、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伯牙善鼓琴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登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伯牙游于泰山之阴,卒逢暴雨,止于岩下,心悲,乃援琴而鼓之.初为霖雨之操,更造崩山之音.曲每奏,钟子期辄穷其趣.伯牙乃舍琴而叹曰:“善哉,善哉,子之听夫!志想象犹吾心也.吾于何逃声哉?”1列子,名_,_学派代表人物.2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1)峨峨兮若泰山()(2)钟子期必得之()(3)伯牙游于泰山之阴()(4)乃援琴而鼓之( )3“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具体表现在哪里?_4文中主要运用的描写方法是什么?有什么好处?_5“高山流水觅知音”的故事至今广为传颂,从文中的哪句话可以看出子期堪称伯牙的“知音”?请结合文意,谈谈你对“知音”的理解._八、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邹忌讽齐王纳谏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1本文选自_,该书是一部_体历史著作.2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1)王之蔽甚矣() (2)窥镜而自视()(3)朝服衣冠()(4)期年之后()3文中齐威王和邹忌个性鲜明,你更欣赏哪一位?说说你的看法._4齐国能“战胜于朝廷”的原因是什么?_5邹忌成功说服齐王纳谏的方式对我们今天的人际交往有着怎样的启示?_九、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出师表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1本文是作者_(人名)写给后主刘禅的一篇表文,他是三国时期_国丞相.2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1)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2)先帝简拔以遗陛下()(3)先帝不以臣卑鄙()(4)遂许先帝以驱驰()3古之贤者善于以史为鉴,察治国兴衰之理.在文中作者深情地回顾先帝“叹息痛恨”的情形,其中有何深意?_4陆游在感状中说“凛然出师表,一字不可删”.足可见此文传唱千古的原因在于作者凛然正气中所蕴含的耿耿忠心.细读此文,指出作者“忠陛下”之“忠”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_5古代每逢要事,臣子必给君王呈上奏章,陈情言事.本文是作者出师北伐之际写给后主刘禅的,纵观全文,你认为作者写此表的用意何在?_十、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桃花源记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1本文作者_(人名),_(朝代)诗人、辞赋家、散文家.2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1)屋舍俨然()(2)便要还家()(3)便扶向路()(4)欣然规往()3“黄发垂髫”分别指代什么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展现出一幅怎样的生活图景?_4渔人偶遇桃源,“处处志之”,最终却“不复得路”,其中寄寓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_5陶渊明的“世外桃源”其实并不存在,郭沫若的“天上的街市”也只是诗人心中的“桃花源”,古今文人描写这些想象中的世界有什么相同的用意?_十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答谢中书书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1本文的作者是_.2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1)五色交辉()(2)四时俱备()(3)沉鳞竞跃()(4)实是欲界之仙都()3“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中的“乱”“竞”用得好吗?为什么?_4本文写景的语言精练、生动,试以“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为例,说说该句是如何体现此特点的._5文中所提到的“康乐”是指谁?作者提及他有什么深意?_十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三峡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1本文作者是_(朝代)地理学家、散文家_(人名).2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1)略无阙处()(2)重岩叠嶂()(3)至于夏水襄陵() (4)属引凄异()3作者的视线,在无限空旷的天地间扫过,从上到下,正侧面描写相结合,突出三峡的高峻险拔.请在文中找出这几句话,准确公正地抄录下来._4文章第三段语言简练,景物鲜活,描绘出了三峡深幽隽逸、清奇透脱的特点.尤其是“绝”“怪”二字更为巧妙,请你分析一下这两个字的妙处._5本文第四段中有对猿的描写“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试分析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_十三、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马说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祇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1本文的作者是_,他领导了著名的_运动.2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1)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2)策之不以其道()(3)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4)执策而临之()3文章开篇就写千里马的悲惨遭遇有什么作用?_4请用自己的话说说“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这句话的意思._5文章采用了何种写作方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_十四、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陋室铭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1本文的作者是_,_代文学家、哲学家.2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1)谈笑有鸿儒( )(2)无丝竹之乱耳( )(3)可以调素琴( )(4)惟吾德馨( )3试分析“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的言外之意._4“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对于作者这种交友方式,你有什么看法? _5“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勉励自己或记述功德的文字,后成为一种文体.人们经常用“座右铭”来激励、鞭策自己.请你从平时积累的古诗文中写出一则有关学习方面的“座右铭”._十五、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小石潭记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1本文的作者是_,唐代文学家,“_”之一.2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云南省晋宁县2025年上半年事业单位公开遴选试题含答案分析
- 河北省灵寿县2025年上半年公开招聘村务工作者试题含答案分析
- 2025年自愿离婚协议书子女抚养与财产分割及双方责任协议
- 2025代缴社保专业机构委托管理协议
- 2025版医院手术免责协议文本
- 2025版人工智能应用试用合作协议范本
- 2025版新型环保水泥沙石销售合作协议
- 2025年度创意园区招商代理业务合同范本
- 2025版医疗机构人力资源派遣合作协议
- 2025年度金融产品发行与销售法律支持合同书
- 220KV间隔扩建(四措一案最终)
- 滕州小升初数学真题试卷带答案
- 2025年人教版新教材数学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含进度表)
- GB/T 45759-2025精细陶瓷陶瓷粉体中粗颗粒含量的测定湿筛法
- GB/T 35156-2025结构用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拉索
- 作者作品:旅行家(叶圣陶)
- 新能源汽车产业股权并购及供应链整合协议
- 阴阳五行与健康课件
- 甘肃省民宿项目管理办法
- office办公软件培训课件
- 高中地理开学第一课高一上学期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