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活动教学教案:蚯蚓.doc_第1页
科学活动教学教案:蚯蚓.doc_第2页
科学活动教学教案:蚯蚓.doc_第3页
科学活动教学教案:蚯蚓.doc_第4页
科学活动教学教案:蚯蚓.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科学活动教学教案:蚯蚓 科学活动:蚯蚓 设计意图: 这是一节极为普通的科学活动,把介绍蚯蚓作为主要的教学目的,没有花哨的准备和内容,也未把一些先进的教学理念结合其中,但这节普通的课却运用了先进的教学设备多媒体。把蚯蚓的各部分特征展示给幼儿,让幼儿直观而又全面的接受知识,同时,取得了用图片教学所无法达到的效果。在本节课中,又利用了因特网,随时解决幼儿所提出的、想知道的各类问题,满足了幼儿的求知欲望,同时也解决了教师对知识了解不全面,从而面对幼儿提问时束手无措的情况。 教学目标: 1、了解蚯蚓的外形特征,知道蚯蚓的一些有趣的事情。 2、充分感受因特网为日常生活带来的方便。 教学准备: 1、教学课件。 2、事先听过小蚯蚓找妈妈的故事。 教学过程: 一、谜语引出课题。 细细长长像条虫,没手没脚会劳动;天天躲在泥土中,钻来钻去把土松。猜猜这是什么? 二、蚯蚓的特征。 用多媒体课件详细介绍蚯蚓的各部分特征。 教师小结:蚯蚓的身体细长,圆圆的、光滑、柔软;全身由许多环节组成,头较尖,嘴长在身体最前面。它没有眼睛、鼻子和耳朵,也没有脚,是靠身体的一伸一缩向前移动的。 三、蚯蚓的用途。 用多媒体课件了解蚯蚓各种不同的作用。 四、游戏“蚯蚓爱吃什么” 请幼儿根据蚯蚓的爱好有鼠标挑选蚯蚓爱吃的食物。 五、延伸活动。 用因特网查找关于蚯蚓的资料。 1、师:你们想知道蚯蚓的哪些事情呢?(教师记录) 2、师生共同上网查找资料。 大班科学优质课:动物的防身绝招 幼儿园大班科学优质课:动物的防身绝招 预设目标: 1、发现动物为了生存而采取的几种自我保护方法。 2、萌发探索动物奥秘的兴趣。 3、通过身体表演进一步加深对动物自我保护方式的认识。 活动准备: 1、多媒体课件,音乐。 2、小动物头饰,用绉纸编成的“尾巴”,吸吸果冻瓶4个。 活动过程: 一、游戏:捉迷藏。 1、我们一起来玩个捉迷藏的游戏,我数1、2、3小朋友躲起来。 2、讨论:为什么有的小朋友我找到了,有的小朋友我找不到? 3、师小结。 二、隐身妙招 1、了解小动物的隐身妙招。 师:小动物们也在捉迷藏,请小朋友仔细找一找,然后告诉大家你找到了什么动物,它躲在了哪里? (观看课件:枯叶蝶飞到树枝上,蜥蜴趴在土堆上,青蛙钻到草丛中的动画。) 2、身体表演:枯叶蝶飞到树枝上。 蜥蜴趴在土堆上。 青蛙钻到草丛中。 3、这些动物有什么样的保护自己的本领? 小结:隐身。在大自然中有些动物为了保护自己更好生存,它们身体的颜色与斑纹,与它们生活的环境十分相近,用来隐蔽自己不被敌人发现。 4、启发幼儿讲述还知道哪些动物具有隐身的本领? 三、讨论动物的防身绝招。 1、你知道动物还有哪些保护自己的方法? 2、观看课件。在观看前提出要求“注意里面都有哪些动物,它们是怎样保护自己的?” 提问:你看到了哪个动物,它是怎么保护自己的? (讲出一种) 盔甲:乌龟 硬刺:刺猬 快跑:鹿 自切:壁虎 臭气:黄鼠狼 装死:狐狸 3、讨论:还有哪些动物也用同样的方法保护自己的? 小结:小动物们很聪明的,想了许多办法来保护自己,有的-有的-等。它们真是能干的小动物。 四、表演防身术。 教师出示各种动物头饰,幼儿回答是谁?是用什么方法保护自己的? 现在我们来玩个游戏,小朋友可以变成任何一种小动物,戴上头饰跟着音乐玩一玩,咦!怎么了?老虎出来了,怎么办呢?你就要用你变的小动物的方法来保护自己,看谁模仿得最像! 科学活动:绳子的用途 温州第四幼儿园:金笛 活动目标: 1、了解生活中各种绳子及其用途。 2、乐意开展创造活动,喜欢和同伴交流、分享。 活动准备: 1、汉字卡片:挂、系、扎、串(已认识过这四个汉字)。 2、将衣服、毛巾、图画;没穿鞋带的鞋子;各种有孔的珠子;包装盒分四组摆放。 3、收集一些关于绳的照片。 4、宝物筐:各种材质不同、粗细不同、长短不同的绳子、衣架、夹子、剪刀等。 活动过程:一、了解材料,引出绳子的主题 (出示各种材料包括各种绳子)师:你们瞧,桌子上都有些什么? (出示四个汉字)师:这几个字能用绳子和桌子上什么东西做好朋友? 二、分组试一试,绳子的用途 1、师:老师把它们分成了四组,每组的中间有一个字,看了这个字后,你们四人为一组就要动脑筋把桌子上的东西变一变! 2、每组幼儿展示自己的成果 师:你们桌子上的是什么字?怎么变了? 三、说一说用过的绳子 师:刚才你们干什么了? 你们都用到了哪些绳子?教师与幼儿一起总结绳子的用途,让幼儿了解各种绳子的特性。 如:棉绳很软,打在脸上也不痛:尼龙绳比较坚固,可以用来挂重的东西;塑料绳用来做跳绳 四、合作玩绳子 师:绳子还可以用来玩呢,我这里就有一些绳子,带得太少了,不能每个人一根,你们可以几个好朋友一起玩一条绳子,看看哪几个小朋友绳子能玩出新花样。 玩的过程中及时发现新的玩法,引导幼儿合作完成。 五、生活中的绳子 师:小朋友真棒!刚才我们用不同的绳子进行了扎、串、系、挂的活动,在我们的生活中,你还在哪里发现了绳子? 1、幼儿自由讨论 2、播放各种绳子的照片 师:生活中还有很多绳子可调皮了,躲起来很难发现,金老师就把这些绳子找出来,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些绳子藏在哪里了?有什么用呢? 六、结束 原来生活中还有那么多有用的绳子,那楼下的小朋友肯定等不及了,我们把今天看到学到玩到的赶快去告诉他们吧! 【实验观察:第四阶段】镜子分身术 幼儿园大班教案 活动目标 1.让幼儿知道镜子的特征以及会反射的道理。 2.观察理解随着两面镜子之间的角度越小,反射的次数就越多。 趣味练习 准备活动 自由选择活动-科学领域-Bigeyesmalleye活动纸-镜子分身术(镜子里有几个小朋友呢?) 活动内容 【导入】 1.观看多媒体资料【镜子分身术】,推测两个镜子对照可以看见很多个物体的原因。 -照镜子的时候你看到过好多个自己吗? -在哪儿看到的? -同时用两个镜子照的话,为什么能看到那么多个物体呢? 【展开】 2.观看实验视频【镜子分身术】,说说实验目标,实验顺序和备品。 -今天我们要做的实验叫什么? -做实验的时候都需要哪些东西呢? -利用镜子的特征,观察在镜子的折射下能看到多少个物体。 -看一看实验顺序。 1)把两面镜子的背面用胶带粘起来。 2)在镜子中间放一个球。 3)观察一下镜子折射出的球的数量。 【活动1:把两面镜子的距离拉远】 3.观察两面镜子之间的距离变远的话,球的个数有什么变化。 -把两面镜子粘在一起,中间放一个彩球。 -镜子折射出来的球有几个? -镜子间的距离越来越远的话,镜子里的球的数量有什么变化? 【活动2:把两面镜子的距离拉近】 4.观察两面镜子之间的距离变近的话,球的个数有什么变化。 -两面镜子之间距离拉近。 -镜子里有几个球呢? 5.说说镜子之间距离的变化,球的个数有什么变化。 -镜子之间变远和变近的时候有什么不同呢? -为什么球的数量会不同呢? 【结束】 6.实验结束后,Bigeyesmalleye活动纸-镜子分身术(球越来越多)写一写实验结果。 活动评价 -对于镜子特征的理解以及观察的积极度进行评价。(jy46.) 镜子有反射的特征。利用两面镜子看物体的时候,随着两面镜子之间的角度越小,反射的次数就越多,所以就会看到更多的物体。利用同样的原理,用两面镜子制作一个潜望镜,看一看不能直接看到的事物。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多变的天气 幼儿园大班教案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观察气象的兴趣。 2.了解常见的天气情况,并知道通过哪些途径可以了解天气情况。 3.知道气象与我们生活的关系,尝试设计气象预报表。 活动准备 课件、表格 趣味练习 活动过程 一、了解气象与军事的关系。 1.让幼儿先来欣赏一段小故事“草船借箭” 故事里有个非常聪明的人叫诸葛亮,他利用天气在3天时间造了10万支箭,是怎么办到的呢? 2.让幼儿通过故事思考诸葛亮是怎么知道会有雾天呢? 二、了解常见的和恶劣的天气情况,并知道通过哪些途径可以了解天气。 1.除了雾天,你们还知道哪些常见的天气? 2.了解一些恶劣的天气情况。并观看课件。 3.你们是怎么知道天气情况的? (短信、电视、报纸等) 4.欣赏一段天气预报,了解天气预报的主要内容。 (天气、温度、穿衣指数等) 四、了解天气与我们生活的关系。 1.趣味问答 教师:天气和我们的生活有着非常大的关系,今天我就要考考你们。 (1)高温天怎样避暑? (2)雷雨天怎样维护自身? (3)雨天出门准备些什么? 五、尝试设计气象预报表 1.教师:天气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所以我们应该关心天气情况,根据天气变化学会维护自身。 老师给大家准备了一份表格,上面有天气、温度、温馨提示3栏。 2.请小朋友来当一当气象员,在表格上记录一下天气。 大班科学教案:有趣的螃蟹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有趣的螃蟹 课题生成: 在主题活动地球我们共同的家园中,我们从小班起重点介绍地球七的动物。于是幼儿、老师共同收集了几种动物如兔子、金鱼、寄居蟹,幼儿对这些活生生的动物很感兴趣。 “菊香蟹肥”的时节,幼儿都吃过螃蟹,他们带来了蟹壳,他们说:熟螃蟹是红色的。因为螃蟹的大钳子要夹人,父母都不让孩子玩活螃蟹,但幼儿却有着强烈的兴趣。于是我们设计了这一活动,为幼儿提供条件,创造机会让他们探索。 活动目标: 1、充分体验探索活动的快乐。 2、了解螃蟹的外形,爬行方向,学会一些简单的观察方法。 3、激励幼儿勇敢探索,积累一些生活经验。 活动准备: 1、四十只小螃蟹,两只大螃蟹。 2、二十只小塑料箱,四只大塑料箱。 3、夹子、筷子、手套人手一份。 4、盆子、水、抹布,透明盖电锅两只等。 活动过程: 1、教师问:你们知道螃蟹吗?(知道)在家里爸爸妈妈让你们玩吗?(不)为什么? 幼儿l:因为螃蟹凶。 幼儿2:它有大钳子。 幼儿3:要夹人。 2、教师说:今天教师和你们一起玩螃蟹好吗?(好)不过一定要注意螃蟹的大钳子。 幼儿观察螃蟹: 幼儿1,只看不动手。 幼儿2,想用手摸但伸到一半又停了。 幼儿3,用手碰一下马上缩掉。 幼儿4,拿起一旁的筷子夹着玩,夹住了螃蟹就叫,掉了就大笑。 3、幼儿坐在地毯上。 教师问:玩得快乐吗?(快乐) 教师说:小动物给我们带来了快乐,它是我们的好朋友。 教师又问:螃蟹长得什么样子? 幼儿自由谈,教师巡听。 幼儿1,背上有壳,是灰黑色的。 幼儿2,有眼睛,烧熟了是红色的。 幼儿3,有三只脚。 幼儿4,不对,有四只脚。 4、教师说:螃蟹到底有几只脚?大家去数一数。 5、教师示范,戴上手套捉起螃蟹点数。 教师提醒:可以把螃蟹捉到小箱子里,仔细看看螃蟹底部是什么样的。 6、盆子、水、抹布,透明盖电锅两只等。 活动中幼儿的勇敢、才智、能力都得到不同程度提高。另外活动中老师有目的的引导幼儿从多个方面进行观察,学习一些科学知识,使他们在以后的探索活动中更加聪慧。 不过在活动中觉得“数活螃蟹腿”这个环节较有难度,可以放在螃蟹煮熟后进行。 专家点评: 把本活动列为生活活动,可能更加贴切。从整个过程看,并没有什么太难的知识点,但教师把探索精神放在首位,体现的是大班幼儿应有的求知学习欲望,这一点,是值得大家借鉴的。幼儿园的教学活动,不一定每次都有众多的难点要突破,只要能激发求知欲望,萌发学习兴趣,养成良好学习习惯,这样的活动都是好活动。 反思与讨论: 这个活动曾为小班设计,现设计为大班活动,你认为还应做哪些修改与补充? 大班科学活动:小小桥梁设计师 综合活动:小小桥梁设计师 教学目标: 1、通过幼儿自己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培养幼儿有顺序、有耐性的良好观察习惯和敏锐的观察能力。 2、培养幼儿认识、探索生活中常见事物蕴含的科学原理的兴趣。 3、通过幼儿自己操作,培养幼儿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 小神童电脑软件、桥梁展示图、纸、笔 教学过程: 一、以故事形式引起幼儿兴趣: 小熊家门前有一条小水沟,它正在那发愁不知怎么办才能过对岸,小朋友你们能帮助小熊想个办法吗?小熊的好朋友机灵猴也帮它想了个法子,我们一起听听是什么法子?和我们想的一样吗? 二、边看小神童软件边提问: 1、机灵猴和小熊来到了什么地方?看到一座什么桥?在古代人们用什么来建造桥梁的?小熊喜欢吗?为什么? 2、机灵猴和小熊又来到了哪一座桥?赵州桥是用什么来建造的?它的外形怎样?赵州桥和竹桥有什么区别? 3、它们来到了现代看见了什么桥?钢筋吊桥的用什么来建造的?钢筋吊桥在结构上有什么特别之处?钢筋吊桥起到什么作用呢?你们现在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