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福建农林大学林学院 森林经理实习指导森林经理实习指导 姓名:_杨强_学号: _3125307079_专业班级:_12级林学 _ _小组成员: _吴腾秀,张永强,曹远,林方辉,湛晓珅,李兴文,王珊珊,林世宙,赖金莉指导老师:_ 郑德祥 副教授_成绩:_福建农林大学林学院2 0 1 6 年01月12森林经理实习报告一、总则(一)目的:通过本次实习要求掌握小班勾绘、小班调查、小班面积计算、基本图的绘制、林相图的绘制、林班调查簿的编制等项基本技能。(二)内容:1、完成福州森林公园小班勾绘与调查。2、绘制福州森林公园某生长点林相图。(电子版)3、绘制福州森林公园某生长点基本图。(电子版)4、)利用角规调查、样圆调查分别对木荷林(用材林)、马尾松混交林(用材林)、杉木混交林(用材林)、竹林、荔枝林(经济林)分别调查,统计立木株数、树种组成、优势木、年龄组成、郁闭度、材积、蓄积、经营规划情况调查。(三)准备工作:1、人员配备:每班分为三个小组,每组6人,由教师轮流指导。2、仪器与工具:每组应有手持罗盘、测高器、工具包、记录夹、三角板、皮尺各一、角规片、测径尺各二。每人自备铅笔、橡皮、小刀。3、图面资料与其它。(1)福州森林公园某万分之一地形图(每人一张)。(2)福州森林公园某生长点基本图。(3)小班一览表(每小组一张)。二、林地区与调查(一)小班区划1、小班区划的依据(二)小班调查小班调查的方法很多,本次调查采用角规辅助目测法。1、调查的项目(1)树种组成:组成的比例以断面积为主(而用角规绕测的每公顷断面积来计算),幼林按株数计算。(2)郁闭度:目测断定记至0.1。(3)现有密度:利用株行距推算。(4)年龄:人工林尽可能记实际年龄,对解放前的人工林、天然林,可按龄级记载,龄级用目测判定。(5)优势高:按每100m2选一株的原则,在每一个角规目测点半径为8米的样圆内选测2株最高的立木,在人工混交林内,分别树种记载,在天然异龄林内可不测优势高,小班平均优势高,按各点的面积比例成数,将各点的优势高加权平均。(6)平均直径:各目测点选定35株平均木,实测其直径得该点平均直径。各点按面积加权平均后,得小班平均直径。(7)平均高:各目测点测一平均木的树高,在按各点的面积权重加权平均之。(8)每亩蓄积:在各目测点用角规测得每公顷断面积,测高器测得平均高。查每公顷断面积、每亩蓄积速见表,得各目测点的每亩蓄积,然后将各点的蓄积按面积加权平均之。(9)立地质量:按福建立地分类系统的立地质量等级表确定、四个地类。(10)经营措施意见:根据小班林木生长情况,对近期内应采取何种经营措施,如间伐、主伐、抚育、改造等提出经营意见。(11)坡度:按小班平均坡度记, 可用测高器和袖珍罗盘仪测,或利用地形图等高线计算。(12)坡位:分山顶、上坡、中坡、下坡。(13)坡向:记小班总的(或主要的)坡向。用袖珍罗盘测定,直接记为象限角。(14)海拔高:记小班的最高和最低海拔高、地形图等高线查算,记至10米。如120160m。3、小班目测调查点的选择:小班目测调查点必须选择在小班的有代表性的地段,因此,再外业勾绘时就应当根据小班的整体情况,选定各目测点的大致位置和所代表的面积权重,在深入林内后,再根据小班的内部情况,选定有代表性的地段,在选择时应多走、多看、力求全面了解整个小班的情况,这样才能选好目测调查点。4、角规测树:(1)角规一律采用缺口1cm,杆长50cm的角规。每相隔一株代表每公顷1平方米断面积,相切一株算半株。(2)、每个角规点必须分别树种绕测,每个树种要沿正反两个方向各绕测一次,其差值不大于1/10株。(3)、角规要严格掌握观测林木的胸高处,胸径在5cm以下林木或断梢木、枯死木不参加观测统计;在1.3m以下分叉的树木按实际株数观测,1.3m(含1.3m)以上的分叉木以一株观测。(4)、角规平均坡度大于6度的要改算修正系数1/cos为坡度。(5)、各树种每亩蓄积量的计算:按每公顷断面积、平均树高查“福建省林分断面积、每亩蓄积速见表”。5、在幼林中无法进行角规绕测时,采用三个相邻的3.26m半径的样圆。样圆每株都应检尺,样圆材积按平均高、胸高断面积查速见表(界限上的树算半株)。6、小班编号:再外业调查中,可按小班调查的顺序,先编临时小班号(注意调查表上的小班号一定要和图上编的一致),待业内成图时,再根据从上到下,从左到右的原则统一编号。如已有基本图,小班号按原有小班号。三、内业:(一)面积求算:1各工组在勾绘结束后,应将各组的材料汇总,进行拼图,核对各种界线有无遗漏,道路、河流是否衔接,(拼图工作一般在地形图上进行),在检查中尤其应该注意各工组衔接的地区。检查无误后,拼好的图就作为绘制基本图的底图,并在图上从上到下,从左到右的原则,重新进行编号,然后方可进行面积求算工作。2把拼好的底图进行扫描进入计算机,保存为栅格图像,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Mapinfo 或Arcview)对扫描图像在屏幕上实现手工矢量化。(1)通过选择File菜单中的Open Table命令,在Open Table对话框中文件类型选为Raster Image, 打开扫描图像(福州森林公园九峰工区扫描图.bmp/.jpg)图,选择Register 以便得到实际的地理坐标。(2)利用Image registion对话框中Project 按钮,为栅格图像矢量化设置投影方式,这里采用经纬度投影。(3)利用Image registion对话框,输入4个控制点,控制点越多从数字化仪到地图的坐标变换越精确,选择的控制点离散性要好,其中任意三个控制点不能在一条直线上,可以在系统中增加、修改、删除控制点,并把控制点保存在工作空间中。实现栅格图像坐标到实际地理坐标的转换(图像配准)。(4)完成图像配准后,建立基本图的小班属性数据表,属性表至少有面积字段,其它字段以小班一览表为主,一同将配准信息保存在表(*.tab)文件中, 并以此文件实现矢量化。(5)将图层控制设置在可编辑状态,利用画图工具在屏幕上实现栅格图像手工矢量化,获取矢量结构的基本图。注意:实现栅格图像坐标到实际地理坐标的转换时,Add Control Point对话框 和Edit Control Point对话框中:Lable:指输入的标注;Map X, Map Y:输入该控制点的X坐标和Y坐标(如经纬度)。任何本初子午线以西位置,X坐标为负值;任何赤道以南位置,Y坐标为负值;坐标单位缺省值为度,对度/分/秒坐标单位需转换为十进制; Image X, Image Y :表示控制点在栅格图像上的位置,原点在左上角。(6)根据地理信息系统的自动面积求算功能分别求出各小班的面积并统计总面积,并分析产生误差的原因。(三)图面材料绘制:1、基本图:(1)将各工组外业勾绘的图面材料,拼接在一张新图上,经检查无误后,作为基本图的底图,把拼好的底图进行扫描进入计算机,保存为栅格图像,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Mapinfo 或Arcview)对扫描图像在屏幕上实现手工矢量化,按基本图的内容制作林场(工区)平面图。(2)绘制的内容:主要有地形、地物(山脊、河流、道路、房屋等)、各类境界线(林场界、工区界、林班界、小班界等)、各种注记(小班分子式等)。(3)图的修饰:a) 图框:为方形式矩形,上北下南,左西右东。b) 图名:福州森林公园九峰工区基本图。c) 坐标方向标和比例尺均放在图上方,图例放在图下方,调查单位及调查时间,放在图框外右下角。2、林相图:按矢量化后的林业基本图在计算机上分林种小班着色而成。1、福建省各树种林分每公顷1断面积、蓄积速见简表。2、小班调查记录。本次实习,基本图的图例如下:山脊线 河流 公路(桥) 简易道路 小路(桥) 堤坝 居民点 独立屋 亭 地类界 工区界 水田旱地 林班界小班号 面积树种 年龄或龄组小班分子式 水准点3104木荷林 小班调查记录表1 晋安区 县(区) 林场(乡) 工区(村) 林班 大班 小班 小块小班地名 福州国家森林公园 小班面积 100 亩有林面积 90 亩地类或林种 风景林(用材林) 优势树种 木荷 造林年月(年龄)1985 起源 人工 立地质量 较肥沃 坡度 24 面积变化情况 无变化 抚育间伐情况 无记录 林木生长情况 较良好 其他说明备注 属于风景林,数据不全 测树因子调查记录点号树 种(林分组成)平均胸径()平均树 高(m)样园测定角规测定每亩株数 (株)每亩蓄积量 (m3)比例成数株数单株材积断面积()坡度改正断面积()1木荷28.917.030.522.52424.62936013.112木荷24.515.550.354.52359.20610031.7913木荷18.5614.040.264.52570.6038037.61现场综合木荷24.015.540.3347.22451.4798027.471注:树高(取至0.5米)、胸径(取至0.1cm),蓄积量(取至0.1M2),株数取十位数。调查日期 2014年12月24日 调查员 张国庆、陈星宇、俞如宾、林新根、李政 天然马尾松 混交林小班调查记录表2 晋安区 县(区) 林场(乡) 工区(村) 林班 大班 小班 小块小班地名 福州国家森林公园 小班面积 154 亩有林面积 150.1 亩地类或林种 风景林(用材林) 优势树种 马尾松 造林年月(年龄)1983 起源 人工 立地质量 一般肥沃III 坡度 27、25 面积变化情况 无变化 抚育间伐情况 无记录 林木生长情况 较良好 其他说明备注 属于风景林,数据不全 测树因子调查记录点号树 种(林分组成)平均胸径()平均树 高(m)样园测定角规测定每亩株数 (株)每亩蓄积量 (m3)比例成数株数单株材积断面积()坡度改正断面积()1马尾松36.321未测未测16.52718.51569.96阔叶树19.116.5未测未测12.52714.03457.552马尾松29.115.5未测未测13.52514.9607.933阔叶树27.112.7未测未测12.02513.24407.052注:树高(取至0.5米)、胸径(取至0.1cm),蓄积量(取至0.1M2),株数取十位数。调查日期 2014年12月24日 调查员 张国庆、陈星宇、俞如宾、林新根、李政 杉阔混交林 小班调查记录表3 晋安区 县(区) 林场(乡) 工区(村) 林班 大班 小班 小块小班地名 福州国家森林公园 小班面积 78 亩有林面积 76 亩地类或林种 风景林(用材林) 优势树种 杉木 造林年月(年龄)1983 起源 人工 立地质量 较肥沃 坡度 21 郁闭度 0.7 每亩毛竹株数 0株 面积变化情况 无变化 抚育间伐情况 无记录 林木生长情况 较良好 其他说明备注 属于风景林,地,一部分数据不全 测树因子调查记录点号树 种(林分组成)平均胸径()平均树 高(m)样园测定角规测定每亩株数 (株)每亩蓄积量 (m3)比例成数株数单株材积断面积()坡度改正断面积()1杉木13.316.3未测未测14.52115.53568.32阔叶树9.213.4未测未测7.5218.03454.31注:树高(取至0.5米)、胸径(取至0.1cm),蓄积量(取至0.1M2),株数取十位数。调查日期 2014年12月24日 调查员 张国庆、陈星宇、俞如宾、林新根、李政 毛竹林 小班调查记录表4 晋安区 县(区) 林场(乡) 工区(村) 林班 大班 小班 小块小班地名 福州国家森林公园 小班面积 102(仅参考) 亩有林面积 100(仅参考) 亩地类或林种 风景林 、毛竹林 优势树种 毛竹 造林年月(年龄)2011年 起源 人工 立地质量 较肥沃 坡度 27、25 面积变化情况 无变化 抚育间伐情况 无记录 林木生长情况 较良好 其他说明备注 属于风景林,数据不全 测树因子调查记录点号树 种(林分组成)平均眉径()平均树 高(m)样园测定角规测定每亩株数 (株)每亩蓄积量 (m3)比例成数株数单株材积断面积()坡度改正断面积()1毛竹5.5610.025未测未测未测未测2809.912毛竹5.4410.285未测未测未测未测4607.513毛竹5.8610.545未测未测未测未测3207.931平均样圆毛竹5.6210.285未测未测未测未测3537.051注:树高(取至0.5米)、胸径(取至0.1cm),蓄积量(取至0.1M2),株数取十位数。调查日期 2014年12月24日 调查员 张国庆、陈星宇、俞如宾、林新根、李政 荔枝林 小班调查记录表5 晋安区 县(区) 林场(乡) 工区(村) 林班 大班 小班 小块小班地名 福州国家森林公园 小班面积 102(仅参考) 亩有林面积 100(仅参考) 亩地类或林种 经济林(荔枝林) 优势树种 荔枝 造林年月(年龄)2011年 起源 人工 立地质量 较肥沃 坡度 27、25 面积变化情况 无变化 抚育间伐情况 无记录 林木生长情况 较良好 其他说明备注 属于风景林,数据不全 经济林调查数据经济林(荔枝林) 调查因子株数号树高(m)行间距(m)平均株间距(m)平均冠幅南北(m)冠幅东西(m)平均冠幅(m)16.56.385.256.07.56.827.06.385.256.58.07.238.36.385.256.77.67.246.96.385.256.08.07.057.36.385.256.08.57.2注:树高(取至0.5米)、胸径(取至0.1cm),蓄积量(取至0.1M2),株数取十位数。调查日期 2014年12月24日 调查员 张国庆、陈星宇、俞如宾、林新根、李政 福州国家森林公园基本图制作福州国家森林公园林相图六、实习心得2014年12月,阳光和煦、微风波澜不惊!在郑老师和学姐、学长的带领下我们开始了大学最后的实习课程,听说这是大学里最难忘的一次实习,难忘的不仅是群山连绵、百花争艳的福州森林公园,更难忘的是实习的点点滴滴,还有不知名字的学姐!2014年12月22日,在田家炳613进行实习动员大会,老师讲解关于实习的注意事项,实习安排,实习过程。这次的实习总共历时一周,主要内容包括外业小班的勾绘及面积测算,森林基本图和林相图的制作以及完成实习报告。第一天我们首先在课堂上听取了老师讲解实习前的准备过程以及实习过程中的主要注意事项,让我们对实习过程有了一个大致的概念能帮助我们在接下去的几天时间里能更好的进行实习操作。2014年12月23日,我们在森林公园进行了小班的勾画和地形图的学习,学会了如何运用山脊线进行分辨山谷和山脊。山脊线、山谷山线很是熟悉但又是陌生,拿着一张地形图,行走在大山里面,最大的感受就是一会就不知道东西南北了!学会辨认地形图、使用地形图不仅是林业的基本功,更是我们生活的一项必要常识,是林业生产、林业调查的一项基本功。总结如下:、辨认实地的东西南北 、找准地形图的真北方向 、图上北方向对准实地北方向,确定实地地物地貌 、“横看成岭侧成峰”,以宏观的角度去把握实地方向并准确把握 、学会看比例尺、图例 、小班划分以山脊线、山谷线为基本地物界线2014年12月24日,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来到福州国家森林公园,进行实地调查,外业调查是森林经理的最重要最开始的阶段。从小班区划到林分调查,从样圆的3.26m到角规测树的断面积、亩蓄积,每一个过程都是很重要的。很可惜我们大二学过的知识都忘光了,所以面对学姐的一次又一次的质疑,我们小组觉得很对不起郁郁葱葱的木荷林分,纵使学姐再三诘问谁教的我们测树学,我们还是没有告诉她。实习总结如下:1、学过的知识忘得差不多了,学习需要经常复习。2、实践性的东西要勤于动手,否则知识就是死水没有一点价值。3、对于林学、林业的基本功一定要打牢基础,否则就是纸上谈兵没有实际意义。2015年1月09号,今天去实验室进行林业小班基本图与林相图的制作,早上八点同学们都认认真真跑去田家炳707进行内业,3S技术相对来说是一项林业的基本技能,但是如出一辙,我们差不多快忘光了,记得去年3S很纠结,今年不曾想有又是同样的结果,幸亏杨玉洁学姐孜孜以求、不辞劳苦的教导,最终花了差不多半天时间终于把实习搞定了。实习总结如下:1、以前学过的知识所剩无几2、学过的东西一定要人人真真的弄懂才是正道,否则会给以后的学习工作带来很大的不便。3、3S技术的应用一定要掌握牢固否则就会很痛苦。 经过这次森林经理的实习,我对林学、林业有了很深的感触,同时对自己的学习的效果从未感到过的危机,对自己的前途、未来的方向无形之中产生了危机感,对学习、生活有了全新的认识;1、夯实了林业的基本功原来只学习理论知识是不够的,只有在实习中的认识才深刻,才更容易掌握,正所谓理论结合实际,没有实际上的应用,一切理论都只是空话。通过这次实习,使我们对书本上的知识有一次感性上的认识,同时也开拓我们的视野,欣赏了各种森林公园中各样的树木。跟以往只在书本上学习的有了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