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云港万润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新港城一期工程改造性房地产开发环评大纲_第1页
连云港万润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新港城一期工程改造性房地产开发环评大纲_第2页
连云港万润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新港城一期工程改造性房地产开发环评大纲_第3页
连云港万润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新港城一期工程改造性房地产开发环评大纲_第4页
连云港万润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新港城一期工程改造性房地产开发环评大纲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1 总 则 1.1 项目由来 为加快连云港市的城市化进程,促进连云港市城市功能的进一步完善,连云港市委、市政府决定在近几年加快对老城区的改造速度,改变连云港市的市容市貌,改善人民的居住条件;同时也有利于加快连云港市房地产市场的发展步伐,提高房地产开发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调整房地产开发企业的经营结构,促进房地产开发企业的资金积累。在如此背景下,连云港万润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原连云港光通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针对市委、市政府关于“资产重组,退二进三”的发展战略,对连云港市原陇海铁路沿线地块进行改造 性房地产开发建设。经过充分协商,连云港市国有土地储备中心与连云港燃料集团公司已签订了关于新浦老火车站站场及周边地块的出让协议,并且决定由连云港燃料集团公司控股的连云港万润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对新浦老火车站及周边地区实施整体开发,一次规划,分期实施。本项目即“新港城一期工程改造性房地产开发”就是新浦老火车站站场及周边地块整体开发的首期工程。项目的建设,是连云港市进行老城区改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项目的建成,不仅有利于新浦东部城区的美化,也有利于铁路职工居住条件的改善和社会稳定。 该项目属房地产开发与经营业(行业 代码为 J72),在实施过程中,将有废气、废水、噪声、固体废物等污染物的产生。为做好项目的环境保护工作,防止污染,做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三统一”, 2 连云港万润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特委托我所承担该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我所按照环境影响评价管理规定要求,在现场调研、查阅相关资料、分析工程内容等基础上,编制了本环评大纲。 1.2 编制依据 1.2.1 法律、规范、规定 (1)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1989 年 12 月 26 日国家主席22令。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 染防治, 2000年 4月 29日国家主席32令。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1996年 5月 19日国家主席66号令。 (4)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 1996 年 10 月 29 日国家主席 77号令。 (5) 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 1995年 10月 30日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十六次会议通过。 (6)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 1998 年 11 月 29 日国务院第23号令。 (7) 江苏省环境保护条例, 1993 年 12 月 29 日,江苏省人大常委会公布实施。 (8) 江苏省政府关于切实加强环境保护工作的若干意见,苏发 3 964号。 (9) 江苏省排放污染物总量控制暂行规定,省政府 1993年第 38号令。 (10) 关于加强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的若干规定,苏环委 9801号。 (11) 江苏省城市建筑垃圾管理暂行规定,苏建市 1992249号。 (12) 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管理规定,建设部 199115号。 (13) 连云港市地面水域环境功能区别方案,连政发 1993142号。 (14) 连云港市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连政发 1997148号。 (15)“关于印发连云港市市区执行国家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的规定的通知”,连政发 2000197 号。 (16)“关于印发连云港市 2000 年城市环境功能区达标工作方案的通知”,连政发 199982号。 (17)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HJ/T2.1-2.3-93、 HJ/T 2.4 95、HJ/T19-1997。 1.2.2 项目文件 (1) 关于新浦区老火车站场及周边地块出让协议, 连云港市国有土地储备中心,连云港燃料集团公司。 (2) 关于连云港光通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开发改造新浦老火车站场及周边地区项目建议书的批复,连云港市计划委员会,连计投( 2000)378号。 4 (3) 新港城一期工程改造性房地产开发可研报告,连云港连计投资咨询有限公司, 2001 年 3月。 (4) 新港城一期工程改造性房地产开发项目环评委托书,连云港万润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2001 年 6 月。 1.3 评价标准 1.3.1 环境质量标准 (1) 大气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095-1996)二级。 (2) 地表水 龙尾河、大浦河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HZB1-1999) V类。 (3) 环境噪声 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 GB3096-1993) 2类区。 1.3.2 污染物排放标准 (1) 废水 施工期废水排入龙尾河,执行连云港市污染物排放标准( DB32/180-1998)三级标准( 1998 年月 1月 1日之后建设的单位)。 建好后的新港城生活小区生活废水排入城市污水截流管网,执行连云港市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DB32/180-1998)四级标准( 1998 年 1 月 1日之后建设的单位)。 (2) 大气污染物 5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GB16297-1996)中新污染源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中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值。 (3) 噪声 施工期执行建筑施工厂界噪声限值( GB12523-90); 营运期执行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 GB12348-90)类区。 1.3.3 采用评价标准值 本评价采用标准值见表 1.3-1-1.3-5。 表 1.3-1 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标准值 项目 PH* DO CODcr BOD5 总磷 石油类 高锰酸盐指数 非离子氨 硝酸盐 亚硝酸盐 氨氮 标 准 值 6-9 2 40 10 0.2 1.0 15 0.2 25 1.0 1.5 标准来源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HZB1-1999) V 类 注:除 PH外,其它单位为 mg/l。 表 1.3-2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值( mg/Nm3) 项目 SO2 NO2 TSP PM10 取值时间 年平均 0.06 0.08 0.20 0.10 日平均 0.15 0.12 0.30 0.15 小时平均 0.50 0.24 / / 标准来源 GB3095 1996 二级标准 6 表 1.3-3 废水污染物排放标准值( mg/l) 项目 CODCr BOD5 SS 氨氮 总磷 施工期废水排放标准值 150 30 150 20 1.0 营运期废水排放标准值 500 300 400 / / 标准来源 DB32/180 1998 三级标准、四级标准 表 1.3-4 噪声标准值 类别 标准值( dB(A)) 标准来源 昼间 夜间 区域环境噪声 60 50 GB3096-93 2 类区 厂界噪声 营运期 60 50 GB12348-90类区 施工期 详见表 1.3-5 表 1.3-5 施工期厂界噪声标准值 施工 阶段 主要噪声源 噪声限值 标准来源 昼间 夜间 土石方 推土机、挖掘机、装载机等 75 55 GB12523-90 打桩 各种打桩机 85 禁止 施工 结构 混凝土搅拌机、振捣器 70 55 装修 起重机、吊车、升降机等 65 55 7 2 工程分析 2.1 建设项目概况 2.1.1 项目名称、性质、建设单位 项目名称:新港城一期工程改造性房地产开发 建设性质:新建 建设单位:连云港万润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2.1.2 规模及投资方案 本项目规划总用地面积 169216 平方米(不含城市道路 41887 平方米),拟建 A(夏苑)、 B(春苑)两个组团;建筑占地面积 51677平方米,总建筑面积 2464944 平方米。项目总投资 为 26953.7 万元人民币,其中包括固定资产投资 16973.7万元,无形资产投资 6160 万元,递延资产投资 2780万元,建设期贷款利息 240万元,不可预见费 800万元。资金来源为贷款 2000万元,其它自筹。 2.1.3 建设地点 项目位于连云港市新浦区解放东路 (老火车站下第一自然巷 巨龙路 )、陇海东路、巨龙北路及龙河北路(待建)之间的地块上,项目用地为该地块上除市水泥厂、盐业供销总公司及连云港市贸易中心等单位和个人占用土地外的所有土地。项目地理位置及用地情况详见图 2.1-1。 2.1.4 平面布置 按照 规划设计,项目的平面布置分为 A(夏苑)、 B(春苑)两个组团。 A 组团位于巨龙路和郁州北路(待建)之间,主要有 8 幢综合楼,19幢条式住宅楼, 4 幢点式住宅楼; B、组团位于龙河路和郁州北路(待 8 建)之间,主要有 10 幢综合楼, 12 幢条式住宅楼, 10 幢点式住宅楼。平面布置情况详见图 2.1-2。 2.1.5 项目主要构成 A组团(夏苑) 综合楼:共 8幢,其中 1幢沿解放东路建设,楼高 6层, 1-2层为商业用房, 3-6 层为综合用房,其它 7 幢沿巨龙路、郁州北路建设,楼高分别为 2-3 层。商业活动区与生活区由绿化带隔离。 8 幢综 合楼总占地 10736平方米,总建筑面积 33568平方米。 商品住宅楼:共计 23幢,其中点式楼 4幢,条式楼 19 幢,楼高均为 6 层,总占地面积 16947 平方米,总建筑面积 101682 平方米。底层设有半地下式车库,车库总面积为 16947平方米。 公用设施:公用设施有物管中心及居委会、水电用房、公厕及垃圾站等小区配套设施,总建筑面积 1422 平方米,占地约 820平方米。 B组团(春苑) 综合楼:共 10 幢,沿郁州北路及陇海东路建设,楼高分别为 2-3层,总占地面积为 13408 平方米,总建筑面积为 35648 平方米。商 业活动区与生活区通过绿化带分隔。 商品住宅楼:共计 22幢,其中条式楼 12幢,点式楼 10幢。楼高均为 6 层,总占地面积为 10666平方米,总建筑面积 63996平方米。底层为车库,面积为 10666平方米。 公用设施:该组团中心地带绿化区内建一所幼儿园,占地 4000 平方米,建筑面积 3000平方米。物管中心、居委会、水电用房、公厕及垃圾站等小区内配套设施占地为 700平方米,建筑面积 860平方米。 9 道路及停车场 总占地 60000平方米(包括市区交通干道)。其中巨龙路宽 25米,龙河路,陇海东路宽 20 米,沿街建筑 退让不少于 5 米,郁州路宽 60 米,多层建筑退让不少于 8米。 项目主要建筑构成详见表 2.1-1。 表 2.1-1 项目主要建筑一览表 名称 幢数 楼层 楼型 (m) 占地面积 (m2) 占地面积 (m2) 建筑结构 备注 A组团 综合楼 1# 1 3 88 16 1408 4224 柜架 商用 综合楼 2# 1 3 127 16 2032 6096 柜架 商用 综合楼 3# 1 3 76 16 1216 3648 柜架 商用 综合楼 4# 1 3 85 16 1360 4080 柜架 商用 综合楼 5# 1 2 140 16 2240 4480 柜架 商用 综合楼 6# 1 3 60 16 960 2880 柜架 商用 综合楼 7# 1 2 20 12 240 480 柜架 商用 综合楼 8# 1 6 80 16 1280 7680 柜架 商用 小计 1 8 10736 33568 点式楼 1# 1 6 20 120 400 2400 砖混 商住 点式楼 2# 1 6 16 18 288 1728 砖混 商住 点式楼 3# 1 6 24 16 384 2304 砖混 商住 点式楼 4# 1 6 20 20 400 2400 砖混 商住 条式楼 1# 1 6 58 12.5 725 4350 砖混 商住 条式楼 2、 9# 2 6 54 12.5 1350 8100 砖混 商住 条式楼 3#、 4#、 10#、 11#、16# 5 6 44 12.5 2750 16500 砖混 商住 条式楼 5#、 6#、 18# 、 19# 4 6 48 12.5 2400 14400 砖混 商住 条式楼 7# 1 6 38 12.5 950 5700 砖混 商住 条式楼 8# 1 6 40 12.5 500 3000 砖混 商住 条式楼 12# 1 6 68 12.5 850 5100 砖混 商住 条式楼 13#、 17# 2 6 88 12.5 2200 13200 砖混 商住 条式楼 14# 1 6 80 12.5 3000 18000 砖混 商住 条式楼 15# 1 6 60 12.5 750 4500 砖混 商住 小计 2 23 16947 101682 10 续表 2.1-1 项目主要建筑一览表 名称 幢数 楼层 楼型 (m) 占地面积 (m2) 占地面积 (m2) 建筑结构 备注 B组团 综合楼 1# 1 3 80 16 1280 3840 砖混 商住 综合楼 2-1#、 2-2# 2 6 60 16 1920 11520 砖混 商住 综合楼 3# 1 2 58 16 928 1856 砖混 商住 综合楼 4# 1 3 60 16 960 2880 砖混 商住 综合楼 5#、 10# 2 3 90 16 2880 8640 砖混 商住 综合楼 6# 1 2 90 16 1440 2880 砖混 商住 综合楼 7# 1 3 60 16 960 2880 砖混 商住 综合楼 8# 1 2 60 16 960 1920 砖混 商住 综合楼 9# 1 3 125 16 2000 6000 砖混 商住 小计 3 11 13328 42416 点式楼 1#-11# 11 6 16 16 2816 16896 砖混 商住 条式楼 1# 11 6 80 12.5 1000 6000 砖混 商住 条式楼 2# 1 6 76 12.5 950 5700 砖混 商住 条式楼 3# 1 6 72 12.5 900 5400 砖混 商住 条式楼 4# 1 6 68 12.5 850 5100 砖混 商住 条式楼 5#、 6#、 2 6 54 12.5 1350 8100 砖混 商住 条式楼 7# 1 6 52 12.5 650 3900 砖混 商住 条式楼 8#、 9# 2 6 48 12.5 1200 7200 砖混 商住 条式楼 11# 1 6 30 12.5 375 2250 砖混 商住 条式楼 12# 1 6 46 12.5 575 3450 砖混 商住 小计 4 22 10666 63996 合计 (小计 1小计 4) 64 51677 241662 A、 B组团公用设施 物管中心 2 1000 1872 砖混 幼儿园 1 4000 3000 砖混 水电用房 2 200 200 砖混 公厕 2 200 130 砖混 垃圾站 8 120 80 砖混 小计 5 15 5520 5282 总计(合计 +小计 5) 79 57197 246944 车库 27613 砖混 11 拆迁情况 本项目在 实施之前,需对地块上原有破旧建筑进行拆迁。根据建设方资料,整个项目需拆迁的面积为 46583.4平方米,拆迁户数为 256户,拆迁人口达 1000多人,拆迁费用达 4000多万元。拆迁期时间为 2001年5 月 18日至 2001年 7月 18日。计划采用产、权交换和货币安置等拆迁方案。被拆迁的建筑主要为居住房(平房 115 户,楼房 141 户)和铁路工矿办公房,房屋权涉及私人、铁路、市电线厂、职大等方面。 2.1.6 项目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项目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见表 2.1-2。 表 2.1-2 项目主要 经济技术指标一览表 序号 指标名称 单位 数值 1 项目用地面积 M2 211106 2 建筑占地面积 M2 51677 3 配套建筑占地面积 M2 5520 4 建筑面积 商品住宅 M2 165678 综合用房 M2 75984 配套建筑面积 M2 5282 5 车库(含汽车场) M2 27613 6 容积率 M2 1: 1.2 7 道路及停车场 M2 60000 8 绿地覆盖面积 M2 80000 9 占地比例 建筑物占地比例 24.5% 道路及停车场占地比例 28.4% 绿地率 37.9% 其它用地占地比例 9.20% 12 2.1.7 项目的公用工程 区内给水 项目区内的生活用水、消防用水由位于解放东路的供水网络直接接入,各用水点就近接入现有的供水管网。工程施工用水可以从解放东路的供水主管道直接接入,也可用现有水源。 区内排水 因项目所在区域排水系统将实行雨、污分流制,雨水由小区内的暗沟经城市雨水管网进入龙尾河,污水经化粪池净化后,由区内铺设的DN500的排污管道进入龙尾河东岸的城市污水截流管。 消防 项目消防按 GBJ16-87建筑设计防火规范有关规定实施。 消防用水取自生活用水给水管网。项目区内共设置 70个消防栓, 50个灭火沙坑,消防通道利用项目区内外道路。 供电 本项目日用电负荷预计为 1 万 KVA。供电电源从解放东路直接接入或接入现有的供电母线,进入城市供电网络。用电等级为电压 220/380。施工用电为配置施工用电配电房,由现有的供电母线接入或直接接入解放东路主干线。 通讯 小区内每户住宅都预留有电话、有线电视等信息终端接口。 供热、供气及其它 小区内将不 设供热系统,不建供热锅炉,但每个建筑均预留供热管道。 13 区内供气采用管道液化气,由市燃气公司供给。 小区生活垃圾实行袋装化管理,区内设 8 个垃圾站,垃圾由环卫部门统一进行处理处置。 2 .2 新港城生活小区发展规划 新港城生活小区总体规划用地面积约 780亩,总建筑面积达 80万平方米,建成后是连云港市最大的花园式现代住宅区,小区内环境优雅,居住舒适,配套设施齐全。新港城生活小区被龙河北路(待建),郁州北路(待建)和巨龙路等城市主、次干道分为春苑、夏苑、秋苑和冬苑四个组团,各个组团均别具特色,户型多种多样 ,面积大小不等。规划时充分结合地块地形,认真考虑了城市历史文化特征和现代都市发展要求,使新港城的整体建筑风格独树一帜,瑰丽典雅,建筑的平面布置紧凑而富有变化,建筑廓线高低错落,较大地丰富了城市空间效果及建筑形象。整个项目由东南大学负责规划设计,连云港万润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计划在五年内分期完成。 2.3 施工期污染分析 项目施工期污染分析分为拆迁阶段及施工阶段两部分考虑。 2.3.1 拆迁阶段污染分析 拆迁阶段主要是对地块内现有居民进行搬迁和旧建筑的拆除推平过程。在 对旧建筑的拆除过程中将产生噪声、地面扬尘、机械尾气、建筑垃圾等污染物。 14 2.3.1.1 固体废弃物 (建筑垃圾 )分析 拆迁阶段的固体废弃物主要为拆除破旧建筑产生的碎石头、碎砖头、砂等建筑垃圾,其具体的产生量将通过类比调查及现场估算来确定。 2.3.1.2 噪声污染分析 噪声源自各类拆迁设备 ,据类比调查和对同类拆除现场的了解 ,拆除旧建筑的机械设备有推土机、挖掘机、装载机等。根据交通部环保设计规范等资料,拆迁阶段施工机械的噪声峰值见表 2.3 1。 表 2.3 1 拆迁阶 段施工机械噪声值 声源 推土机 挖掘机 装载机 噪声值 dB(A) 峰值 97 89 93 距机械 10米处 91 83 87 2.3.1.3 影响大气环境的污染物分析 地面粉尘 因建筑的拆除、施工场地平整及围场地内车辆的运输产生悬浮物微粒及地面粉尘将对周围大气环境产生污染。据同类工程实地监测结果,拆迁作业场地近地面粉尘浓度可达 1.5 30 mg/m3。拆迁阶段地面粉尘的具体排放浓度、排放强度及排放规律,将在报告书中根据实地调查、类推做出具体分析。 机械尾气 因拆迁阶段时间短 ,使用的机械设备机械尾气的排放量也较少,其对环境不会产生较大影响,故对拆迁过程中机械尾气对大气环境的影响 15 在大纲及报告书中均不做分析。 2.3.2 施工阶段污染分析 施工阶段主要进行打桩测桩、建筑物土建施工、道路修建、公共设施建设和装潢等。其污染源主要有: 2.3.2.1 噪声污染分析 施工阶段的机械设备有打桩机、混凝土搅拌机、塔吊、混凝土振捣器等。这些机械设备的噪声源强一般在 80 100dB(A)间,具体的噪声源强根据现场测定及类比调查来确定。 2.3.2.2 水污染物分析 施工阶段对龙尾河造成污染的 主要有为施工人员的生活废水和建筑废水,其主要污染因子为 COD 、 SS 。施工人员高峰时有 2000人,用水量按 30 升 /人 .日(根据给排水设计手册)测算,生活废水产生量按日用水量的 80%计,则生活废水最大排放量为 48.0t/d ,按一般生活废水中污染物浓度估算 ,其中 CODCr: 300mg/l , BOD5: 150mg/l,SS: 300mg/l。污染物产生源强初步估算为: COD 0.6kg/h、 BOD5 0.3 kg/h、 SS 0.6 kg/h 。施工期生活废水将排入龙尾河,根据排放标准分析,其外排废水水质 应达到连云港市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DB32/180 1998)三级标准,即CODCr 150mg/l,BOD5 30mg/l,SS 150mg/l, 故施工人员的生活废水需处理达标后方可排入龙尾河。据此计算出施工期生活废水达标排放时,污染物排放源强分别为: CODCr 0.3 kg/h、 BOD5 0.06 kg/h 、 SS 0.3 kg/h 。 建筑污水中的主要污染物为泥沙等悬浮物,建筑污水经沉淀池处理后,通过原有雨污混流管排入龙尾河。建筑污水的排污量及污染物的排 16 放浓度、排污强度在报告书中作详细分析 。 2.3.2.3 影响大气环境的污染物分析 项目施工阶段的大气污染物主要为施工产生的粉尘及施工机械排放的尾气。 施工粉尘 施工阶段的地面粉尘对周围一定范围内的大气环境产生影响。对施工过程中地面粉尘的产生量、排放浓度及排放强度将在报告书中采用类推法及现场调查做具体分析。 施工机械尾气 项目施工现场机械虽较多,但主要以电力为能源,无废气的产生。只有打桩机和运输车辆以汽、柴油为燃料,有机械尾气的排放。但它们的使用期短,尾气排放量也较少,再加上周围地形开阔,风速较大,不会引起 大气环境污染,故在报告书中对此废气不予考虑。 2.3.2.4 固体废弃物分析 施工阶段的固体废弃物主要为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垃圾和施工产生的建筑垃圾。生活垃圾按人均产生量计算,建筑垃圾的产生量则通过类比调查计算。 2.4 运营期污染分析 本项目营运期无大气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也无噪声的产生,对环境产生影响的主要为小区内居民的生活废水和生活垃圾。 2.4.1 水污染物分析 17 按照项目 “ 可研 ” 资料,新港城一期工程将建成 1650户住宅及其他各种设施, 预计可容纳 6600人居住。根据给排水设计手册中“居住区生活用水定额”,生活区内的人均用水量以 150L/人 .d ,排水量按用水量的 80%计,则项目营运期生活废水产生量为 792 t/d。生活废水的一般水质指标为: CODcr 500mg/l、 BOD5 250mg/l、 SS 400mg/l、 NH3-N 50mg/l,各类污染物产生量为: CODcr 0.40t/d、 BOD5 0.20t/d、 SS 0.32t/d、 NH3-N 0.04t/d。 生活废水经化粪池处理后,主要污染物的排放浓度为 CODcr400mg/l、 BOD5 200mg/l、 SS 300mg/l、 NH3-N 30mg/l,经小区内的污水专用管道排入城市污水截流管网,可以满足接管要求。生活废水经化粪池处理后各类污染物的排放量为: CODcr 0.32t/d、 BOD5 0.16t/d、SS 0.24t/d、 NH3-N 0.023t/d. 2.4.2 固体废弃物(生活垃圾)分析 项目运营期间,以有 6600人居住计算,根据有关统计资料,我国城市生活垃圾产生率一般为 0.61kg/人 d 2.62kg/人 d 。而根据我市市政部门 2000 年统计资料,我市垃圾产 生率平均 1.0kg/d人 ,则项目运营期生活垃圾产生量为 6.6t/d。 2.5 项目主要环境问题 通过上述分析 ,确定本项目实施过程中主要环境问题有 : 拆迁过程中机械噪声、地面扬尘及建筑垃圾对环境的影响问题。 施工阶段设备噪声、地面扬尘及建筑污水、施工人员生活废水对环境的影响问题。 18 营运期生活垃圾处理与处置问题及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3 项目周围环境概况 3.1 自然生态环境 3.1.1 地理位置 项目地处连云港市新浦区东部,位于解放东路、陇海东路、龙河北路(待建)、巨龙路四条路所围成的地块内(详见前图 2.1-1)。 3.1.2 地形、地貌 项目所在地新浦区位于鲁中南丘陵与淮北平原的结合部,地形较简单,起伏不大,以平原为主,地面绝对高程 2-10 米,比降 0.3-1.0%,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倾斜。建设地块内场地较为平坦,除原有老火站的站台、货场为水泥平台较高、煤堆场场地较低外,其它为平地。 3.1.3 地质 连云港地区地质构造属华北地台,连云 嘉山隆起带,以轴向 NNE 的倒轴背斜为主,西部为走向 WESSW 海韩断裂。市区境内中出露的地层主要为太古界 中元古界变质岩。区内地层属扬子地层区,基底为前震旦系中深度变质岩系,上面直接覆盖着第四松散土层,厚度 0-50m,分布有大量的软土,属于高玉缩性,高孔隙性,高含水量,低承载力的性质。 本地区地震基本烈度为 7度。 3.1.4 气候、气象 连云港地处暖温带和北亚热带的过渡地带,既有暖温带气候特征,又有北亚热带气候特征。四季分明,气候温和湿润,光照充足。常年平 19 均气温 14 左右,全年日照时数平均为 2000 小时左右,全年平均降水量为 900950毫米。 连云港地区是 典型季风气候区,风向年变化明显。冬季受大陆冷高压控制,盛行偏北风。夏季受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影响,盛行东南风。年平均风速约 4m/s,年最大风速可达 20m/s, 月平均风速一般春季较大而秋季较小。 3.1.5 水文、水系 区域内水文条件简单,主要河流为龙尾河。 龙尾河是市区重要河道之一,为南北流向河流,南端源自烧香河与盐河交叉处,穿过东盐河进入市区,经龙河广场向北汇入西盐大浦河。龙尾河全长约 12 公里,市区段河宽一般在 10 15 米。其主要功能为排洪和景观,根据功能区划要求,龙尾河水质执行地表水 V 类 标准,水环境保护目标为地表水 V 类。 3.1.6 土壤、植被 区域土壤以潮土、盐土为主,棕壤土次之,砂姜黑土也有少量分布。 新浦城区内的植被均为人工绿地,绿化覆盖率达 31.58%, 人均公共绿地面积 6.56 平方米。 建设场地块原为铁路用地,主要用作铁道路基、站台、货场及木材交易市场,除原车站东南侧有几棵榆树及铁道路基间的地块上分布着极少量野草外,基本无其它植被分布,场地内绿化率极低。建设地块内无需特殊保护的珍稀植被。 3.1.7 地下水 区域基岩地下水资源贫乏,低洼冲积、海积层受海水影响,地下水 20 一般因含盐量高而无开采利用价值。 3.2 社会经济环境 3.2.1 工农业经济 项目所在地新浦区为连云港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商业发达,交通便利,工业门类较全,旅游资源丰富。目前新浦区城市人口 30.7万人 ,建成区面积 32.6 平方公里。近年来,新浦区利用独特的地理优势和人才相对集中、交通较为发达等条件,大力发展旅游业、服务业、轻工业、同时以制药、纺织为龙头,依托连云港港口, 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新浦区 1999 年国内生产总值为 95.3 亿元 (当年价 )。工农业生产总值177.5亿元 (不变价 )。 3.2.2 项目四邻现状 项目所在地北部与之相邻的有市水泥厂原址 (目前正拆迁进行房地产开发 )、盐业供销总公司及其宿舍楼、连云港市贸易中心等,隔路 (巨龙路 )为木材公司和建筑材料总公司 ,西南部紧邻龙河北路 (待建 ),隔路为待拆迁的棚户区 ,东南、西北部与陇海东路、解放东路相邻,陇海东路的东南部为恒利花园生活小区和外仓街生活区,解放东路的西北部为沿路商住楼或门面房。四邻分布情况详见前图 2.1-1。 3.2.3 区域总体规划 根据连云港市的城市总体规划 ,新浦城区将向东、南方向扩展 ,本项目正位于这一扩展带内。随着城市经济与城市建设的发展,项目所在地西南部的棚户区、东北部的木材公司、建筑材料总公司都将进行拆迁改 21 造,形成新型的商业住宅小区,同时,郁州北路、龙河北路等城市交通干道的建成,将本项目与东部的恒利花园生活小区、西部的盐业供销公司宿舍楼、南、北住宅小区(待开发)连成一片,再加上连云港市贸易中心及其他商业设施,使本区域在“十五”期间形成一个布局合理、交通便捷、功能齐全的商业、居住混合区。 3.2.4 市政公用工程 供水 项目位于连云港市新浦区,新浦区域供水由日供水量达 10万吨的市茅口水厂供给,城区形成系统的供水网络。 排水 目前新浦地区的排水部分采用雨、污分流,部分雨、污合流。 项目所在地区域排水目前均为雨污合流,雨水、污水均由解放东路、陇海东路旁的雨污合流管道排入龙尾河东侧的城市污水截流管道。根据连云港市总体排水规划,龙尾河以东、东盐河以西地区的新建区按雨、污分流制建设,该地区的污水随着建设要逐步纳入污水截流管道,即污水经污水管网进入龙尾河东岸的污水截流管网,与市区 其它污水汇合后通过泵站提升穿过大浦河同化工排污沟废水混合,最终进入大浦污水处理厂;雨水经城市雨水管网排入龙尾河。 供热、供气 2000 年市区积极推行集中供热(气),建设清洁能源小区。到 2000年底前,市区集中供热率达 40%,气化率达 85%。 3.3 区域环境质量概况 22 3.3.1 大气环境质量 根据市环境监测中心站有关监测结果,新浦区环境空气质量总体水平较好,能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095-96)中的二级标准。 项目周围虽无大气监测点,但由于目前其附近无大的大气污染 源存在,项目所在区域环境空气质量较好。 3.3.2 地表水环境质量 区域内主要河流龙尾河水质控制目标为地表水 V 类。市环境监测中心站 2000年监测结果表明,龙尾河水质劣于 V 类,但 2000年第四季度以来,由于对龙尾河实施清淤工程及城区污水截流系统的建成和使用,水质有所好转,。 3.3.3 声环境 区域内市水泥厂已搬拆,铁路也已废弃,目前无大的噪声源存在,区域声环境质量较好,能基本满足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 GB3096 1993)中的二类区标准。 3.4 建设地块内 污染源调查 3.4.1 废水排放状况调查 建设地块内废水主要来源 256户产生的生活污水 ,根据给排水设计水册额定排水量,计算出生活废水排放量约 102t/d,年排水量为 3.7万吨,废水中主要污染物 CODcr、 SS 浓度分别为 500mg/l、 400 mg/l,2000年城市污水截流管建成使用后,废水直接经城市污水截流管排放,主要污染物 CODcr、 SS排放量分别为 18.7t/a、 15.0t/a。 23 3.4.2 大气污染物调查 建设地块内无工业企业存在,少量大气污染物为居民日常生活所用燃料 (主要为罐装液化汽 )燃烧废气及居民冬季取暖 燃煤炉产生的燃烧废气,燃煤量 (煤球 )大约为 60t/a,经初步估算,主要污染物 SO2、烟尘的排放量分别约为 0.48t/a、烟尘 0.54t/a,一般直接排入大气。 3.4.3 声污染源调查 建设地块内主要声污染源为生活噪声及交通噪声,交能噪声主要为原铁路货场及木材交易市运输车辆所产生的噪声,单车源强一般为85dB(A)左右。 3.4.4 固体废物污染源调查 建设地块内固体废物主要来源于居民日常生活产生的生活垃圾,以人均产生量 1kg/d人计,生活垃圾产生量约为 1.0t/d,年产生量为365t/a,由市政环卫部门集中收集进 行填埋处理。 4 项目特点、评价重点、评价等级及范围 4.1 项目特点 4.1.1 建设规模大 本项目为旧城区改建的房地产开发项目,规模较大,工程投资达26953.7万元人民币,预计用地达 211106平方米,总建筑面积达 2464944平方米,各类建筑物达 79 幢,商品住宅户数可达 1650 户,是连云港市目前规模最大的房地产开发项目。 24 4.1.2 动迁工作量较大 据“可研”提供,本项目拆迁面积约 46500 平方米,现场调查估计需拆迁人口达 1000 人。 4.1.3 建设周期较长 据 “可研 ”提供,本项目的建设期长达 30个月。 4.2 评价工作重点 施工期环境噪声影响评价。 施工期大气环境影响评价。 施工期水环境影响分析。 施工期污染防治措施。 生态影响评价 . 环境经济损益分析 . 4.3 评价工作等级 根据项目实施过程中污染物排放特征 ,项目所在区域的环境特点和区域环境质量现状以及区域的总体规划,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的规定,确定本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等级如下: 4.3.1 进入龙尾河的废水主要为项目施工期的建筑废水和施工人员的生活废水。龙尾河目前主要为城市泄洪、 景观河流,水质要求为地表环境质量标准( GHZB1-1999) V 类,而项目施工期各类废水排污量预计 25 小于 100m3/d,这些废水的排放随项目施工结束而终止,且所排废水主要为生活废水,水质类型简单,其主要污染物为 COD和 SS。据此确定,本项目水环境评价等级为三级。 4.3.2 项目施工过程中的大气污染源主要为施工产生的地面扬尘和施工机械排放的废气,无锅炉废气或其他大气污染物,污染源强较小,污染物排放量少,故大气环境评价等级确定为三级。 4.3.3 由于项目所在范围内或边界附近无需特殊保护住宅区、文教区、疗养院、 医院、风景游览区及名胜古迹等环境敏感目标,其环境噪声标准值要求在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 2类区 即夜间 50 dB(A)、昼间 60dB(A),因此将声环境影响评价等级确定为三级。 4.4 评价范围 4.4.1 大气 主要考虑项目施工期无组织粉尘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因项目周围多为商业、居民区,根据同类项目影响程度分析,确定其评价范围为施工边界外 2500米。 4.4.2 地表水 排污口上游 500米至大浦河,约 2公里。 4.4.3 声环境 厂界周围约 200米范围内。 26 5 环境保护目标及评价因子筛选 5.1 环境保护目标 5.1.1 污染控制目标 项目施工期和建成使用后,区域大气环境质量不降级,项目所在地周围大气环境质量达到 GB3095-1996二级标准。 龙尾河不因施工期污水的排入而受污染,水环境质量达到目前水体功能要求。 控制施工设备噪声,使施工厂界噪声达标,对附近居民不造成噪声污染。 根据区域排污现状,提出总量控制对策,满足区域排污总量控制要求。 5.1.2 重点保护目标 项目周围主要环境保护目标及控制要求见表 5.1-1。 表 5.1-1 环境保护目标及控制要求 环境类别 保护目标 控制要求 大气 项目所在地南侧、东南及西北部居民区 GB3095-1996 二级 地表水 龙尾河水体纳污下游段 GHZB1-1999 V类 噪声 建筑施工厂界及项目所在地 GB12523-90 及 GB3096-1993 27 南、东南、西北部居民 区 二级 5.2 评价因子的筛选 项目实施过程有废水、废气、固废等污染物的排放,会产生噪声污染,属污染类型项目。根据项目的污染特点及实施过程中排放的污染物种类、数量、特征污染因子以及评价区域环境特征,确定本项目评价因子见表 5.2-1。 表 5.2-1 项目评价因子选择表 评价对象 评价类别 评价因子 大气环境 现状评价 TSP、 SO2 影响评价 TSP 地表水 现状评价 PH、 CODMn、 CODCr 、 DO、 BOD5、磷酸盐、氨氮、 SS、石油类 影响评价 CODCr 声环境 现状评价 连续等效 A 声级 影响评价 连续等效 A 声级 固废 影响评价 建筑垃圾、生活垃圾 生态环境 现状评价 生物量、绿地量 影响评价 生物量、绿地量 6 专题设置 6.1 区域环境现状调查及评价 本专题拟在现场查看、监测、资料收集分析的基础上,掌握区域环 28 境特征及本底水平,为项目的环境评价奠定基础。 6.1.1 自然及城市生态环境现状调查 区域地形、地貌、地质、土壤、气候气象等情况。 地表水系及地下水特征功能情况。 区域植被、绿化、土地资源及利用状况、水资源和生态资源等。 6.1.2 社会经济环境状况调查 区域经济结构,主要工业企业类型。 公共设施及社会公益事业。 人群及居住分布,职业病及地方病状况。 区域发展规划状况。 6.1.3 区域污染源、染源物调查 区域内大气污染源及污染物调查,如主要大气污染源及其污染物排放状况,区域项目特征污染源及其污染物排放状况。 区域主要废水污染源及其污染物排放状况。 项目周围及评价区域内主要噪声源状况。 评价区域固体废弃物的产生、排放、处理处置情况。 6.1.4 评价区域大气环境质量现状监测及评价 监测点位 大气环境监测点拟设二个:一个位于地块内原新浦煤球厂附近 (与盐业供销公司宿舍楼相邻),另一个位于铁路小学附近。见 前图 2.2-1。 监测频次 连续 5天,每天连续 24小时采样,拟于 2001 年 6 月中旬进行。 29 监测项目 TSP、 SO2,同步观测风速,风向,气温,气压,云量等 采样及分析方法 按国家标准及环境监测技术规范进行。 评价 将监测结果与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对比分析,采用单因子指数法进行分析。 6.1.5 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调查及评析 龙尾河水环境质量现状调查 利用连云港市环境监测中心站对龙尾河的例行监测资料进行分析。 龙尾河水环境现状评价 采用 单因子指数法,对龙尾河水质指标及水质状况进行分析评价。 6.1.6 区域声环境质量现状监测及评价 监测点位 拟设置 6 个声环境质量监测点位,西边界 2 个,东边界 2 个,北边界 1个,南边界 1个,详见前图 2.1-1。 监测频次及时段 连续监测一天,昼、夜各一次,拟于 2001年 6月中旬进行。 监测方法 使用符合国家计量规定的声级计进行监测,按国家规定标准进行。 评价 根据监测结果和环境声学标准评价厂界声环境质量状况。 30 6.2 工程分析 6.2.1 项目概况 项目名称、建设地点、厂址分析、平面布置、建设规模、投资和工程主要内容等。 6.2.2 项目实施过程污染分析 通过现场监测、类比调查、参阅资料等多种手段分析确定项目施工期和运营期各种污染物的排放浓度、排放方式和排放量。 6.2.3 项目实施过程中主要环境问题分析 通过对污染源、污染物排放特征的分析及可能带来的生态破坏,提出项目实施过程中的主要环境问题。 6.2.4 项目实施过程中拟采取的治理措施分析 从技术、经济、社会效益等方面分析项目拟采取的污染防治措施的可行性、可靠性、先进性及污染源达标情 况,并提出合理的替代方案。 6.3 大气环境影响预测评价 6.3.1 污染气象特征分析 收集连云港市历史气象资料,包括气温、气压、平均风速、风频、降雨量等,描述出当地基本气候概况;收集近三年地面、低空温度及风场资料,进行污染气象特征分析,为影响预测评价提供基本气象参数。 6.3.2 施工期地面扬尘对大气环境的影响分析 31 预测因子 项目施工期的首要大气污染物为地面扬尘,故以 TSP 作为大气环境预测因子。 预测范围 解放东路、龙河北路、陇海东路及巨龙路之间及主导风向下风向2500米内。 预测内容 定性分析预测因子在不同气象条件下,小时平均最大落地浓度及出现方位,同时定性分析预测因子月平均浓度变化情况。 预测方法及分析评价 采用类比推定法,同时参考其他资料定性分析评价拆期大气环境变化情况。 6.4 水环境影响分析 6.4.1 有关情况说明 项目营运期生活废水经简单处理后排入市政污水截流管网,汇同其它废水经大浦污水处理厂处理达标后入海。对龙尾河水环境产生影响的只是施工期排放和建筑污水和施工人员生活废水。 6.4.2 龙尾河 水环境影响预测 预测因子 根据项目废水特点及区域水环境特征,确定水环境影响预测因子为CODCr。 32 预测内容 项目施工期的建筑污水和施工人员生活废水排入龙尾河后,纳污口附近水域水质变化情况。 预测模式及参数的确定 COD影响预测采用 S-P模式,即: exp(- 1 ) 86400u CpQp+ChQh = - Qp+Q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