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优质课教案:月亮上的足迹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联想和想像”的知识,请回顾它们有什么区别? 生:“联想”是由甲事物想到乙事物,“想像”是由甲事物创造出已事物。 生:“联想”甲事物和乙事物都是存在的。 生:“想像”甲事物存在,乙事物是不存在的。 师:“联想”是由甲事物想到乙事物,甲事物和乙事物都是存在的;“想像”是由甲事物创造出乙事物,甲事物存在,乙事物是不存在的。 师:请运用联想的知识,完成“面对一轮明月,你联想到” 生:我联想到飞船像一叶孤舟缓缓地在太空中飞行。 生:我联想到了“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师:你联想到了有关月亮的古诗句。大家能帮他再多想几句吗? 生: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生: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生: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生: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生:小时不识月,忽作白玉盘。 生: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师:面对一轮明月,我们还能联想到 生:看到月亮,我想到了古老的神话传说嫦娥奔月。 生:我也想到了一个有关月亮的古老的神话传说。传说月亮里有一棵高五丈的月桂树。汉朝时有个叫吴刚的人,醉心于仙道而不专心学习,被贬到月亮上砍月桂,但月桂随砍随合,后世因而得以见到吴刚在月中无休止砍伐月桂的形象。 师:毛爷爷在蝶恋花答李淑一中曾引用这个传说“我失娇杨君失柳,杨柳轻飏直上重霄九,问讯吴刚和所有,吴刚捧出桂花酒。”面对一轮明月,我们还能联想到 生:我想到了月亮的一些雅号和美称:玉兔、夜光、素娥、冰轮、玉轮、婵娟。 师:月亮,地球的近邻,人类的朋友。读了月亮上的足迹,可能引发你对这颗星球产生更大的兴趣。(展示课题及作者) 师:文章的标题往往是为激发阅读兴趣设计的。“月亮上的足迹”是比喻的说法,以“足迹”来比喻人类对月球的探索历程,形象生动。同时,标题有悬念,能引发读者无尽的想象。题目,能引发你怎样的发问? 生:什么时间在月亮上留下了足迹? 生:谁在月亮上留下了足迹? 生:人类是不是真正的在月球上留下了足迹? 师:你提这个问题是有依据的,有人说阿波罗登月计划是一场大骗局。 生:月亮上的足迹伟大吗? 生:月亮上留下了谁的足迹?是人类的,还是外星人的? 生:是谁登上月亮?怎么登上去的? 生:这个脚印有什么意义? 生:这个足迹是谁的足迹?他在月亮上都干什么了? 师:(展示幻灯片)看看那些问题同学们问到了,哪些问题同学们没问到?请大家齐读这些问题。 生:谁,什么时间在月亮上留下了足迹?是怎样登上月球的?在月球上看到了什么?做了些什么?登月有什么意义? 师:带着问题读书,圈点勾画,筛选关键语句,相信你们能解决问题。(学生合作探究) 师:五个问题中最难解决的是? 生:第二个问题。 生:第五个问题, 师:最难解决的是、次之。请按照由易而难的顺序解决问题。 生:1969年7月21日11点56分20秒人类首次登上月球。 师:请注意时间具体到了分秒。 生:阿姆斯特朗、奥尔德林登上月球。 师:首次登上月球的是两个人吗?请同学们读第二自然段。 生:三个。还有科林斯。 生:两个。柯林斯没有上到月球。 生:必须有一个人留在飞船上工作,科林斯的脚虽没有踩在月球上,可也不能忽略他。 师:同意这种意见,团队合作很重要。继续。 生:我解决第三个问题。93页“月面上到处是细小的颗粒,有点像地球的海滩。” 师:请同学们边读边画。继续。 生:我解决第四个问题。“他们检查了登月器的着陆情况,情况一切正常;他们拿出铁锹” 师:我想请你抓住关键词句,分条列举,其他同学在书上圈点批注。 生:检查了登月器的着陆情况,采集了月攘和月岩的样品,他们从登月舱中取出一块纪念碑,把它树立在月球上。 师:可以简单表述为:树立登月纪念碑。 生:奥尔德林从登月舱中取出电视摄像机,安装在月球的表面。 师:请注意在月球上安装的所有东西? 生:电视摄像机、太阳风测定装置、激光仪、月震仪。 师:请你重新列举宇航员的第四项活动。 生:安装了电视摄像机、太阳风测定装置、激光仪、月震仪。 生:插上美国星条旗。 生:我补充,跟美国总统进行了月亮和地球之间的第一次通话。 师:请读一下宇航员在月球上的六项活动。请解决第五个问题。 生:表明登月意义的语句在95页最后一段“这一小步,对一个人来说,是小小的一步;对整个人类来说,是巨大的飞跃。” 生:90页第四行也有“迈开了人类探索太空的重要一步,树起了宇航事业的一块新的里程碑。” 师:(展示幻灯片)请大家齐读表明登月意义的句子。这两个句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 生:议论。 师:请解决最后一个问题:人类是怎样登上月球的? 生:地面服务人员为火箭加燃料点火火箭脱落 师:登月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不是三言两语就能表述清楚的,怎样才能化繁为简理清登月的过程呢? 生:画表格或示意图。 师:请按学案中填写的表格回答问题。 生:1969年7月16日上午火箭将推动“阿波罗11号”发射升空;火箭发射后2分42秒 师:看着表格,概括一下登月过程分几个阶段? 生:加燃料、点火 生:登月过程分准备、进军、登月、返航四个阶段。 师:俗话说“读书不想,隔靴挠痒。”;爱因斯坦也说“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请同学们用所学的两种质疑方法质疑。我们已学的两种质疑方法是? 生:无需写出的却偏要写出;似应详写的却偏要略写。 生:为什么连宇航员吃早饭都要写? 生:时间为什么要具体到几分几秒? 生:碑文上写我们代表全人类,为什么不说我们代表全美国? 师:请注意这个问题。(板书“我们代表全人类,为什么不说我们代表全美国”) 生:这是人类第一次登上月球,但为什么不详写宇航员的感受呢? 生:文中用了许多数字有什么作用? 生:文中多次写宇航员睡觉,但我认为没必要写 生:为什么月球上有什么不详写呢? 生:详细写登月前的准备工作有必要吗? 师:请看看我用这两种质疑方法提出的问题:时间为什么要具体到几分几秒?详细列举一系列数字的作用?为什么写燃料、吃饭、穿衣及睡觉?(交代准备工作)为什么不详写月球上都有些什么呢?真是英雄所见略同。 师:这篇课文是一篇科普小品,也可以说是一篇纪实报道。作为科普小品,以传播科学知识为目的,注重知识性、科学性。作为纪实报道,侧重记叙,可采用恰当的描写和议论。请就本文所使用的表达方式质疑。 生:按什么顺序记叙的? 生:记叙中描述的作用? 生:记叙中议论的作用? 师:(展示幻灯片)请大家齐读就本文所使用的表达方式提出的问题。 师:请看黑板上的这个问题:碑文上写我们代表全人类,为什么不说我们代表全美国?这个问题的提出用了揭拗质疑法,这是一种新的质疑方法。揭拗质疑就是善于从文章中发现内容之间、内容与形式之间、语言之间的矛盾现象,并就此进一步寻根究底提出为什么。请同学们用揭拗质疑法再次发现问题。 生:既然是代表全人类登上月球,为什么还要插上美国国旗呢? 生:开头“在茫茫太空,月亮是地球的近邻”,既然是近邻,为什么又说“真是可望而不可即”? 生:飞船的速度是很快的,为什么却说“飞船像一叶孤舟在太空中缓缓地飞行”,矛盾吗? 师:有疑需教无疑。“众人拾柴火焰高”,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生:四人小组合作探究问题。 师:没讨论完的问题,课后独立思考。下课。 19月亮上的足迹 课时设计课堂实录 19月亮上的足迹 1第一学时教学活动活动1【讲授】月亮上的足迹课堂实录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联想和想像”的知识,请回顾它们有什么区别? 生:“联想”是由甲事物想到乙事物,“想像”是由甲事物创造出已事物。 生:“联想”甲事物和乙事物都是存在的。 生:“想像”甲事物存在,乙事物是不存在的。 师:“联想”是由甲事物想到乙事物,甲事物和乙事物都是存在的;“想像”是由甲事物创造出乙事物,甲事物存在,乙事物是不存在的。 师:请运用联想的知识,完成“面对一轮明月,你联想到” 生:我联想到飞船像一叶孤舟缓缓地在太空中飞行。 生:我联想到了“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师:你联想到了有关月亮的古诗句。大家能帮他再多想几句吗? 生: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生: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生: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生: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生:小时不识月,忽作白玉盘。 生: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师:面对一轮明月,我们还能联想到 生:看到月亮,我想到了古老的神话传说嫦娥奔月。 生:我也想到了一个有关月亮的古老的神话传说。传说月亮里有一棵高五丈的月桂树。汉朝时有个叫吴刚的人,醉心于仙道而不专心学习,被贬到月亮上砍月桂,但月桂随砍随合,后世因而得以见到吴刚在月中无休止砍伐月桂的形象。 师:毛爷爷在蝶恋花答李淑一中曾引用这个传说“我失娇杨君失柳,杨柳轻飏直上重霄九,问讯吴刚和所有,吴刚捧出桂花酒。”面对一轮明月,我们还能联想到 生:我想到了月亮的一些雅号和美称:玉兔、夜光、素娥、冰轮、玉轮、婵娟。 师:月亮,地球的近邻,人类的朋友。读了月亮上的足迹,可能引发你对这颗星球产生更大的兴趣。(展示课题及作者) 师:文章的标题往往是为激发阅读兴趣设计的。“月亮上的足迹”是比喻的说法,以“足迹”来比喻人类对月球的探索历程,形象生动。同时,标题有悬念,能引发读者无尽的想象。题目,能引发你怎样的发问? 生:什么时间在月亮上留下了足迹? 生:谁在月亮上留下了足迹? 生:人类是不是真正的在月球上留下了足迹? 师:你提这个问题是有依据的,有人说阿波罗登月计划是一场大骗局。 生:月亮上的足迹伟大吗? 生:月亮上留下了谁的足迹?是人类的,还是外星人的? 生:是谁登上月亮?怎么登上去的? 生:这个脚印有什么意义? 生:这个足迹是谁的足迹?他在月亮上都干什么了? 师:(展示幻灯片)看看那些问题同学们问到了,哪些问题同学们没问到?请大家齐读这些问题。 生:谁,什么时间在月亮上留下了足迹?是怎样登上月球的?在月球上看到了什么?做了些什么?登月有什么意义? 师:带着问题读书,圈点勾画,筛选关键语句,相信你们能解决问题。(学生合作探究) 师:五个问题中最难解决的是? 生:第二个问题。 生:第五个问题, 师:最难解决的是、次之。请按照由易而难的顺序解决问题。 生:1969年7月21日11点56分20秒人类首次登上月球。 师:请注意时间具体到了分秒。 生:阿姆斯特朗、奥尔德林登上月球。 师:首次登上月球的是两个人吗?请同学们读第二自然段。 生:三个。还有科林斯。 生:两个。柯林斯没有上到月球。 生:必须有一个人留在飞船上工作,科林斯的脚虽没有踩在月球上,可也不能忽略他。 师:同意这种意见,团队合作很重要。继续。 生:我解决第三个问题。93页“月面上到处是细小的颗粒,有点像地球的海滩。” 师:请同学们边读边画。继续。 生:我解决第四个问题。“他们检查了登月器的着陆情况,情况一切正常;他们拿出铁锹” 师:我想请你抓住关键词句,分条列举,其他同学在书上圈点批注。 生:检查了登月器的着陆情况,采集了月攘和月岩的样品,他们从登月舱中取出一块纪念碑,把它树立在月球上。 师:可以简单表述为:树立登月纪念碑。 生:奥尔德林从登月舱中取出电视摄像机,安装在月球的表面。 师:请注意在月球上安装的所有东西? 生:电视摄像机、太阳风测定装置、激光仪、月震仪。 师:请你重新列举宇航员的第四项活动。 生:安装了电视摄像机、太阳风测定装置、激光仪、月震仪。 生:插上美国星条旗。 生:我补充,跟美国总统进行了月亮和地球之间的第一次通话。 师:请读一下宇航员在月球上的六项活动。请解决第五个问题。 生:表明登月意义的语句在95页最后一段“这一小步,对一个人来说,是小小的一步;对整个人类来说,是巨大的飞跃。” 生:90页第四行也有“迈开了人类探索太空的重要一步,树起了宇航事业的一块新的里程碑。” 师:(展示幻灯片)请大家齐读表明登月意义的句子。这两个句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 生:议论。 师:请解决最后一个问题:人类是怎样登上月球的? 生:地面服务人员为火箭加燃料点火火箭脱落 师:登月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不是三言两语就能表述清楚的,怎样才能化繁为简理清登月的过程呢? 生:画表格或示意图。 师:请按学案中填写的表格回答问题。 生:1969年7月16日上午火箭将推动“阿波罗11号”发射升空;火箭发射后2分42秒 师:看着表格,概括一下登月过程分几个阶段? 生:加燃料、点火 生:登月过程分准备、进军、登月、返航四个阶段。 师:俗话说“读书不想,隔靴挠痒。”;爱因斯坦也说“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请同学们用所学的两种质疑方法质疑。我们已学的两种质疑方法是? 生:无需写出的却偏要写出;似应详写的却偏要略写。 生:为什么连宇航员吃早饭都要写? 生:时间为什么要具体到几分几秒? 生:碑文上写我们代表全人类,为什么不说我们代表全美国? 师:请注意这个问题。(板书“我们代表全人类,为什么不说我们代表全美国”) 生:这是人类第一次登上月球,但为什么不详写宇航员的感受呢? 生:文中用了许多数字有什么作用? 生:文中多次写宇航员睡觉,但我认为没必要写 生:为什么月球上有什么不详写呢? 生:详细写登月前的准备工作有必要吗? 师:请看看我用这两种质疑方法提出的问题:时间为什么要具体到几分几秒?详细列举一系列数字的作用?为什么写燃料、吃饭、穿衣及睡觉?(交代准备工作)为什么不详写月球上都有些什么呢?真是英雄所见略同。 师:这篇课文是一篇科普小品,也可以说是一篇纪实报道。作为科普小品,以传播科学知识为目的,注重知识性、科学性。作为纪实报道,侧重记叙,可采用恰当的描写和议论。请就本文所使用的表达方式质疑。 生:按什么顺序记叙的? 生:记叙中描述的作用? 生:记叙中议论的作用? 师:(展示幻灯片)请大家齐读就本文所使用的表达方式提出的问题。 师:请看黑板上的这个问题:碑文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塑料知识培训课件
- 幼儿园小班音乐教案《秋风和小树叶》
- 口碑传播课件案例
- 结核菌素预防与控制干预措施
- 培训行业知识分享课件
- 2025年新型商业综合体转租合同规范范本
- 2025年高速铁路信号设备采购及维护保养一体化服务合同
- 2025年度跨境电商供应链金融保证担保合同模板
- 2025年高端学术论坛场地租赁服务协议书
- 2025年绿色办公耗材集中采购合同模板
- 枣庄学院《图学基础与计算机绘图》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25-2030城市矿产开发利用政策支持与商业模式创新报告
- 产品线库存管理与补货预测系统
- 2025年高考(山东卷)历史真题及答案
- 2025年新营运损失费赔偿协议书
- 手术部运用PDCA循环提高手术室术后设备器材定位归还率品管圈
- 传统丧事流程安排方案
- 第三课第三框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课件
- 专升本英语统考试翻译技巧课堂教学课件2
- Q∕SY 1753-2014 炼化循环水用缓蚀阻垢剂技术规范
- 压焊方法及设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