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顺差不是人民币升值的理由.doc_第1页
为何顺差不是人民币升值的理由.doc_第2页
为何顺差不是人民币升值的理由.doc_第3页
为何顺差不是人民币升值的理由.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为何顺差不是人民币升值的理由 在美国经济复苏曙光在望之际,美国中期大选正在造势之时,久被遗忘的人民币汇率问题似乎又成了美国对内对外的政治砝码。美国国会中欲将人民币列为“汇率操纵国”的言论甚嚣尘上,指责中国过多的贸易顺差引起全球经济的失衡和美国金融危机的观点在美国已经成为时尚。但是,不停地利用舆论炒作这个观点恰恰证明它是经不起冷静推敲的。理由1:贸易顺差并非由人民币低估引起首先中国的贸易顺差是由当前国际分工格局形成的。其次,作为经济中心的美国在高科技产品生产上有比较优势,但对这些产品的出口有严格限制。理由2:人民币升值无助于减少贸易顺差从本质上说,是美国过低的储蓄和过度的负债这种经济现实为其金融资本膨胀和投机提供了现实的依据,并成为金融危机的罪魁祸首。理由3:美元借贬值达到逃避债务目的美元贬值是有利于美国的对外资产状况的。在其他条件都相等的情况下,美元贬值会使美元资产升值、美元负债贬值,从而使净对外资产收益增加。在人民币国际化的大趋势下,在金融危机的时艰还未完全渡过之前,维持人民币汇率稳定对于全球经济继续走向复苏,对于美国经济持续受益中国贸易显然是最好的选择编辑先生:最近我们总是听到美国指责中国的贸易顺差,美国为何紧盯人民币不放?人民币升值真的能够帮助美国扩大出口、挽救经济吗?读者 风云天下在美国经济复苏曙光在望之际,美国中期大选正在造势之时,久被遗忘的人民币汇率问题似乎又成了美国对内对外的政治砝码。美国国会中欲将人民币列为“汇率操纵国”的言论甚嚣尘上,指责中国过多的贸易顺差引起全球经济的失衡和美国金融危机的观点在美国已经成为时尚。但是,不停地利用舆论炒作这个观点恰恰证明它是经不起冷静推敲的。贸易顺差并非由人民币低估引起首先中国的贸易顺差是由当前国际分工格局形成的。我国的劳动力无限供给决定了我国在生产劳动密集型产品方面具有比较优势,正因为此,我国也承接了国际制造业向中国的大量转移。外商直接投资的出口贸易占中国对外贸易的50以上,外商直接投资的贸易顺差净值占我国对美贸易顺差总额的80以上。中国吸收了亚洲其他新兴市场国家加工的半成品,在中国进行再加工后,出口到美国、欧洲等市场,这个循环非常形象地说明了中国在全球国际分工中的“世界加工厂”的地位。而这种“世界加工厂”地位的结果就是中国得到了就业和对外贸易顺差,美国获得了利润和贸易逆差,美国应当是这种国际分工格局的真正受益者。其次,作为经济中心的美国在高科技产品生产上有比较优势,但对这些产品的出口有严格限制。而外围国家在全球价值链分工中处于低端,在加工制造业方面有比较优势,在将这些产品出口到美国后却换不回美国的高科技产品,也是造成美国经常账户赤字的一个重要原因。根据美国乔治亚理工学院的研究,美国的高科技产品出口排名落后于中国。2008年,中国对美国电子信息产品出口达1005亿美元,但是我国电子信息产品的最大进口来源地却是亚洲,而不是美欧,美国仅排名第七位。美国对中国在高性能计算机、信息安全系统等方面严格的出口管制政策,成为美国贸易逆差的一个重要原因。人民币升值无助于减少贸易顺差经常有国外学者指责中国长期实行低汇率政策鼓励出口、限制进口。事实上,中国从1994年开始实行汇率并轨改革以来,汇率总体上一直处于上升趋势,与此同时伴随着的是贸易顺差不断增加之势。尤其是2005年汇率改革以来,我国人民币汇率已经升值21,但是贸易顺差并没有伴随汇率升值而下降。这已充分说明汇率的变动丝毫无助于贸易顺差的解决。并且中国出口的产品大部分是初级产品或劳动附加值较低的产品,这些产品的国外需求弹性一般都很小,有研究经过计算认为,中国出口产品的国外需求弹性系数,仅为02,汇率波动对出口需求基本没有影响。与此相类似的是1985年至2002年,日元从225日元兑1美元升值到100日元左右兑1美元,但仍然无法改变日本对美国贸易顺差的事实。这也充分说明汇率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中美贸易顺差问题。发生金融危机之后,美国出现了一种很奇怪的言论,认为中国过多的储蓄率引发了美国资金泛滥,从而造成了美国的过度投机和金融危机。这种荒谬的言论在美国颇有土壤,并成为美国当局指摘中国的重要依据。从理论上看,一国过多的储蓄在满足国内的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之后,必然形成净出口。但是与中国过高的储蓄率相对应的是美国的低储蓄,21世纪后,美国的国民储蓄一直在15上下波动,而个人储蓄率曾经在一段时期达到负值,这当然与美国的过度消费有关。理论上的过度消费在实际生活中就表现为居民与企业的过度负债,而美国不断进行的金融创新又为这种过度负债提供了充分的流动性工具。因此从本质上说,是美国过低的储蓄和过度的负债这种经济现实为其金融资本膨胀和投机提供了现实的依据,并成为金融危机的罪魁祸首。美元借贬值达到逃避债务目的布雷顿森林体系的解体使货币脱离了黄金的羁绊,而肇始于美国的自由化经济政策的实施为金融资本的膨胀提供了强大的现实基础。根据国际清算银行的报告,2007年外汇市场日交易额达到3.2万亿美元,而与之对应的“现实”国际贸易日交易额仅774亿美元,占日外汇交易额的2.4。伴随着放松管制和金融创新的发展,新的金融工具不断出现,各国金融衍生商品数量急剧膨胀。国际清算银行2008年3月份公布的调查结果显示,全球金融衍生商品总值从2002年的100万亿美元已暴增到2007年末的516万亿美元,为全球GDP总额48万亿美元的10多倍。其中,一半以上即近300万亿在美国。这样,当金融的发展脱离实体经济之时,就为金融危机的发生提供了可能。金融危机的发生使不断膨胀的金融资本泡沫破裂并向实体经济进行复归,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金融资本转移向实体经济。但是对于美国是否真正走出金融危机或者避免金融危机的再次发生,还是要看资本在金融领域的“自循环”能否被打破,已经被“空心化”的美国产业能否重新振作,而不能一味地指责别国的发展影响了自己的发展。实际上,美元贬值是有利于美国的对外资产状况的。在其他条件都相等的情况下,美元贬值会使美元资产升值、美元负债贬值,从而使净对外资产收益增加。2008年底,美国的对外净负债为34,692亿美元,如果美元贬值10,那么,相当于美国可以减少债务支出3469亿美元。而要求人民币升值带来的则是中国外汇储备资产中60左右的美元资产的直接缩水。因此,美国借用人民币升值、美元贬值来达到逃避债务的目的还是很明显的。但是历史上真正成就美元地位的是1930年代英镑大危机时期英镑的大规模贬值,这次贬值引起了其他国家央行的大规模货币替代。而美元汇率在上个世纪70年代的大幅波动,也同样催生了欧洲经济共同体和其后欧元的诞生。在经历了此次金融危机之后,尽管维持强势美元仍然是美国货币政策的核心价值,尽管美国在2009年宣布美元实际升值5,但是,国际货币体系多元化的进程已经启动,人民币国际化也已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