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机工程基础题库最新版_第1页
轮机工程基础题库最新版_第2页
轮机工程基础题库最新版_第3页
轮机工程基础题库最新版_第4页
轮机工程基础题库最新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7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轮机工程基础 第一章 第 1 题: 在力的作用下绝对不发生变形的物体称为 _。 A液体 B刚体 C固体 D硬物 答案: B 第 2 题: 在任何情况下,体内任意两点间距离都不会改变的物体,称为 _。 A液体 B刚体 C固体 D硬物 答案: B 第 3 题: 刚体的平衡条件只是变形体平衡的 _。 A充分条件 B必要条件 C A或 B D A和 B 答案: B 第 4 题: 刚体的平衡条件不是变形体平衡的 _。 A充分条件 B必要条件 C A或 B D A和 B 答案: A 第 5 题: 变形体在已知力系的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那么如将它看成刚体,其平衡 _。 A不受影响 B不再平衡 C变形增加 D无法确定 答案: A 第 6 题: 刚体在已知力系的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那么如将它看成变形体,其平衡 _。 A不受影响 B不再平衡 C变形增加 D无法确定 答案: D 第 7 题: 刚体的运动有两种基本的运动形式,即刚体的 _。 A匀速运动和加速运动 B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 C平行移动和定轴转动 D平面运动和定轴 转动 答案: C 第 8 题: 无论刚体的运动形式怎样复杂,都可以看成是 _这两个基本运动形式的组合。 A匀速运动和加速运动 B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 C平行移动和定轴转动 D平面运动和定轴转动 答案: C 第 9 题: 刚体在运动过程中,若刚体上任一直线始终与原来的位置保持平行,则刚体的这种运动称为刚体的 _。 A平行移动 B直线运动 C定轴转动 D平面运动 答案: A 第 10 题: 刚体在运动过程中,若刚体内某一直线始终保持不动,则刚体的这种运动称为刚体的 _。 A平行移动 B直线运动 C定轴转动 D平面运动 答案: C 第 11 题: 刚体在运动过程中,若刚体内 _,则刚体的这种运动称为刚体的平动。 A某一直线始终保持不动 B某一直线始终在同一平面内运动 C任一直线始终与原来的位置保持平行 D任一直线始终保持转动 答案: C 第 12 题: 刚体在运动过程中,若刚体内 _,则刚体的这种运动称为刚体的定轴转动。 A某一直线始终保持不动 B某一直线始终在同一平面内运动 C任一直线始终与原来的位置保持平行 D任一直线始终保 持转动 答案: A 第 13 题: 物体处于平衡态,是指物体对于周围物体保持 _。 A静止 B匀速直线运动 C A和 B D A或 B 答案: D 第 14 题: 物体处于平衡态,是指物体对于周围物体保持 _状态。 A静止 B匀速直线运动 C匀加速直线运动 D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答案: D 第 15 题: 力是力学中一个 _。 A随机量 B基本量 C直观量 D导出量 答案: B 第 16 题: 关于力的含义,下列 _是错误的。 A力是物体的一个基本属 性 B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 C力是物体运动状态发生变化的原因 D力是物体形状发生变化的原因 答案: A 第 17 题: 关于力的含义,下列 _是错误的。 A只要有物体存在,就必然有力存在,力是物体的固有属性 B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孤立的一个物体不存在力 C只要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了变化,则该物体必受到力的作用 D只要物体的形状发生了变化,则该物体必受到力的作用 答案: A 第 18 题: 力的效应可分为 _。 A平动效应和转动效应 B外效应和内效应 C加速效应和减速效 应 D拉效应和压效应 答案: B 第 19 题: 力使物体运动状态发生改变的效应称为力的 _。 A外效应 B内效应 C加速效应 D A+B 答案: A 第 20 题: 力使物体发生变形的效应称为力的 _。 A外效应 B内效应 C拉伸效应 D A+B 答案: B 第 21 题: 力使物体运动状态发生改变的效应称为力的 _。 A外效应 B内效应 C平动效应 D转动效应 答案: A 第 22 题: 力使物体发生变形的效应称为力的 _。 A外效应 B 内效应 C平动效应 D转动效应 答案: B 第 23 题: 下列 _不是力的三要素之一。 A力的大小 B力的方向 C力的作用点 D力的数量 答案: D 第 24 题: 下列 _是力的三要素。 力的大小;力的方向;力的作用点;力的数量。 A B C D 答案: A 第 25 题: 力的三要素分别是力的大小、力的方向和 _。 A力的作用点 B力的数量 C力的作用线 D力的分布 答案: A 第 26 题: 实践表明,力对物体的 作用效应取决于 _。 力的大小;力的方向;力的作用点;力的数量。 A B C D 答案: A 第 27 题: 实践表明,在力的三要素中, _。 A只要其中任何一个要素发生改变,都能改变力对物体的作用效果 B只有其中任何两个要素发生改变,才能改变力对物体的作用效果 C只有这三个要素都发生改变,才能改变力对物体的作用效果 D即使这三个要素都不发生改变,也能改变力对物体的作用效果 答案: A 第 28 题: 下列 _不是作用在物体上的 力的等效条件。 A力的大小相等 B力的方向相同 C力的作用点相同 D力的分布相同 答案: D 第 29 题: 作用在物体上的两个力的等效的条件是 _。 A力的大小相等 B力的方向相同 C力的作用点相同 D A+B+C 答案: D 第 30 题: 下列 _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的等效条件。 A力的大小相等 B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同 C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同、作用点相同 D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同、作用点相同、分布相同 答案: C 第 31 题: 作用在物体上的两个力的等效条件 是这两个力的 _。 A三要素中有一个要素相同 B三要素中有两个要素相同 C三要素均相同 D与力的三要素无关 答案: C 第 32 题: 力是 _。 A标量 B矢量 C数量 D A或 B 答案: B 第 33 题: 作用在物体上的力是 _。 A定位矢量 B滑动矢量 C旋转矢量 D双向矢量 答案: A 第 34 题: 作用在刚体上的力是 _。 A定位矢量 B滑动矢量 C旋转矢量 D双向矢量 答案: B 第 35 题: 下列 _不是作 用在刚体上的力的等效条件。 A力的大小相等 B力的方向相同 C力的作用线相同 D力的分布相同 答案: D 第 36 题: 作用在刚体上的两个力的等效的条件是 _。 A力的大小相等 B力的方向相同 C力的作用线相同 D A+B+C 答案: D 第 37 题: 作用在刚体上的力的等效条件是 _。 A力的大小相等 B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同 C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同、作用线相同 D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同、作用线相同、分布相同 答案: C 第 38 题: 下列正确的是 _。 A若两个力的大小相等,则这两个力就相等 B作用在刚体上的力是定位矢量 C作用在刚体上的两个力的等效的条件是: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同,作用线相同 D作用在物体上的力是滑动矢量 答案: C 第 39 题: 下列错误的是 _。 A两个力的大小相等,这两个力不一定相等 B作用在刚体上的力是滑动矢量 C作用在刚体上的两个力的等效条件是: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线相同 D作用在物体上的力是定位矢量 答案: C 答案: D 第 41 题: 力对某点之矩(力矩)是量度该力使物体 _的物理量。 A自该点开始的平动效应 B绕该点的转动效应 C在该点的变形效应 D在该点的振动效应 答案: B 第 42 题: 力对某点的力矩等于力的大小乘以该点到力的作用线的 _。 A任意距离 B直线距离 C垂直距离 D曲线距离 答案: C 第 43 题: 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矩的单位是 _。 A N B N m C N/m D N s 答案: B 第 44 题: 力臂是指力矩中心到力的作用线的 _。 A投影距离 B垂直距离 C对称距离 D直线距离 答 案: B 第 45 题: 力臂是指 _到力的作用线的垂直距离。 A质心 B形心 C矩心 D重心 答案: C 第 46 题: 在平面力系中,力对于一点之矩是一个代数量,其大小等于力的大小与力臂_。 A之和 B之差 C之积 D之商 答案: C 第 47 题: 力矩的正负号规定是:力使物体绕 _逆时针转动为正;反之为负。 A质心 B形心 C矩心 D重心 答案: C 答案: A 第 49 题: 力对某点之矩与该力的大小 _,与矩心的位置 _。 A无关 /无关 B有关 /无关 C无关 /有关 D有关 /有关 答案: D 第 50 题: 当力沿作用线移动时,该力对任一点之矩将 _。 A增加 B减小 C不变 D无法确定 答案: C 第 51 题: 当力的作用线通过矩心时,力矩 _。 A等于零 B等于力的大小 C等于无穷大 D等于某非零的有限值 答案: A 第 52 题: 互成平衡的一对力对同一点之矩的 _。 A代数值相等 B转向相同 C代数和等于零 D无法确定 答案: C 第 53 题: 下列关于 力矩的说法 _是错误的。 A力矩的大小与矩心的位置有很大关系 B力的作用线通过矩心时,力矩一定等于零 C互相平衡的一对力对同一点之矩的代数和为零 D力沿其作用线移动,会改变力矩的大小 答案: D 第 54 题: 下列关于力矩的说法 _是正确的。 A力矩的大小与矩心的位置没有关系 B力的作用线通过矩心时,力矩必大于零 C互相平衡的一对力对同一点之矩的代数和必大于零 D力沿其作用线移动,不会改变力矩的大小 答案: D 第 55 题: _称为力系。 A同时作用在 物体上的一群力 B同时作用在物体上的一群力偶 C同时作用在物体质心上的一群力 D同时作用在物体中心上的一群力 答案: A 第 56 题: 在力系中,所有力的作用线均汇交于一点,则该力系称为 _。 A平衡力系 B等效力系 C平面力系 D汇交力系 答案: D 第 57 题: 在力系中,所有力的作用线均相互平行,则该力系称为 _。 A平衡力系 B等效力系 C平行力系 D一般力系 答案: C 第 58 题: 在力系中,所有力的作用线既不汇交于一点,也不全部相互平行,则该力系称 为_。 A平衡力系 B等效力系 C平行力系 D一般力系 答案: D 第 59 题: 在力系中,所有力的作用线均在同一平面内,则该力系称为 _。 A平衡力系 B等效力系 C平面力系 D汇交力系 答案: C 第 60 题: 在力系中,所有力的作用线不全部在同一平面内的力系,称为 _。 A平衡力系 B等效力系 C空间力系 D汇交力系 答案: C 第 61 题: 如果某一力系作用在物体上,使物体处于平衡状态,则该力系称为 _。 A平衡力系 B等 效力系 C平面力系 D汇交力系 答案: A 答案: B 第 63 题: 若刚体受三个力作用而平衡,且其中有两个力相交,则这三个力组成的力系_。 A必定是平面力系 B必定是汇交力系 C必定是平行力系 D必定是平面汇交力系 答案: D 第 64 题: 若刚体受三个力作用而平衡,且其中有两个力相交,则这三个力组成的力系_。 A必定是平面力系 B必定是力偶系 C必定是平行力系 D必定是一般力系 答案: A 第 65 题: 若刚体受三个力作用而平衡,且其中有两个力相交,则这三个 力组成的力系_。 A必定是平行力系 B必定是汇交力系 C必定是力偶系 D必定是一般力系 答案: B 第 66 题: 如果一个力与一个力系等效,则这个力称作这个力系的 _,力系中的各力叫做这个力的 _。 A主力 /从力 B等效力 /等效力系 C主力 /分力 D合力 /分力 答案: D 第 67 题: 下列除 _外均是工程上常见的力。 A重力 B弹力 C摩擦力 D惯性力 答案: D 第 68 题: 地球吸引物体而产生的方向竖直向下、指向地心的力,称为 _。 A重力 B地心力 C弹力 D摩擦力 答案: A 第 69 题: 两个物体相互接触并发生弹性变形时所产生的使物体恢复原状的力,称为 _。 A重力 B地心力 C弹力 D摩擦力 答案: C 第 70 题: 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有相对运动或有相对运动的趋势时在接触面上所产生的阻碍物体间相对运动的力,称为 _。 A重力 B地心力 C弹力 D摩擦力 答案: D 第 71 题: 两个物体相互接触并发生弹性变形时,将会产生使物体恢复原状的弹力,弹力的方向与使物体发生 变形的外力方向 _。 A相同 B垂直 C相反 D无关 答案: C 第 72 题: 两个物体相互接触并发生弹性变形时,将会产生使物体恢复原状的弹力,在弹性限度内, _。 A变形越大,弹力越大 B弹力的大小与变形的大小相等 C变形越大,弹力越小 D弹力的大小与变形的大小无关 答案: A 第 73 题: 当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 _时,则接触面上就有摩擦力。 A有相对运动 B有相对运动的趋势 C有相互碰撞 D A或 B 答案: D 第 74 题: 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 有相对运动或有相对运动的趋势时,则接触面上就有摩擦力,摩擦力的方向沿着接触面的 _。 A内法线方向 B切线方向 C外法线方向 D A或 C 答案: B 第 75 题: 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有相对运动或有相对运动的趋势时,则接触面上就有摩擦力,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的运动方向或相对运动趋势 _。 A相同 B垂直 C相反 D无关 答案: C 第 76 题: 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_。 力的任何一个要素发生改变,都将改变力对物体的作用;集中力可以看成作用在物体的某个点上 ,若不能看成作用在一个点上,这种力称为分布力;刚体是指任何情况下,其体内任意两点间的距离都不会改变的物体;对于某一物体的平衡状态,必须指明它是相对于哪一个物体而言的。 A B C D 答案: D 第 77 题: 力偶是力学中一个 _。 A随机量 B基本量 C直观量 D导出量 答案: B 第 78 题: 力偶对物体的作用的外效应是 _。 A纯转动效应 B纯平动效应 C A和 B D A或 B 答案: A 第 79 题: 力偶对物体的作用的外效应是 _。 A纯转动效应 B纯平动效应 C内外效应 D拉动效应 答案: A 第 80 题: 下列关于力偶的说法错误的是 _。 A等值、反向、不共线的二力称为力偶 B在力偶作用面内,力偶使物体产生纯转动的效应 C力偶对物体没有平移的作用 D力偶是力学中的一个基本量 答案: A 第 81 题: 下列关于力偶的说法正确的是 _。 A等值、反向、平行而不共线的二力称为力偶 B力偶对刚体既有改变旋转运动的作用,也有平移的作用 C力偶可以进一步简化为一个合力,所以力偶不 是力学中的一个基本量 D A+B+C 答案: A 第 82 题: 力偶的作用面是指 _。 A与力偶中两反向平行力的作用线垂直的平面 B力偶中两反向平行力的作用线所在的平面 C与力偶中两反向平行力的作用线平行的平面 D与力偶的转向垂直的平面 答案: B 第 83 题: 力偶臂是指力偶中两反向平行力的作用线的 _。 A任意距离 B直线距离 C垂直距离 D曲线距离 答案: C 第 84 题: 当力偶中任一力沿作用线移动时,力偶臂的大小 _。 A增加 B减小 C不 变 D无法确定 答案: C 第 85 题: 力偶矩的大小等于 _。 A力偶中力的大小 B力偶臂的大小 C A与 B的乘积 D A与 B的和 答案: C 第 86 题: 国际制单位中,力偶矩的单位是 _ A牛顿( N) B米( m) C牛顿米( N m) D牛顿平方米( N m2) 答案: C 第 87 题: 国际制单位中,力偶矩的单位与下列 _的单位相同。 A力 B力偶臂 C密度 D力矩 答案: D 第 88 题: 在平面内,力偶矩是 _。 A矢量 B定位矢量 C代数量 D常量 答案: C 第 89 题: 当力偶中任一力沿作用线移动时,力偶矩的大小 _。 A增加 B减小 C不变 D无法确定 答案: C 第 90 题: 力偶的三要素是 _。 力偶矩的大小;两力之间的作用距离;力偶的转向;力偶的作用平面。 A B C D 答案: C 第 91 题: 下列 _是力偶的三要素之一。 A力偶矩的大小 B力的大小 C力偶臂的大小 D力的方向 答案: A 第 92 题: 下列 _是力偶的三要素之一。 A力偶臂的方向 B力偶的转向 C力偶臂的大小 D力的方向 答案: B 第 93 题: 下列 _是力偶的三要素之一。 A力偶臂的位置 B力偶的作用点 C力的作用点 D力偶的作用平面 答案: D 第 94 题: 力偶的三要素是 _。 A力偶矩的大小、力偶的转向、力偶的作用平面 B力偶矩的大小、力偶的转向、力偶的作用点 C力偶臂的大小、力偶臂的位置、力的作用点 D力偶臂的大小、力的方向、力的作用点 答案: A 第 95 题: 下列 _不是力偶的三要素之一。 A力偶矩的大小 B力偶的转向 C力偶的作用平面 D力偶的作用点 答案: D 第 96 题: 力偶对物体的作用效应取决于 _。 A力偶矩的大小 B力偶的转向 C力偶的作用平面 D A+B+C 答案: D 第 97 题: 力偶对物体的作用效应,完全取决于 _。 A力偶矩的大小 B力偶的转向 C力偶的作用平面 D A+B+C 答案: D 第 98 题: 力偶的等效条件为 _。 A力偶矩的大小相同 B力偶的转向相同 C力偶的作 用平面相同 D力偶的三要素均相同 答案: D 第 99 题: 在力偶作用面内,力偶使物体产生纯转动的效应,转动效果取决于 _。 A力偶矩的大小 B力偶的转向 C力偶矩的大小和力偶的转向 D力偶矩的大小和力偶臂的大小 答案: C 第 100 题: 作用于刚体上的两个力偶位于同一作用面内,这两个力偶等效的充分与必要条件是 _。 A力偶臂相等 B力偶矩相等 C转向相同 D力偶矩相等且转向相同 答案: D 第 101 题: 作用于刚体上的两个力偶分别位于相互平行的两个平面内,这两 个力偶等效的充分与必要条件是 _。 A力偶臂相等 B力偶矩相等 C转向相同 D力偶矩相等且转向相同 答案: D 第 102 题: 对刚体而言,在保持力偶矩的大小和力偶转向不变的条件下,力偶 _在力偶的作用面内任意移动。 A可以 B在特定条件下可以 C不可以 D无法确定 答案: A 第 103 题: 对刚体而言,在保持力偶矩的大小和力偶转向不变的条件下,力偶可以在 _任意移动。 A力偶的作用面内 B与力偶的作用面垂直的平面内 C力偶不可以移动 D通过力偶 作用点的任意平面内 答案: A 第 104 题: 对刚体而言,在保持力偶矩的大小和力偶转向不变的条件下,力偶可以在 _任意移动。 A与力偶的作用面垂直的平面内 B与力偶的作用面平行的任意平面内 C通过力偶作用点的任意平面内 D力偶不可以移动 答案: B 第 105 题: 下列关于力偶的说法 _是错误的。 A作用于刚体上的两个力偶,即使力偶三要素中有一个不相同,它们的作用效果也有可能是相同的(比如两个力偶的作用面平行) B力偶不能和一个力等效,因为力偶没有合力 C力偶对刚体只 有单纯改变旋转运动的作用,而无平移的作用 D力偶对刚体的作用效应与力偶的作用位置有关,力偶不可以在作用平面内任意移动 答案: D 第 106 题: 下列关于力偶的说法 _是正确的。 A作用于物体上的两个力偶,即使力偶三要素中有一个不相同,它们的作用效果也是相同的 B力偶对刚体既有改变旋转运动的作用,也有平移的作用 C力偶可以和一个力等效 D力偶对刚体的作用效应与力偶的作用位置无关,即力偶可以在作用平面内任意移动 答案: D 第 107 题: 力偶在任何坐标轴上投影的代数和 _。 A均为正值 B均为负值 C均为零 D无法确定 答案: C 第 108 题: 力偶 _来平衡, _来平衡。 A可以用一个力 /也可以用另一个力偶 B不能用一个力 /也不能用另一个力偶 C不能用一个力 /只能用另一个力偶 D只能用一个力 /不能用另一个力偶 答案: C 第 109 题: 两个力偶等效,力偶臂 _。 A相等 B不等 C不一定相等 D一定不等 答案: C 第 110 题: 两个力偶等效,组成力偶的力的大小 _。 A相等 B不等 C不一 定相等 D一定不等 答案: C 第 111 题: 两个力偶等效,力偶矩 _。 A相等 B不等 C不一定相等 D一定不等 答案: A 第 112 题: 力偶 _等效, _等效。 A可以与一个力 /也可以与另一个力偶 B不能与一个力 /只能与另一个力偶 C只能与一个力 /不能与另一个力偶 D不能与一个力 /也不能与另一个力偶 答案: B 第 113 题: 在同一平面内,转向相同的力偶对物体的转动效应完全取决于 _,与矩心的位置 _。 A力偶矩的大 小 /无关 B力偶的转向 /无关 C力偶的转向 /有关 D力偶臂的大小 /有关 答案: A 第 114 题: 下列关于力偶的说法 _是错误的。 A作用于刚体上的两个力偶,只要力偶三要素中有一个不相同,它们的作用效果就不相同 B力偶不能和一个力等效,因为力偶没有合力 C力偶对刚体只有单纯改变旋转运动的作用,而无平移的作用 D力偶对刚体的作用效应与力偶的作用位置无关,即力偶可以在作用平面内任意移动 答案: A 第 115 题: 下列关于力偶的说法 _是错误的。 A作用于刚体上的两个力 偶,即使力偶三要素中有一个不相同,它们的作用效果也有可能是相同的(比如两个力偶的作用面平行) B力偶可以和一个力等效 C力偶对刚体只有单纯改变旋转运动的作用,而无平移的作用 D力偶对刚体的作用效应与力偶的作用位置无关,即力偶可以在作用平面内任意移动 答案: B 第 116 题: 下列关于力偶的说法 _是错误的。 A作用于变形体上的两个力偶,即使力偶三要素中有一个不相同,它们的作用效果也有可能是相同的 B在同一个平面内的两个力偶,只要它们的力偶矩相同,转动方向相同,两个力偶必等效 C等效 力偶不一定必须力偶臂相等,也不一定必须组成力偶的力相等 D若两个力偶分别位于相交的两个平面内,这两个力偶是不可能等效的 答案: A 第 117 题: 下列关于力偶的说法 _是错误的。 A作用于变形体上的两个力偶,只要力偶三要素中有一个不相同,它们的作用效果就不相同 B在同一个平面内的两个力偶,只要它们的力偶矩相同,转动方向相同,两个力偶必等效 C等效力偶必须力偶臂相等或者组成力偶的力相等 D若两个力偶分别位于相交的两个平面内,这两个力偶是不可能等效的 答案: C 第 118 题: 由大小相 等、方向相反,作用线平行但不共线的两个力所组成的力系,称为_。 A简单力系 B基本力系 C力偶 D力偶系 答案: C 第 119 题: _称为力偶系。 A同时作用在物体上的一群力 B同时作用在物体上的一群力偶 C同时作用在物体质心上的一群力偶 D同时作用在物体中心上的一群力偶 答案: B 第 120 题: 在力偶系中,所有力偶的作用面均在同一平面内的力偶系,称为 _。 A平面力偶系 B平衡力偶系 C空间力偶系 D等效力偶系 答案: A 第 121 题: 如果某一力偶系作用在物体上,使物体处于平衡状态,则这个力偶系称为 _。 A平面力偶系 B平衡力偶系 C空间力偶系 D等效力偶系 答案: B 第 122 题: 若一个力偶系对物体的作用可用另一个力偶系代替,而不改变原力偶系对物体的作用效果,则这两个力偶系称为 _。 A平面力偶系 B平衡力偶系 C空间力偶系 D等效力偶系 答案: D 第 123 题: 如果一个力偶与一个力偶系等效,则这个力偶称作这个力偶系的 _,力偶系中的各力偶叫做这个力偶的 _。 A主力偶 /从力偶 B等效力偶 /等效力偶系 C主力偶 /分力偶 D合力偶 /分力偶 答案: D 第 124 题: 力偶矩矢 _力偶作用面。 A垂直于 B与力偶矩成 30角 C平行于 D与力偶臂成 30角 答案: A 第 125 题: 力偶矩矢沿力偶作用面的 _方向,指向按 _确定。 A法线 /左手螺旋法则 B切线 /左手螺旋法则 C法线 /右手螺旋法则 D切线 /右手螺旋法则 答案: C 第 126 题: 力偶矩矢的模等于 _。 A组成力偶的力的大小 B力偶矩的大小 C组成力偶的两力的合力大小 D力偶臂的大小 答案: B 第 127 题: 对刚体而言,力偶矩矢是一个 _。 A定位矢量 B自由矢量 C滑动矢量 D旋转矢量 答案: B 第 128 题: 下列关于力偶的说法 _是错误的。 A等值、反向、平行而不共线的二力称为力偶 B力偶没有合力,不能用一个力来平衡 C力偶是力学中的一个基本量 D作用于刚体上的力偶矩矢量是一个定位矢量 答案: D 第 129 题: 下列关于力偶的说法 _是错误的。 A等值、反 向、平行而不共线的二力称为力偶 B力偶没有合力,不能用一个力来平衡 C力偶可以进一步简化为一个合力,所以力偶不是力学中的一个基本量 D作用于刚体上的力偶矩矢量是一个自由矢量 答案: C 第 130 题: 刚体受两个力作用而平衡的充分与必要条件是此二力等值、反向、共线。这是_。 A二力平衡公理 B加减平衡力系公理 C力的可传递性原理 D作用与反作用公理 答案: A 第 131 题: 二力平衡公理 _。 A仅适用于刚体 B对刚体与变形体均适用 C仅适用于变形体 D对刚 体与变形体均不适用 答案: A 第 132 题: 受两个力作用的刚体平衡的充分与必要条件是这两个力的 _。 A大小相等 B方向相反 C作用线相同 D A+B+C 答案: D 第 133 题: 刚体受两个力作用而平衡的 _是此二力等值、反向、共线。 A充分条件 B必要条件 C A或 B D A和 B 答案: D 第 134 题: 物体受两个力作用而平衡的 _是此二力等值、反向、共线。 A充分条件 B必要条件 C A或 B D A和 B 答案: B 第 135 题: 下列 _是二力平衡原理。 A刚体受两个力作用而平衡的充分与必要条件是此二力等值、反向、共线 B在作用于刚体上的任一力系中,加上或减去任一平衡力系所得到的新力系与原力系等效 C力的作用点可沿其作用线在同一刚体内任意移动并不改变其作用效果 D两物体间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总是等值、反向、共线,分别作用在这两个物体上 答案: A 第 136 题: 若刚体受三个力作用而平衡,且其中有两个力相交,则这三个力 _。 A必定在同一平面内 B必定有二力平行 C必定互相垂直 D无法确定 答案: A 第 137 题: 若刚体受三个力作用而平衡,且其中有两个力相交,则这三个力 _。 A必定互相垂直 B必定有二力平行 C必定汇交于一点 D无法确定 答案: C 第 138 题: 若刚体受三个力作用而平衡,且其中有两个力相交,则这三个力 _。 A必定在同一平面内 B必定汇交于一点 C必定互相垂直 D必定在同一平面内且汇交于一点 答案: D 第 139 题: 二力构件是指 _。 A只受两个力作用的构件 B只受两个互相平行的力作用的构件 C只受两个互相垂直的力作用的 构件 D只受两个力作用而处于平衡的构件 答案: D 第 140 题: 二力构件的受力特点是 _。 A所受的两个力必相互垂直 B所受的两个力必相互平行 C所受的两个力必等值、反向、共线 D无法确定 答案: C 第 141 题: 在作用于刚体上的力系中,加上或减去任意一个平衡力系,并不改变原力系对刚体的作用效果。这是 _。 A二力平衡公理 B加减平衡力系公理 C力的可传递性原理 D作用与反作用公理 答案: B 第 142 题: 加减平衡力系原理 _。 A仅适用于 刚体 B对刚体与变形体均适用 C仅适用于变形体 D对刚体与变形体均不适用 答案: A 第 143 题: 力的作用点可沿其作用线在同一刚体内任意移动并不改变其作用效果。这是_。 A二力平衡公理 B加减平衡力系公理 C力的可传递性原理 D作用与反作用公理 答案: C 第 144 题: 力的可传递性原理 _。 A仅适用于刚体 B对刚体与变形体均适用 C仅适用于变形体 D对刚体与变形体均不适用 答案: A 第 145 题: 下列 _可以适用于变形体。 A二力平 衡公理 B加减平衡力系公理 C力的可传递性原理 D作用与反作用公理 答案: D 第 146 题: 下列 _对刚体和变形体均适用。 A二力平衡公理 B加减平衡力系公理 C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 D力的可传递性原理 答案: C 第 147 题: 下列 _是加减平衡力系公理。 A刚体受两个力作用而平衡的充分与必要条件是此二力等值、反向、共线 B在作用于刚体上的任一力系中,加上或减去任一平衡力系所得到的新力系与原力系等效 C力的作用点可沿其作用线在同一刚体内任意移动并不改变其作用 效果 D两物体间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总是等值、反向、共线,分别作用在这两个物体上 答案: B 第 148 题: 下列 _是力的可传递性原理。 A刚体受两个力作用而平衡的充分与必要条件是此二力等值、反向、共线 B在作用于刚体上的任一力系中,加上或减去任一平衡力系所得到的新力系与原力系等效 C力的作用点可沿其作用线在同一刚体内任意移动并不改变其作用效果 D两物体间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总是等值、反向、共线,分别作用在这两个物体上 答案: C 第 149 题: 作用在刚体上的力是 _。 A定位矢量 B滑动矢量 C旋转矢量 D双向矢量 答案: B 第 150 题: 作用在刚体上的力可以等效地向刚体上的任意点平移,但需附加一力偶,其力偶矩矢量等于原力对平移点的力矩矢量。这是 _。 A力的等效定理 B力的可传递性原理 C附加力偶矩定理 D力的平移定理 答案: D 第 151 题: 下列 _是一般力系的简化基础。 A二力平衡公理 B力的可传递性原理 C作用和反作用公理 D力的平移定理 答案: D 第 152 题: 力的平移定理 _。 A仅适用于 刚体 B对刚体与变形体均适用 C仅适用于变形体 D对刚体与变形体均不适用 答案: A 第 153 题: 力的平移定理指出,作用在刚体上的力可以 _,但必须同时附加一个力偶。 A随意移动到刚体上的任一点 B平行移动到刚体上的任一点 C随意移动到刚体的形心上 D垂直移动到刚体上的任一点 答案: B 第 154 题: 力的平移定理指出,作用在刚体上的力 _。 A可以任意移到刚体上的每一点,无须任何条件 B可以平行移动到刚体上的任一点,无须任何条件 C可以任意移到刚体上的每一 点,但必须同时附加一个力偶 D可以平行移动到刚体上的任一点,但必须同时附加一个力偶 答案: D 第 155 题: 作用在物体上同一点的两个力,可以合成为作用于该点一个合力,合力的大小和方向是以这两个力矢量为邻边所构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来表示。这是 _。 A二力平衡公理 B加减平衡力系公理 C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 D力的可传递性原理 答案: C 第 156 题: 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 _。 A仅适用于刚体 B对刚体与变形体均适用 C仅适用于变形体 D对刚体与变形体均不适用 答案: B 第 157 题: 下列 _可以适用于变形体。 A二力平衡公理 B加减平衡力系公理 C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 D力的可传递性原理 答案: C 第 158 题: 合力 _分力。 A大于 B等于 C小于 D不一定大于 答案: D 第 159 题: 分力 _合力。 A大于 B等于 C小于 D不一定小于 答案: D 第 160 题: 下列 _是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 A刚体受两个力作用而平衡的充分与必要条件是此二力等值、反向、共线 B在作用于刚 体上的任一力系中,加上或减去任一平衡力系所得到的新力系与原力系等效 C作用在物体上同一点的两个力,可以合成为作用于该点一个合力,合力的大小和方向是以这两个力矢量为邻边所构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来表示 D两物体间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总是等值、反向、共线,分别作用在这两个物体上 答案: C 第 161 题: 若两个力的大小相等,这两个力在同一轴上投影的大小 _。 A一定相等 B不一定相等 C一定不相等 D代数和为零 答案: B 第 162 题: 若两个力在同一轴上投影的大小相等,这两个力的大小 _。 A一定相等 B不一定相等 C一定不相等 D代数和为零 答案: B 第 163 题: 力在坐标轴上的投影是 _,力在坐标轴方向的分力是 _。 A代数量 /代数量 B矢量 /代数量 C代数量 /矢量 D矢量 /矢量 答案: C 第 164 题: 一般来说,力的大小 _该力在任一轴上投影的大小。 A大于 B等于 C小于 D不小于 答案: D 第 165 题: 一般来说,力在任一轴上投影的大小 _该力本身的大小。 A小于 B等于 C 大于 D不大于 答案: D 第 166 题: 力在不相互垂直的两个轴上的投影大小 _力沿这两个轴的分力的大小。 A大于 B小于 C等于 D不等于 答案: D 第 167 题: 力在相互垂直的两个轴上的投影大小 _力沿这两个轴的分力的大小。 A大于 B小于 C等于 D不等于 答案: C 第 168 题: 力在正交坐标轴上的投影大小与力沿这两个轴的分力的大小 _;力在不相互垂直的两个轴上的投影大小与力沿这两个轴的分力的大小 _。 A相等 /相等 B相 等 /不相等 C不相等 /相等 D不相等 /不相等 答案: B 第 169 题: 两物体间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总是等值、反向、共线,分别作用在这两个物体上。这是 _。 A二力平衡公理 B加减平衡力系公理 C力的可传递性原理 D作用与反作用公理 答案: D 第 170 题: 作用与反作用公理 _。 A仅适用于刚体 B对刚体与变形体均适用 C仅适用于变形体 D对刚体与变形体均不适用 答案: B 第 171 题: 下列 _对刚体和变形体均适用。 A二力平衡原理 B加减 平衡力系原理 C力的可传递性原理 D作用与反作用定律 答案: D 第 172 题: 下列 _是力的作用与反作用定律。 A刚体受两个力作用而平衡的充分与必要条件是此二力等值、反向、共线 B在作用于刚体上的任一力系中,加上或减去任一平衡力系所得到的新力系与原力系等效 C力的作用点可沿其作用线在同一刚体内任意移动并不改变其作用效果 D两物体间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总是等值、反向、共线,分别作用在这两个物体上 答案: D 第 173 题: 作用与反作用公理指出,两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总是大小 _、方向 _,沿同一直线分别作用在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上。 A相等 /相同 B不等 /相同 C相等 /相反 D不等 /相反 答案: C 第 174 题: 作用与反作用公理指出,两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即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沿同一直线 _。 A同时作用在施力的那个物体上 B同时作用在受力的那个物体上 C同时作用在相互作用的任何一个物体上 D分别作用在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上 答案: D 第 175 题: 作用与反作用公理指出,两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沿_分别作用在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上。 A相互平行但不重合的两条直线 B同一直线 C相互垂直的两条直线 D任意两条直线 答案: B 第 176 题: 作用与反作用公理指出:有作用力 _反作用力。 A就可能会有 B就一定有 C就一定没有 D但不一定有 答案: B 第 177 题: 当一个物体的运动受到周围物体的限制时,这些周围的物体就称为 _。 A限制 B约束 C制约 D控制体 答案: B 第 178 题: 工程中约束的种类很多,对于一些常见的约束,按其 特性可以归纳为 _等几种基本类型。 柔性约束;光滑接触面约束;铰链约束;固定端约束;滑动约束;扭转约束。 A B C D 答案: A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