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8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章联合组织及其织物 第一节条格组织第二节绉组织第三节透孔组织第四节蜂巢组织第五节凸条组织第六节网目组织第七节平纹地小提花组织第八节配色模纹组织 1 本章要点条格组织 绉组织 透孔组织 蜂巢组织 凸条组织织物的外观特点和形成原因 上机图的画法和设计要点 色纱与织物组织配合的原理 配色模纹的概念及画法 掌握平纹地小提花组织的设计方法及其织物上机要点 通过分析实验使学生掌握联合组织的织物结构及其对织物外观的影响 2 联合组织是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组织 原组织 变化组织 按各种方法联合而成 构成方法 1 两种组织简单合并在一起 2 两种组织的纱线交互排列 3 在一种组织上按照另一种组织的规律增加或减少组织点 4 变换一种组织的纱线排列次序 3 第一节条格组织 stripeandcheckweave 一 条纹组织 1 织物外观 织物表面具有清晰的条纹外观 2 构成 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组织简单的并列在一起 3 设计注意问题 1 条纹清晰 界限分明 例2 2 与2 2方平配合 4 2 基础组织的选用 各种组织的交错次数不要相差太大 使织缩率的差异小 如果织物要求交错次数相差较大时 如平纹与缎纹形成缎条 则调整经纱密度 两种组织的纱线采用不同的张力 两个织轴 3 为了使条纹明显 还可以采用不同纱号 不同颜色的纱线与组织相配合 5 6 4 画图 1 确定基础组织每条的宽度 织物密度 2 条纹组织组织循环纱线数的确定Rj 各个条组织的经纱数之和每条的根数 条的宽度 单位长度内的根数Rw 各基础组织循环纬纱数的最小公倍数 3 绘制组织图 注意起止点 调整Rj 7 例 组织采用2 2方平组织与2 2 联合 每条宽度2cm 经密Pj 260根 10cm 计算每条根数 2 260 10 52根考虑到界限分明 调整纱线数 方平用4 13 52根 斜纹用4 12 3 51根5 上机 采用照图穿法 或间断穿法 8 9 二 方格组织 squarecheckweaves 1 构成 利用两种组织 经面组织和纬面组织 沿经纬向呈格型间跳配置 位于对角位置的两部分组织相同 织物表面呈现方格效应 由于组织的交织规律不同 织物外观也各异 10 11 12 2 设计要求 1 条格清晰 界限分明 分界处组织点呈底片翻转的关系 上下左右 2 位于对角位置的相同组织要保证起点一致 使组织点连续 织物外观整齐美观 13 如果不连续可以调整绘图起始点 调整方法 14 3 绘图方法 步骤 确定基础组织 调整起点 如8枚3飞纬面缎 把Rj Rw分成四个部分 根据设计要求可以等分 也可以不等分 先在左下角画基础组织 其它部分用底片翻转关系画 15 4 几点说明 有的方格组织并不呈底片翻转的关系 但界限要清晰 有的方格组织图案并不连续 但不影响外观 方格组织可以根据设计的纹样构成各种图案 例纹样中每个方格代表一个基础组织 不同符号代表不同组织 16 17 18 第二节绉组织 crepeweave 一 织物及组织的外观特性 织物表面具有分散的规律不明显的细小颗粒 呈现凹凸不平 有起绉感 好像沙粒洒在地上 平坦中略见起伏 织物表面反光柔和 有弹性 手感柔软 厚实 状如呢类 19 20 21 二 织物起绉方法 1 利用物理 化学方法对织物进行后处理 2 利用织造时不同的经纱张力织缩率不同 使织物表面形成纵向起泡外观 3 利用捻向不同的强捻纱相间排列 4 利用高收缩涤纶长丝与普通纱相间隔排列 5 利用织物组织 22 机械方法起绉 强捻纱起绉 23 后处理起绉 泡泡纱 24 三 绉组织的特征具有不同长度的经纬浮长线沿着织物的经纬向交错配置长浮线处 纱线交织不紧密 松软 易向一起靠拢 形成凸起 短浮线处 纱线交织紧密 形成凹下 由于长短浮长线错综排列 使织物表面形成凹凸不平感 25 四 设计注意要点 1 浮长线不能过长 相同的组织点要分散 面织物浮长线 3 丝织物 4 2 浮长线配置不要出现明显的纹路 3 每根经纱的织缩率应尽量一致 使其交错次数相差不要太大 4 组织循环经纬纱数不要太小 配置越错综复杂 起绉效果越好 26 五 组织设计 1 增点法以一种组织 原组织或变化组织 为基础 按照另一种组织的规律增加或减少组织点构成 Rj Rw是两种组织的最小公倍数 在8 3纬面加强缎纹的基础上 按1 3破斜纹的规律增加组织点 27 28 在平纹组织的基础上 在奇数经 偶数纬的位置上按1 3破斜纹的规律增加组织点 29 2 移绘法将一种组织的经 纬 纱按一定比例间隔移绘到另一种组织的经 纬 纱之间 把两种组织按一定的排列比相间排列 甲经 乙经 1 1Rj 2与3的最小公倍数 1 1 Rw 6 30 31 3 调整同一种组织的纱线排列次序一般是以变化组织为基础组织 然后变更基础组织的经 纬 纱排列次序而成 32 33 4 旋转法以一种组织为基础经旋转合并而成 34 35 5 省综设计法设计步骤为 确定综框的提升规律 绘制纹板图a 确定所采用的综片数b 确定组织循环图的范围c 确定每次提升的综片数d 确定每片综的提升规律 绘纹板图 36 画穿综图 37 第三节透孔组织 meshweave 一 织物特点织物表面具有均匀分布的明显的孔眼 一般织物轻薄 适用于夏装 透气性好 在织制透孔组织织物时 密度不宜太大 否则透孔效应不明显 透孔组织还可与其它组织联合形成条纹和花型 美观凉爽不稀松 38 二 组织构成一般由平纹组织和重平组织联合而成 如平纹与3 3重平构成 39 三 织物外观孔隙形成的原因 3 4 经 1 6 经纱按平纹组织与纬纱交织 经纬组织点相反 因此 3 4 经之间 1 6 经之间不易向一起靠拢 二 五纬纱在织物的正反面均为纬浮长线 有拉拢力 使 1 2 3 经纱向一起靠拢 4 5 6 经纱向一起靠拢 因此在3 4经之间 1 6经之间形成纵向缝隙 40 同理 三 四 纬 一 六 纬纱按平纹组织交织 经纬组织点相反 因此纬纱之间不易向一起靠拢 2 5经纱在织物的正反面均为经浮长线 有拉拢力 使 一 二 三 纬纱向一起靠拢 四 五 六 纬纱向一起靠拢 因此在三 四纬之间 一 六纬之间形成横向缝隙 从而在织物表面形成孔眼 41 四 设计注意问题 1 浮长线不宜过长 2 织物密度不宜太大 否则孔眼效果不好3 上机织造时应注意 为使孔眼明显 同一组经纱穿入一个筘齿中 甚至在每组经纱之间空出一至两个筘齿 穿综可以用间断穿法 42 五 绘作简单透孔组织 确定其组织循环纱线数 在意匠纸上画出组织图的范围 并把Rj Rw分别分成两组 在组织图的左下角填绘基础组织 按照底片翻转的关系画出其余的组织点 例 十 字 双 十 字 井 字 田 字型 43 六 花式透孔七 应用 44 第四节蜂巢组织 honeycombweave 一 织物特点从简单蜂巢组织织物的外观可以看出 其表面具有规则的边高中低的四方形凹凸花纹 状如蜂巢 故称为 蜂巢组织 经纬浮长线均由长到短逐渐过渡 织物一般较厚实 松软 吸湿性 保暖性好 45 46 二 组织构成有两种组织 紧组织 交织点多的平纹松组织 交织点少的经纬浮长线在一个组织循环内 紧组织与松组织逐渐过渡 相间配置 浮长线长短不同 增减规律呈菱形 47 三 外观形成原因 1 浮长线处无交织点 纱线易向一起靠拢 织物显松厚 形成凸起 2 平纹处交织点多 纱线交织紧密不易向一起靠拢 从织物正面看有两种情况 3 因为经 纬浮长线是逐渐过渡到平纹组织 因此凹凸程度也是逐渐过渡并形成蜂巢状 48 四 简单组织作图 步骤 以选定的纬面斜纹组织为基础画菱形斜纹 如1 4斜纹 Kj Kw 5 画菱形斜纹 于菱形斜纹所构成的四部分中相对顶的部分 上下或左右 填经组织点 使与菱形斜纹的斜纹线空一个纬组织点 49 50 五 变化蜂巢组织 双条斜纹 对角 线 如Rj Rw 12 Kj 6 Rj Rw不相等 如Rj 6 Rw 8 在其范围内画两条双排对角线 再在左右两边填经组织点 51 第五节凸条组织 cordweave 一 织物外观在织物表面有纵向 横向或斜向突出的条纹 反面有成行排列的浮长线 织物显得较丰厚 柔软 52 二 组织构成由重平组织 作基础组织 和简单组织 平纹 3枚斜纹作固结组织 联合而成 简单组织起固结浮长线的作用 并形成织物正面 纵凸条 纬重平 平纹 斜 横凸条 经重平 平纹 斜 53 三 作图方法 以纵凸条组织为例 步骤 确定基础组织 重平组织和固结组织注意 浮长线连续的组织点数应为固结组织循环纱线数的整数倍 并不小于R固的两倍 使其具有一定的宽度 凸纹明显 基础组织常用4 4重平 6 6重平 8 8重平 固结组织常用平纹 三枚斜纹 四枚斜纹 例 6 6纬重平和平纹联合成的纵凸条 哦 54 确定排列比1 1或2 2 计算组织循环纱线数 画基础组织 在浮长线处填绘固结组织 55 横凸条组织 以6 6经重平为基础组织 平纹为固结组织 平纹填在经组织点处 Rj Rj基 Rj固 2 2 4Rw 基础组织 重平 纱线循环数 12 56 四 织物外观形成的原因 是松组织与紧组织合理配置而成 以纵凸条组织为例说明 57 一 三纬在1 6经纱之间为连续的经组织点 即在织物反面为纬长线 有拉拢力 使经纱向一起靠拢 二 四纬在1 6经纱之间为平纹交织 因交织点多 纬纱有较大收缩 此部分隆起成凸条 同理 二 四纬在7 12经纱之间为连续的经组织点 织物反面为纬长线 有拉拢力 使经纱向一起靠拢 一 三纬在7 12经纱之间为平纹交织 易收缩 此部分隆起成另一条凸条 平纹与浮长线的交换部分即6 7经 1 12经纱处组织点交错 纱线不易向一起靠拢 此处显薄凹下 形成两凸条之间的界限 58 五 增加凸条效应的方法 适当增加浮长线长度 凸条隆起程度显著 织物密度增加 特别是增加显现凸条纹的那一系统纱线密度 凸条效应明显 把两条同样长的纬浮长线靠拢在一起 然后再在纬浮长线上填绘固结组织 在两条凸条之间加入两根平纹组织的纱线 在凸条中间夹入两根较粗的芯线 起衬垫作用 芯线位于浮长线之上 沉于固结组织之下 59 60 61 六 上机要点纵凸条组织一般采用反织法 采用间断穿法 交织点多的平纹部分穿前区 凸条穿中区 芯经穿后区 七 花式凸条组织凸条组织除了横凸条 纵凸条组织外 还可以构成斜向凸条 横纵联合凸条 菱形凸条等花式凸条组织 灯芯条组织 62 63 第六节网目组织 linearzigzagweaveorspiderweave 一 织物外观网目组织的织物常以平纹为地组织 每间隔一定的距离 有曲折的经 纬 浮长线浮于织物表面 形状如网络 故称为网目组织 二 组织构成经网目组织 常用 平纹组织经浮长线 网目经纬浮长线 牵引纬 64 三 网目组织织物外观形成的原因 从组织图上看 第4 10经为网目经 浮线长 并且其两侧经纱组织点相同 将网目经挤出 浮在织物表面 第一 七纬为牵引纬 浮线长 将网目经向自己的方向牵拉 每根网目经在两根牵引纬长浮线处受到的牵拉作用方向相反 使网目纱在织物表面曲折成网目状 牵引纬可以单根或双根 效果更加明显 65 四 简单网目组织的作图方法 以平纹组织为地组织 经网目组织的作图方法为 在紧的地部组织 平纹 将平纹的某几根经纱增加经组织点变成网目经 某几根纬纱减少经组织点变成牵引纬 注意 若选偶数序号的经纱为网目经 则选奇数序号的纬纱为牵引纬 66 具体步骤 确定网目经数 确定牵引纬数 曲折方向 计算Rj 网目经数 间隔的经纱数 曲折方向Rw 连续的经组织点数 牵引纬数 2 画组织范围 平纹组织 填网目经 画出牵引纬 67 五 增加网目效应的方法 在牵引纬的上下两侧的纬纱上去掉部分地组织的经组织点 使此处组织更松些 便于将网目经挤过来 形成曲折 增加牵引纬的根数 68 使用较粗的网目纱 或两根并成一根使用 使网目纱的颜色与地经有区别 上机时 网目经与左右地经穿入同一筘齿内 网目组织用单轴织造 则网目纱的交织次数少 浮长线长 易被拉曲折 69 第七节平纹地小提花组织 plainbackdobbyweave 一 构成方法小花纹可以由经浮长线构成 即经起花组织 由纬浮长线构成 即纬起花组织 经纬浮长线联合构成 由透孔 蜂巢等组织起花纹 花纹形状多种多样 可以是散点 也可以是各种几何图形 花型分布可以是条型 斜线 曲线 山型 菱形等 70 二 设计时应注意问题 花 地组织配合时 花 地交界要清楚 使得花纹清晰不变形 所以平纹地小提花的浮长线以单数为宜 起花部分的浮长线不要太长 一般经纱浮长不超过3个组织点 最多用5个组织点 纬纱浮长线可稍长些 设计花型时用综页数不能超过织机的最大容量 为了便于织造 所用综页数不能太多 一般控制在12页以内 71 起花部分的经纱与平纹的交织次数不要相差太大 一般经纱浮长应控制在1 1 3 以保证用单轴织造 减少工艺的复杂性 每次开口提综数尽可能均匀 因此花型配置应相对均匀分散 因起花部分只起点缀的作用 所以织物的密度一般可与平纹组织相同 采用平筘穿法 不用花筘 72 73 74 75 76 77 第八节色纱与组织的配合 配色模纹组织 colourandweaveeffect 一 概念1 配色模纹 利用不同颜色的纱线与织物组织相配合 在织物表面呈现出由不同颜色构成的花纹图案 称为配色模纹 78 79 80 2 色经排列 色经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线下演出市场复苏中的演出市场演出市场演出市场发展前景报告
- 消费金融市场规模扩张与风险防控策略优化与实践研究报告
- 新能源行业绿色信贷政策推动企业研发投入增长趋势2025研究报告
- 基于2025年的中药现代化与国际市场拓展的中医药产业投资研究报告
- 自考专业(金融)考前冲刺练习题(典型题)附答案详解
- 综合解析冀教版8年级下册期末试题及参考答案详解(典型题)
- 智慧城市建设总体规划及项目实施方案研究
- 青年Originally创新驱动的社会创业研究-洞察及研究
- 自考专业(计算机信息管理)考前冲刺练习题及完整答案详解【网校专用】
- 自考专业(建筑工程)考试历年机考真题集附答案详解(轻巧夺冠)
-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初中内容解读
- 人教版PEP四年级英语上册全册课件
- 数据治理与数据中台建设方案
- 全册(教案)人教精通版英语六年级上册
- DL-T5455-2012火力发电厂热工电源及气源系统设计技术规程
- 穴位贴敷治疗过敏性鼻炎技术
- 公司自行车管理制度
- 《剧院魅影:25周年纪念演出》完整中英文对照剧本
- 蒋诗萌小品《谁杀死了周日》台词完整版
- 6G网络中的垂直通信和切片技术
- 社区健康服务与管理教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