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7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二年级期中考试卷 语 文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1、 本试卷分第卷(阅读题)和第卷(表达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 考生作答时,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3、 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第卷 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3题。戏曲艺术的虚拟性虚拟性,是中国戏曲艺术最显著、最本质的特征之一,是戏曲艺术程式化、体系化表现手法的精髓和灵魂。虚拟性作为戏曲艺术的核心成因,是在戏曲艺术长期发展中,遵循戏曲艺术的基本规律,经过戏剧艺术家对生活的精准提炼,一代代戏曲演员探索、创造和积累而成的。中国戏曲特别重视叙事文学时空变换的自由,总是致力于打破舞台对时空变换的限制。所谓虚拟性,就是不受舞台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利用演员描摹客观景物形象的细致动作和虚拟化表演,表现和制造特定的环境、事件、动作和情节,将观众引入特定的戏剧情境。例如,在根本没有马匹的舞台上,演员手执一根马鞭,通过不同的挥鞭动作,就可以虚拟出上马、飞马、下马等意境。观众能接受和承认这种虚拟性表演方式,与我们古代文学创作中使用“比兴”手法有关。戏曲虚拟性表演与创作诗歌的“比兴”手法和绘画的写意手法如出一辙,体现着东方艺术在美学上的独到见解。戏曲的虚拟性有其显著的特性。假设性是其突出特性之一。无论是对环境、事件,还是对人物的虚拟,在演员的主观意识中,所要虚拟的对象必须客观存在,并被假定为在舞台上可以客观存在。这样演员才有可能在真实生活的基础上,展开想象的翅膀,通过虚拟、夸张和想象,使生活真实得以艺术再现。如白蛇传“游湖借伞”一折中,演员把艄公活动的舞台部分合理假定为游船,待许仙一步跨到“船上”,“船上”的人立刻左右起伏,虚拟出游船左右晃动的戏剧情境。如果追求实景效果和实际效应,很多事情在有限的舞台时间和空间中就难以实现。“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真实性是戏曲艺术的理论基础,是戏曲艺术虚拟性的本质要求,一切虚拟必须源于生活实践,是生活的提炼,否则,虚拟的对象就成了无本之木,无米之炊,无法引领虚拟表演的欣赏对象,走进特定也即假定的戏剧情境。在既有限又开放的戏曲舞台上,戏曲艺术的虚拟性和真实性是辩证的统一。真实性是基础,虚拟性是辅助,生活是实,艺术是虚,艺术创造的过程是以实生虚,又以虚来表现实的过程,没有生活的真实,就没有艺术的虚拟,没有艺术的虚拟,就体现不出舞台上生活的真实。真实性是虚拟性赖以生存的源泉和土壤,虚拟性是真实性艺术再现的形式和手段,二者相互依存,相互作用。戏曲的虚拟性,是由剧作家、导演和演员创造和表现的,但却离不开观众的参与,是在剧作家、导演、演员和观众的互动中完成的。这种互动,包括观众对虚拟时空、虚拟环境、虚拟动作的认知,也包括对虚拟人物感情世界的认识,进而产生丰富的联想和强烈的共鸣。演员逼真的虚拟,可以将静坐的观众引入或山川江海,或军营山寨,或行舟乘轿,或举杯相庆之中。如果没有观众参与互动,没有观众的理解和共鸣,再美的虚拟也只能是孤芳自赏。 (摘自2015年2月10 日光明网,有改动)1下列关于“虚拟性”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a虚拟性,是戏曲艺术的核心成因,也是戏曲艺术程式化、体系化表现手法的精髓和灵魂所在。b虚拟性,是戏剧艺术家遵循戏曲艺术的基本规律对生活的精准提炼,是中国戏曲艺术最显著、最本质的特征之一。c虚拟性,是演员打破舞台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通过描摹客观景物形象的细致动作和虚拟化表演,将观众引入特定戏剧情境的一种表演方式。d虚拟性,是演员运用诗歌创作的“比兴”手法和绘画的写意手法进行虚拟表演,它充分体现了东方艺术的美学见解。2下列关于“戏曲虚拟性的特性”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a白蛇传中演员把艄公活动的舞台合理假定为游船,虚拟出游船左右晃动的戏剧情境,展现了戏曲虚拟性中的假设性特性。b脱离了真实性,戏曲虚拟的对象就会成为无本之木,无米之炊,无法引领虚拟表演的欣赏对象走进假定的戏剧情境。c在既有限又开放的戏剧舞台上,戏曲艺术往往凭借以实生虚,以虚来表现实而达到虚拟性和真实性的辩证统一。d即使没有观众的参与,戏曲的虚拟性也能在剧作家、导演和演员的创造、表现和充分互动中得以完成。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中国戏曲致力于打破舞台对时空变换的限制,重视叙事文学时空变换的自由,这可以通过戏曲虚拟性得到实现。b正因为戏曲虚拟性具有假设性的特性,演员才有可能展开想象的翅膀,通过虚拟、夸张和想象,使生活真实得以艺术再现。c追求实景效果和实际效应,会导致很多事情在有限的舞台时间和空间中难以实现,可见戏曲虚拟性并非源于生活的实践。d演员逼真的虚拟表演、观众的参与互动以及观众的理解与共鸣,是实现戏曲虚拟性的重要条件。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綦连猛,字武儿,代人也。其先姬姓,六国末,避乱出塞,保祁连山,因以山为姓,北人语讹,故曰綦连氏。猛少有志气,便习弓马。永安三年,尔朱荣征为亲信。至洛阳,荣被害,即从尔朱世隆出奔建州,仍从尔朱兆入洛。猛父母兄弟皆在山东,尔朱京缠欲投高祖,谓猛曰王以尔父兄皆在山东每怀不信尔若不走今夜必当杀尔可走去 猛以素蒙兆恩,拒而不从。京缠曰:“我今亦欲去,尔从我不?”猛又不从。京缠乃举槊曰:“尔不从,我必刺尔。”猛乃从之。去城五十余里,即背京缠复归尔朱。及兆败,乃归高祖。高祖问曰:“尔朱京缠将尔投我,尔中路背去何也?”猛乃具陈服事之理,不可贰心。高祖曰:“尔莫惧,服事人法须如此。”遂补都督。 元象五年,梁使来聘,云有武艺,求访北人,欲与相角。世宗遣猛就馆接之,双带两鞬,左右驰射。兼共试力,挽强,梁人引弓两张,力皆三石;猛遂并取四张,叠而挽之,过度。梁人嗟服之。 从显祖讨契丹,大获户口。又随斛律敦北征茹茹,敦令猛轻将百骑深入觇候。还至白道,与军相会,因此追蹑,遂大破之。赉帛三百段。河清二年,加开府。突厥侵逼晋阳,敕猛将三百骑觇贼远近。行至城北十五里,遇贼前锋,以敌众多,遂渐退避。贼中有一骁将,超出来斗。猛遥见之,即亦挺身独出,与其相对。俯仰之间,刺贼落马,因即斩之。天统元年,迁右卫大将军,乃奉世祖敕,恒令在嗣主左右,兼知内外机要之事。 猛自和士开死后,渐预朝政,疑议与夺,咸亦咨禀。赵彦深以猛武将之中颇疾奸佞,言议时有可采,故引知机事。祖珽既出彦深,以猛为赵之党与,乃除光州刺史。已发至牛兰,忽有人告和士开被害日猛亦知情,遂被追止。还,入内禁留,簿录家口。寻见释,削王爵,止以开府赴州。在任宽惠清慎,吏民称之。淮阴王阿那肱与猛有旧,每欲携引之,曾有敕征诣阙,似欲委寄。韩长鸾等沮难,复除胶州刺史。寻征还,令在南兖防捍。 (选自北齐书卷四十一列传第三十三,有删改)4. 文中划线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 谓猛曰王以尔父兄皆在山东每怀不信尔若不走今夜必当杀尔可走去b. 谓猛曰王以尔父兄皆在山东每怀不信尔若不走今夜必当杀尔可走去c. 谓猛曰王以尔父兄皆在山东每怀不信尔若不走今夜必当杀尔可走去d. 谓猛曰王以尔父兄皆在山东每怀不信尔若不走今夜必当杀尔可走去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山东,指的是崤山以东,不是现在的山东省。b开府,打开府门,招揽人才的意思。c嗣主,指继位的君王,这里指太子。d户口,是户籍、人口的意思,大获户口指俘获了大量人口。6.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綦连猛的祖先本来姓姬,后来以山名“祁连”为姓,被误写成“綦连”。綦连猛年少时志向远大,熟习弓马。被尔朱荣征召为亲信,后来又跟随尔朱世隆、尔朱兆。b尔朱京缠逼迫綦连猛跟随自己投奔高祖,尽管父母兄弟都在山东,但綦连猛因为顾念尔朱兆的恩德没有顺从。后来归服高祖时,高祖肯定了綦连猛当初的做法。c綦连猛与梁使者比赛骑射,拉强弓比试力气大小,都远远胜过梁使者,使梁使赞叹不已且心悦诚服。后来綦连猛因战功显赫而升居高位,侍奉太子,兼掌内外机要大事。d綦连猛嫉恶如仇,能提出可行性建议,被赵彦深引荐掌管机要,后被祖珽排挤出朝廷,因事受朝廷拘禁,削爵降职,但他任刺史期间,依然清廉自守,爱护百姓。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高祖问曰:“尔朱京缠将尔投我,尔中路背去何也?”猛乃具陈服事之理,不可贰心。(2)还至白道,与军相会,因此追蹑,遂大破之。赉帛三百段。(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89题。摊破浣溪沙 咏桂花 李清照揉破黄金万点轻。剪成碧玉叶层层。风度精神如彦辅,大鲜明。梅蕊重重何俗甚,丁香千结苦粗生。熏透愁人千里梦,却无情。【注】彦辅:西晋时期著名清谈家,他以个性鲜明和超凡脱俗、高风亮节闻名。大:一作“太”。8上片是从哪些方面描摹和赞美桂花的?请结合词句简要分析。(5分)9下片“梅蕊重重何俗甚,丁香千结苦粗生”中“梅”与“丁香”在词中起何作用?表现了词人怎样的情感态度?请结合词句简要分析。(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文章憎命达”是杜甫对李白的评价,而他自己又何曾不是这样呢?登高中 , 从时空两方面着笔写出了他的悲愁和孤独。(2)白居易琵琶行中用器物的破裂与兵器的撞击声来表现琵琶声高昂激越的两句是 , 。 (3)荀子在劝学中妙用 , 的比喻,正面阐明学习的态度,强调持之以恒方能获得成功。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1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刻碑名手 聂鑫森范玉成是古城的刻碑名手,已是古稀之年了。他长得高大魁梧,浓眉大眼,但面白无须。两只手掌伸开来,小蒲扇一样;指骨节很突出,只要轻轻一握,便咔吧吧一阵脆响,让人觉得那手非常有力气。范玉成十四岁起拜师学艺,五十多个年头一眨眼就过去了。一生中刻过多少碑?连他自己都记不清了。他从刻石社退休十多年了,可一直没闲着。儿子还在刻石社,一接下什么重要工程,总得请老爷子把把关。他也乐意,范家手艺一代代传承,绝不能让世人说闲话,否则就愧对列祖列宗了。儿子范致远也到知天命之年了。他对父亲说:“邻市的望江楼重修一新,有块重修望江楼记碑要刻哩。”范玉成显得特别高兴。他记得四十多年前,也就是1966年春节过后,那时他才三十来岁,与一些同行应邀到望江楼公园刻一条诗碑长廊。一直刻到冬天,眼看就要完工了。有一天傍晚,突然来了很多戴红袖章的学生和工人,把望江楼的台阶撬开了,把门窗卸了,把楼梯拆了,把里面的字画等文物烧了,一座清乾隆时的三层楼阁刹那间被当做“四旧”毁掉了。他只能远远地看着,泪水纵横。第二天,那些刻好的诗碑,也被一一砸碎,并把他们这些刻碑人驱赶回了老家。他后来听说,在望江楼原址,竖起一座巨大的工农兵“造反有理”群雕像。又过了些年,雕塑拆了,改建成了一个大花坛。现在恐怕是拆了花坛,再在原地重建了望江楼。范玉成渴望旧地重游,那楼可还是往日模样?儿子说:“现在正是炎夏,太热,您暂时别去。等我在那里阅好了稿,选好了石,上墨、过朱、打样后,准备刻碑了,您再来,一边指点我,一边看看风景,好吗?”范玉成答应了。日子一天天过去。范玉成在心里计算着:儿子该阅稿了,那文章是谁撰写的呢?又是哪个书法家书写的墨本呢?字的大小、行距、结构,儿子是否都了然于心了?选的是什么石头,汉白玉石还是大理石?选好了石,先要用砂石打磨平整,再用细刀砖磨光,直至腻滑方可。接下来,儿子该“上墨”了:用磨浓研匀的上等墨汁刷在石上;墨汁干后,再用烙铁烫上白蜡,薄薄地在墨上覆盖一层。下一道工序应是“过朱”:把透明拷版纸覆在墨本上,双钩临描,然后再用银朱做红线双钩。待做完这些,就该“打样”了:把“过朱”的双钩拷版纸,平铺在上过蜡的碑石上,用木榔头垫着羊毛毡,敲击钩本字样,让双钩红线清晰地印下去。范玉成乘车赶到邻市的望江楼公园,在一间工作室里,找到儿子时,儿子正好完成了“打样”。“爹,我正准备打电话哩。”“爹知道你的功夫,该用多少时间,我心里有数。”儿子笑了:“知子莫若父啊。”范玉成开始阅稿,文章是本市市长华声撰写的,还不错,情文并茂;墨本是请北京一位老书法家几个月前书写的,那老书法家写好寄来后因心肌梗塞竟鹤归道山了。字真好,行书,有兰亭序帖的味道,可惜天不悯才啊。再看一遍文章,范玉成头上冒出了一层热汗,文中说望江楼毁于1967年春,这就失实了,分明是1966年冬!听说市长还年轻,不到五十岁,又不是本地人,恐怕没有细细考察,就轻率地作了结论。范玉成说:“这碑暂不能下刀,一定要改过来。”儿子急了:“爹,我们只管刻就是了,这不是我们的错。再说,人家市长会改吗?再说书写的人都死了,谁能把墨稿改正过来,而且风格丝毫不差呢?”“若市长不肯改,这个活儿我们退了!碑者,史也,是留给后人看的,不能以讹传讹。”儿子不做声了。顿了一阵,儿子说:“爹,您还没去望江楼吧,我陪您去。”范玉成一甩手,说:“不去!”第二天一早,范玉成让儿子把公园的负责人找了来,当面说明了情况。主任姓陈,很年轻,不到四十岁,大学中文系毕业。听完范玉成的话,说:“我就去找市长,谢谢范老的提醒。”中午快吃饭时,陈主任兴冲冲地回来了,说:“华市长让我转达对您的敬意,而且交代一定要改!”范玉成呵呵地笑了。“文章好改,只是这墨本上的字怎么改写过来呢?”陈主任问。“你放心。这位老书法家的字,我熟悉,要改的字,我可以补写得和他分毫不差,这个功夫我还是有的。”一个月后,重修望江楼记碑刻好了,看过的人都啧啧称赞。父子俩走之前,认认真真地登上了望江楼,看古色古香的横梁直柱、飞檐翘角,抚红漆栏杆、雕花门窗,品匾额、楹联的内容和书法,确实可称之为杰构。他们登到顶楼,骋目远望:湘江如带,白帆点点;远山似簇,村镇笼烟。(1)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a小说开篇重点对范玉成的手进行了描绘,小蒲扇一样,骨节突出,轻轻一握咔吧吧作响,主要表现他作为刻碑人的身份特征。b小说写范玉成尽管年已古稀,而且已退休多年,但仍愿意为儿子把关,目的是为下文纠正重修望江楼记碑文的情节做铺垫。c儿子范致远在小说中是个线索人物,所有重点情节都是由儿子引出,但儿子的性格却没有在小说中明确表现。d小说中华声市长这个人物虽没有出场却栩栩如生,其撰写的碑文“情文并茂”,可见其才华,转达对范玉成的敬意并改正错误,可见其对劳动者的尊重和知错就改的工作作风。e小说娓娓道来,像讲述身边故事,详略处理得当,情节连贯顺畅,对儿子的工作程序通过范玉成的心理活动表现,既突出了主要人物,又使情节发展自然。(2)简要分析小说中范玉成这一人物形象。(6分)(3)小说结尾处描写望江楼及周围风景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4)小说中写范玉成纠正了碑文中时间的错误,但碑文的墨稿却无法由书法家修改,而是由范玉成补写,这一情节是否合理?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8分)第卷 表达题四、语言文字运用(20分)12.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1)台湾城邦媒体集团首席执行行长何飞鹏表示,台湾出版业正处于 之时:“受数码媒体威胁,台湾出版市场自2010年起,每年销售总额按年下跌4,可见其严重性。(2)在 的漫漫长夜,鲁迅的杂文成为号召革命者向黑暗势力抗击的檄文。(3)季羡林先生 的近百年人生,是一个世纪以来中国知识分子精神历程的真实写照。a.风风雨雨 风雨飘摇 风雨如磐 b.风雨飘摇 风雨如磐 风风雨雨c.风雨如磐 风风雨雨 风雨飘摇 d.风风雨雨 风雨飘摇 风雨如磐13.下列各句中, 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a被誉为工业设计界的“诺贝尔奖”的金圆规奖于2015年首次迈向国际,对于一位工业设计师而言,拿到“金圆规奖”是其设计生涯的最高奖项。b我曾问过他们:为什么不把吃剩的饭菜带回家再吃?他们有的流露出大有不屑一顾的神情,有的说是怕麻烦。c清明上河图对北宋的经济状况,包括资本主义的萌芽也有描写,同时也在揭示社会矛盾,我们从清明上河图所表现的民生不难看出当时“两极分化、贫富悬殊很大”的状态。 d. 科技的发展,经济的振兴,乃至整个社会的进步,都离不开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和大量优秀人才的培养。14.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雁门关在晋北崇山峻岭中。它虽说早已只剩下颓墙断垣,但雄风不减当年。 , 如血的残阳给它涂上了一抹无可言状的朦胧。 a. 关左,晋王李克用墓在朔风白草中沉默不语;关前,龟裂的古道向西拐去b. 晋王李克用墓在关左的朔风白草中沉寂不语;龟裂的古道在关前向西拐去c. 关左,晋王李克用墓在朔风白草中沉默不语;龟裂的古道在关前向西拐去d. 晋王李克用墓在关左的朔风白草中沉寂不语;关前,龟裂的古道向西拐去15.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段不超过15字。(6分) 手机自拍杆在人员密集、空间狭窄的博物院展厅,极易碰触到其他观众和展柜,安全隐患不可小觑,因此, 。相比国外一些博物馆的“禁杆”,故宫博物院的“限杆”较为温和,不建议使用,必要时人工制止,但并未明文禁止。对自拍杆的温和态度, ,而游客也只有通过不断增强自身文物保护自觉,积极践行“文明旅游”理念,才能够不辜负这份信任和尊重。 ,比写在纸上的规范禁令,效果要更好、更长久。16. 下面是中国一汽的车标(底色为蓝),请写出该标志的构图要素及其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70个字。(5分)五、写作(60分)17. 阅读下列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公家的地太干净,俺的鞋子太脏,还是脱掉鞋子,赤脚进公家的厕所好了。”60多岁的民工易师傅在湖南株洲国家高新区管委会所在地火炬大厦附近干活,一时内急,到大厦里上厕所。因为鞋子太脏太旧,怕弄脏干净的地面,便将鞋脱下,放在厕所外面。他说:“不能太给公家添麻烦,让我进来免费上厕所,已经十分感激了。”鞋子的照片和易师傅的话被路过的李先生发到网上后,众多网友大呼感动。但也有一些网友质疑:民工兄弟上趟公家厕所,需要如此感激吗?对于以上事情,你怎么看?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 高二年级期中考试卷 语 文 答 案1d (“运用诗歌创作的“比兴”手法和绘画的写意手法进行虚拟表演”的说法与文不符)2d(“没有观众的积极参与”说法文中无据)3c (“戏曲虚拟性并非源于生活的实践”的说法错误)4. a原句(谓猛曰:“王以尔父兄皆在山东,每怀不信,尔若不走,今夜必当杀尔,可走去。)5. b 开府,古代之高级官员如三公、大将军、将军等建立府署并自选僚属之意。后也为荣誉称号。6. c原文没有綦连猛与梁使者比赛骑射结果的信息。7. (1) 尔朱京缠领着你来投奔我,你却在半路上回去了,这是为什么呢?”綦连猛于是详细说明了服侍主人的道理,作臣子的不能怀有二心。(将:带领。投:投奔。尔:你。具陈:详细陈述。贰心:动词)(2) 回来时在白道和大部队会合,经由他们侦察的道路追踪敌人,于是大破敌军。斛律敦赏赐他300匹绸缎。(因:顺着(从、由 或 通过,经由都对)。追蹑:追寻,追踪。破:攻破。赉:奖赏,赏赐。尾句补充主语) 8.上片是从“形”和“神”两方面(或由表及里)来描摹和赞美桂花的。(2分)前两句侧重从“形”的方面描摹桂花,以“黄金”喻桂花,以“碧玉”喻桂叶,体现了桂花的色泽和质地之美。(2分)后两句则从“神”的方面赞美桂花,词人把桂花比成晋代名士彦辅,从而表现出桂花贵而不俗、清雅超凡的风度气质。(2分)9.下片中的“梅”、“丁香”是用来反衬桂花的。(1分)词人明贬梅花俗、丁香粗,实为暗中赞誉桂花的雅与清,(2分)表现了词人对粗俗的鄙弃,对清雅脱俗的向往与追求。(2分)10.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锲而不舍,金石可镂11. (1)ae(答e,3分;答a,2分;答b,1分b不完整,c“儿子的性格却没有在小说中明确表现”错,d“对劳动者的尊重”片面)(2)范玉成是古城的年已古稀的刻碑名手。珍惜传统文化。文革时古楼遭破坏,他“泪水纵横”;雕刻技术娴熟,对儿子的工作程序了如指掌;一丝不苟。阅稿时从内容到墨迹都很详细;尊重历史,对历史负责。发现碑文错误要求改正;性格耿直,若市长不改要退活。(写对3个要点即可)(3)渲染祥和、自然、和谐的气氛;烘托范玉成父子坦然舒畅的心情 ;突出主题,还原历史,才有和谐美景;给人留下想象的空间,余味无穷。(写对3个要点即可)(4)观点一:合理。体现了对历史的尊重,对文化的责任意识。把重修时间修改为1966年冬,符合历史事实,避免以讹传讹。华声市长决定一定要改,也尊重原作者。补写得和书法家分毫不差,体现范玉成雕刻技术高超,也能够给后人呈现一个完美的碑刻,得到了啧啧称赞。观点二:不合理。违背了历史的真实,是小说情节设置的不严密。虽然把时间修正是尊重历史,但书法家的墨迹已经无法重写,由范玉成模仿,这也是对历史的不尊重,即使模仿的分毫不差,也是对观赏者的欺骗。尽管情节上造成大的矛盾冲突,彰显了人物性格,但在表达主题上却缺少了严密性。范玉成是一个雕刻名手,是一个对历史有责任意识的人,他自己却要模仿字迹改书法家的墨迹,这似乎与人物身份不相吻合。(观点2分,每点理由2分)12. b【解析】 风雨飘摇:形容形势很不稳定。风雨如磐:风雨像磐石那样压在头上,形容风雨极大,比喻黑暗势力的重重压迫。风风雨雨:比喻经历过的各种艰难困苦。13. d a项搭配不当“拿到“金圆规奖”是奖项”不对;b项句式杂糅,改为“他们有的流露出不屑一顾的神情”; c项“悬殊很大”语义重复。14. a(原句陈述的对象是雁门关,只有a项是围绕这一对象的)15. 博物院“限杆”(“禁杆”)实属必要实则是对游客的信任和尊重内化于心的自觉自律 16. 图标由“1”“汽”和椭圆组成。(3分)“1”意为中国一汽,也指首屈一指的地位;(1分)“汽”字构成展翅的鹰形,寓意中国一汽鹰击长空,翱翔蓝天。(1分) (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也可酌情给分)试题分析:图标分析类题目要从图案、文字、字母、寓意几方面分析,数字“1”和变形汉字“汽”表明图案中心“一汽”,形状是飞翔的雄鹰,寓意“腾飞”“搏击长空”等含义。答题注意简明。17. 评分细则较好的立意:平民的尊严和城市的温度/小人物的尊严(卑微者的高贵)/城市要关怀弱势群体(城市的良心)/不同行业之间要彼此体谅(心有他人天地宽)/尊敬别人的人值得被尊敬(敬人者,人亦敬之)/道德感和身份无关/要学会换位思考/用完善的制度保障平民的幸福/向高贵的灵魂致敬参考译文綦连猛,字武儿,是代州人。他的祖先本来姓姬,战国末年,因为躲避战乱来到塞外,占据了祁连山,就以山为姓,北方人弄错了山名的意思,所以误写为“綦连”。綦连猛年少时就有远大志向,熟习弓马。永安三年,尔朱荣征召他作为亲信。到洛阳时,尔朱荣被人害死,就跟着尔朱世隆逃到建州,于是跟随尔朱兆进入洛阳。綦连猛的父母兄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子宫腺肌病合并子宫内膜腺癌护理查房
- 慢性肾盂肾炎合并肾性高血压护理查房
- 阿拉尔市2025-2026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月考模拟试卷
- 安徽省亳州市涡阳县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及答案
- 2025 年小升初吕梁市初一新生分班考试英语试卷(带答案解析)-(外研版)
- 湖南省零陵区2025年5月中考思想品德历史综合模拟试题(无答案)
- 黑龙江2025年下半年城市规划师考试规划实务:人居环境科学和可持续发展考试题
- 【名师一号】2026届高考生物总复习体验双基考题:选修1 专题3 植物的组织培养和酶的研究与应用
- 社区科普知识课件
- 社区电梯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俗世奇人》整本书导读课件
- 餐饮管理安全管理制度
- 传统白酒生产项目商业计划书
- 2025年教师资格证考试综合素质(中学)试题及答案
- 铁道概论(第八版)佟立本主编
- 2022年高校教师资格证(高等教育学)考试题库评估300题有解析答案(四川省专用)
- 精装修安全文明施工方案
- 肺结核共45张课件
- 心律失常介入治疗培训课件
- 施工现场签证单(模板)
- GB-T-13663-2000-给水用聚乙烯(PE)管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