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坡羊 潼关怀古-----张养浩.doc_第1页
山坡羊 潼关怀古-----张养浩.doc_第2页
山坡羊 潼关怀古-----张养浩.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山坡羊 潼关怀古-张养浩教学目标:1、理解诗歌的内容,体会两首诗歌所表达的感情2、初步掌握赏析诗歌的方法3、培养诵读的习惯,训练阅读的能力4、体会诗歌中关键字词的作用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讲解体裁1、揭示课题:初步了解曲是诗词以外的另一种文学作品2、讲解体裁:在中国古代文学中,宋朝不仅继承了唐朝的诗而形成了宋诗独具的特点,而且又有词的兴起。到了元代,另一种新兴的体裁是曲。曲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戏曲,另一种是散曲。散曲没有动作、说白,便于清唱,包括套曲和小令。散套由若干曲子组成,小令以一以曲子为独立单位。小令以一支为限,如果两三支合为一个单位,叫做带过曲。课题的天净沙山坡羊都是标有题目的小令。二、赏析山坡羊 潼关怀古1、初步了解诗歌赏析基本方法一、看背景 诗人创作的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情感往往受当时的创作背景影响二、看诗题 诗歌题目一般体现诗歌内容三、看体裁 诗句运用的表达方式:描写、叙述、抒情、议论 四、看意象 调动想象进入诗歌意境五、看关键语言(标题、诗眼、结尾诗句)古诗中的关键语言,例如标题、结尾诗句和其他一些表明诗眼的词句,往往直接透露出诗歌主题的信息。六、揣摩诗人思想感情七、看技法抒情手法 直抒胸臆 间接抒情A托物言志(借物喻人) B借景(物)抒情 C情景交融描写手法对比:衬托(映衬、反衬、烘托) 渲染(三次或三次以上描写铺排) 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修辞手法 比喻、拟人、对比等2、作者及写作背景了解张养浩(12701329)字希孟,号云庄,济南人,元代著名散曲家。历任县尹、监察御史、礼部尚书。以直言敢谏著称。弃官归隐后,因关中大旱,复出治旱救灾,劳瘁而死。散曲集有云庄休居小乐府,多写寄情林泉之乐。间亦有关怀民瘼之作他为人刚强正直,仗义执言,同情劳苦人民,写了许多有现实意义的作品。隐居济南云庄 8年期间,登华不注,游大明湖,览龙洞,赏泉水,“寄傲山林,纵情诗酒”,创作了大量诗文散曲。其作品流传下来的有散曲小令160多首,诗近400首,各类文近百篇。这首小令是作者在陕西任上,适逢陕西大旱,目睹人民苦难而写下的。作者从潼关地势的险要,联想到他所管理的地方,正是秦汉以来许多王朝统治的中心。尽管统治者兴废无常,但人民遭受的苦难始终未变。作者在这首小令里,借潼关形势的险要,抒发对历代兴衰的感叹,他深刻的指出,历史上任何朝代的替换,带给人民的都是苦难。3、了解潼关地形地势及历史地位潼关地处陕、晋、豫交界处,古时中原去西北和西南必经黄河和秦岭之间的黄土台塬,东汉时设潼关。 潼关南依泰岭,东南有禁谷之险,谷南有十二连城巩固秦岭诸谷;北临黄河,渭洛二川如屏障,山连山,峰连峰,谷深崖绝,望无迹涯;中通一条狭隘的羊肠小道,往来仅能容一车一马,人行其间,仰视悬壁,俯察洪流,盘纡峻极,险扼天下。 潼关向有“三秦门户”之称,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关隘重地。潼关在军事上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据史载发生于潼关的战争达40余次,其中有名的大战十余次。4、诗歌朗读教师范读,学生自由散读一次后齐读,教师发现问题进行纠正5、整体感知教师简要讲解: 作者这时正行进在潼关的路上,峰峦、波涛、都是亲眼见到,“如聚”“如怒”都染上了作者的感情色彩。作者心情不愉快(意踌躇)的原因是:灾难频繁,百姓受苦。独立思考后个别提问: 按写景、抒情、议论给这首曲划分成三个层次。本小首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这首曲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结合后两句来理解)第一层(前三局),描写潼关的雄伟气势。“峰峦如 聚,波涛如怒,”第二层(中间四句),抒发作者途经潼关时的所见所感。“伤心”第三层(后两句),总写(议论)作者的感慨。道破封建王朝兴亡的本质,深化了主旨三、课堂探讨:学生通读全部课文后,重点赏析各句:你认为文中哪些地方用字用得好?试说明理由。此题为了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只要说得合理就给予肯定和表扬,说得不合理的要指出。1.“峰峦如聚,波涛如怒” 运用什么手法写出了作者怎样的感受一个“聚”字形容群峰迎面扑来 ,描绘了群峰似乎有意识地聚拢在一起将潼关团团包围起来。 一个“怒”字形容波涛汹涌怒吼, 描绘出黄河汹涌澎湃的气势,赋予山河以人的 动态和感情,形象鲜明突出。 拟人手法静作动写,不仅形象有力地表现出雄踞山河的潼关的险要雄壮,同时又使人有一种紧迫的感觉,具有强烈的气势,充分地表露了作者震荡胸臆的感情。 2.“望西都,意踌躇”。诗人为什么“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又如何理解?远望古都,诱发怀古情思,心内百感交集。“意踟蹰”三字,写出作者心头忧郁的情感无以言表的状态。他望着这个曾经扮演过秦汉等朝无数历史故事的地方,多少战乱多少掠夺,无数兴亡的业绩都已经过去了,那代表着盛世的宫阙都已化为尘土。宫阙的存废又代表了时代的变异。面对如今的荒凉顿生悲凉伤感之情。3.“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这4句发出了沉痛的慨叹,悲痛历代劳动人民的深重苦难,历史上无论哪一个朝代,它们兴盛也罢,败亡也罢,老百姓总是遭殃受苦。这是作者经过深思所彻悟的历史真谛。因为一代王朝兴起,必卷土重来,建筑宫殿,劳民伤财的是百姓苦:一代王朝灭亡,战乱不休,民不聊生,命如草芥,深受其害的还是百姓苦。 这个结尾也开拓和深化了曲子的思想主题,含意深邃丰富,具有较高的认识高度和较强的艺术感染力。 总结全诗作者通过站在潼关抚今追昔,反思历史,控诉了当时社会黑暗,百姓灾难深重的现实。揭示了百姓在历代封建王朝中,无论兴衰都处于受压迫受奴役地位的历史规律,寄寓了对人民深厚的情义。 四、堂上练习:朗读背诵本诗,对比赏析其他诗歌春望 唐代: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五、教学反思:这节课作为教书以来,第一学期的汇报课,主要设计还是来自听了一节初中的大型公开课后得来的。我认为,上好课有两个条件,一个就是课设计的好,一个就是教师的基本素质高。那么用这个标准来衡量一下自己的话,其实远远不够,我设计不出这样的好课,我也没有很高的教师素质。上了这节课后,我的感觉很好,感觉自己很适合上一些比较煽情的课,我一直追求的是于漪老师的情感教学法,总感觉自己的情感还是比较丰富的。从高中开始,我就对语文的朗读情有独钟,每个早自习都非常动情读课文,常常引起一些同学的关注,感觉很不错,可是,自己的缺点往往是自己看不到的,作为语文教师,朗读可能并不是我的优势。其实,我现在还没有真正的认识自己,我完全不清楚哪些方面我会别别人优秀,哪些方面是我的若项。可是,往往又都是弱项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