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中华民族的觉醒与抗争 第10课《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课件 华东师大版第五册.ppt_第1页
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中华民族的觉醒与抗争 第10课《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课件 华东师大版第五册.ppt_第2页
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中华民族的觉醒与抗争 第10课《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课件 华东师大版第五册.ppt_第3页
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中华民族的觉醒与抗争 第10课《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课件 华东师大版第五册.ppt_第4页
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中华民族的觉醒与抗争 第10课《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课件 华东师大版第五册.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0课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民主革命的先行者 孙中山 出生 1866年广东省香山县南蓢镇翠亨村 读书 1879年 檀香山意奥兰尼学校读书 1887年进入香港西医书院 香港大学前身 职业 1892年毕业后 曾在澳门广州设馆行医 窃尝深维欧洲富强之本 不尽在于船坚炮利 垒固兵强 而在于人能尽其才 地能尽其利 物能尽其用 货能畅其流 此四事者 富强之大经 治国之大本也 我国家欲恢扩宏图 勤求远略 仿行西法以筹自强 而不急于此四者 徒惟坚船利炮之是务 是舍本而图末也 1894孙中山 上李鸿章书 孙中山的强国之策是什么 1894年10月孙中山在檀香山成立兴中会 图为会员秘密宣誓的地方 联盟人某省某县人某某 驱除鞑虏 恢复中国 创立合众政府 倘有贰心 神明鉴察 兴中会誓词 孙中山救国思想发生怎样的转变 兴中会 与洪秀全 康有为比较 孙中山救国道路有何特点 窃尝深维欧洲富强之本 不尽在于船坚炮利 垒固兵强 而在于人能尽其才 地能尽其利 物能尽其用 货能畅其流 此四事者 富强之大经 治国之大本也 我国家欲恢扩宏图 勤求远略 仿行西法以筹自强 而不急于此四者 徒惟坚船利炮之是务 是舍本而图末也 1894孙中山 上李鸿章书 第10课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兴中会时空人物 1894孙中山 檀香山口号特点 振兴中华 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 孙中山在 建国方略 曾提及 1895年广州起义失败时 举国舆论莫不目予辈为乱臣贼子 大逆不道 到1900年惠州起义失败 则鲜闻一般人之恶声相加 而有识之士且多为吾人扼腕叹惜 为什么20世纪初革命的思潮开始风起云涌 东亚风云大陆沉 浮槎东渡起雄心 为寻富国强兵策 强忍抛妻离子情 吴玉章 留日学生 据统计 1898年61人 1901年274人 1902年608人 1903年1300人 1904年2400人 1905年8000人 1906年高达12000人 李喜所 中国近代社会与文化研究 革命党何以生 生于政治腐败 梁启超 现政府与革命党 新民丛报 这中国 哪一点 我还有份 这朝廷 原是个名存实亡 替洋人 做一个 守土官长 猛回头 使中国大陆成干净土 则有起死回生 升三十三天堂 曰革命 革命军 1905年孙中山在东京中国留学生欢迎会上演说 纵谈现今大势及革命方法 大概不外联络人才一义 但忧自己之内讧 宋教仁日记 同盟会的成立有何历史意义 同盟会宣言 摘录 十六字纲领反对什么 一 驱除鞑虏 今之满洲 本塞外东胡 昔在明朝 屡为边患 后乘中国多事 长驱入关 灭我中国 据我政府 迫我汉人为其奴隶 有不从者 杀戳亿万 如悔司来降者 免其罪 敢有抵抗 杀无赦 汉人有为满奴以作汉奸者 亦如之 二 恢复中华 中国者 中国人之中国 中国之政治 中国人任之 驱除鞑虏之后 光复我民族的国家 敢有为石敬瑭 吴三桂之所为者 天下共击之 三 创立民国 今者由平民革命以建国民政府 凡为国民皆平等以有参政权 大总统由国民共举 议会以国民公举之议员构成之 制定中华民国宪法 人人共守 敢有帝制自为者 天下共击之 四 平均地权 文明之福祉 国民平等以享之 当改良社会经济组织 核定天下地价 其现有之地价 仍属原主所有 其革命后社会改良进步之增价 则归于国家 为国民所共享 敢有垄断以制国民之生命者 与众弃之 同盟会宣言 摘录 十六字纲领反对什么 一 驱除鞑虏 今之满洲 本塞外东胡 昔在明朝 屡为边患 后乘中国多事 长驱入关 灭我中国 据我政府 迫我汉人为其奴隶 有不从者 杀戳亿万 如悔司来降者 免其罪 敢有抵抗 杀无赦 汉人有为满奴以作汉奸者 亦如之 二 恢复中华 中国者 中国人之中国 中国之政治 中国人任之 驱除鞑虏之后 光复我民族的国家 敢有为石敬瑭 吴三桂之所为者 天下共击之 三 创立民国 今者由平民革命以建国民政府 凡为国民皆平等以有参政权 大总统由国民共举 议会以国民公举之议员构成之 制定中华民国宪法 人人共守 敢有帝制自为者 天下共击之 四 平均地权 文明之福祉 国民平等以享之 当改良社会经济组织 核定天下地价 其现有之地价 仍属原主所有 其革命后社会改良进步之增价 则归于国家 为国民所共享 敢有垄断以制国民之生命者 与众弃之 民族主义包括 驱除鞑虏 恢复中华 一是要以革命手段推翻清朝政府 改变它一贯推行的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政策 二是追求独立 建立 民族独立的国家 异族残之 外邦逼之 民权主义的内容是 创立民国 即推翻君主专制制度 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完成政治革命 民权主义是政治纲领的核心内容 民生主义指的是 平均地权 也就是孙中山所说的社会革命 其目的是防止资本主义制度下的贫富分化与对立 达到社会革命的目的 三民主义追求什么 和之前的奋斗目标相比 有何历史意义 表达国人渴望民族独立 民主共和及民生幸福的愿望 是当时历史条件下最完整 最系统的民主革命纲领 第10课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兴中会时空人物 1894孙中山 檀香山口号特点 振兴中华 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同盟会时空人物 1905东京孙中山刊物纲领 民报 三民主义作用影响民主革命有统一领导中心民主革命运动进入新阶段 武昌起义以后 各省纷纷响应 11月下旬 全国一半以上省份宣布独立 同盟会与新军将领 如陕西张凤翙 江西吴介章 山西阎锡山 云南蔡锷 商团民军 如上海同盟会会员陈其美领导起义 依靠上海商团联合会组织攻克江南制造总局 广东 广西亦是 立宪派人士 如两湖地区汤化龙 谭延闿公开支持共和 汤寿潜担任浙江总督 原清朝封疆大吏 如江苏程德全 其他安徽 广西巡抚在立宪派操纵下宣布独立 整理自 高中历史第五分册教学参考资料 第10课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兴中会时空人物 1894孙中山 檀香山口号特点 振兴中华 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同盟会时空人物 1905东京孙中山刊物纲领 民报 三民主义作用影响 民主革命有统一领导中心民主革命运动进入新阶段武昌起义辛亥年1911 10 10 成立湖北军政府 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成立 1912 1 1 南京临时政府定五色旗为中华民国国旗 五色即代表汉 满 蒙 回 藏五个民族 象征 五族共和 相对于黄龙旗 五色旗有何现代意义 1912年1月1日 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大总统向谁宣誓 大总统的职责是什么 誓词反映了什么思想 誓于国民 倾覆满洲专制政府 巩固中华民国 图谋民生幸福 民国卓立于世界 为列邦公认 反映国家主权属于国民 大总统誓词倾覆满洲专制政府 巩固中华民国 图谋民生幸福 此国民之公意 文实遵之 以忠于国 为众服务 至专制政府既倒 国内无变乱 民国卓立于世界 为列邦公认 斯时文当解临时大总统之职 谨以此誓于国民 中华民国元年元旦孙文 临时约法 规定 中华民国的主权 属于全体国民 国民不分种族 阶级 宗教信仰 一律平等 国民有居住 出版 言论 集会 结社 宗教信仰等自由 有选举 参政等政治权利 中华民国以参议院 临时大总统 国务员 法院行使其统治权 临时约法 反映了怎样的治国政治原则 与之前的 钦定宪法大纲 相比有何异同 有何历史意义 体现了主权在民自由平等和三权分立的启蒙思想 具有革命性有民主性的特点 主权在民 保障民权 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文件 敢有帝制自为者 天下共击之 南北议和与清帝退位 1911年12月18日 清廷代表唐绍仪与革命军代表伍廷芳在上海举行第一次会议 是用外观大势 内审舆情 特率皇帝将统治权公诸全国 定为共和立宪国体 近慰海内厌乱望治之心 远协古圣天下为公之义 退位诏书 革命结果及意义中华民国1912 1南京临时政府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推翻帝制1912 2 12宣统退位1912 3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 1915年袁世凯改民国五年为洪宪元年正式复辟帝制 袁氏复辟与军阀割据 无量头颅无量血 可怜购得假共和 蔡济民 书愤 革命性质 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 民族革命 指推翻满洲贵族统治 建立五族共和的中华之国 民主革命 指结束君主专制制度 建立主权在民的国民之国 从家族之国部族之国到中华独立的民族国家 从皇帝之国专制之国到主权在民的民主国家 辛亥革命开创中华民族之国与民主之国 中国历史从千年帝制时代开始跨入共和时代 辛亥革命以暴力推翻了帝制 代之以民国 为2132年的历史打上了一个铁和血铸成的句号 只有漫长的历史才能称量出这个句号的真正意义和重量 陈旭麓 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你怎样认识辛亥革命的意义与影响 革命结果及意义成立民国1912 1南京临时政府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推翻帝制1912 2 12宣统退位1912 3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性质影响性质 完全意义民族民主革命进步性推翻清朝 结束帝制创立民国 颁布约法局限性 辛亥革命成功了吗 政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