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绝经前后诸证 学习重点掌握绝经前后诸证的定义及辨证论治熟悉其病因病机及其转归预后 3 概述 1 病因病机 2 诊断要点 3 辨证论治 4 概述 金匮要略 妇人杂病脉证并治篇 曰 妇人脏躁 喜悲伤欲哭 像如神灵所作 数欠伸 甘麦大枣汤主之 又云 妇人年五十所 病下利数十日不止 暮即发热 少腹里急 腹满 手掌烦热 唇口干燥 当以温经汤主之 第七节绝经前后诸证 概述定义 绝经期前后 伴随月经紊乱或绝经出现如烘热汗出 烦躁易怒 潮热面红 眩晕耳鸣 心悸失眠 腰背酸楚 面浮肢肿 皮肤蚁行样感 情志不宁等症状又名 经断前后诸证 第七节绝经前后诸证 概述古代医籍无此病名 其症状散见于 年老血崩 脏躁 百合病 西医学 绝经综合征 手术切除双侧卵巢 放射治疗及某些内分泌疾病丧失卵巢功能出现绝经综合征表现者 参照本病治疗 参照WHO定义 更年期 围绝经期及绝经后早 中期 是卵巢功能走向衰退至终止的过渡时期 涉及年龄40 60岁 女性绝经期分期概念 更年期女性健康问题 病因病机 素问 上古天真论 曰 女子 七七任脉虚 太冲脉衰少 天癸竭 地道不通 故形坏而无子也 肾气盛衰决定女性 天癸的至与竭 月经的潮与绝 生殖机能的盛与衰 10 女性更年期内分泌变化 12 肾阴虚 肾阳虚 肾阴阳两虚 绝经前后诸证 病因病机 肾阴不足 天癸渐竭 素体阴虚多产房劳忧思失眠 肾阴益亏 脏腑失养 肾气渐衰 命门火衰 虚寒内盛 脏腑 冲任失养 肾藏元阴元阳 阴损及阳 阳损及阴 真阴真阳不足 不能濡养 温煦脏腑不能激发推动正常生理活动 肾阴不足 不能上济心火 心火独亢 潮热失眠神明不安 肾水不足以涵养肝木 肝肾阴虚肝阳上亢 情志不畅 肝郁化火 营阴暗耗 肾阳虚 肾阴虚 心肾不交 肾虚肝郁 肾阴阳失调 肾阴阳两虚 病因病机 肝肾同源 知识链接绝经期是妇女自生育期的规律月经过渡到绝经后的一段时期 包括从出现与卵巢功能下降有关的内分泌 生物学和临床特征起 至末次月经后数年绝经分为自然和人工绝经两大类绝经前后最明显变化是卵巢功能衰退 随后表现为下丘脑 垂体功能退化 15 诊断要点病史临床表现 月经紊乱 与雌激素下降有关的症状实验室检查 基础FSH 10U L 提示卵巢储备下降 随机FSH 40U L E2 10 20pg ml 提示卵巢功能衰竭 16 辨证论治 辨证论治 肾阴虚证 方药 治法 证候 滋肾养阴 佐以潜阳 左归丸 景岳全书 合二至丸 医方集解 加制首乌 龟甲 绝经前后 月经紊乱 月经提前量少或量多 或崩或漏 经色鲜红 头晕耳鸣 烘热汗出 五心烦热 腰膝 足跟疼痛 皮肤干燥瘙痒 口干 尿少便结 舌红少苔 脉细数 辨证论治 肾阳虚证 方药 治法 证候 温肾扶阳 右归丸 景岳全书 绝经前后 经行量多 经色黯淡 或崩中漏下 精神萎靡 面色晦黯 腰膝酸痛 畏寒肢冷 或面浮肢肿 小便清长 夜尿多 大便稀溏 舌淡 胖嫩边有齿印 苔薄白 脉沉细弱 辨证论治 肾阴阳俱虚证 方药 治法 证候 阴阳双补 二仙汤 中医方剂临床手册 合二至丸 医方集解 绝经前后 月经紊乱 量少或多 乍寒乍热 烘热汗出 头晕耳鸣 健忘 腰背冷痛 舌淡 苔薄 脉沉弱 临证思路肾衰天癸竭为绝经综合征发病之基础临床表现为月经紊乱甚至绝止和形坏而无子两大特征发病与天 地 人三个方面的阴阳运动失常有关 天者 人体生理先天之本 地者 脏腑功能 月经周期阴阳消长转化规律 人者 心理因素 社会因素 卫生部 十二五 规划教材中医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