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切换课程内容.doc_第1页
TD切换课程内容.doc_第2页
TD切换课程内容.doc_第3页
TD切换课程内容.doc_第4页
TD切换课程内容.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切换1.1 切换概述切换是移动通信系统的必备功能,它是实现连续覆盖、提高通信质量的最重要手段之一。切换就是将用户的连接从一个无线链路转换到另一个链路,目的是处理由于移动而造成的越区、负载调整或其他原因引起的无线链路改变。1.2 切换的分类根据切换时业务接续的特点可分为: 硬切换:任何移动通信系统都能够支持 软切换:CDMA特有(WCDMA,CDMA2000) 接力切换:TD特有根据源小区及目标小区的属性可分为: 同频切换(Intra Frequency) 异频切换(Inter Frequency) 异系统切换(Inter RAT)从触发和判决过程来看,切换又可分为: 基于无线覆盖触发切换 基于非覆盖触发切换硬切换的特点: 先中断源小区的链路,后建立目标小区的链路 通话会产生“缝隙” 适用于几乎所有切换场景软切换特点: 先建立目标小区链路,后中断源小区链路,可以避免通话“缝隙” CDMA系统所特有,而且只能发生在同频小区间 软切换比硬切换占用更多的系统资源接力切换 接力切换的设计思想利用上行同步技术,在切换测量期间,使用上行预同步的技术,提前获取切换后的上行信道发送时间、功率信息,从而达到减少切换时间,提高切换的成功率、降低切换掉话率的目的 接力切换的优势相对于软切换,占用系统资源少,提高了系统容量相对于硬切换,业务中断时间很短,且掉话率低1.3 切换的基本过程典型的TD-SCDMA 切换的信令流程包括测量控制、测量报告、切换判决和切换执行等四个步骤。各个步骤的相关说明如下:1、测量控制:UTRAN 通过发送测量控制消息告诉UE 进行测量的参数。RNC 参考每个UE在小区内接入的频点和邻小区配置情况,根据切换算法的测量要求,发送与切换算法相关的同频、异频、异系统测量控制消息。测量控制消息中与切换相关且比较重要的参数有:(1)测量报告类型:事件/周期;(2)小区独立偏置(CIO);(3)过滤系数;(4)测量迟滞(事件);(5)触发时间(事件)。2、测量报告:UE 给UTRAN 发送测量报告消息。可分为事件报与周期报:(1)事件测量需要满足下面的条件:根据测量频点与工作频点的相同和不同,对下行物理信道的测量可分为同频测量和异频测量2 类。与切换相关的同频测量事件主要有1G 事件,与切换相关的异频测量事件主要有2A 事件。(2)周期测量当到达上报周期后,立即上报。3、切换判决:UTRAN 根据测量报告做出切换的判断。(1)针对事件测量报告,RNC 侧收到UE 上报的事件后,进行切换判决触发切换。(2)针对周期测量报告,需要根据一定的原则来进行切换判。UE 周期上报本小区和同/异频邻区的RSCP 测量值,每收到一个RSCP 的测量报告,就进入切换的判决流程。具体的处理原则如下:1)RSCP测量值作为服务小区的切换门限,保存同/异频邻区测量值。2)对任一邻区,进行切换判断:同频邻区:RSCP测量值+ 小区CIO = 服务小区切换门限+ 服务小区CIO + 迟滞异频邻区:RSCP测量值+ 小区CIO = 服务小区切换门限+ 服务小区CIO + 迟滞/2如果是第一次满足,那么启动该小区的切换延迟定时器。如果先前已经启动,就判断是否超时,已超时,就将该邻区列入切换备选目标小区的名单;否则继续维持原状并保存报告值。如果RSCP满足条件:同频邻区:RSCP测量值+ 小区CIO 服务小区切换门限+ 服务小区CIO 迟滞异频邻区:RSCP测量值+ 小区CIO =10LogMprev_best+CIOprev_best+H1gl Mno_used:目标小区的P-CCPCH RSCP,单位mW。l CIOno_used:与切换关系相对应。与实际环境相关,值越大,越容易发生切换。l Mprev_best:当前小区P-CCPCH RSCP,单位mW。l CIOprev_best:当前小区的信号偏置。l HYSTFOR1G:1G事件迟滞。默认值为7,即3.5DBl TRIGTIME1G:1G事件延迟触发时间。默认值为D1280,即1280ms。l FILTERCOEF1G:1G事件层三滤波因子,默认值为D3,无单位。该参数越大,对信号平滑作用越强,抗快衰落能力越强,但对信号变化的跟踪能力越弱,同频测量引发切换的概率越小。l INTRAFREQREPORTMODE:同频切换测量报告类型。默认值为:EVENT_TRIGGER1.6 异频切换判决算法基于非覆盖的异频切换:虽然没有离开当前频率小区,但是手机有需要切换的场景,比如: 有更好的频率可用:UE上报2A事件 当前小区负荷太高:负载控制算法下发测量控制命令让UE发起异频测量。(暂时未开) 业务质量太差:5A UE距离基站太远:6F2A算法:10logMno_used+CIOno_used=10logMprev_best+CIOprev_best+H2a/2l Mno_used:目标小区的P-CCPCH RSCP,单位mW。l CIOno_used:目标小区作为当前小区的“小区独立偏置”与实际环境相关,值越大,越容易发生切换。l Mprev_best:当前小区P-CCPCH RSCP,单位mW。l CIOprev_best:当前小区的小区独立偏置。l HYSTFOR2A:2A事件迟滞。默认值为7,即3.5DBl TRIGTIME2A:2A事件延迟触发时间。默认值为D1280,即1280ms。l FILTERCOEF2A:2A事件层三滤波因子,默认值为D5,无单位。该参数越大,对信号平滑作用越强,抗快衰落能力越强,但对信号变化的跟踪能力越弱,同频测量引发切换的概率越小。l INTERFREQREPORTMODE:异频切换测量报告类型。建议值为:EVENT_TRIGGER基于覆盖的异频切换(2B):UE离开当前频率小区的覆盖范围: 触发基于覆盖的异频切换事件为2D 目前的缺省配置为采取周期报的方式,若要采取2B事件报,则需打开算法开关。2D/2F算法:2D事件,基于覆盖的异频切换测量打开10logMused_freq + CIOused_freq = Tused2d + H2f/2l HYSTFOR2d:2d事件迟滞,缺省值为4,即2dB。l HYSTFOR2f:2f事件迟滞,缺省值为4,即2dB。l TRIGTIME2d:2d延迟触发时间,缺省值为D320,即320ms。l TRIGTIME2f:2f延迟触发时间,缺省值为D1280,即1280ms。l CIO:当前小区的小区独立偏置l INTERFREQCSTHD2DRSCP(Tused2d):异频切换CS业务2D报告门限。缺省值为-95dBml INTERFREQCSTHD2FRSCP(Tused2f):异频切换CS业务2F报告门限。缺省值为-92dBml INTERFREQR99PSTHD2DRSCP:异频切换非H的PS业务2D报告门限。l INTERFREQR99PSTHD2FRSCP:异频切换非H的PS业务2F报告门限。l INTERFREQFILTERCOEF:滤波参数。2B算法(周期报与事件报算法相同、参数也相同。但可以设置周期与事件报相对应的2套不同参数值)10logMother_freq + CIOother_freq = Tother_freq + H2b/2且10logMused_freq + CIOused_freq = Tused_freq - H2b/2l TARGETFREQCSTHDRSCP:CS业务目标频率RSCP触发门限,缺省为-92dBml TARGETFREQR99PSTHDRSCP:非H的PS业务目标频率RSCP触发门限缺省为-92dBml USEDFREQCSTHDRSCP:CS使用频率RSCP质量门限, 缺省为-92dBml USEDFREQR99PSTHDRSCP:非H的PS使用频率RSCP质量门限, 缺省为-92dBml HYSTFOR2b:2b事件迟滞,缺省值为4,即2dBml TIMETOTRIG2B:2B事件延迟触发时间,缺省值为D640,即640ms。l PERIODFOR2B:2B事件重复上报周期,缺省为1,即500msl AMNTOFRPT2B:2B事件重复上报次数,缺省值0,即0次1.7 异系统判决算法基于覆盖的异系统切换:UE离开当前频率小区的覆盖范围: 目前的缺省配置为:采用2D事件触发异系统测量,然后UE上报3A事件(2D+3A) 周期报3A的方式目前华为已实现,需要打开算法开关基于非覆盖的异系统切换 采用事件报告方式,由3C事件触发异系统2D算法:10logMused_RAT + CIOused_RAT =Tother_RAT+H3a/2且10logMused_RAT+CIOused_RAT=Tother_RAT+H3c/2l TARGETRATCSTHD:CS业务异系统切换判决门限,缺省为21,即-90dBml TARGETRATPSTHD: PS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