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泰安市肥城市第三中学高二地理 世界地理 第三节 人类活动与自然灾害复习导学案.doc_第1页
山东省泰安市肥城市第三中学高二地理 世界地理 第三节 人类活动与自然灾害复习导学案.doc_第2页
山东省泰安市肥城市第三中学高二地理 世界地理 第三节 人类活动与自然灾害复习导学案.doc_第3页
山东省泰安市肥城市第三中学高二地理 世界地理 第三节 人类活动与自然灾害复习导学案.doc_第4页
山东省泰安市肥城市第三中学高二地理 世界地理 第三节 人类活动与自然灾害复习导学案.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山东省泰安市肥城市第三中学高二地理 世界地理 第三节 人类活动与自然灾害复习导学案【学习目标】1. 通过实例体会人类活动造成的生态破坏所诱发的自然灾害及其危害;2. 理解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及其带来的灾难性后果;3. 了解环境污染诱发的自然灾害及其危害;【重点难点预测】1. 生态破坏与自然灾害的关系;2. 环境污染引发哪些自然灾害。【学法指导】 自学辅导 小组讨论 自主学习1、生态破坏是由哪些原因产生的?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并填下列关系图 2、水土流失是由哪些原因引起的?有什么危害?(以黄土高原为例)我国的水土流失严重地区在哪里? 3、什么是土地荒漠化?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土地荒漠化?(从自然原因与人为原因分析)自然原因:人为原因:土地荒漠化有什么危害? 4、什么是环境污染造成的人为灾害?什么是水华、赤潮?读课本62页思考土壤污染的主要原因?防治的最简单方法?水体污染是如何产生的?地表水污染灾害链的产生和哪些因素有关?画出地表水污染的灾害链 5、什么原因导致全球气候变暖?造成的危害有哪些?如何防治?(请参阅地理必修一90-94页)合作探究:1、思考赤潮出现的条件(以深圳市为例)2、目前,咸海的面积在急剧缩小,其主要原因是什么?当堂达标:1.下列事件中,属于由于人类不合理的发展活动所引起的自然灾害的是( ) a滥采滥用自然资源、任意排放有害物质 b高速公路、大型水利工程等建设不当c水土流失、荒漠化 d人口过多、工业集中2。下列关于水土流失灾害的直接危害叙述正确的是 ( )a河流含沙量增大,河床变浅,洪涝增加 b山体滑坡渐增c泥石流危害日益严重 d土地肥力下降,人类生存条件恶化2009年7月3日,暴雨侵袭桂林市,由于地下管道宣泄不畅,某些路段积水成灾,给城市交通及公共管理带来了一次“突发性考验”。依据材料回答34题。3这次暴雨给城市带来的损失远比附近郊区大,对城市“突发性考验”,远比郊区严峻,主要原因是:( )a.城市人口比重不断上升b.城市处于城市环流的低压区,降水的强度和频率高于郊区c.城市用地规模不断扩大,城市建筑物多而集中使暖湿气流长期滞留d.城市交通拥挤4由于暴雨而形成的城市地面径流,汇入河湖,可能引发的人为灾害是a水体富营养化,导致鱼类缺氧而亡 b泥沙淤积,导致河湖面积减小c水质变坏,危及人类健康 d水量剧增,淹没农田,冲毁交通5. 我国内蒙古一些草原地区“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昔日风光已经不在,代之而起的却是“老鼠跑过露脊梁”的景象,这一变化深刻地反映了 ( )a.过度放牧,草场退化 b.鼠害猖獗c.草场的季节变化 d.草场载畜量将可继续增加读漫画“人类破坏了我的伞”,回答68题。6. 图中的“伞”臭氧层位于地球大气的 层,该层大气温度随高度的增加而 。 ( )a.平流层 递增 b. 对流层 递减 c.高层大气 递减 d. 平流层 递减7.下列关于“伞”的破坏,说法不正确的是( )a.破坏“伞”的主要物质是人类活动大量排放出的氟利昂b.“伞”被破坏后会危及人类健康c. “伞”破坏最严重的地区是北极地区d.图中的“伞”能吸收紫外线8.以上情况告诉我们()a. 经济发展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b.经济社会的发展必须以牺牲环境为代价c.全球气温呈上升趋势 d.由于人类不合理的活动,暴雨等极端天气频繁反思 、提升:拓展延伸:近些年来,自然灾害在全球范围频繁发生,自然灾害影响着人类生命安全,给人类造成极大经济损失,对自然环境也会产生极大的破坏。根据所给资料,完成下列问题:一般年份中国自然灾害损失估计表(1)对我国影响最大的自然灾害是什么?(2)修水库会改变自然环境的一些特点。2004年秋季,渭河流域发生洪水泛滥,陕西人就怪罪于三门峡水库,三门峡水库的管理者却认为洪水泛滥是陕西人自己造成的。请结合有关地理知识站在水库管理者的角度分析这是为什么? 【参考答案】:【自主学习】:(看看书,能学会)略【合作探究】:(议一议,能解决)1、案例:珠江三角洲赤潮原因分析 发生时间:510月份。受富营养化水体污染。海湾封闭,与外界海水交换量少。日照强,气温高,易于藻类繁生。风和日丽,海水流速慢。海水养殖业发达,污染严重。2、咸海面积不断缩小的原因(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危害和治理措施咸海水面不断缩小的原因:人们大量引用阿姆河、锡尔河的河水灌溉土地,种植棉花。以及工业、居民用水增多,使流入咸海的水量日趋减少。气候干旱,蒸发强烈(该区气候干旱,蒸发量大,降水量少,再加上全球变暖,蒸发加剧,水面逐渐缩小。阿姆河、锡尔河沿岸居民大量引水灌溉;河流沿岸工业和居民生活用水量增加,使流入咸海的水量日趋减少。 阿姆河和锡尔河流域植被破坏严重,涵养水源的功能下降)咸海治理措施:加强国际协作,控制各种用水量,发展节水农业恢复植被【当堂达标】1、c2、d3、b4、a5、a6、d7、c8、a【拓展延伸】(1)干旱与洪涝(2分)(2)三门峡水库的管理者却认为洪水泛滥是陕西人自己造成的,理由是黄土高原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